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对不起妈妈,我没能送你最后一程……

导读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来的疫情爆发,医院和社区成为抗疫战场的两端,医务人员和村社区工作者,成为了对抗病毒的“进攻者”与“防守者”,这群默默无闻的防守者,默默逆行,默默守护着一个个“战斗堡垒” 。


对不起,妈妈,没能送您最后一程……





2月7日凌晨两点,巴东县人民医院感染科隔离区护士宋秀慧,结束了当班工作,走在回酒店的路上。当她像往常一样,掏出手机,却在微信群里看到母亲去世的消息。犹如一击响雷,重重的砸在宋秀慧头上。午夜寒风中,她失声痛哭……母亲长期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这是宋秀慧一直担心的事。1月23日,巴东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了第一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宋秀慧和科室其他10多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从那天起,宋秀慧都是往返于酒店和医院之间,两点一线。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护理组的组长,从腊月二十九第一天进隔离病房,已经跟家人分离有半个多月了。进入隔离病房,需要穿上厚厚的隔离服,带上防护眼镜,只要稍微活动,眼镜上就会笼罩一层汽水。不仅要给病人打针喂药,还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在里面工作4个小时,出来已是筋疲力尽,脸上留下的防护眼镜和口罩的深深勒痕让人心疼。正月初五,母亲病情加重入住人民医院内一科,为了不影响宋秀慧工作,母亲一再对家人叮嘱:“不能跟小慧讲,不能影响小慧工作。”每天都从母亲住院的楼下经过的宋秀慧一直都没有察觉,还是通过同事说漏嘴才知道母亲住院。宋秀慧只能通过视频来关心母亲的病情,母亲在视频中鼓励道“不用担心我,你要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正月初八,在两次抽取胸水后呼吸困难症状好转,家人实在抽不出来专人照料情况下,为其办理出院。工作之余,宋秀慧每天都会和母亲视频,给她讲笑话,逗她开心,看着她的笑容,宋秀慧工作的也更加安心。心里一直默默地祈祷着,一切阴霾终将会过去。但这一切都被接下来的噩耗打破。2月6日,宋秀慧仿佛预感到了什么。“那一刻我很想看到妈妈,真的很想很想……”,宋秀慧发视频给母亲。“妈妈刚吃饭睡着了;妈妈在上厕所…… ”家人以各种理由推掉了她和母亲的视频。2月7日零晨两点,宋秀慧像平时一样,和同事交完班回酒店的路上,翻看手机时,无意中看到村里的微信群里发出了公告,才知道自己的母亲病逝。她一下子蒙了,拿着手机的手,不停地颤抖着。她眼前浮现着两人的生活场景,小时候姗姗学步;小学时调皮挨了妈妈的打;中学时妈妈淋雨为自己送衣服;高中时受了委屈,回家与妈妈倾诉;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总给她留着……一幕幕回忆让她心如刀割,早已泣不成声。“春节前我妈妈还在我们医院住院,我都没去看过她一眼,计划春节回家陪她一起过个年的,但没想到妈妈会这么快离开。宋秀慧心里满是愧疚。2月7日,对于宋秀慧来说是她此生最痛苦的日子,也是作出最艰难抉择的日子。现在是医院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最关键时期,而且感染科是传染病防控的最前线,也是最危险的战场。出去就是一个新的感染源,也许会给亲人朋友带去更大的伤害。悲痛之余,她毅然决定坚守岗位,放弃回家。抹干眼泪,宋秀慧投入到工作中。虽然她没能送母亲最后一程,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战斗,是一场全民战疫


在巴东县,像宋秀慧这样的青年战斗者还有很多




他们,是一线战“疫”队



1 | 张丁曼:离病毒最近的人

“加油!”

“从来没有想过,我会走上抗‘疫’一线,和病毒零距离接触。”
就在一个小时前,张丁曼和同事刚从隔离点采样回来,把样品送到了检验室,由专家对样品进行检测。她们则脱下笨重的“装备”,消毒、清洗,回到指定驻地待命。
“采样员承担着样品采集和收集,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容不得丝毫马虎。”张丁曼说。2月5日,在县疾控中心,张丁曼与一起从沿渡河、溪丘湾、水布垭等乡镇抽调的8个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业务知识培训,包括采样流程、穿戴防护设备、消毒处理等知识要领。2月6日上午,张丁曼在老师的带领下,第一次走进隔离区对疑似患者进行采样。
张丁曼采集样本

第一次完成采样,走出隔离病区,张丁曼如释重负。在同事的帮助下,全身喷了两瓶酒精,脱下防护装备,才感觉到呼吸顺畅。虽然不是很喜欢酒精的气味,但此时全身的酒精味倒也让她觉得安心。
采样时,医护人员与被采样人零距离接触,被釆样的人不能戴口罩,且采样部位在咽喉和鼻腔,部位敏感,受到刺激容易咳嗽、打喷嚏,被感染的几率大。同时,为了节约防护物资,每次采样,张丁曼穿着防护服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被口罩刻下的勒痕深深烙在脸上,清洗时脸上都感觉到火辣辣的。
为防止病毒通过采样人员扩散,采样工作完成后,还要经过全流程的消毒杀菌,张丁曼才能一件件脱下防护装备离开采样地点,然后将采集的样品送回检验室进行检测。样品诊断结果决定着患者的命运,张丁曼依靠着专业和敬业,将样品采集、处理、运送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无缺,让确诊的病人及时得到救治,让排除的疑似病人得以解除留观,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张丁曼(左一)收集样本

“宝贝女儿,夜已经很深了,白天妈妈很忙,没空想你,到了晚上妈妈就开始想你……”2月8日,和女儿分开五天的张丁曼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了,并给女儿写了一封信。第一次和女儿分开这么长时间,心中难免很想念女儿,每当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指定驻地,张丁曼第一时间会给家里报平安,和女儿视频,看着女儿快快乐乐,心中很是欣慰,也默默感谢父母的付出与支持。
疫情不止,战斗不息。放下难舍的亲情,把对女儿的思念放在内心深处,张丁曼牢记一名医护人员的职责和使命,坚强地奋战在抗“疫”一线……

2 | 抗“疫”护士赵蓉春

赵蓉春脸上布满勒痕

2月5日晚8:00,是巴东县中医医院隔离病房护士换岗的时间。
8:20,在半隔离区脱下防护服后,个子不高的护士赵蓉春走进了缓冲区。接近5个小时的工作,略带疲惫的脸庞,已被防护设备勒出深浅不一的勒痕,看着让人心疼。
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赵蓉春已显得疲惫不堪。跟护士长简单交流之后,她迅速冲进洗漱间,上厕所、洗澡。和其他医院的护士一样,在医疗防护设备紧缺的大环境下,随时进出隔离病房上厕所和喝水,已近乎是一种奢侈。
结束一天辛苦的工作,赵蓉春需要休息。但进入了隔离病房,就意味着不能回家。根据统一安排,全院所有隔离医护人员均安排在距离医院300米的酒店内。


准备进入病房

自抗“疫”开始,主动二字就牢牢地刻在了赵蓉春的心中。
1月23日,中医医院成立发热门诊,赵蓉春主动请缨要求上一线......
1月27日,主动申请成为院感组成员,负责院感指导,协调放射、检验事宜......
1月28日,主动申请成为第一批支援人民医院感染科的护士,一小时培训紧急上岗,零距离接触疑似患者(后被确诊)......
1月29日,中医医院“小汤山”建成,赵蓉春返院成为第一位进驻隔离病房的护士......
“心里很怕,但不能退,身后只有家乡父老了,我们必须顶住,这是职责所在。”加入抗“疫”队伍后,一向开朗阳光的赵蓉春也开始整晚整晚睡不着,至今已数次靠服用安定帮助睡眠,但只要进入隔离病房,她总是将最温暖的问候和最细心的护理带给病人。从医10年,赵蓉春从未如此害怕和惶恐过,也从未如此坚定和专注过。
跟女儿视频

“妈妈”“怎么啦?”“你们为什么要把病毒赶走了再回来?”“因为这个病毒很凶猛呀,要这么多的医生和护士才能把它赶走呀,不赶走的话怕你们也有危险啊,是不是?”
“嗯,我给你说,家里有很多旺仔,等你回来喝。”
“好的。”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但在赵蓉春看来,正因为爱,就必须选择隔离。赵蓉春的家,离酒店不过2公里,但自1月28日身赴一线后,她已经9天没有回家。可爱的女儿,慈祥的父母,团聚的家人,都成了暂时回不去的远方。
赵蓉春一家三口


3 | 返乡的“编外村医”

廖德玉询问外地返乡人员情况

“我们现在卫生室和以前不一样啦,人员配置上了几个档次。”2月4日,巴东县溪丘湾乡宋家垭村村医谭文剑带着两名村卫生室刚“上岗”的女医生深入村组,为外地返乡人员测量体温时开玩笑地说道。
这两位新上任的女村医,一位是该村四组村民廖德玉,她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疗中心从事护士工作,另一位是一组村民曹昌彦,是石首市中医医院的医生。
 “我和老公定的正月初四举办结婚仪式,但受疫情影响,后来就取消了。”由于工作性质特殊,离家距离远,廖德玉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今年她与同样在北京工作的爱人结婚,特意带着老家在河北的丈夫回家过年,并准备过年期间在家里举办婚礼。
 由于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她和丈夫无法及时返岗工作,看着同事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廖德玉也急切地想投入到工作中去。
返乡党员和工作人员参加村组道路管控工作

“我是从村里走出去的,现在村里需要我,我就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2月1日,中共恩施州委办公室下达《关于党员干部职工就近就地在村(社区)参与防控工作的通知》,廖德玉第一时间来到村委会签下了“请战书”,投入到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

4 | “逆行”夫妻:我俩都在第一线

向阳(左一)为村卫生室送去医药物资

“你在扶贫一线的这头,你爱人在救死扶伤的那头,你们都辛苦了。”2月3日,国网巴东县供电公司驻水布垭镇麻石坪村“尖刀班”扶贫队员向阳的微信朋友圈,一条《我能挺住》的文章引起了众人关注。
除夕夜里,恩施州委办公室发出了全体驻村干部务必于正月初一返岗的紧急通知,向阳和同事不敢有一丝懈怠,初一一早就从县城出发。

向阳微信朋友圈截图
到村后,向阳逐户逐人摸排情况,仔细询问返乡方式,详细做着记录,叮嘱老百姓千万不串门、不外出。
向阳的妻子张春玉是巴东县中医医院药剂科的一名医生,疫情发生后,政府临时征用了妻子在职的医院,这就意味着如果有需要,妻子随时都要上“战场”。
1月27日,张春玉所在医院发起进入隔离区医务人员征集报名倡议书,张春玉毫不犹豫的加入其中。
正月初七,张春玉正式返岗,儿子一人在家,夫妻不放心,干脆直接送到爷爷奶奶家,就这样,一家人被分隔到了三个地方。
张春玉对院内进行消毒

“我不知道你背着的消毒液有多重,但我知道你们的担子有多沉,请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夜深人静时,相隔百里,向阳担心战斗在疫情前线的妻子,同时他又不敢打扰辛苦工作一整天的妻子,于是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
一个是扶贫干部,一个是白衣天使,一个在一线人民群众的这头,关系着百姓安危冷暖,一个在抗“疫”前线的那头,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肩并着肩战斗在一线。

5 | 受父亲影响,这位90后志愿上了抗“疫”一线……


2月16日上午,在巴东县绿葱坡镇枣子坪村卫生室,90后姑娘田思思登上了绿葱坡镇卫生院的救护车,下一站她将直达巴东县中医医院,作为一名社会志愿者,参与到抗击疫情的,一线护理工作2014年6月,田思思从长江大学护理学专业毕业,先后在荆州市中心医院、上海真美妇科医院、浙江省杭州武警总队医院、恩施市中心医院实习和工作。
去年6月,田思思因近高度近视在深圳做了晶体植入手术,一直待在家中休养。田思思的父亲田德锏是枣子坪村的村医,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忙碌在抗“疫”第一线。
 
申请书

受父亲的影响,田思思在2月9日,就向绿葱坡镇卫生院递交了申请书
她写到:“我将不论生死,不计报酬,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请组织和领导批准。”

田思思(左三)临行前,与家人的合影

 

田思思是绿葱坡镇第一个被选中到一线参与护理工作的社会志愿者,她的主动请缨体现了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更体现了一名90后青年的使命感。
“目前我视力恢复的非常好,看到年近退休的父亲还在一线坚守,我这个当女儿的也要冲锋在前,把我的所学用在疫情防控一线”田思思说
临走时,父亲田德锏帮忙把行李送上了车,拍了拍田思思的肩膀,高举拳头说道:“加油,你是最棒的”。

除了他们
还有他们
↓↓↓

巴东县人民医院护士组照顾病人。

巴东县人民医院消杀组工作情况。

巴东县中医院青年团员组成护士组为疫情防控做好防护工作。

巴东县中医院青年团员朱琴医生查房。

巴东县中医院青年团员张丁医生查房。

巴东县中医院青年团员组成医院消杀组完成消毒工作。



他们,是先锋战“疫”队



1 | 雷家坪志愿服务队:做安置点的义务保姆

为居民测体温

一大早,巴东县东瀼口镇橘香苑易迁安置点志愿者徐永洪就遇到个“棘手”的人——冯某琴。
他们一个嚷嚷着要出去,一个拦着不让过。
“说了这么多,还是到你家泡杯茶喝喝吧。”眼看矛盾不断激化,徐永洪话锋一转,采取半强制措施,“连哄带骗”地把冯某琴拉回了家。
“我对她有了解,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得顺着她的意思,她才肯配合。”徐永洪介绍说,东瀼口镇橘香苑易迁安置点内现居住着精神残疾人员7人,冯某琴就是其中的一名。
帮居民戴口罩

“我们轮班值守,就是为了不让他们随意外出。”自东瀼口镇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雷家坪社区的部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群众,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负责橘香苑易迁安置点的疫情防控工作。
橘香苑易迁安置点现居住着500余人,其中精神残疾人员7人,智力残疾人员2人,武汉返乡人员12人,社区人员复杂,防控难度大。
“特别是有些精神病患者,他们听又听不懂,做又不会做。”对于这类特殊人群,志愿队就只能专人盯防,“连哄带骗”,尽全力把他们劝留在家中。
对于绝大多数住户,志愿服务队则挨家上门“喊话”,为住户打“预防针”,叮嘱他们不出门、不串门。
“你们只管安心在屋里休息,缺什么我们帮你买。”每到一家,志愿队总会询问居民的需求,紧接着就是量体温、问症状、宣传防护知识,耐心做疏导工作。
对于武汉返乡人员,志愿队每天都要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
陈木山正在消毒

宣传、消毒、“代购”……志愿队每天的工作都很多,虽然人手不多,但是大家分工明确。
陈木山是志愿队年龄最大的队员,也是一名有着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居住小区一年多以来,他义务打扫卫生近400天。最近,他还负责小区的消毒工作。
“看着很心疼,陈老那么大年纪了,腿也有问题,每天都背着几十斤的喷壶挨家消毒。”居民陈滋宪说,每天从一楼开始,逐楼逐户,一干就得大半天。
“有多大力,使多大力,消消毒,我们住着放心些。”陈老却说,好日子是党给的,不能忘本。
“我们一定会团结一心,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雷家坪志愿服务队队长黄昌盛表示,不知道疫情还要持续多久,但他们会将“保姆”角色进行到底。
帮居民充话费

2 | 三个“90后”的抗击疫情之路

“这是我们‘巴东百姓募捐’群捐献给村抗击疫情一线工作人员的口罩,希望你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1月29日,“巴东百姓募捐”群的志愿者将2000只口罩,免费赠送给茶店子镇朱砂土村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都出现口罩抢购热潮,甚至出现脱销的情况。然而,在巴东3个90后发起的“三人成众 一起加油”募捐活动,在短短两天时间内购买到了26000只民用口罩,并免费发放给一线机关工作人员、驻村“尖刀班”和居委会。
1月26日,由向子炫发起的募捐倡议,得到了同样是90后的郑向西子和田召阳的积极响应。
团队迅速成立了“巴东百姓募捐”群,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有30多名本地和外地的巴东籍爱心人士加入。
26日晚,郑向西子组织“三人成众 一起加油”的募捐活动上线,不到三小时,就募集了善款2万多元。
由向子炫负责口罩厂商联络、物资采购和运输;郑向西子组织募捐和物资需求统计;田召阳负责物资发放;所有物资发放和资金使用情况均对群内成员公开。三人按照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
当晚,向子炫就驾车到仙桃口罩生产厂家采购了26000只口罩,其中N95口罩1000只。连夜装货,将这批口罩运回巴东。
27日一早,26000只口罩运抵巴东。顾不上休息,三人又马上投入到了口罩发放工作中,考虑到定点免费发放可能出现潜在隐患。团队调整策略,将口罩集中发放给社区、机关单位、“尖刀班”,再由他们分发给有需要的人。
这两天,三个年轻人一次次奔走在城区、乡村之间,成为抗击疫情的“最美逆行者”。
三个90后,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90后的责任和义务,为身边的人撑起一片天。抗击疫情的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


3 | 流动“红马甲” 筑起防疫“铜墙铁壁”

召开碰头会

在巴东县信陵镇,有一支身穿“红马甲”的流动队伍,他们悟初心、强党性,砥砺前行,冲锋在前,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白土坡社区是巴东县的教育、卫生中心区域,现有居住人口1.2万余人,每一栋楼居住的居民最少有5户,最多的有300多户,社区人员密集,防控难度大。
晚餐吃着泡面

“我们基本上就不回家吃饭,回家了又要换衣服,吃个饭要个把小时,跑来跑去浪费时间,同时也要为家人安全着想。”社区居委委员刘大春一边泡着桶面一边说。刘大春说,回家一趟来回要一个多小时,在这种关键时期,一切都要以工作为主,只有全身心集中在这场战役中,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从社区防控工作开始,白土坡社区志愿者便主动请缨,身穿“红马甲”,放弃春节休假,和社区居支“两委”一起站在了抗击疫情最前沿。
在白土坡社区商业街宣传防疫知识

咚……“特殊时期,请大家尽量不要串门、不要拜年,要勤洗手,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做好防护。”
1月30日晚上八点,在白土坡社区商业街,伴随着一阵阵锣鼓声,声声殷切叮咛准时响起。党员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戴着口罩、敲着锣,手拿大喇叭,走街串巷,用“喊话”的方式,为辖区居民打“预防针”,帮助居民消除恐慌,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白土坡社区居支“两委”除了白天巡回宣传,每天晚饭后也会在各小区敲锣打鼓一番。

用“喊话”的方式提醒社区居民

在白土坡社区中环国际商住小区,在社区居支“两委”的指导下,小区的物业公司严格限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同时24小时与社区保持联系,把疫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小区一共有316户1000多人,居住人户非常多,从腊月二十九开始,社区时刻指导我们物业要做好宣传、消毒等防控工作,我们现在也买了红外额温度计,对出入人员量体温。”湖北鑫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世界介绍说。
从1月23日开始,白土坡社区一直不间断用喇叭“亮嗓”,用广播宣传车宣传疫情预防知识,将疫情防控倡议书发放到户,逐户对外出返乡人员进行摸排,每天电话随访从武汉返乡居民的体温动态,发动各小区业主群积极转发最新信息,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率。“社区宣传确实做得很好,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每天都来宣传,我们肯定要听从指挥,按照他们的指令做。”社区居民胡荣说。
在社区各小区都能见到志愿者的身影

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流动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队伍,成为防疫一线的“铜墙铁壁”。社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干群关系和谐,凝聚起强大力量。




除了他们
还有他们
↓↓↓

巴东县青年团员李婷主动参与村社区防控疫情工作,进行交通劝导。

巴东县青年志愿者马锐参加村社区疫情防疫排查工作。

巴东县青年志愿者谭黎明参与村社区疫情防疫宣传工作。

巴东县青年志愿者黄志琴主动响应号召购买口罩分发给村社区居民

巴东县青年志愿者王言主动请战参与村社区疫情防疫工作。

请战书

情况说明



面对疫情

一场人民战“疫”正在打响

这是一场为人民而战的战“疫”

也是一场依靠人民的战“疫”

在这场战“疫”中

每个人都值得被记住!

每个人都值得被称颂!






刚刚过去的春节,可能是很多人经历过的最揪心,也最温暖的一个。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那些想见的人、想看的风景,甚至以往千山万水都无法阻隔的团圆都不得不让位于防疫大局。党中央紧急部署,指导组积极工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部队官兵有力支援,医务人员英勇奋战,人民群众众志成城,重亲情、重团聚的中国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整编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总体战,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的凝聚力、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让全世界再次震撼。


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已经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必须毫不放松、持续用力、顽强作战,把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坚决做好做实。
在这个紧要关头,“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选择如期开学。虽然很多青年朋友还没有正式复工、开学,有的还处在居家隔离的焦虑中,有的仍奋战在最艰苦的疫情防控一线,给大家参与学习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而有效地传递给广大青年,帮助大家坚定信心、科学防治,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是团组织的重要责任。广大青年将党中央的精神学进去、传出去,也是为防控疫情做贡献。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共同开启“青年大学习”新的学期吧!



赶快和团团一起来学习吧!



往期热文


抗击疫情!恩施青年有“画”说!

这20多天你是咋过的?

青年文明号|他们都是战“疫”青年

恩施战“疫”!青年突击队在行动!



END



青春恩施州粉丝福利群再次上线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QQ群

团团会不定期为大家推出各种福利哦~

↘↘↘↘


- THE END -


来源:云上恩施、长江巴东网、青春巴东

编辑:洪苗苗 | 审核:邹琼慧

给我【好看】

你也越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