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最危险的女人卸任总编辑,曾表示广告绝对不能左右媒体

2018-01-11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


来源:传媒圈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财新周刊》总第784至787期版权页及《财新周刊》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胡舒立已不再担任《财新周刊》总编辑一职,改任社长;总编辑职务由原执行总编辑兼主编王烁担任。


此外,《财新周刊》原执行主编凌华薇接替王烁出任主编;《财新周刊》出品人则由沈晓昭改为刘未鸣。


胡舒立出生于1953年,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福坦莫大学。胡舒立曾任《工人日报》国际新闻编辑、记者,《中华工商时报》国际新闻部主任、首席记者等职。


1998年,胡舒立创办《财经》杂志,并担任主编一职11年,其间曾于2001年任香港凤凰卫视财经新闻节目总监。2009年11月,胡舒立从《财经》杂志辞职,出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后创立财新传媒并担任总编辑。2014年7月,张志安接替胡舒立担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胡舒立现为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财新周刊》是财新传媒旗下的财经新闻周刊。官方介绍称,《财新周刊》“以经济、时政及其他各社会领域的新闻资讯为核心,提供客观及时的报道和深度专业的评论,树立公信力和影响力,记录、推动、引领中国市场经济的宏伟进程”。


《财新周刊》源自创刊于1988年10月的《新世纪》周刊。2010年1月起,《新世纪》周刊由财新传媒与《新世纪》周刊主管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经营。此后,《新世纪》周刊主管主办单位先是改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后于2014年再度改为隶属于全国政协的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3月,《新世纪》周刊正式更名为《财新周刊》。



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1987年,胡舒立获得美国事件新闻研究所(WPI)奖学金,赴美国做了历时4个月的采访,她的足迹踏遍了美国25个州,40多个城市。


1993年,她再次随中国记者代表团赴华盛顿接受外国记者中心(COEI)的专业培训,趁此良机采访美国社会问题,主题涵盖民权、女权运动、同性恋、艾滋病研究等等方方面面。1994年,胡舒立还有幸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过发展经济学和国际金融课程。


1992年,胡舒立离开了任职10年的《工人日报》,到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她告别了党报,选择了一个能对经济发言的小舞台,成为“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首位获“亚洲之星”殊荣的记者


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揭晓,引人注目的是,这项定位为改革前沿领导者的称号竟授予了一位财经记者——《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这是我国首位获此殊荣的记者。


“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1998年4月,胡舒立创办了《财经》杂志,自己担任了杂志主编。由于《财经》确立了“独立、独家、独到”的办刊方针,发表的报道又锋芒毕露,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同时《财经》杂志也一夜成名,胡舒立也因此被《商业周刊》冠以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财经》“在中国是最好的媒体,代表了中国新闻界对未来的一种探索”。


中国新闻界“教母”


2016年,胡舒立获颁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普林斯顿大学在荣誉学位授予人介绍中称,胡舒立在新闻调查报道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演讲校董在授予仪式上说,胡舒立“兼具勇气与智慧,始终站在新闻行业的最前沿,赢得了行业尊重,树立了公信力,并拓展了公共舆论空间。她是信息公开透明的倡导者,也是追求真理的践行者”。


她先后主导设立的“《财经》奖学金”和“财新国际奖学金”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从财讯传媒集团出走并创立财新传媒集团之际,她2009年开始担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从财经杂志到财新


2009年岁末,胡舒立与她的团队离开了创业十一年的《财经》杂志。


“我们这个团队离开了《财经》,创立了财新,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它的大背景是国内整个媒体行业在旧的体制下经历了1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无论在制度、管理、人才还是内容生产、传递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都遭遇着重大挑战和瓶颈。”


财新传媒执行总裁吴传晖表示,选择离开是为了创新,也是为了求变,为了一个新的10年的发展。在保证和保持高品质新闻内容生产的传统同时,也在尝试推出新的制度、产品和模式。



始终坚持信奉新闻专业主义


2014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在“新媒体新生态”分论坛上,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发表演讲指出,广告绝不能指挥新闻编辑内容这一规律是铁律,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到现在,这个世界通例在行业中并没有动摇,在坚持防火墙的前提下,还应该着眼于提升编采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准,并且取消直接与收入挂钩的商业指标考核,要逐步取消和收入挂钩的商业指标考核。


于媒体而言,我们认为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只要是在从事新闻传播行业,就应当在新闻组织内部建立并且坚持经营部门与编辑部门的防火墙,防止广告商利益影响新闻传播的公共责任,防火墙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必须明确广告部和经营编辑部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


广告销售部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挥、左右、影响新闻编辑部门,新闻编辑业务必须独立于公司的广告利益,要坚决杜绝所谓客户保护名单。


防火墙是新闻媒体组织的基本制度,在互联网时代国外有些媒体出现防火墙后移的说法,他们认为在编辑和经营销售之间有一个运营部门,运营过去是属于经营部的,现在可以确立为一个独立部门,也就是说防火墙过去是在编辑和经营部之间,在互联网时代,有运营的出现,他们认为防火墙放到运营之间。但是第一这个仍然在探索中,第二移至编辑部和销售部之间,仍然坚持在广告销售部门和内容之间是有一个防火墙,这是世界通例。


这个还在探索中,不管怎么样,广告绝不能指挥新闻编辑内容这一规律是铁律,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到现在,这个世界通例在行业中并没有动摇,在坚持防火墙的前提下,还应该着眼于提升编采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准,并且取消直接与收入挂钩的商业指标考核,要逐步取消和收入挂钩的商业指标考核。


对于跨越采编经营部门的某些以新技术为驱动的创新探索,应该建立合规化的管理机制,充分考验利益冲突防范,防止不当套利。”


附胡舒立简介:


1982年胡舒立毕业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第一篇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在1985年,关于河北省华北油田的揭露性报道。


1985年胡舒立被派往厦门做驻站记者。


1985年,美国一家民间机构--世界新闻研究所的邀请,为期 5个月在美国的访问,让胡舒立对自己从业的思考又一次发生了转变。


1987年的 8月胡舒立拒绝了在洛杉矶一家报纸的工作机会,回国后写成《美国报业见闻》一书并在 1991年出版。


1992年胡舒立从任职 10年的《工人日报》到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


1994年胡舒立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为期一年的学习。选择研读发展经济学。


1995年,她获得 COFJ颁发的“杰出新闻记者奖”。


1998年《财经》创刊,胡舒立任主编。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期待大家的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