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驻村3次,扎根6年,这位民大校友解村民困惑,带乡村好货

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3466条推送


李洋,2014年毕业于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先后在湖北、宁夏高校工作。2017年6月,担任湖北省广水市吴店镇双乡村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9月,挂职吴店镇党委委员、副书记。2021年7月至今,担任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第一书记,致力于乡村振兴。毕业10年,响应国家号召3次驻村工作6年,驻村足迹从湖北到宁夏,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始终坚守在农村一线,在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90亩闲置土地的新“讲台”


“老于,最近棚子收成咋样?”今年5月的一天,一大早,李洋刚回园林村,就匆匆赶到温棚园区,向于海学询问吊瓜种植情况。“李书记,我这个棚今年头茬就卖了4万多元,这茬我还有信心,这可比打工强多了。”于海学一边点着花,一边笑着说。自从一队温棚园区建好以后,留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多,村民的钱包也越来越鼓,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幸福了。



园林村位于银川城郊,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较好,但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各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一队,产业发展最为薄弱,村民收入更是年年“吊车尾”。2021年9月,在走访中,李洋得知一队有近90亩的闲置土地,而且土质肥沃,但由于一队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撂荒多年。李洋想,这是可流转、可规模化经营的一大资源呢!正当李洋准备在这90亩“新讲台”上大做文章时,却被现实的“教棍”狠狠鞭挞了一顿。因撂荒多年,土地上层最肥沃的地层已经被挖空,达不到种植标准,想搞规模化经营,苦于土地回填、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长期难以解决,这条路子走不通。


好好的土地资源却成制约发展的“烫手山芋”,不能眼睁睁看着发展机遇“打水漂”!自此,这90亩地怎么种就成了李洋的“新课题”,他也开启了“备课”之旅。利用派出单位优势,请农业领域专家到一队指导,寻找解难题的“金点子”,在多方论证下,李洋找到了答题思路:回土建棚,通过修建温棚园区来盘活闲置资源。



方向定了,干就是了!配合村“两委”,全力谋划一队温棚园区建设,相关部门跑了一遍又一遍,建设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总算是有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方案审批通过,就差最后一步——确认各家土地数量,按照建设方案分配搭建温棚的土地。然而,在最后的节骨眼上,村民们不干了。


“我不想搭了,也赚不了多少钱,还费时费力。”“这个角度完全不合理,一点采光都没有。”“还是搭个暖棚吧,这温棚不顶用。”……入户时,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觉得效益不高,有的不认可温棚结构,在这块贫瘠已久的土地面前,大家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面对村民的疑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户一户“过筛子”,讲政策、解疑惑。有的村民认为暖棚效果比温棚好,李洋就详细介绍三代日光温棚的优势;有的村民觉得建设角度不合理,李洋就耐心解释温棚建设参数的科学依据;有的村民资金有困难、不想搭建,李洋就帮忙联系贷款……过程很艰辛,村民们一次两次难以说服,李洋就一直入户、一再劝说。村民们最终被李洋的诚意打动了,纷纷同意建设温棚园区,村里老大爷也竖起大拇指对着李洋说:“小李还真是个老师,讲的话就是有道理,做起群众工作来很有一套啊!”


2021年,在疫情防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李洋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产业项目,带领村民一起清理耕地、铺盖棚膜、铺设滴灌设备……天天一身泥巴一身汗,有时累得精疲力尽,但想想村里未来的发展,李洋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经过全村人的不懈努力,2021年底,园林村一队温棚园区23栋三代日光温棚终于建成。园区占地面积90亩,总投资近900万元。园区建成后,主要种植小吊瓜、西红柿、芹菜等,一期建设温棚年收入200余万元,每栋温棚年纯收入近9万元。


“村民”“村集体”两手抓 直播电商富大家

“农户收入上来了,村集体收入也没有落下,这个娃,能干!”村干部冶小平笑着说。村民都叫李洋“娃娃书记”,虽然李洋是位年轻的90后,但他当“书记”的经验不少。园林村的乡亲们舍不得李洋离开,2023年7月,他又续签一届,继续担任园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此前在武汉上班时,他曾在随州市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这已经是李洋第3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了。


初来园林村,李洋就看到了这里的优势和短板。园林村的产业很成熟,除一队以外,其他队的设施温棚、肉牛养殖发展都非常好,唯独销售途径有一些欠缺,农户大多只面对批发商做B端的市场,没有打通C端直接面对客户,中间环节多,农户到手的收入就有限。找准了症结,就对症下药,李洋抓住机会申请项目基金,为村里打造“园林云播间”,摇身一变成了“带货书记”。“从这个身材也能看出来,李洋是专业的吃播啊。园林村的甜瓜口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也会上一个甜瓜现场给各位吃一吃看,想吃的小伙伴赶紧点击购物车下单,我们包邮送到家,你也可以品尝到这份甜!”直播间里的李洋幽默诙谐,妙语连珠,想方设法吸引观众,甚至变身“才艺主播”,边唱歌边介绍产品。李洋还在慢慢探索直播带货的模式,并联系了母校专业的导师来教大家如何撰写脚本、设计产品。村里几个熟悉、喜欢网络的年轻人被李洋吸纳为直播团队成员,网格员禹雅倩就是其中之一。她说,“李书记是个特别有活力、有想法的年轻人,为村里的党建和产业发展方面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



从乡间看未来,从村头看希望,从田埂看幸福。小小直播间里,“带”的不仅仅是园林村的“货”,整个良田镇的好东西都汇聚于此。“园子村的桃子、金星村的蜜薯、植物园村的羊角蜜……”对于这些“尖货”,李洋如数家珍,“我们正在筹备‘大美良田’直播平台,希望能将各村的优势产品集合起来,整合资源让良田镇的品牌效益打出去。”“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将优质农产品和网络流量相结合,打破了地域限制,打通了销售渠道,让农产品搭上网络发展的“顺风车”,跟上时代跳动的“脉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基层农村的广阔天地和火热实践,正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最好“课堂”和展示风采的“舞台”。驻村以来,李洋申请导师帮带项目两项,为民发展项目两项,壮大村集体项目一项,党建项目两项,协助村两委申请产业发展项目、补短板项目等,争取各类资金2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长44.8%,人均突破两万元。


6年的驻村经历,在李洋生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为“大美良田”建设注入了青春力量,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到基层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广阔天地里大展作为!


推荐阅读

秋日的浪漫,还得看民大人!

法有理,人有情,这位老师被学生称为“如玉君子”!

倒计时50天 | 那些你五彩斑斓的梦,我陪你去冲!

民大人的青春,藏在这张CD里

“一二三” “我们民大的,这么有福气!”


中南民族大学


图片来源 | 受访者本人 银川格调

文字来源 | 姬扬 刘甜甜

编辑排版 | 储炫铃

责任编辑 | 刘虹

审核丨桂孙来

投稿邮箱 | weixinminda@163.com


-scmu 195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南民族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