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牛博士论文看过来

2016-06-26 小计量 计量经济学

大家好,非常抱歉,这几天小编出门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没有为大家更新东西,也没有回复大家的消息以及留言,非常抱歉,今天小编打开看有几十条消息,由于微信限制在三天内没有回复就不能回复。所以小编在此给大家说一声抱歉。还是感谢大家的对“计量经济学”微信公众号的不离不弃。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小编在此为大家送出一个人大连玉君的中级视频。视频在文章的第一条留言中发送。

NO.5 最牛的博士论文

▲最牛博士论文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

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某杂志连载四期。



NO.4  最牛的博士论文


最牛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NO.3  最牛的博士论文


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实例:SIMS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我检验了其中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NO.2  最牛的博士论文


▲最牛博士论文 没必要长篇大论,千把字足以。

实例:德布罗意是个贵族花花公子,本科历史学专业的,后来实在闲着无聊去读了5年博士,最后交的博士论文是一页纸。

答辩委员会气得都不想让他答辩。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感到很没面子,自己学生毕业不了真耻辱,于是他鼓动了爱因斯坦一起帮着求情:让这小子过了吧,他老爸是法国内政部长,咱惹不起。那篇“垃圾”论文后来被薛定谔看到了,薛定谔看着这页论文苦思冥想了一个月,发表了量子力学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的猫也成为最有趣的一只猫。

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说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一篇一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由此看来,最牛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那样连载,一页A4的纸足以。不过我想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

不得不说两句:德布罗意幼年即失去双亲,被他的哥哥莫里斯公爵(也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手养大的,在他1924年的著名博士论文之前一年,德布罗意就已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至于博士论文是几页纸,这个我还没考证过。

关于薛定谔:薛定谔多才多艺,会四种语言,出过诗集。另外他于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其中包括后来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所以,这帮牛人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那样传奇,也不能把其成功单纯归结为偶然的因素。



NO.1  最牛的博士论文


最牛最牛的博士论文应该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国际学术大师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

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战营里写成的,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的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的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却遭到维特根斯坦一顿痛骂。罗素也不生气。

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讨论。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也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弄不懂。”博士论文答辩结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