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山海情” | 他从西海固走来,不惧山高路远,满怀赤子心肠
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2073条推送
开年爆款扶贫大剧《山海情》
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西海固的人民
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实施异地搬迁
又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
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
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
书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人民日报评论这部剧:
“用一个小伙子的成长写出了大时代的奋进
用一个小村镇的故事讲出了大中国的情怀”
而在我们民大,也有这么一位老师
“他从西海固走来,满怀赤子心肠”
他就是药学院教授——杨小龙
杨小龙,现任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天然药物(中药和微生物)化学和基于环境微生态的药用植物品质形成机制研究。目前,已主持包括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和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其中包括60多篇SCI论文),申请专利6件。
采访中,一提到他的家乡宁夏,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般,骄傲又热情地讲道:“我的家乡宁夏历史底蕴优厚,有书写在石头上的密码‘大麦地岩画’,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有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沙坡头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更有毛主席带领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我就出生在六盘山下,从小吟咏着毛主席的《清平乐 六盘山》诗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长大。六盘山下还有一座古朴的小县城,是著名的书法之乡,我就是在这座小县城读完了高中,也是从此处开启了我的新的一段求学之路。”
“我的家乡有六盘山,她的家乡有六盘水;山水之恋,是人间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2019年3月,杨小龙为了爱情奔赴民大。在这里,他组建了一个高起点、多学科交叉的“天然药物合成生物学”研究平台;承担本科生《波谱分析》《天然药物化学》和《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工作;作为校级第一个跨学科科普教学实践团队骨干,参与制作了思政课程《科普·神奇世界的解密者》,并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等展播;指导完成10余名本科生论文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团队一名青年教师获得校级试讲竞赛三等奖;申请获得包括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8项科研项目;参加了民委系统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班,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获得校级试讲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邀请参加了“化学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在谈及他参与“十三五”规划教材《天然产物结构解析》的编写工作和思政课程《科普·神奇世界的解密者》的制作工作时,杨小龙笑着说,记忆很深刻。虽然他平时的科研教学工作很忙,但这两件事,还是毫不犹豫地参与进去。他说,用科普回馈社会,以期提高社会的科学认识,这是科研人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据了解,杨小龙现兼任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他与该单位合作,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手段,进行青藏高原藏药资源的挖掘和可持续利用。“我们国家少数偏远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而绝大多数资源还未被挖掘和利用。因此,这些宝贵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将为新型天然药物的发现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天然资源宝库。”谈及民族医药的发展,杨小龙讲道,“我希望不仅仅通过我们的研究,还要通过传承的方式,力所能及地帮助国家培养人才,尽可能地投入全国需要的地方。”
观海则意溢于海,认准一个点,要全力以赴
六盘山是一座山,六盘山更是一种精神。六盘山象征的“不懈奋斗、构建和谐、务实求变、艰苦创业”伴随着杨小龙一路走来。
杨小龙出生在宁夏隆德县的一个偏远小村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是地道的农民。作为家中老大的他很小时候就跟着父母干农活,春天翻地播种、夏天放驴割草、秋天割麦碾场、冬天拉肥整地,他都是家中不可或缺的劳力。往往是清晨五六点钟开始干农活,到七点多钟匆匆奔回家背上书包,徒步到三里外的学校上学,下午放学后,回家放下书包又匆匆干活,在家里,几乎没有学习的时间。“当时我们那里的教育条件很落后,上大学前,除了教材,没有参考书可以看,有时候都是自己给自己出题,”杨小龙回忆道,“就像大家在《山海情》里面看到的一样,但是真实的情况要比电视中困难得多。那时候生活也很艰苦,读高中时,同村的同学轮流回家,经常两周或三周回一次家,吃的主要是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和饼子,用开水泡着吃,有时候馒头还会发霉。”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随着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把边远、贫困等“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提上日程,宁夏曾经是陕北红区根据地,既是民族地区,又是贫困地区,西北最大的特征就是干旱缺水,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吃饭穿衣,让老百姓从极端贫困中摆脱出来;1996年,国家推行福建宁夏对口帮扶政策,几年以后,杨小龙出生的那个村庄也被计划到整村搬迁之内。“国家的政策好,我们家是2013年移民闽宁镇,现在的日子比之前好多了,教育、医疗条件都改善很多。”
父亲对杨小龙要求极其严格,也正是有了父亲的严格要求,让他磨练了顽强的斗志,艰苦生活没有打垮他的信念,杨小龙在逆境中不断磨练、越挫越勇。他说:“我从小的目标就是考上军校,我特别佩服军人身上的一身正气。”遗憾的是,因为当时视力检测不达标,杨小龙和梦想失之交臂,但是他始终敬佩军人钢铁般的斗志。就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时,他去上学经常要在绿皮火车上站8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我的大学生活,虽然苦但是非常充实。”从大一开始,杨小龙每天都在6点钟起床,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他永远在埋头做作业、记笔记。期末的时候,白色的课本上麻麻地记满了笔记,变得“又厚又黑”,“我心中的榜样是袁隆平院士、屠呦呦教授,他们都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到了一个地方,就落地扎根,认真做事,认准一个点发展,我当时一直抱着这样的信念,也一直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读大学时,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入党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受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影响,他们身上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吸引着我,我愿意跟这样的人有同样的选择。”杨小龙并未把党员时刻挂在嘴边,但是在工作生活中,他都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保有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日本和德国留学时,他始终展露着中国人的气节,不卑不亢。当时,部分海外学者对中国、中国技术不够了解,杨小龙就告诉他们:“中国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们交流学习,共同进步”,他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让海外合作学者对中国的学者、中国的药学竖起大拇指。
“来到民大,不仅仅是因为和爱人的缘分,更是因为我的恩师刘吉开教授和民大提供的良好的科研平台。“本科毕业后,杨小龙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博连读,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刘吉开教授。本科学习时,杨小龙有些腼腆内向,除了学习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和社会实践。硕博期间,刘吉开教授带他不断历练,引导他开阔眼界,打开自己,杨小龙笑称“自己本科的‘缺憾’被完美地弥补了”。刘吉开教授经常告诉他:“我们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这句话对杨小龙影响很大,“跟着我的导师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非常感谢他。”
一点一滴的时光慢慢过去,杨小龙也变成了他学生口中的“恩师”,但他对自己的恩师依旧感念有怀。使命感和责任心使然,不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上,他都会尽量将自己从前辈、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尽心尽力帮学生解决难题,并且以这种匠心精神传承下去。说起对学生的态度,杨小龙说出自己一贯的风格——对事不对人。“我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上,要求很严格,因为在实验中,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个小小的纰漏都不能有,我希望自己的学生不断成长,蜕变,于艰苦奋斗中,静候化茧成蝶。”杨小龙笑着说,“但在生活中,我和学生都是朋友关系,平常没事和我聊聊天,开个玩笑,是经常的事。”
杨小龙对莘莘学子,有很多寄语,很高的期望。
他说,“希望学生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学会做人、学会感恩,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学会奉献、学会吃苦、学会创新。”
付出时间,付出努力,相信成功不会骗人。“因为,天道酬勤。”
中南民族大学
图片来源 | 杨小龙
采访 | 王伊琳 胡杰
文字编辑排版 | 王伊琳 胡杰
责任编辑 | 刘虹
投稿邮箱 | weixinminda@163.com
-scuec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