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的你,请远离毒品!

铜川检察 2022-06-19

她吸毒之后......



“90后”吸毒者小梅(化名), 5年来一直在吸了戒、戒了吸之间痛苦地徘徊,而这一切都源于18岁那年吸了第一口毒品。


23岁的小梅脸色憔悴、目光呆滞,看起来就像有33岁。这是她第三次因吸毒被抓。“头回吸毒是因为好奇,当时两三个朋友在一个房间里吸K粉,他们说试一次没有关系,不会上瘾。”面对记者的采访,小梅说那时只是为了体验一下吸毒是什么感觉,想不到搭进了5年的青春。

在第三次吸毒后的两三个月里,小梅没有再吸毒。“这次出去后我想换个手机号,和以前的毒友断绝关系,坚决不再吸毒。”小梅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像小梅这样的案例绝不是个案。



毒品问题诱发大量违法犯罪活动,像毒瘤一样侵蚀着整个社会健康的肌体。


令人关注的是,吸食毒品正在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报道,目前我国最小的吸毒者只有8岁,吸毒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0岁,而且大部分人吸食的是新型合成毒品。毒品正在侵蚀青少年人群,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十分警惕的信号。





2019年9月,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通过物流贩卖毒品。经过调查,民警发现贩卖毒品的4人皆为“95后”。


而当这些贩毒的年轻人落网后,他们无一例外呈现出惊讶的表情,认为这不是一件大事。

 

“我们在日常办理的相关案件中发现,涉案人员‘90后’占七成,‘00后’占两成,甚至还有少数未成年人,我们抓获年龄最小的涉毒人员当时还不到14岁。”


“他们把吸毒当成一种交友、进入某个‘圈子’的方式,而吸食的毒品多为新型毒品,选择的犯罪手法也基本是通过互联网发布‘出货’信息,利用物流快递等手段运输。”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禁毒大队民警韦立凯说。

 

韦立凯告诉记者,强烈的好奇心是吸毒人员涉毒的首要原因。


吸毒人群中,绝大多数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且大多数没有固定工作,涉案人员以贩养吸情况也很严重。


一些青少年出自单亲家庭,接触社会较早,由于自身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往往容易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认为吸毒人员的吞云吐雾十分“酷炫”。


在他们的意识里,冰毒、海洛因这样的才叫作毒品,而K粉、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就容易被忽略,于是便在不经意间染上毒品,最终走向毒品犯罪的道路。


另一方面与传统毒品相比,新型合成毒品具有“精神依赖”的作用,对人体的毒害更加隐蔽,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吸毒一旦上瘾,将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吸食者中枢神经受损。毒瘾即使隔离戒除后,复吸率也较高,相较于传统毒品有更强的成瘾性和危害性。


“好奇、无知、错误的人生观的影响,还有经济利益的诱惑,是吸毒低龄化的重要原因。”韦立凯强调说。 







娱乐场所涉毒问题一直是公安部门重点整治的工作之一,不良的娱乐消费文化也是滋生和加速毒品传播的“温床”。某些娱乐场所为了满足消费者享乐、寻求刺激的心理,也给吸毒者和贩毒者提供了隐蔽的交易、吸食毒品的环境。




“2019年西安市公安局破获的多起案件,均发生在一些不合法的酒吧、迪厅里,吸毒者在半醉半醒间,寻求精神上的刺激。因此,在这些娱乐场所侦破的毒品案件较多,在这些场所从业的人员涉毒犯罪比例也较高。” 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缉毒大队大队长马华说。

 

“近年来,公安部门在学校和社区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从查处的涉毒违法人员的基本情况看,留守青少年占了大多数。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监督教育空白,他们中的一些人往往因交友不慎而沾染毒品。”西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禁毒科科长王勇告诉记者,做好禁毒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针对涉毒呈年轻化趋势的现状,王勇表示,要深入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对偶然吸食毒品的违法人员,家庭、单位或学校要在一段时期内进行跟踪教育,对他们的教育要常态化,减轻其心理压力,慎防产生逆反心理而再次滑向“毒渊”;对于戒毒后的人员要持续进行帮教,巩固戒毒成果,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走向新生活。

 

采访结束时,王勇语重心长地警示:“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生活,年轻的你,请远离毒品!”   




来源丨法制日报

编辑丨范恒民



tongchuanjiancha

铜川检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