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矿山】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 总论... 11
1.1任务由来... 11
1.2规划编制依据... 13
1.2.1有关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文件... 13
1.2.2相关法律、法规... 14
1.2.3有关技术标准与方法... 14
1.3指导思想与原则... 14
1.3.1指导思想... 14
1.3.2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15
1.4预案适用范围... 17
1.5预案编制步骤与技术路线... 17
第二章 企业概况... 18
2.1企业基本情况... 18
2.1.1公司简介... 18
2.2 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18
2.3企业生产工艺与污染环节... 23
2.3.1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23
2.3.2生产工艺... 24
2.3.3生产过程中产品名称和生产量... 28
2.3.4污染产生环节... 28
2.3.5与环境有关的突发危险因素识别... 31
2.3.6行政区划分与人口分部... 34
2.3.7社会经济... 34
2.4企业周边环境与保护目标... 35
第三章 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响应... 38
3.1应急组织机构设置... 38
3.1.1应急组织体... 38
3.1.2应急组织机构联系方式及主要成员... 39
3.1.3应急指挥中心及职责... 42
3.2应急分组职责... 43
3.2.1现场指挥办主要职责... 43
3.2.2现场救援小组... 43
3.2.3警戒与疏散小组... 44
3.2.4医疗卫生小组... 45
3.2.5通讯联络小组... 45
3.2.6电力保障小组... 46
3.2.7善后处理组... 46
3.2.8物资供应小组... 46
3.3应急响应机制... 47
3.3.1应急机制运作... 47
3.3.2应急响应分级... 47
3.3.3通讯和报警... 49
3.3.4事故发生应急响应... 50
3.3.5事后应急响应... 53
3.3.6应急结束与善后事宜... 54
第四章 事故报告与通报... 56
4.1报告程序... 56
4.1.1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56
4.1.2外部报告时限及程序... 56
4.2报告内容... 57
4.3通报受影响区域及联系方式... 58
4.424小时报警... 59
4.4.124小时报警装置... 59
4.4.224小时有效的内外部通讯联络... 60
第五章 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61
5.1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61
5.1.1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装置... 61
5.1.2突发大气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装置... 62
5.1.3突发火灾应急装置... 63
5.2应急过程中采用的过程技术说明... 63
5.2.1物理处置法... 63
5.2.2化学处置法... 64
5.3生产过程中应解决方案... 66
5.3.1矸石自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 66
5.3.2地表塌陷应急处理... 68
5.3.3突发火灾应急处理... 69
5.3.4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响应... 74
5.3.5矿井透水事故... 77
5.4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方式、方法、地点... 82
5.5事故现场隔离区划定与隔离方法... 83
5.5.1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 83
5.5.2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83
5.5.3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83
5.6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后的报告... 84
5.7处置事故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84
第六章 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85
6.1救援人员防护、监控措施... 85
6.2抢险救援方式... 86
6.3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抢险人员撤离... 86
6.4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87
6.5控制事故扩大的应急措施... 88
6.6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88
第七章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90
7.1受伤人员现场急救... 90
7.2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91
7.3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91
第八章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93
8.1事故现场保护措施... 93
8.2现场净化方法... 93
8.2.1污染源排查... 93
8.2.2污染控制措施... 94
8.2.3洗消作业... 95
8.3事故现场洗消工作队伍... 96
8.4洗消后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96
第九章 事故现场的恢复和善后... 97
9.1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 97
9.2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环境监测... 97
9.3应急终止的条件... 99
9.4事故后的生态环境... 99
9.5应急终止程序... 99
第十章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01
10.1应急解除通知... 101
10.2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 102
10.3应急评价过程... 101
10.3.1应急过程评价内容... 102
10.3.2预警评价... 102
10.3.3报告评价... 103
10.3.4接警评价... 104
10.3.5智慧和协调评价... 104
10.3.6警报和紧急公告评价... 105
10.3.7其他应急过程的评价... 105
10.4事故原因的额调查和责任确定... 106
10.5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107
10.5.1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总结目的... 108
10.5.2应急总结的基本内容... 108
10.5.3应急总结的结论... 108
10.6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 109
10.7事故损失调查... 109
10.7.1调查方法... 110
10.7.2直接经济损失调查... 111
10.7.3间接经济损失调查... 111
10.8善后处置和保险... 112
10.8.1受灾的安置与抚恤... 112
10.8.2物资的清理与补偿... 112
10.8.3保险与理赔... 112
第十一章 应急保障... 114
11.1通讯、消防等应急设备保障... 114
11.2现场抢险救护应急设备保障... 114
11.3应急队伍保障... 115
11.4其他保障措施... 116
11.5保障制度... 117
第十二章 应急培训计划... 119
12.1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119
12.1.1基本应急培训... 119
12.1.2特殊应急培训... 121
12.1.3矿山救护队的必备培训... 123
12.2员工培训... 123
12.3司机、监测人员培训... 124
12.4公众培训... 124
12.5应急培训记录... 125
第十三章 演练计划... 126
13.1演练原则和要求... 126
13.2演练准备... 126
13.3演练范围与频次... 127
13.4演练组织... 127
13.5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128
分预案:... 129
矸石自燃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分预案... 129
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分析... 129
1.1《矸石自燃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意义... 129
1.2事故类型和危害分析... 129
1.2.1煤矸石自燃原因分析... 129
1.2.2煤矸石自燃的特征... 130
1.2.3矸石自燃环境危害效应... 132
第二章 矸石场综合治理方案... 135
2.1工程方案... 135
2.2煤矸石场综合治理工程措施... 136
2.2.1建防渗层、过水涵洞... 136
2.2.2矸石堆安全堆放措施... 136
2.2.3矸石堆挡墙工程措施... 137
2.2.4排水措施... 137
2.3矸石场绿化工程措施... 138
第三章 矸石自燃应急机构及应急响应... 140
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 140
3.1.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140
3.1.2指挥部职责... 141
3.1.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各小组职责... 142
3.2应急响应... 144
3.2.1预防和预警... 144
3.2.3应急预案的启动... 146
3.2.4应急救援... 146
3.2.5应急结束... 147
第四章 矸石自燃应急处理措施... 147
4.1矸石场自燃应急措施... 148
4.1.1挖除火源法... 148
4.1.2深孔注浆法... 148
4.1.3铺网注浆法... 149
4.1.4泡沫法... 149
4.1.5表面封闭法... 149
4.1.6注水法... 149
4.1.7护坡加固法... 150
4.2现场应急处置其它措施... 150
第五章 矸石自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51
5.1应急队伍保障... 151
5.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52
5.3技术措施保障... 153
5.3.1注浆灭火工艺参数选择... 153
5.3.2注浆喷洒操作与管理... 154
5.4组织措施保障... 154
第六章 矸石自燃应急培训计划... 155
6.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155
6.2企业周边社会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156
6.3培训管理... 157
第一章 总论
1.1 任务由来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环境灾害事故事件,如在瞬间或较短时间内大量非正常排放或泄漏剧毒 、高剧毒或有毒有害化学品等污染环境的物质,给民众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造成重大污染、人员财产损失,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事故,它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发生突然、难以控制,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破坏性大,对人民群众及生物生命安全危害极大。如果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一旦发生生产事故,就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环境质量下降,各类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为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和标准,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厉处罚污染事故单位和个人,并追究责任者法律责任,遏制环境恶化趋势,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为适应当前环境应急工作需要,规范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能力,有效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减轻突发污染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山西省环境保护局颁发了《关于加强〈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山西省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晋中市环境保护局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根据省内各个地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情况,为了进一步推动晋中市工业企业这项工作的开展,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维护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环境安全,晋中市环保局按照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的要求,颁发了《关于转发〈关于加强〈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和《关于编制突发环境污染案件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污染型企业落实环境应急工作,规范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能力,有效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减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煤炭资源在晋中市分布较为丰富,但由于开采条件艰苦和环境复杂,导致在开采过程中可能伴随瓦斯灾害 、水灾、火灾和粉尘灾害等危害.为了保证煤矿安全开采,保障煤矿应急救援工作的及时有效,所以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救援系统.
煤矿企业有别于其他普通企业,本身具有突发事件较多、影响面较大、损失较多的特性。而煤矿企业生产系统复杂、生产环节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生产条件较为恶劣,更是要求其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煤矿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是指煤矿企业应对、消除突发事件,使突发事件对企业人员、设备、设施等可能造成的伤害和破坏降到最小,从而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的能力。它是随着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的发展而提出来的。
煤矿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突发事故应急的能力和增强煤矿特重大事故的处理。一旦发生煤矿事故后首先能及时控制危险源,以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消除;其次尽可能的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以及降低事故对煤炭企业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煤炭企业作为污染物排放大户,对社会的环境保护责任重大。
xxxx煤业有限公司按照晋中市环保局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大纲编制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在工作中加以指导。
本预案为xxxx煤业有限公司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预报或发生时,必须遵守的基本程序、组织原则及实施方案。公司各单位应依据本预案和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成立相应的应急机构,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物资到位、行动到位。
1.2 规划编制依据
1.2.1有关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文件
(1)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文件《关于转发〈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晋环办发[2009]325号)
(2)晋中市环境保护局文件《关于编制突发环境污染案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市环发[2010]82号)
(3)晋中市环境保护局文件《关于转发〈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市环发[2009]61号)
1.2.2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2.3有关技术标准与方法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95-1996)
(2)《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3 指导思想与原则
1.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加强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消除污染事故隐患,杜绝人为责任的环境污染事故。通过编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保证在出现污染事故的情况下,能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处理,降低污染事故对环境、社会和企业的危害。
1.3.2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煤矿企业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的特点,但其应急能力应该贯穿于突发事件发生之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应急能力作用的发挥总体上取决于该企业的风险状况及事件发生后人员、组织、资源等的应急能力水平,具体与企业本身的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人力资源与体制资源、工程能力与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公司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并协调一致原则、快速反映原则、信息共享原则、服从全局的原则,对各类事故实施应急抢险、应急救援、应急疏散、作好现场消除和消除危害后果。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2)协调一致原则
应急工作既要与公司日常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消除管理和突发事故管理协调一致,又要在应急工作实施过程中具有权威性:既要在应急工作时全面调动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分级、分部门负责,又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原则
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工作实行总经理领导、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公司所属单位部门应接受公司的总体指挥。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实施分级控制、分级管理。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和响应。
(4)依靠科学、快速反应原则
突发事故发生后,事件就是生命,各单位都要立即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贮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依靠科学,加强科研指导,规范业务操作,实现应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5)信息共享原则
突发事故发生后,为确保应急工作指挥决策无误,各单位要迅速上报事故情况。主要内容是事故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及次生灾害情况等。
(6)服从全局的原则
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工作是一项全公司系统工程,各部门都要迅速上报情况,了解受灾范围、人员伤亡和生产设施破坏情况等。
(7)重视次生灾害原则
由于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易燃、易爆、污染严重的特点,决定了事故发生后的次生灾害将比较严重,甚至危害远远大于本身造成的灾害。
1.4 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需要由公司负责处置或参与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所称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1.5 预案编制步骤与技术路线
(1)编制准备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制定编制计划、收集资料、初始评估、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能力与资源评估。
(2)编写预案
(3)审定、实施
(4)适时修订预案
根据有关标准和内外部实际情况变化,定期或不定期(一般1--2年)修订和更新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和完善应急预案水平。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的关键,在于努力提高决策层和执行层对“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
第二章 企业概况
2.1 企业基本情况
2.1.1公司简介
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前身为金山坡煤矿。2005年,xxxx煤业公司出资收购金山坡煤矿,并进行900Kt\a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2007年开滦集团有限公司参资入股,金山坡煤矿更名为山西xxxx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7月矿井完成升级改造基建主体全部工程。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xx市20km处的xxxxx村,行政区划隶属xxxx市xxxx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12°05′39″~112°07′59″,北纬36°59′29″~37°00′59″。
该公司距xxxx市20km,东距大运公路及南同蒲铁路义安站15km,紧临xxxx—沁源公路,交通条件便利。
2.2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2.2.1地形地貌及水系
本区地处太岳山西麓的延伸部分,北邻晋中盆地,属中低山区。井田地势起伏,冲沟发育。井田内大面积基岩裸露,山顶黄土覆盖形成梁、垣、峁等特征的黄土地貌。整体地势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南部关子岭,海拔标高1524.6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沟内,海拔标高1232.2m,相对高差292.6m。
井田内无常年地表水体及河流,仅在雨季沟谷有短时山洪。井田隶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2.2.2气象与地震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冬春干旱多风,夏秋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10.9℃,其中一月气温最低,平均为-5.5℃,极端最低气温-21.6℃(1977年1月5日),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17.1℃,极端最高气温为38℃(1974年6月26日)。年平均降水量为571.85mm,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931.4 mm,是降水量的3倍左右。霜冻期为10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无霜期为17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为80c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井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2.2.3区域经济概况
本矿井位于xxxx市,地处太岳山西麓的延伸部分,土地贫瘠,当地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xxxx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炼焦工业发达。
xxxx市建筑材料丰富,矿井建设所用的建筑村料,如砖、石材、砂、石灰、普通水泥等均可就地解决,钢材、木材、高标号水泥等需由外地购进。
2.2.4水源
设拦水坝截流梨树沟河水作为矿井建井初期及丰水季节地面及消防用水供水水源,井下排水经处理后作为矿井地面、地下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补充水源。
2.2.5电源
矿井两回电源一回引自北辛武110KV变电站35KV母线段,另一回引自xxxx镇35KV变电站35KV母线段,矿井供电电源可靠。
2.2.6地层及地质构造
(一)井田内主要含水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奥陶系在井田内地表未有出露。岩性为灰色厚层状灰岩及泥灰岩,裂隙、溶洞较发育。主要含水层为中奥陶统灰岩,井田内ZK2-1号水文孔对本层含水层进行了水位观测,其水位标高为923.49m,按千分之二的水力坡度推测井田内奥灰水水位标高在920.00~925.00m之间。
2、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该组地层井田内地表有出露。含水层主要为四层石灰岩,K21、K22(四节石灰岩)、K3、K4石灰岩及中粗粒砂岩,四层灰岩平均厚度14.4m,井田内ZK2-1号水文孔对本层以上含水层进行了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85~0.0169L/s•m,渗透系数0.02367~0.03850m/d,水位标高为1335.20m,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3、二叠系山西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
该组地层井田内地表有少量出露。含水层多为中、粗砂岩,平均厚13.35m,井田内ZK2-1号水文孔对本层以上含水层进行了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100L/s•m,渗透系数0.0256m/d,水位标高为1333.68m,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4、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
下石盒子组井田内出露面积较小,上石盒子组井田内大面积出露。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粒砂岩,该含水层埋深浅,风化裂隙较发育,易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由于地层切割,在低洼处常以泉的形式溢出地表排泄。单位涌水量0.012 L/s•m,渗透系数0.029m/d,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5、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广泛分布于井田梁峁上,其含水层连续性差,补给条件为大气降水,单位涌水量0.17 L/s•m,属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层。
(二)主要隔水层
1、山西组隔水层
山西组上部、下部有稳定连续沉积的泥岩、砂质泥岩、薄层细砂岩地层,平均厚度10m左右,有相对隔水作用,可作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和山西组含水层之间良好的隔水层。
2、本溪组隔水层
本溪组地层为一套泥岩、粘土岩、铁铝岩为主的地层,夹薄层灰岩和砂岩,砂岩一般为泥质胶结,地层平均厚度17.00m,隔水性能良好,是含煤地层和奥陶系地层之间重要的隔水层。
(三)可采煤层
本井田内可采煤层为2、3、5、9、10、11号煤层,均为批准开采煤层,叙述如下:
1、2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中下部,厚度0.58~1.00m,平均0.77m,不含夹矸,为赋存区稳定可采的薄煤层,顶板为泥岩,底板为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该矿现在井田西部开采此煤层。
2、3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2号煤层10.34m左右,煤层厚度0—1.30m,平均0.78m,不含夹矸,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的薄煤层,其顶板为泥岩,底板为泥岩。
3、5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上段中上部,上距K7砂岩平均10.83m。厚度0~2.01m,平均1.02m,含0-1层夹矸。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的薄煤层,其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4、9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K2灰岩为其直接顶板。煤层厚度0~2.69m,平均2.18m。局部含一层夹矸,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顶板为石灰岩,厚度平均1.61m,无伪顶,石灰岩质硬,易于管理。底板为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厚度平均4.75m,泥岩质软,遇水膨胀,不易管理。
5、10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9号煤层底平均4.75m。厚度0.70~2.20m,平均1.38m,含0~1层夹矸,为稳定可采的煤层,其顶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厚度4.75m,底板为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厚度3.16m。
6、11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下部,上距10号煤层底平均3.16m。厚度2.35~3.80m,平均2.98m,一般含一层夹矸。顶板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厚度平均为3.16m,底板为泥岩,厚度1.00m,局部为粉砂岩,为稳定可采煤层。
2.3 企业生产工艺与污染环节
2.3.1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在原基础上增加一栋单身宿舍、一栋办公楼和一栋体育馆,同时适当调整了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具体布置如下:
生活福利区:该区分为办公区和宿舍区,宿舍位于工业场地西北部,布置有单身宿舍、食堂、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及供应楼。办公区位于宿舍区的西北,主要布置有办公楼、阅览游艺室、停车场及篮球场等。该区有大门通过进矿公路与万关线相连,内外联系方便。
生产区:位于生活福利区东南部,布置有机修间、主、副提升绞车房、混合井井口房、联合建筑、筛分车间、锅炉房、机修间、设备库、材料库、空压机站及材料堆放场。原煤由混合井提至地面后经过输煤皮带走廊向东进入筛分车间,原煤经筛分破碎后通过输煤皮带走廊向东进入原煤储存仓储存,储存仓通过仓下皮带隧道与装车仓相连,汽车外运;井下矸石由矿车运至矸石翻车机房翻矸后通过排矸皮带隧道向南输至临时排矸场排放,筛分车间矸石及锅炉房灰渣等亦通过排矸皮带隧道输至临时排矸场排放。
生产区东侧布置有装车仓,装车仓向北通过运煤公路与万关线相连,便于煤炭外运;生产区东北侧布置有预留洗煤厂、地磅房、水仓及井下水处理设施;生产区北侧布置有变电所及汽车库。变电所紧邻万关线,对外联系方便。
2.3.2生产工艺
(1)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0Kt/a,计算服务年限为18a.井田面积5.7793km2,地质储量57200Kt,可采储量34320 Kt,主要开采2#、3#、5#、、9#、10#、11#煤层。
(2)井田开拓方式
根据煤层埋藏深度、地形条件、已完工程情况及后期开拓部署,该矿井采用斜井-立井综合开拓方式。
混合井: X=4097440.000 Y=19599667.000 Z=1380.500,井筒净直径8m,净断面积50.3m2,装备一对1t矿车单层二车多绳罐笼和一对9t多绳箕斗,冷弯方管罐道,玻璃钢梯子间,敷设排水、洒水管理及供电、通讯、信号电缆,承担矿井煤炭提升,人员、材料、设备、矸石等辅助提升任务兼进风及安全出口之一。
回风斜井: X=4096997.750 Y=19597715.440 Z=1262.38,断面为半园拱形,采用粗料石砌碹,倾角18°,斜长198m,净宽4.2m,净高3.2m,净断面积11.5m2。回风井安装的两台型号为FBCD Z-NO.23/2×200主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3)井下开采工艺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采采煤法。
(4)主要设备
1) 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采用混合立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矿井总进风4769m3/min,总回风5000m3/min。主扇采用FBCD Z-NO.23/2×200型対旋轴流风机2台,功率为2×200千瓦,1台工作,1台备用,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为抽出式。
设计回采工作面通风为全风压独立通风方式;掘进巷道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局部通风机为压入式。井下机电硐室、消防材料库、爆炸材料库采用独立通风。矿井反风采用主通风机反转反风方式。
2) 供电系统
该矿供电为35kV双回路供电,主供电电源引自北辛庄110kV变电站35kV母线段,输电线路采用LGJ-120mm2绞线,线路长度20km;备用电源引自板峪35KV变电站35KV母线段,输电线路采用LGJ-120mm2绞线,线路长度6.91km,两回路电源任一回路均可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两趟电源线路一趟运行,一趟带电备用。
矿井地面设35/6KV变电所,35KV系统设计选用JYN1-40.5型手车开关柜10台,构成单母线分段系统。6KV系统设计选用KYN28A-12Z型中置开关柜21台,构成单母线分段系统。35KV及6KV母线分段开关正常闭合,单母线运行。
井下高压采用6KV,采区低压动力采用1140V及660V,照明及手持电钻采用127V,远距操作及信号回路采用36V。
3) 提升运输系统
A地面运输
地面煤炭采用汽车运输,煤炭外运与储运能力可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B矿井提升
混合立井主提升装备一对9t四绳JDG-9/1104型提煤箕斗,主绳选用28ZAA6VX33+SF1570ZZ(SS)443型四根钢丝绳,尾绳选用P8×4×7-113×19-1470扁绳两根,主提升机选用JKMD-2.8×4(I)E型落地式四绳磨擦提升机。副提升选用一对1t矿车单层二车四绳罐笼,钢丝绳选用28ZAB6V×33+SF1670ZZ(SS)471型四根,尾绳选用P8×4×7-113×19-1470型扁绳两根,提升机为JKMD-2.8×4(I)E型落地式四绳磨擦提升机。
C井下运输
运煤系统,综采工作面安设有SGZ-764/400型刮板输送机,顺槽、边眼及皮带运输巷安装有SDJ-150型胶带输送机,集中运煤巷、煤仓上口运煤巷安装有双层胶带输送机,然后通过主井箕斗提升至地面。轨道大巷采用电机车牵引,工作面回风顺槽采用JD—11.4型调度绞车,作辅助运输。
4) 排水系统
A 井下主排水泵房内共安装MD155-67×8型水泵三台,配400 kW电动机;沿混合井井筒内安装Φ219×9排水管两趟,正常涌水时,一台工作,一台检修,一台备用;最大涌水时,两台工作,一台检修。
B 采区排水采用WQN20-70-9.2矿用隔爆型污水潜水泵,管路选用Φ108×4无缝钢管两趟。
5) 安全监控系统
A安全监控系统
已装备并联网运行的KJ95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监测瓦斯、风速、负压及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的信息。
监控系统通过设置在井上下的监控分站和各相关地点的传感器、远动开关,来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B人员定位考勤系统
矿井装备KJ69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地面设有监控室,井上下共设有基本监控分站和识别传感器。主要监测入井人员动态管理情况的信息。系统运行正常并有专人职守。
6) 矿井防灭火、防尘洒水系统
井下消防洒水采用静压洒水系统,由工业场地地面一个200m3的消防洒水水池供给,由混合主井送至井下各用水地点。
井下消防、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管网呈枝状布置,管道由混合主井至井下各用水地点。在回采工作面、掘进头处设阀门、软管及喷雾洒水器,在井底车场、消防材料库、变电所附近设有消防栓,在井下胶带输送机巷道内每隔50m(其余巷道内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定期清洗巷道,以减少二次扬尘;在采掘工作面、转载点、溜煤眼等处,设喷雾洒水装置,降低扬尘。在总回风大巷、集中运输巷各设水幕一道,净化空气。在沿途的管路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设置了三通、阀门、转载点喷雾、风流净化水幕等防尘设施。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接软胶管进行人工洒水降尘。
7) 压风系统
井下开拓岩巷使用风钻,地面工业场地建有压风机房1座,装备有3台SA-5200A型螺杆空压机。
8)工业场地布置特征及防洪排涝设施
工业场地位于井田公路边缘,工业场地地势高,广场内各种建筑和井筒口均高于本地区历年最高洪水位,不存在洪水威胁。
工业场地内外的地面建筑物等均按《规程》规定留设足够的安全保护煤柱。场区内采用明沟和涵洞相结合的排水方式,把工业场区内的水流排至场外河沟。
2.3.3生产过程中产品名称和生产量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除了采掘机械外部需要另外的原、辅材料。矿井的主要产品是原煤,副产品是从原煤中分离出来的煤矸石。
矿井主采煤层为主要开采2#、3#、5#、9#、10#、11#煤层,年产煤量为90万吨,每年排放矸石量为 万t/a。
2.3.4污染产生环节
(1) 生活污水和矿井处理措施
①废水污染源
主要废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和矿井水。生活区污水主要来自单身公寓和职工食堂所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污染物COD,BODS,SS,硫化物、石油类等。生活污水由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一套地理式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污水站设备处理能力 m3/d,设备运行良好,实际处理污水量约 m3/d,处理后水质良好,经监测,污染物浓度均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及排放限值要求,实现了达标排放。
矿井水正常用水量为 m3/d,最大用水量为 m3/d,日排放量均约为 m3/d左右。
②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
矿井水主要污染物为SS,采用沉淀池、调节沉淀、过滤、消毒灯净化处理后复用于井下生产和消防用水,多余部分补充选煤厂生产用水。
(2)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矿区大气污染环节主要为:锅炉房烟气排污、储煤场面源排污、原煤运输过程产生的污染。
xxxx煤业煤矿办公区采暖采用 热水锅炉1台,生产区采暖采用 热水锅炉1台,矿井生产采用 热风炉 台,热风炉、锅炉都配套 型脱硫除尘器。
热风炉、锅炉烟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各种污染物浓度都低于《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
xxxx煤业煤矿原煤出井后经单轴振动筛进行筛分,块煤经手选矸石后并入末煤储煤场。该生产过程产污环节包括:筛分过程、原煤转载跌落过程。污染物主要以煤尘为主。
原煤运输过程排污环节主要为装车、因超载和遮掩不严造成沿途抛洒、运输扬程和汽车尾气。
(3)固体废物
煤矿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矸石、锅炉炉渣、除尘灰和少量生活垃圾产生。
为保证矸石堆存不产生对环境的明显影响,在矸石场投入使用的全过程中实施修筑汇水泄洪、防渗处理、分层堆放压实、绿化防尘等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矸石场的现状及问题,结合矿方意见和专家建议、同类煤矿的治理经验。煤矸石首先综合利用,用作工业广场平整的填充垫层,剩余部分规范堆放,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堆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标准对煤矸石及其堆场主要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
对煤矸石及其堆场主要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有:
(1)在煤矸石堆场底部进行防渗处理。
(2)在矸石场修建过水涵洞,保证从沟内山间下来的洪水能够顺利通过矸石场。
(3)矸石堆安全堆放,分层堆放并用黄土压实。
(4)在矸石场沟外侧入口处修建挡墙,防止矸石对滑坡泻出矸石沟,对沟外的工业场地造成损害。
(5)煤矸石场进行排水设计,在矸石场地沟的坡面两侧布设集水沟,防止坡面雨水汇入矸石堆。在矸石场底部及内侧修建引水沟,把矸石场地的雨水引出矸石堆排入工业场地排水网,防止雨水汇集浸泡和冲刷矸石场外工业场地。
(6)对矸石场地进行绿化,包括矸石沟两侧坡地,矸石堆封顶覆土后的绿化,挡墙外侧的绿化隔离带。
锅炉炉渣,供热锅炉产生炉渣随矸石一通处理。生活垃圾,厂区和生活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箱,集中由xxxx市环卫队统一处理。
2.3.5与环境有关的突发危险因素识别
危险因素是指对企业员工造成伤亡和财产及设备造成突发性损坏因素。煤矿生产主要是地下作业,生产场所不断移动,生产条件不断变化,客观上存在着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等危险因素,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危险程度高。
本矿与环境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为:瓦斯和 煤尘爆炸、采掘工作面冒顶、矿山爆炸、矿井水害、矿山火灾,中毒窒息等。
1) 矿井瓦斯:2006年至2008年我公司瓦斯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绝对涌出量为0.76 m3/min,但2004原金山坡一坑在2号煤层中曾发生过瓦斯爆炸事故,今天上组煤首采工作面将进入2号煤,因此上组煤掘进施工及其它作业瓦斯管理为重中之中。
从金山坡煤矿以往记录以及改扩建至今未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从井田周边矿井开采历史看,与本矿相似。故本矿井无煤与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危险。
2) 煤尘:经鉴定,我公司煤尘均具有爆炸危险。煤尘含量偏高的地点主要为采煤工作面(尤其是采煤机组靠近煤壁的回风侧、装载点的回风侧以及工作面端头、尾和回风巷),掘进工作面50米范围内。
3) 火灾:经鉴定我公司3、9、10、11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I类,属易自燃煤层,其它2、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类,属自燃煤层。根据我公司煤层特征和开采方法、技术特点,潜在的矿井火灾为外因火灾,主要是井下存放和使用的各种润滑油料、输送机胶带打滑、电气设备、电缆等着火。而潜在的地面火灾地点主要是生产材料库、供应库房、煤场、地面各机房及装煤生产线、办公楼、职工公寓、职工食堂。而防火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易燃物品堆积无安全距离,电缆电线发生短路起火、生电炉、明火、烟头等也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4)水灾:据地质报告,我公司2、3、5号煤层属顶板进水为主的孔隙裂隙充水矿床,奥灰岩溶水对其开采无影响;9、10、11号煤层属顶板进水为主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开采时有断层导水及老空导水可能。我公司主要受井田边界相邻小煤矿越界开采(也是最大的矿井水害水源)。
根据几年来开掘工作获得的资料,井田内有断层和陷落柱存在,因此还有断层和陷落柱导水危胁的可能。
5) 冲击地压:从本矿井投产至今未发生冲击地压,从井田周边矿井开采历史看,也未发生冲击地压危险。故本矿井无冲击地压危险。
6) 冒顶:主要为回采工作面两端头、两巷应力集中区、煤壁及通过地质构造带或立体相交巷道的掘进作业中。不按规程作业超过最大空顶、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支护材料或冒险作业等也是造成冒顶的主要原因。
7) 爆炸材料和爆破作业事故:爆炸材料、危险物品主要为开掘工作中使用的电雷管、炸药,修配工作中使用的压缩氧气、乙炔气,职工食堂使用的液化石油气等在运输、使用过程中或储存管理不当可能发生的爆炸,爆破作业事故主要是指在爆破作业过程中如加深残眼、错误处理拒爆、残爆、瞎炮、未设警戒、多人联线、多人放炮等违章操作造成的炸人事故及催倒支护。
8) 突发性停电:我公司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路工作,一回路检修或备用,一般无突发性停电现象。但有在一回路检修时,工作回路故障或其它原因的突发停电或电网故障停电可能,造成主要通风机、主排水泵停运、矿井提升停运,危胁矿井和人员安全。
9) 地温:根据资料及附近矿记录,公司井下不存在矿井热害。
10) 提升运输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A 矿井主提升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提升过速、过卷、断绳、钢丝绳压绳、井筒内滚物、提升容器施闸失灵、过放、电气谐波造成人员伤亡或设施设备损坏等。
B 井下斜巷运输采用绞车运输方式时:跑车事故。
C 胶带输送机运输:主要有胶带打滑、倒转、堆煤、断带、撕带和电气事故及胶带火灾事故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同时输送带着火后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造成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11) 供电系统:电击触电危险、线路断线、线路杆塔倒杆、线路共振、线路遭受雷击。
12) 压力容器:主要有压风机、压风包、压风管道、蒸汽锅炉、蒸汽管道、修配工作中使用的压缩氧气、乙炔气瓶,职工食堂的液化石油气储气瓶等。
13) 机械伤害:主要为采掘机械;运输机械;装载机械;钻孔设备;水泵、电机等转动设备等。
14) 地震危害:本井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15) 冰冻危害:本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21.6℃。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为结冻期,冻土深度一般为0.55m,最大冻土深度为0.8m。因此,在冬季会出现井筒内淋水结冰和管路冻裂等危害,出现管路冻裂影响安全生产以及井筒冰块掉下砸人等伤害事故。
16) 潜在的食物中毒:我公司有职工食堂和班中餐食堂,存在因原料或食物变质、不熟或添加不符合规定的添加剂等造成的食物中毒的可能。
2.3.6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
厂区附近主要村庄分布情况一览表
行政村 | 方位 | 距离(Km) | 人口(户) | 户数(户) | 耕地面积(亩) |
2.3.7社会经济
xxxx市以煤焦产业闻名于国,已成为当地的一项支柱产业。工业主要以煤焦产业为主。除此之外,纺织、机械、建材、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也较为发达,为当地经济的进一不发展注入了活力。农业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小麦、豆类等。
2.4环境敏感区域及保护目标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资料,xxxx市TSP超标率100%, PM10也超标率100%,SO2超标率40%, NO2所以监测数据均满足环境空气2级标准。
xxxx市TSP、PM10超标严重,主要是由于孝义梧桐镇焦化企业较多,以及区内煤矿等污染所引起;这也是造成SO2超标的原因。另外,北方,气候干燥、多风少雨,也是造成TSP、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
(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质量较好,但有个别测点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
(3)执行标准
废气排放标准:锅炉、热风炉废气排放执行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II时段二类区标准;厂界、矸石场无组织排放执行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标准。
类别 | 点位 | 项目 | 标准值 |
有组织 | 2台4t/h热风炉1台4t/h锅炉4台2t/h锅炉 | 烟尘 | 浓度200 mg/m3 |
二氧化硫 | 浓度900 mg/m3 | ||
烟气黑度 | 1级 | ||
无组织 | 厂界矸石场 | 颗粒物 | 浓度1.0 mg/m3 |
废水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外排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二级标准。矿井生产废水排放执行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中标准,缺项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表1中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
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标准一览表 单位:mg/l(pH无量纲)
项 目 | PH | 硫化物 | 悬浮物 | COD | 石油类 | 动植物油 | 氨氮 | LAS | BOD5 |
标准值 | 6-9 | 1.0 | 150 | 150 | 10 | 15 | 25 | 10 | 30 |
矿井废水排放执行标准一览表 单位:mg/l(pH无量纲)
项 目 | pH | 氟化物 | 总汞 | SS | COD | 石油类 | 总Fe | 总Mn |
标准值 | 6-9 | 10 | 0.05 | 50 | 50 | 5 | 6 | 4 |
地下水质量标准:按照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地下水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地下水执行标准一览表 单位mg/L (PH无量纲)
项目 | pH | 总硬度 | 砷 | 亚硝酸盐氮 | 硝酸盐氮 |
标准限值 | 6.5~8.5 | <450 | <0.05 | <0.02 | <20 |
项目 | 氨氮 | 氟化物 | 细菌总数 | 总大肠菌群 | 六价铬 |
标准限值 | <0.2 | <1.0 | <100 | <3.0 | <0.05 |
地表水执行标准:地表水COD、BOD5、氨氮执行《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域方案》中环监II类标准,其它污染因子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838-2002)中V类标准。
地表水执行标准一览表 单位mg/L (PH无量纲)
项目 | pH | 硫化物 | 石油类 | COD | BOD5 | 氟化物 | NH3-N |
标准限值 | 6~9 | <1.0 | <1.0 | <80 | <25 | <1.5 | <10 |
噪声标准: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II类标准;敏感点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I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噪声执行标准一览表 Leq:dB(A)
标 准 | 级(类)别 | 标准值(LeqdB(A)) | |
昼间 | 夜间 |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II | 60 | 50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I | 55 | 45 |
(2)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通过对厂址周围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的详细调查了解,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文物保护区、珍惜动物保护区等特殊环境敏感区。
第三章 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响应
3.1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
3.1.1应急组织体
根据实际要求,xxxx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在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指挥中心、事故现场指挥机构、支持保障机构、信息管理机构。
xxxx煤业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见图。
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复杂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个机构的关系,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快速、有效地进行,避免因为行动紊乱而造成不必要在事故损失。
事故现场指挥机构
事故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应急行动。
支持保障机构
支持保障机构是应急的后方力量,负责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包括各种救援器材、人员支持、技术支持、医疗支持等。
本矿的支持保障机构由7个应急分组构成,分别是:现场救援小组、警戒疏散小组、医疗卫生小组、通讯联络小组、善后处理小组、物资供应小组、电力保障小组。
信息管理机构
信息管理机构负责系统所需一切信息的管理,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快捷地为应急服务。
3.1.2应急组织机构联系方式及主要成员
(1)应急指挥中心主要成员
中心负责人:xxxx
职务:公司总经理
负责人联系方式:xxxx
中心联系电话:xxx-xxxxxxxx
中心主要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2)现场指挥办主要成员
现场指挥办负责人:xxx
职务:公司生产副总经理
负责人联系方式:xxx
现场指挥办联系电话:xxx - xxx
现场指挥办主要成员:各生产队队长、调度室主任、技术部部长、通风部部长、车管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后勤水暖队、土建队、绿化队队长。
(3)现场救援小组
负责人:xxx
职务:公司安全副总经理
负责人联系方式:xxx
小组办公联系电话:xxx - xxx
小组主要成员:安检部部长、调度室副主任。
(4)警戒与疏散小组
负责人:xxx
职务:保卫部部长
负责人联系方式:xxx
小组办公联系电话:xxx - xxx
小组主要成员:保卫部副部长、保卫部成员。
(5)医疗卫生小组
负责人:xxx
职务:工会主席
负责人联系方式:xxx
小组办公联系电话:xxx - xxx
小组主要成员:xxxx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
(6)通讯联络小组
负责人:xxx
职务:信控中心主任
负责人联系方式:xxx
小组办公联系电话:xxx - xxx
小组主要成员:信息中心副主任。
(7)电力保障小组
负责人:xxx
职务:机电副总
负责人联系方式:xxx
小组办公联系电话:xxx - xxx
小组主要成员:机电部副部长、变电站站长。
(8)善后处理组
负责人:xxx
职务:工会主席
负责人联系方式:xxx
小组办公联系电话:xxx - xxx
小组主要成员:工会副主席、人劳部部长、后勤部副部长。
(9)物资供应小组
负责人:xxx
职务:供应部长
负责人联系方式:xxx
小组办公联系电话:xxx - xxx
小组主要成员:车管部部长、供应部副部长。
3.1.3应急指挥中心及职责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个机构的关系,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快速、有效地进行,避免因为行动紊乱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损失。应急指挥中心的具体职责如下:
(1)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上报及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调事故的处理;
(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10)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
(11)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12)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13)事故后处理一切与媒体报道、采访、新闻发布会等相关事务。(14)事故后负责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件的性质,提出应对措施;如确定为事故,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3.2 应急分组职责
3.2.1现场指挥办主要职责
指挥中心办公室在公司安全环保部,主要职责如下:
(1) 协助总指挥组织协调各应急分组的工作;
(2) 检查督促事故预防措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3) 组织学“应急救援预案的模拟学习工作”;
(4) 指挥协调参与与应急救援的组织和人员,“预案规定的职责、任务开展工作”;
(5) 迅速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并组织实施;
(6) 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应急行动;
(7) 负责接受和安排省、市内外提供的紧急救援;
(8) 负责指挥中心的日常事务和对外接待工作;
(9) 负责现场人力资源和物资的管理。
3.2.2现场救援小组
现场救援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 召集所属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参加抢险工作;
(2) 针对不同的事故,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急行动;
(3) 配合上级部门派来的救援人员,挖掘、抢救人员和重要物资及完成其它抢险任务;
(4) 尽量减少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5) 负责事故达到控制以后,在技术部门或专家的指导下清理现场遗留危险物质的消除治理和处置现场危险物质,恢复各种设施至正常使用状态;
(6) 负责协调组织事故现场人员、设备的抢险,对发生的次生灾害的抢排险工作(如明火、漏气、漏电、爆炸、易坍塌建筑物、构筑物等);
(7) 组织对爆炸、有毒、腐蚀性物品的抢险及安全的监督与排险;
(8) 负责防范地质灾害发生,提出应急治理措施;负责水源等环境污染灾害次生灾害的紧急处理;
(9) 协助技术部及时测定危险物质的组成成份及可能影响区域的浓度。
3.2.3警戒与疏散小组
(1)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
(2)负责布置安全警戒,划分警戒区域,实施定岗、定时封锁,防止事故危害区外的人员进入;
(3)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
(4)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保护指导,疏散人员、协助抢救伤员,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现场周围物质的转移,负责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5)为抢险车辆、物资、设备及人员指引道路,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道路交通;
(6)对震区锅炉、危化品储罐等特种设备的安全进行监管;
(7)严密监视和排除可能发生的火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扩大为次生火灾;
3.2.4医疗卫生小组
医疗卫生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 组织医疗抢救队到现场开展抢救和医治伤病员工作,并送往医院途中的护理工作,协助省市卫生部门派来的医疗队进行防疫救护工作,建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和处置伤员;
(2) 及时检查监测突发事故区的饮用水源、食品卫生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毒突发和蔓延;
(3) 保障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负责救灾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3.2.5通讯联络小组
通讯联络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 负责尽快维修被破坏的通讯设施,保障救灾通讯畅通,必要时灾区可实施广播通知,以保障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2) 保证公司与上级政府部门的通讯联系畅通;
(3) 架设公司指挥中心与各组织部门的临时专用电话,抢修被破坏通讯线路,恢复通讯;
3.2.6电力保障小组
电力保障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 迅速组织调集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送、发、配电设施和电力调度通讯系统等,保证事故地点区用电,必要时启动柴油发电机应急;
(2) 对储有可燃气、液体的单位,必须坚持先抢修后供电的程序;
(3) 协调、指导、监事故各单位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发、送、变、配电设施和电力调度通讯系统的功能,保证重要部位用电供应。
3.2.7善后处理组
声明及联系方式
文、图、视频均源于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权,请联系,24小时内删除
非本平台观点,转发需保留相关信息
ABC安全出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