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苏大故事 | 走入马国元学长的逐梦之旅
以下文章来源于苏大学工 ,作者苏大学工
姑苏胜景
小桥流水涤荡诗篇
东吴华章
大气磅礴镌刻门楼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你的苏大故事
由你书写
“大学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地方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和勤奋的人”
我的苏大故事——马国元
❃ 毕业高中: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中学
❃ 现就读专业:苏州大学传媒学院2016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 现担任职务:苏州大学招生宣传形象大使、苏州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传媒学院团委兼职副书记、2018级本科生班主任助理
❃ 曾获奖项:
2016-2017学年:
第八届中国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优秀奖、苏州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苏州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苏州大学创新创业奖学金、苏州大学励志奖学金、苏州大学周氏优秀学生奖学金、苏州大学社会工作专项奖、苏州大学综合奖;
2017-2018学年:
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江苏省“十佳团支书”、江苏省“魅力团支书”、苏州大学“十佳魅力团支书”、苏州大学“三好学生”、苏州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苏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苏州大学“勤助之星”、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十佳使者”、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苏州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国家励志奖学金、苏州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苏州大学创新创业奖学金、苏州大学精神文明专项奖、苏州大学综合奖;
2018-2019学年:
苏州大学“五四青年奖”、苏州大学“美德学生”奖学金、苏州大学“自强自立标兵”。
成长之重量
无法去计算
因为有太多的难忘与离别
这条路很长
但不要怕
因为去的地方
有诗和理想
昨天留下的一滩泪和汗
造就现在的他越倔强越勇敢
让我们一同走入马学长的逐梦之路
一起聆听他的苏大故事
梦始处
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中学
马国元曾就读于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中学,系安徽省示范高中,坐落在巢湖市中心,西傍卧牛山,东眺洗耳池,环境清幽雅静,是莘莘学子读书的天堂,各类人才竞出的摇篮。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人文积淀丰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深厚的校园文化:“四创四成”的办学思想;“二并四性”的宗旨目标;“一训三风”的校园传统;“三校三园”的战略举措;“三个特别”的二中人精神。
守得云开见日出
我的老家是在安徽省大别山余脉桴槎山脚下的马洼村,那里四周被山环绕,交通十分落后。记得小时候,到处都是泥路,一遇到下雨天根本没办法走,而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就像是新区到本部的距离,有的时候没穿胶鞋,直接是赤脚走,扎得满脚是刺,这一走,就是10年。
2005年爸爸突发腰间盘突出瘫痪在床,妈妈是外地人,几乎不会干农活。每次放学回家,我在土灶下面烧火,妈妈在上面做饭,一起照顾爸爸。那些年家里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家里的窗户没有玻璃,全是用化肥袋里的塑料膜钉上去的,一遇到刮风天就哗哗地响。从小艰苦的生活环境让我明白,唯有学习这条路才能让我和我的家人有机会走出那片大山。
2013年9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安徽省示范高中巢湖市第二中学。那时的我对大学充满了憧憬,每一场考试都让我的大学梦越加强烈。直到有一天,一张化验单摆在我的病床前,让原本的一切变了样。我因为身体的原因先后两次住院,耽误了大量的学习时间。病愈重返班级后,课程进度让我倍感吃力,学习状态也让我始终不满意。
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时我在高中担任校学生会主席,三年的文艺晚会都是由我主持,一次偶然的主持机会我的主持能力被到场的市文化馆主任高度认可,说我可以考虑在主持特长上多多锻炼,争取考上一所好大学。后来在校领导老师的建议和同桌好友的鼓励支持下,我最终选择了播音主持这条路。
刚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时候,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身边的同学个高貌美,普通话也很标准,而且有的会跳舞,有的会唱歌,有的会弹吉他,非常的多才多艺。反看一下自己,个子矮,皮肤黑, 体型瘦,说话土,什么都不会,让我很自卑。但是李志平主任、白羽老师和其他专业老师,始终给我鼓励,在专业学习上给我加油、打气!
为了求学,我在家和外地来回奔波,双休日早上3点就得起床,赶着4点的绿皮火车到外地补练专业,晚上11点多在异地的城市公交车上赶着回家的车,到家基本上已经是凌晨2点左右,5点就得起床回学校接着学文化课。为了让自己的体形更加壮实,那段时间我每天坚持跑步,早上吃20个鸡蛋,中午半只白水煮鸡,下午配合着蛋白粉冲冷水喝,晚上做120个仰卧起坐和120个俯卧撑。可能大家会感觉这还挺好,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三十天里只吃这些固定不变且索然无味的食物会是一种什么滋味。
在学习播音主持这条路上我一直怀疑自己,甚至偶尔会否定自己。从小到大生活在农村,口音问题让我痛不欲生,每次读稿件时不时的就蹦出一句方言,周围的同学也会有意无意地嘲笑我说话土气。加之临近高考的压力,我很害怕自己会失败。那段时间我不敢和任何人说话,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但我心里却始终有一个目标,就是我一定要考上好大学。我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苦难的经历并不是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努力拼搏才是自己最应该做的。越是遭遇困境越要坚忍不拔,我想用实际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Ⅳ梦想新起点我来到苏大
在校考那段时间,我一个人拖着大行李在不同的城市间穿梭,苏州、武汉、南京、杭州、上海、合肥……记忆里,每一座城市都留下了我的脚印,也留下了我的泪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先后拿到了苏州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7张985、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重点艺术类院校专业合格证。
奶奶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千载姑苏,百年东吴。苏州和苏州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着我。2016年9月,我拿到了苏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苏大的一员。
从踏上这所美丽的大学校园那天起
我便告诉自己
这里
将是我梦想的新开始
......
吹尽狂沙始到金
为了让自己后面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科研竞赛,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大一一个学期我把自己大学四年的选修课全部修完而且成绩大都在90分以上。
每个夜晚当同学们都在宿舍休息时,我背着书包穿梭在上课的教室之间;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加入了很多学生组织,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发现自己、突破自己。
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了,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杯茶,一个人,一整夜。我感谢每一个深夜给予我思考的机会,在这条路上,我始终坚持着。两年的时间让我懂得了,别人怕干的累活,我多做;别人怕走的泥路,我多跑;别人怕花的时间,我多熬。
Ⅵ饮水思源投身山区
我就是这样一个从农村山区里走出来的孩子,千千万万农村山区孩子中的一个。我非常感慨自己的幸运,但我始终不会忘记此时此刻还有许多和我一样生活在农村山区家境贫苦的孩子们。他们的童年没有电视、手机,更不用说电脑,有的只是泥巴、石头和对爸妈的盼望。他们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维持生计,能与他们相聚的日子仅有过年几天,他们有太多的话想说,但是他们无人倾诉更不敢倾诉。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无论刮风下雪,他们都需要自己趟着泥路去上学,回家遇到不会的家庭作业他们没有人辅导,只能大眼瞪小眼急着哭,哭完还要接着写。
每每想到这些,内心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的想法便愈加强烈。因此,2017年暑期,我组建了苏州大学“行之有声”实践团队,奔赴老家农村山区开展了“关爱农村山区留守儿童”实践活动,我和队员带着他们一起学唱歌、学画画、拍照片、看电影、做游戏,每天安排单独时间家庭走访、陪他们聊天、帮他们辅导功课。
虽然我们的团队力量有限,但最有意义的是我们尽自己所能陪伴了他们,倾听了他们,带去了他们想要的知识和快乐,给他们提供了认识外面世界的窗口,同时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追逐梦想的种子。
今年暑期,我率领团队再次奔赴农村山区开展关爱活动,我希望能把这份爱延续下去,虽然每一次的力量有限,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在孩子心里播种的梦想的种子就一定能够成长、绽放。我也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大学生能为这些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奉上的一点绵薄之力。
非宁静无以致远
我始终坚信着“将勤补拙,自强致远”,我会一直奋斗,永怀感恩之心,争取在学业以及工作上更进一步。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想借今天的机会和大家分享——“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因为我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工作生活;我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为我觉得如果没有一点理想的情愫和价值的追求,会感到心中迷茫,没有未来。”
大学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地方,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和勤奋的人.
愿你们永怀感恩之心,
为了爱你的和你爱的人,
为祖国,为社会,也为自己,
加油拼搏!
我想跟你说:
苏大是梦想的开始
我们是苏大故事的书写者
或传奇 或缱绻
或平凡 或精彩
想跟我们分享自己的苏大故事吗?
zsb_suda@163.com欢迎投稿
有疑问请联系“苏小招”王紫薇(QQ1580203893)
......
......
及时 准确 用心
在苏大相遇
与苏大一起前行
续写无悔青春路
素材来源 | 苏大学工微信公众号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苏小招”招生宣传志愿者协会
责任编辑 | 王紫薇 陈遵浩 马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