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理事观点】胡葆琳谈香港青年历史教育

2017-07-07 上海海外联谊会

点击“上海海外联谊会”关注我们

“香港回归后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机,每一次都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度过难关,国家是我们的靠山,是港人最强大的后盾。”

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亦是“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20周年。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大中华会主席、上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黄埔将领后代胡葆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胡葆琳接受记者专访

胡葆琳说,在香港回归祖国的二十年里,无论香港遇到什么样的危机和困难,国家始终站在我们的身后给予强有力的支援,是我们的强大后盾。我们应该怀有感恩的心,感谢中央政府的关怀,珍惜“一国两制”的优势,做到把握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


对于香港近年出现的“港独”思潮影响了一些青年学生,胡葆琳感到十分痛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历史教育入手帮助香港青年认识国家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只有让香港的青年们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后,民族自豪感才能够被更好地激发出来。 

回顾香港回归后走过的辉煌历程,深深体会“一国两制”的伟大。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强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香港“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和“超级联络人”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 

可以预见,国家“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规划将为香港带来新的、庞大的和持续的发展机遇,香港若能把握国家所需、贡献香港所长,未来必将精彩无限,香港明天会更好。 

2014年,胡葆琳创办大中华会并担任主席。大中华会自2014年始,连续四年,每年抓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先后组织了18间香港中学共3300多名学生,包括老师和校长,以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和香港回归20周年为主题,举办“黄埔精神 青年传承“论坛、“爱我中华 寻访历史”大课堂,协办“沪港中学校长论坛”,并带领“香港青少年访京团”和“沪港学生高铁团”赴内地参访,取得良好效果。

Q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香港出现哪些变化?您对“一国两制”在港实践有何评价和看法?

胡葆琳:香港回归20年了。这20年来,香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1979年移居香港,那时的香港升的是英国国旗,官员效忠“女王陛下”,街名都是英文。明明是中国的土地居然由英国人管治,这是中国人的耻辱。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二十年来,香港成功实践“一国两制”。如今的香港,不仅是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被评为全球最自由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而且成为内地最大的外商投资直接来源地和内地企业最大的境外融资中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平台。事实说明,“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更令人感动的是,在这二十年里,无论香港遇到什么样的危机和困难,国家始终站在我们的身后给予强有力的支援,是我们的强大后盾。 

Q

您刚才提到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后有了“强大后盾”,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胡葆琳:

国家支持度过金融危机

香港回归后,经历了许多风雨。1997年10月,国际炒家索罗斯掀起亚洲金融风暴,并将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在汇市和股市上下其手,疯狂掠夺香港社会财富,迫使恒生指数跌破9000点大关。1998年8月,索罗斯再次发动进攻,恒生指数一度狂泻至5000多点。所幸中央政府及时出手相助,特区政府动用1200亿港元外汇储备大量买入股票,不断推高恒指,经过连续10天的激烈博弈终于稳住了股市和香港联系汇率,令国际炒家惨败撤离。 

这次的金融危机,如果没有国家强大的支持,香港就会像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任人宰割。正因为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优势,在国家的支持下打赢了这一仗。

国家支持战胜SARS

2003年春,SARS开始在香港蔓延。当时,电视上天天都在播报新增加的受感染患者和死亡人数,一个原本平静的社会忽然之间要面对死亡的威胁,人们陷入极度的恐慌,股市、楼市应声下跌,经济近乎停滞。 

当时,中央政府非常关心香港,得知香港急需防毒面具和防毒眼罩等防护用品后,立即紧急生产,以最快的速度运往香港。 

SARS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过程非常恐惧,所幸的是,凭借香港老百姓、医务人员、各界人士同舟共济的坚强意志和中央政府的援助,疫情很快被逐渐控制而且消灭。但是,市民们仍然不敢上街,害怕被传染,以至昔日人头涌涌的各大商场、电影院、超市和餐厅空空荡荡,百业萧条,大家都担心香港从此一蹶不振。

开“自由行”重振香港经济

为帮助香港恢复经济,中央政府决定逐渐开放公民个人赴香港旅游,又称“自由行”。希望香港能多来一点内地同胞过来旅游与购物,慢慢带旺香港市场。 

第一期自由行于2003年7月28日开始实施,容许广东省东莞、佛山、中山、江门的居民来香港,其后向越来越多城市开放。2009年更允许深圳居民一年多次访港,即一签多行。不容否认的是,“自由行”这一举措确确实实带动了香港的经济。然而,随著自由行人数的日益增多,香港的接待能力渐渐吃力。一批激进分子借机闹事,制造混乱。中央政府了解情况后,于2015年4月13日宣布取消“一签多行”,改为“一周一行”,合理控制了访港旅客。可见,中央政府是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政策,真的做到了时时、处处为香港着想,给予香港真真切切的关怀与支持。


另外,香港回归后,无论港人在外遇到什么困难,包括南亚海啸、尼泊尔地震、埃及车祸,还是日本北海道特大暴风雪,我国使领馆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全力提供救援,协助受难和受困港人度过难关。 

总之,香港回归后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机,每一次都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度过难关,国家是我们的靠山,是港人最强大的后盾。 

Q

回归20周年以来,香港与内地进行了许多方面的交流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您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我们知道,大中华会曾先后举办“黄埔精神 青年传承“论坛、“爱我中华 寻访历史”大课堂和协办“沪港中学校长论坛”,组织“香港青少年访京团”和“沪港学生高铁团”等活动,您认为举办这些活动有哪些重要的意义?都取得了哪些影响? 

胡葆琳:香港回归二十年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有一小撮极端分离势力逢中必反,发动非法“占中”、旺角暴乱,不断煽动街头暴力抗争,制造社会对立对抗,甚至公然叫嚣“香港民族、命运自决”……看到“港独”势力侵入校园,一些青年受到影响,我很忧虑。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此,我从2014年开始,连续四年,每年抓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组织香港青少年参加纪念活动并赴内地参访。

2014年

举办“论坛”,学习黄埔精神 

我是黄埔将领和抗战将领的后代,我的父亲胡靖安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二期和德国陆军军官大学,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早期的师生中既有国民党也有共产党,他们的后人统称国共两党黄埔后代,其中不乏前国家领导人和开国元勋的子女,有的本人也是解放军将军,有的担任领导干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有许多企业家和专业人士。 

黄埔军校在大陆已于1949年停办,在台湾却以三军官校的形式延续至今,所以台湾绝大部分将领均为黄埔学生,是岛内坚持一个中国的统派。 

2010年,我和黄埔军校教官聂荣臻元帅之女聂力中将及台湾前总政战部主任许历农上将共同发起和创办了“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该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 

2014年是黄埔军校成立90周年,大中华会、上海海外联谊会及黄埔军校同学会在香港共同主办第五届论坛,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担任支持单位,大中华会具体承办。 

正当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时,香港反对派突然宣布发起“占领中环”行动,但并未说明何时启动。其时,会展中心再三催促大中华会尽快签订9月6日两个会场的租约,还有150多间酒店房间需要预定,200多位嘉宾的邀请工作需要进行,可是,万一出现“论坛”因发生“占中”被迫取消的情况怎么办?我作为大中华会的主席非常纠结,压力很大。 

6月7日,我应邀出席全国政协在京举行的纪念黄埔军校成立9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发表讲话,他指出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主义。 

俞主席对黄埔精神的高度肯定令我倍受鼓舞,下定决心办好论坛,遂将论坛主题确定为“黄埔精神·青年传承”,并立即与会展中心隔壁的万丽海景酒店签下担保支付协议,向会展中心缴付场地订金。这样即使发生“占中”后交通受到严重阻碍,嘉宾们仍可利用酒店与会展中心之间的通道步行前往会场参加论坛。 

与此同时,我与三间裘锦秋中学合作,挑选240位优秀学生参加接待工作并出席论坛,让孩子们在开阔眼界、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爱国思想的熏陶。我的建议得到裘锦秋中学的总校监邱裘锦兰女士和校长们的大力支持,学生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2015年

举办“大课堂”,学习抗战历史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政府于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 

我受邀出席大会,心情无比激动。70年前,我的父亲胡靖安将军参加了抗日战争,并屡立战功,于1938年12月晋升陆军中将。我在父亲的身上看到了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当亡国奴”,愿为国家和民族随时奉献生命的抗战精神。这是父亲留给我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帮助香港中学生学习抗战历史,我特别创办“爱我中华·寻访历史”大课堂,邀请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军人为学生们上课,然后选拔优秀学生组成“香港青少年访京团”访问北京。大中华会负责具体承办工作。 

“大课堂”的第一堂课于6月26日在香港裘锦秋中学大礼堂举行。来自五间中学近1000名师生参加听课,其中包括“访京团”的校长、老师和学生。我邀请居住在香港的六位抗战老军人和一位东江纵队游击队员为学生们讲述抗战中的亲身经历。 

课堂上,飞虎队飞行员陈炳靖说,我们当时都是20来岁的青年,大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驾驶战机和日军在空中搏斗,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空军野马战斗机飞行员陈毓麟告诉学生,那时,每一次起飞都有可能是永别,我们已经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97岁的中国远征军机枪连万簏斌中尉曾经多次负伤,他语重心长地嘱咐大家“同学们,千万不要忘记抗日战争的历史”。 

抗战军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感动了全场师生,这是一堂生动的抗战历史课。 

6月30日,“香港青少年访京团”一行50余人在江山团长的带领下前往北京。江山团长是港区上海市政协委员、汇勤资本董事长。 

“访京团”在京期间先后观看升旗仪式,参观人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全国政协文史馆等,并到卢沟桥祭奠英烈。 

全国政协非常重视这次活动,齐续春副主席亲自会见全体团员并合影,港澳台侨委员会特别安排了一个座谈会,让孩子们畅谈北京一行的感受。 

学生们一开始有些紧张,但是很快就有一位女同学主动要求发言,她说:“我是第一次来北京,也是第一次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看升旗仪式,当我站在观礼台上看到国旗在国歌声中渐渐升起的那一刻,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另一位同学表示,“看到首都的建设这么宏伟,我非常震撼,我为中国感到自豪。” 还有同学感叹道,“在卢沟桥缅怀先烈,心情格外沉重,如果没有先烈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和平环境,我们确实应该学会珍惜。” 

孩子们的发言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是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到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后激发出来的民族自豪感。所以,从历史事件作为切入点加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达到了。

2016年

组织“香港学生高铁团”,纪念中山先生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中华会和东华三院及上海海外联谊会共同举办学生纪念活动,我们先在香港开办两堂历史课,邀请孙中山先生侄曾孙孙必达和两位学者为1500位学生讲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伟绩和强国梦想,然后从中选拔出75位优秀学生组成“东华三院学生高铁团”,团长是江山先生。 

“高铁团”途经深圳、株洲,南京和上海。在南京时,香港中学生与来自上海的75位中学生组成“沪港学生高铁团”。我们将150名沪港学生混编成六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在参访期间必须认真总结心得体会,在三天后举行的总结交流大会上进行表述,形式自选。 

在总结交流大会上,六组代表分别以朗诵、小品等形式表达高铁行的心得体会。有将孙中山先生的强国梦联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铁路构想看今日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成就的,还有将香港青年的未来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连接起来。 

孩子们已经将自己置身于国家的发展规划当中,自然而然地认同了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 

“高铁团”在香港和上海的活动获得央视、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新社、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政协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凤凰卫视、商报和中评社的广泛报道。两地媒体一致评价:活动主题好、形式新颖、策划匠心独具,很有教育意义。

2017年

协办“沪港中学校长论坛”,纪念回归20周年 

这里要分享一个小故事,今年2月,在一次梁振英特首与全国政协委员的座谈会上,我作了发言。我首先对梁特首五年来为香港发展做出的贡献和担当表示感谢,然后报告了自己打算与内地教育部门合作举办香港中学校长交流活动想法,希望得到特区政府的指导。 

两天后,我的助理接到特首办公室一位官员的电话,这位官员表示梁特首很关心中学校长交流事,已经安排教育局和民政事务局提供帮助,并留下了教育局和民政事务局三位官员的姓名和联络电话。 

我得知此事后感到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因为我完全没有想到梁特首这么忙碌,还能记得这件事,而且这么快、这么具体地给予帮助,这充分说明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 

在特区政府和香港中联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合作,于4月2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沪港中学校长论坛”,200多位沪港中学校长代表及教育专家与会,从教育学术、教育政策和学校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其实,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香港中学校长,早在20年前就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设置了香港中学校长训练基地,并举办“香港中学校长培训班”(现改名为香港中学校长领导研习班),这是沪港两地教育界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 

当天,央视、人民日报、中新社、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政协报、凤凰卫视、大公报、文汇报和商报等各大媒体众多记者齐聚会场,来自香港的40位中学校长引起了记者们的关注,他们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上海的发展、上海同行的国际化视野和教学理念均令人赞叹,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回内地参访,与内地中学校长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动和合作。 

看到一批又一批香港中学生,老师和校长加深了对国家的感情,思想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感到非常欣慰。 


回顾香港回归后走过的辉煌历程,深深体会“一国两制”的伟大。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强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香港“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和“超级连络人”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 

可以预见,国家“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规划将为香港带来新的、庞大的和持续的发展机遇,香港若能把握国家所需、贡献香港所长,未来必将精彩无限,香港明天会更好。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持续关注更多精彩内容,赶快戳我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