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6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2017-09-20 B君 ABC安全

有温度 有深度 有广度

就等你来关注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第三条   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企业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第二节 职责和任务

第四条  总经理负责公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管理的领导工作,并负责最终确认公司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清单。

第五条  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归口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第六条  各职能部门、车间负责本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评价频次与准则

第七条 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按范围随时进行。

第八条 评价准则:

1.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  行业的实际规范、技术标准;

3.  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  合同的规定;

5.  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目标等。

评价工作程序

第九条  管理内容与方法

1.   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规定,公司每两年委托有资质单位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评(备注:氯磺酸车间每年一次安评,如有新规另行处理)。

2.   重大危险源辨识: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进行识别,确定生产场所和储存场所的重大危险源的名称、数量,并建档向上级申报登记重大危险源。

3.        重大危险源监控:按《安全评价》中的监控措施,及本公司有关制度方法进行,如有新的信息、手段,可以补充、完善。

第十条  风险评价开展步骤

1.   对生产工程中涉及危险化学品进行危险有害辨识,确定主要危险特性,并识别是否剧毒品、易剧毒化学品和监控化学品。

2.   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车辆伤害、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等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确定在生产车间,储罐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第十一条  风险评价采用方法

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其赋分标准见下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安全可以预料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6

相当可能

0. 2

极不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0.1

实际不可能

1

可能性很小,完全以外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

频繁程度

分数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繁盛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

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7

严重,重伤或

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

40

灾难,数人死亡或

造成很大财产损失

3

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

造成一定财产损失

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由评价小组专家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

将D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若D值大于70分,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评价情况填入《危险源(LEC法)评价表》内。

根据风险值D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分数值

风险等级

危险程度

大于320

一级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制定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

160-320

二级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制定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

70-160

三级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编制管理方案)

20-70

四级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小于20

五级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无论专家打分法还是LEC法,危险等级的划分都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2.  工作危害分析法(JJHA)

          R=L*S

          R—风险等级

          L—危害发生可能性

          S—危害后果严重性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的判定准则:

L值

标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做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监控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防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经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然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S值

人员

财产损失/万元

停车

其它

5

造成人员死亡

>50

公司停车

重大环境污染

4

造成人员重伤

>25

部分关键装置停车

公司形象受到

重大负面影响

3

造成轻伤

>10

降低生产负荷

造成环境污染

2

造成人员轻微伤

<10

影响不大,几乎不停车

造成轻微环境污染

1

无人员伤亡

无损失

无停车

无污染、无影响

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等级

风险(R=L*S)

控制措施

重大风险

≥15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和评估;如≥20则在采取措施降低危险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中等风险

≥9,<15

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与交流。

可接受风险

≥4,<9

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查。

可忽略风险

<4

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保存记录。

3.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致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灾难性的

造成人员严重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4.  日本六段安全评价法

危险度分级和危险度评价取值见表1、表2。

 

表1   危险度分级表

总分值

≥16

11~15

≤10

等级

危险程度

高度危险

中度危险

低度危险

 

表2   危险度评价取值

分值项目

A(0)

B(5分)

C(2分)

D(0分)

物料(系指单元中危险、有害程度最大之物质)

①甲类可燃气体

②甲类物质及液态烃类

③甲类固体

④极度危险介质

①乙类可燃气体

②甲B、乙A类可燃气体

③乙类固体

④高度危害介质*2

①乙B、丙A、丙B类可燃液体

②丙类固体

③中、轻度危害介质

下属左述之A、B、C项之物质

容量*3

①气体1000 m3以上

②液体100 m3以上

①气体500-1000 m3

②液体50-100 m3

①气体100-500 m3

②液体10-50 m3

①气体<100 m3

②液体<10m3

温度

1000℃以上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

①1000℃以上使用,但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

②在250-1000℃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

①在250-1000℃使用,但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

②在低于250℃时使用,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

在低于250℃时使用,但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

压力

100Mpa

20-100Mpa

1-20 Mpa

1 Mpa以下

操作

①临界放热和特别剧烈的反应放热反应操作

②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

①中等放热反应(如硝基化、酯化、加成、氧化、聚合、缩合等反应操作)

②系统进入空气或不纯物质,可能发生的危险、操作

③使用粉状或雾状物质  ,有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操作

④单批式操作

①轻微放热反应(如加氢、水合、异构化、烷基化、磺化、中和等反应)操作

②在精制过程中伴有化学反应

③单批式操作,但开始使用机械等手段进行程序操作

④有一定危险的操作

无危险操作

5.  各类安全检查表

6.  其它各类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总结:本公司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7.  风险控制内容

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对风险的控制措施必须考虑可行性、先进性、安全性,保障生产经营的本质安全,写出风险评价报告的初稿。

2)初稿由安环部审核后,交送总经理审定批准,成为公司正式的风险评价报告。

3)风险评价报告应在有关部门中带你宣贯,在全厂员工中作为培训教材,深入开展学习,了解本公司风险评价内容及控制方法,加强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

4)每年年底进行风险评审,涉取新的风险信息,对产生新的风险危害进行补充评价,对原有风险评价中的措施进行修订、更新。





声明及联系方式

文、图、视频均源于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权,请联系,24小时内删除

非本平台观点,转发需保留相关信息

ABC安全出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打赏


点击图片可关注战略合作单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