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洲孔院汉语教师的一天 | 海外教师访谈录

秦博芳 唯壹对外汉语 2022-04-24

“秦博芳,名字里便自带一股温文尔雅,和所有的90后一样活泼开朗,但是谁也不曾想,还略显稚嫩的他现在已是西非喀麦隆的专职教师,并已在孟加拉国担任过一年的汉语志愿者,也曾经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担任过两学期的汉语老师,一个实打实的90后大男孩,在非洲开启了一段奇妙而艰辛的汉语之旅。”

——编者的话



2015年9月19日下午秦老师从肯尼亚转机抵达喀麦隆——一个靠近几内亚湾的小国家,这也是他第一次踏上非洲。本以为一下飞机,迎接的应该是像撒哈拉沙漠一样的热浪,没想到跨出舱门的那一刻,首先被震惊到的还是眼前的广阔绿色,天气反而没有那么灼热。





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暂住了几日,见过院长和各位同事后,秦老师便启程前往马鲁阿(喀麦隆极北省的一个城市)工作。“本以为能见到大草原动物迁徙的场景,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动物大迁徙只是属于肯尼亚的,喀麦隆的马鲁阿只有可以想象到的简朴的城市,简朴的街道,和热情的人们与学生。”秦老师无奈的笑笑,在这里只能将自己探秘原始部落,目睹动物迁徙的欲望暂时压制,好好工作,伺机而动了。



(肯尼亚景色)


马鲁阿街道

马鲁阿是喀麦隆极北省的中心城市,秦老师所在的孔子学院和这里的一所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这里最重要的一个汉语教学点。学生有五个年级,一年级到三年级是本科,四五年级是研究生。汉语在这里很流行,原因是从师范毕业之后,90%的学生都可以到当地的中小学当汉语老师,或者去中资企业当翻译,这两份工作在当地都是很不错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安全形势不那么明朗的情况下,汉办还是坚持要把这个教学点的工作正常开展下去的原因,因为这个教学点对于孔院,对于当地的学生来说,都太重要了。 ”秦老师深刻知道自己顶住巨大压力工作的使命。



(马鲁阿大学校门)


秦老师在这里承担了二年级的读写课、口语课,三年级的文学作品选读课,五年级的中国思想史课,这些课程即便在国内的大学也是很少见的。刚开始时候他觉得有些课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太难了,可是真正教课后惊讶的发现学生的水平远远超过了预期。他由衷地觉得这和前几批老师的不懈努力和学生们的积极好学是分不开的。


第一节课上午7点半就开始了,所以一般早上6点就要起床,全部收拾好以后会有辆车来接老师们去学校。有时候如果车不合适,老师们也会自己打车去,不过不是出租车,而是......摩托车!出来工作几年,秦老师几乎见识到了各种奇葩的交通工具。在孟加拉,基本交通工具是人力三轮车,在喀麦隆首都是残破的挤五个人的出租车,到了马鲁阿就是摩托车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国家基本交通工具是直升机的,秦老师说很想去试试。


(孟加拉三轮车)

(喀麦隆摩托车)

在马鲁阿,教学基本装备是粉笔,课本。不过有时候还要加一个手电筒,因为有些教室没有灯,下午有课就得带手电筒去上课。秦老师的口语课是下午4点半到6点,5点半以后他都是用自己的手电筒照着黑板给学生上课。






“这里的条件很简陋,但是学生很好学,这样就值了。虽然校园没有国内大学的校园那么奢华、高大上,不过呆惯了,偶尔还是能发现这种原始校园的自然美。碧绿粗壮的树木,悠闲自在的学生,又何尝不是一幅美景呢。”这是秦博芳发给朋友的一段话。



上午上完文化课,下午一般是上才艺课。有武术,剪纸,书法,歌曲什么的,虽然这儿老师不太多,但都是能文能武,身兼各种才艺。



有时候,下午老师们也会去各个学校听课,看看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如何教学的,这也是学生们实习的一部分。



周末,孔院也会举行一些文化活动,经常性的是一些相关的专题讲座。每当看到乌压压一大片学生聚精会神地坐在台下听讲座的时候,秦老师和同事们的小心脏里的自豪感就又会爆棚!




下课后,老师们一般会自己打摩托车回家。别的老师也会在家里做好饭等着,当然,偶尔大家也会一起聚餐,这个时候大家最开心,因为可以各显神通,放开吃。


周末,由于治安问题,很多时候不能出门,老师们也会自娱自乐,一起家庭影院一下,或者去楼下打打球,或者去周边学校跑跑步。有时候,还会有很多小小伙伴一起玩儿哦。



不过在马鲁阿停水停电也是常事,有经验的老师,会在有水或者水小的时候就开始储水,并且发明了各种储水神器。“三个月了,虽然经常停,但是水电还真没有在我特别疲惫的时候跟我开过玩笑。”秦老师觉得自己这一点儿特别幸运。



除了做饭,与停水停电抗争,还有一件需要打理的东西,就是头发。女生还好,可以留着。男生可不行,而在非洲,当地男人都是不怎么长头发的,所以理发店只会理光头。不过,这也难不倒非洲的汉语老师——人手一台理发刀,自己来。秦老师现在已经是小小理发师,可以稳稳的操刀了,除此之外,修门换锁更是小菜一碟了。



“可能在别人眼中,像我这样的一群人只是一个在不断重复“a o e”“你好”的汉语老师,然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是身处海外需要无所不通的汉语达人。可能你会羡慕我这些异国的风情,别样的体验,大集体的欢乐。可是,我又何尝不羡慕你可以每天陪在父母身边,随意找一家馆子和三五好友小聚,永远不会停水停电的日子呢。所以,有时候生活在别处---你的平常可能就是我眼里的非常,而我的平常可能就是你觉得神秘的非常。”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秦老师用笔写下自己内心的感触。


秦老师与毕业学生


“看完秦老师的小传,我已深深的被海外的汉语教师们的精神所折服,在异国他乡,还有很多汉语教师,和秦老师一样,碰到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然而他们却一直在默默承受,乐观面对, 用青春和热忱传递着祖国的语言和文化。谨以此文献给奋战在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们,希望大家平安健康,快乐工作,继续笑迎2016年的到来!”

——编者后记



采访:李 倩

供稿:秦博芳

图片:秦博芳

编辑:Vincent

本文由“i教汉语”授权转载,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更多汉语教师访谈请关注“i教汉语”


唯一汉语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