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建筑的界面 | 米兰集合住宅 (附罗西生平与理论)
转载自公众号小红看房子
(本文已获授权)
罗西将城市比作为一个剧场,重视其中的场所、纪念物和建筑类型,这种思想在他那个年代具备历史文化性。巴洛克时期的罗马建筑不仅具有纪念性,其中柱廊起到把建筑与城市融合为整体的作用,一种从内向外的运动。
罗西的米兰集合住宅(Gallaratese Housing)在近郊一片住宅区内,白色4层长条建筑,182米长,12米宽。从远处看没有什么特殊,走进建筑,进入底层柱廊,才体会到建筑与城市共生的微妙关系。
集合住宅底层由片墙形成柱廊,两侧片墙宽度不同,靠近公园一侧是1米宽,靠近小区内是3米宽,片墙均为20厘米厚,间距1米8,节奏上16段片墙一个楼梯间。
靠近住宅区入口的柱廊通高2层,之后通过大台阶部分抬起,中间有4个圆柱体。
走在柱廊里,光线照射在片墙上,光与影的节奏在片墙中宛如音乐一般奏起。这些尺寸和环境、和人发生关系。尺度很适合人的行走,长向空间中又有中间的楼梯间停顿,有走有停,有明有暗。人在这里既是外部也是内部,城市与建筑界面处理到如此地步,无人能比。
走到楼上是外廊式住宅,廊道宽1米85,可以看对面住宅。靠近公园住宅立面都是方窗,之后20世纪70年代盛行后现代开窗方式。
20世纪80年代罗西作品在全球盛行,之后获得普利策建筑奖。但我们对罗西建筑的解读偏符号化,从后现代立面上留有深刻印记。但通过这个建筑的参观,对《城市建筑学》中提及的场所、形态和类型这些概念有所认识。
城市与建筑的界面是罗西通过场所的概念提起,现代主义建筑柯布从底层架空开始,建筑与环境关系就脱钩了,在密斯的流动空间中环境与建筑的关系相反有点东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建筑师均在探索现代主义建筑的演变发展,罗西在其中起的作用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建筑项目:米兰集合住宅
(Gallaratese Housing)
建筑师:罗西 Aldo Rossi
建筑地址:via Enrico Falck 53
Milano,意大利
建成时间:1973年
参观时间:2009年10月及2013年2月
罗西生平与理论
建筑师阿尔多·罗西1931年5月3日出生在米兰,1949年进入米兰工学院(如今的米兰理工)建筑系学习。从1955年起先后成为《美丽家居-连续性》(Casabella_Continuità)杂志的撰稿人、研究中心研究员与合作编者,直至1964年随着主编埃内斯托·内森·罗杰斯(Ernesto Nathan Rogers)的离任而退出。1959年从米兰理工毕业。
1963-65年,罗西在威尼斯建筑学院,协助卡洛·艾莫尼诺(Carlo Aymonino)授课,教授“建筑物的组织特征”。
1965年起,罗西受聘于米兰理工,并积极参与到了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中,导致他在1970年被学校解职。在经过漫长的学术准备之后,罗西于1966年出版了《城市建筑学》,奠定了他以“类型学”为主的理论地位。一年后,罗西在米兰郊区的Gallaratese集合住宅落成,成为他早年的经典建筑作品之一。
1971年,罗西在前往Modena查看竞赛基地的途中遭遇车祸,这次濒死经历却成就了他在Modena公墓扩建项目中拔得头筹,造就了又一个代表作。
20世纪70年代之后,罗西开始走向国际舞台。1972年受聘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使得他被介绍到了德语区;1976年,经由彼得·艾森曼等人的引介,罗西第一次前往美国,获得了英语圈的肯定。这一时期也见证了罗西建筑愈发走向个人化的倾向,1981年出版的《科学自传》更是将这种趋势发挥到了极致。
1990年,罗西拿到了号称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克,大师地位毋庸置疑。1997年,罗西遭遇第二次车祸,不幸身亡。
圣卡塔尔多公墓扩建
回顾罗西的一生,可以发现,他是在战后动荡不安,社会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接受的建筑教育。他的同辈人马西莫·斯科拉里(Massimo Scolari)曾在回忆中自称他们为“中间的一代”:一方面直接师从活跃于战前的大师,遵循并渴望着盛期现代建筑,却也看到了它在战后暴露出来的种种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的大发展,物质资料的丰富,追求个性化和自由的美式生活都深深吸引着他们,但他们对于这种大生产大消费的模式十分警惕,一直在抵抗着资本社会的异化及其对建筑“灵光”的剥夺。
学校的教育也无法解答他们的困惑,填平他们心中的不安,在多年不懈的自我求索之后,这一代人终于在60年代中后期引发了整个建筑圈的理论震荡。罗西就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员。
1966年出版的《城市建筑学》及其前后所发表的一些重要文章,构成了罗西理论的核心。以此为中心,往前推,是罗西的研究整备期,往后则是他按照自己的理论所展开的实践。
城市建筑学的各个版本
《城市建筑学》中的波拿巴广场方案
罗西的学术起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刚进入学校不久的罗西,与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关注战后重建中“邻里”和社区的建设,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米兰本土建筑的兴趣,多以参观感受的方式发表在各种杂志上。1952年秋季,BBPR事务所的合伙人,后来的《美丽家居-连续性》杂志主编罗杰斯进入米兰理工参与教学,很快获得了青年学生的欢迎。1955年,罗西进入罗杰斯的圈子,开始为杂志撰稿,很快他成为了罗杰斯组建的现代建筑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被分配的研究内容有启蒙时期的建筑、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等,研究成果都发表在《美丽家居》杂志上。
BBPR的战后代表作Velasca大楼
由罗西撰写序言的Loos研究
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是意大利城市问题日趋白热化的阶段,罗西开始将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城市问题的研究当中。早期是对意大利当下城市问题的观察与描述,加上战后法国,斯堪的纳维亚等地社区、新城建设的案例引介,之后开始了更为专业的案例研究,比如对维也纳战后规划以及柏林住宅的讨论。1963年在阿雷佐(Arezzo)的实验性教学中,身为助教之一的罗西坚持建筑形式的意义及其与城市形态、城市研究之间的关系,公开反对推崇跨学科研究,提倡“城市-区域”规划而放弃建筑形式的“新尺度”派,并在之后威尼斯建筑学院的教学中,逐渐形成了建筑类型学的理论思考。
维也纳的卡尔·马克思大院是罗西反复提及的城市研究对象
新尺度派的城市构想
罗西的类型学并不仅仅是研究城市的工具,也是构建建筑设计理论的必需。换言之,是罗西以类型学打通了从研究到创作的过程。在与《城市建筑学》同期的《为着博物馆的建筑》一文中,罗西表明了如何“科学地”构建一种设计理论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以“类型”来阅读城市,合理地划分城市,从中携取永恒不变的元素,在创作过程中,以布雷(Boullee)式的“狂热的理性” (exaltedreason)激活场所中的集体记忆,用这些获取的元素进行逻辑建构。这就是罗西的意图,其本质源于他对建筑几近启蒙时期的定义:暗含着社会传统和美学表达的大写的建筑学。
归根结底,这位无法抛弃历史与传统的共产主义者从未想过推倒重来,而是如Aureli所言,继承并重写资产阶级的城市。“场所”是抵抗资本永远的“求新”,“重复”则是为了书写共产主义的内容。
然而学生和工人运动并没有朝着预想的那样发展,60年代的赤潮升级为暴动及其最终的烟消云散沉重打击了向往革新的“中间的一代”。与塔夫里转向深层的历史剖析不同,罗西的出走国外给了他更广阔的舞台。去掉政治外衣后,他选择了诉说自我语言,预示了1981年《科学自传》的出版。相比“类型”,此时的罗西更愿意向我们展示“狂热的理性”。
罗西自传中常出现的物件
断裂的物件,断裂的塔夫里和罗西的友谊
1997年9月4日,罗西二度发生车祸去世。这一天也是他钟爱的圣人洛萨(St.Rose)的献祭日,为罗西晚期的神秘化倾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圣卡塔尔多公墓与圣洛萨
◇
转载声明
文章转载自小红看房子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END]
[ 投稿 ][ 媒体合作 ][ 加入ASA ]
请联系邮箱:info@asashare.uk
[ 作品集辅导 ][ 设计工作营 ][ 联合教学合作 ]
请联系客服君Vic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