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想对你说,信里有美好的故事
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1953条推送
书信像一颗晶莹的琥珀
凝结了时光和泪水
执笔写信,拥抱爱与感动
以信为桥,播种爱与美好
见字如唔,笔友呵护
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举办的
“笔友计划”
“见字如唔,笔友呵护——个十百千万工程项目”(下面简称“笔友计划”)是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针对湖北、西藏、广西、贵州的中小学地处偏远、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通过书信往来与西藏山南、湖北恩施、贵州铜仁等偏远地区的青少年建立一对一引导帮扶,在纸笔的陪伴中帮助孩子解惑答疑,重拾优秀的书信文化,帮助数千名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公益项目。
项目开展期间,曾荣获第二届、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8年西藏自治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8年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项目铜奖,2019年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示范项目奖,2020年荣获西藏自治区志愿服务大赛金奖。
他们执笔写信,遥寄温暖,播种爱意
他们以信为马,跨越山海,收获友谊
他们是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笔友计划”志愿者
“笔友计划”背后的故事
我们听他们说
不忘初心,不断努力
中午12点,阳光正好,志愿者们已经全部到达培训地点,在领取笔友计划结对卡、宣传册、信封和信纸后,培训开始了。观看宣传片、讲解“笔友计划”、规范书信填写格式、解答问题……所有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研支团定期开展的培训,内容涵盖书信文化、志愿者精神、新媒体运营和电台运营等。除了培训会,在定期举办的分享会上,他们及时收集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反馈,认真复盘,总结活动过程中的经验,不断完善项目实施内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笔友计划”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通过书信的方式来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架起与孩子们的‘连心桥’,通过书信陪伴、帮助他们,这是’笔友计划’的初心,也是我的初心。”
“笔友计划”自2015年10月实施以来,不断吸纳志愿者1000余名,惠及民族地区数千名学生,架起了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和中南民大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之间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表达意愿不强、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通过书信书写交流,提高了部分民族地区学生们的汉语水平能力,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时制宜,创新方式
志愿者张艺说:“文字是有力量的。疫情期间,我结对了一个湖北的小朋友,我们通过书信交流了很多,彼此鼓励,我期待着和她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见面。”同为志愿者的冉旭说:“疫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我会担心在武汉的朋友们,但到最后看到全国上下一起努力抗击疫情,这种紧张自然而然地转换成了感动和自豪。在此期间给对接小朋友写了一封信,笔端的交流有助于压力的释放。”
“疫情期间信件来往不太方便,我们创新方式,推出了电台栏目。”志愿者刘相向我们描述了电台栏目的新体验。研支团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推出了制作精良的有声电台节目,如“把英雄故事讲给你听”“青言心声”等栏目。同时,研支团成员与服务地学生开展“云交流”活动,鼓励孩子们主动关注疫情发展、了解疫情中的英雄故事。他们始终相信,这些努力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凝聚起萤火般的善良与勇敢,戮力同心,共克时艰。
爱有回音,奔向未来
“我真怀念那个欢乐的校园,那个我学习的教室,真希望早点开学。”
“虽然疫情让我们停下了脚步,但疫情也让我的爸爸妈妈停下了工作,平时他们比较忙,很少抽出时间陪我,让我感觉孤单,疫情把我的孤单赶走了。”
“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它们有的唱歌,有的打鼓,唱着一首自然交响曲,比任何音乐都动听。”
……
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向志愿者们讲述他们的生活和心情,心与心的交流碰撞,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写信时,纸短情长
等信时,秋水望穿
收信时,见字如晤
在冉旭眼中,笔友计划是一个靠近光的机会,希望更多的人加入笔友计划,去成为光,散发光。
在张艺眼中,一封可以连接两地、连接两颗心的信件,我们用最真诚的信换最动人的情。
在刘相眼中,参与活动的时候,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热情与真心,在信件来往中,收获的是满满的期待与感动。
虽然每个人眼中的“笔友计划”项目的意义不完全一样,但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付出让这个项目越来越好。
“笔友计划”将在现有服务地基础和项目开展的背景下继续巩固在西藏山南,湖北恩施贵州铜仁的结对帮扶,根据现有结对情况,完善项目形式。今年下半年将推出视频线上交流项目,延续在疫情期间推出的笔友电台等线上活动,让笔友实现常态化云端陪伴。目前团队成员正在准备笔友武汉游学计划,让服务的学生来到武汉,在现实中相遇,提高见识、增长阅历,感受内地大学城的魅力。
以信传情,传达爱与希望
向阳生长,传播成长力量
志愿之行,民大er一直在路上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字图片来源 | 中南民大研究生支教团
编辑排版 | 安妮
责任编辑 | 刘虹
投稿邮箱 | weixinminda@163.com
-scuec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