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亚观察】 冷眼旁观安倍访印——外交胜算几何?

2017-09-20 刘军红 红德智库

安倍访印最大的亮点便是给“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奠基剪彩.同时,安倍与莫迪政府签订了1900亿日元的一揽子政府开发援助(ODA)项目协议。其中,1000亿日元的贷款只能用于进口日本高铁产品和服务。这意味着印度首条高铁项目将完全遵循日本标准。

9月15日清晨,在朝鲜发射导弹的惊恐中,安倍匆匆结束访印行程,急速赶回东京,一头扎进首相官邸,紧急处理“导弹危机”。日印主要媒体盛赞的安倍-莫迪“热恋外交”如画皮遇光,瞬间消失,那“熊抱”与“花车”也难成持久的光环。其原因就在于日印首脑的“外交创新”过于教条,不能反映当今世界的真实。


自2005年小泉访问印度以来,日印两国几乎形成了首脑年度交互访问的惯例。这无疑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营造融洽的商业环境。安倍上台以来,日印首脑互动更是频繁,特别是安倍与莫迪的“推特外交”“线上线下”如胶似漆,颇有特色,但却并未改善地区商业环境,反而使地区愈发潜伏不确定性。 34 26957 34 9280 0 0 2536 0 0:00:10 0:00:03 0:00:07 2536p>

而风险来源恰恰在于日印首脑对本地形势的误判。安倍访印成果颇丰,从地缘政治、安全战略,到高铁剪彩,乃至物流体系垄断,协议不少,硕果累累。而其指导思想却是牵制“中国海洋扩张”、阻挡“一带一路战略”南下,争夺高铁世界标准。在地缘战略上,把中国看作主要威胁,倚美联印,假道伐虢,大搞权术外交。


首先,在战略上,安倍视此访为应对中国深海战略的重要举措,倚美联印,抑制中国海上扩张。安倍提出要与印度合定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战略方针,协同部署“印太两洋战略”,目标是挡住中国南线出海,走向深蓝。安倍认为在地缘政治上,印度地处日本海上生命线的要冲,印度洋是日本战略物资的必经之地。而“环印度洋”的各个门户,以及沿岸资源产出地的安全,事关日本经济的生死,重要性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进,印太两洋战略及亚欧大陆边缘的“经济走廊”构想渐成主导地区秩序的动因。安倍第一次政权时期的“自由与繁荣之弧”,以及“亚洲门户战略”,乃至其“价值观共同体”日渐龟裂,不成气候,急需依托美军、参与美日印军演,构建联防安全体制。在新安保体制下,落实“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加强日印防卫装备技术合作,推进共同研发,包括开发“陆上无人车”,推进陆海空全防卫合作。这可谓安倍与莫迪7月汉堡会谈的成果考核。


其次,加强日印基础设施合作,对抗“一带一路”南下,抵制中国技术标准。安倍访印最大的亮点便是给“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奠基剪彩。同时,安倍与莫迪政府签订了1900亿日元的一揽子政府开发援助(ODA)项目协议。其中,1000亿日元,将以专款专用的形式直接使用于“孟艾高铁”,贷款利息仅为0.1%,偿还期限达50年,但要承诺与采购日本资材、服务捆绑条件,即该1000亿日元的贷款只能用于进口日本高铁产品和服务。这意味着印度首条高铁项目将完全遵循日本标准。


21世纪是铁道的世纪。而当今世界并没有全球统一的铁道技术标准,特别是高铁技术并未形成全球统一体系。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急剧上升,全球高铁市场蓬勃发展,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技术竞争也格外激烈。尤其是随着中国铁路体系改革深化,中国高铁技术突飞猛进,形成独具特色的建设、运营技术体系,在全球占得一极地位,与日欧形成竞争态势。日本企业利用资本并购,相继兼并了意大利和英国铁道信号和设备公司,竞争力回升,对外扩张势头加强。此次,安倍不惜血本夺下印度西海岸高铁项目,根本意图即要在战略市场上确立日本技术的地标。


近期,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从2016年到2030年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达26万亿美元。而印度铁道设施长期发展滞后,不仅不能适应人口大国的现实需求,随着经济增速,也日益暴露出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为此,快速推进铁路系统发展已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里程碑,而在此能否拿到印度高铁的技术标准,标志着能否掌控世界最具潜力铁道建设市场。


此外,在经济合作方面,安倍此访也是成果可期。围绕“原子能合作协定”尽早生效,及“航空自由化协定”达成了合意。双方在推进航空公司自行设定航线,撤销每周42班的航班上限,由航空公司自定路线和班次。日本的意图是,一方面便利日本企业到印度投资,促进印度发展为继中国之后的新“世界工厂”和“世界出口基地”。另一方面,日本也希望争取更多的印度居民赴日旅游,扩大内需市场。“观光战略”是安倍政权经济成长战略的支柱之一。面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召开在即,如何顺势吸引人口大国的游客,成为日印深化人文交流的新渠道。


经济、贸易、产业和人文交流互动,需要和平、平等的外部商业环境。政治互信不可少,政治猜疑不可多。安倍的错误在于其重商主义思想残余,对亚洲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误判,对中国“一带一路”带动亚洲经济升级发展缺乏战略预见,将竞争视为冲突,看不到竞争中的技术进步性、竞争带来的成本最小化,以及竞争中的企业合作与资本融合。安倍基于“历史类推”的思想,看不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如何走市场道路、开放道路的演进轨迹,如何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平崛起模式的内外动因,依然死守着陈腐的保守主义思维糟粕,无法不犯下教条主义错误。这种迂腐守旧的思想,注定了安倍和莫迪无法走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日印良性合作道路。


作者:刘军红

来源: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和分享、转发的习惯,

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分享和转发,坚持需要信仰,专注更显执着,

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合作洽谈、投资赞助事宜,请联系

微信:lars8888

邮箱:hongdezhiku@163.com

红德智库投稿邮箱:

hongdezhiku01@163.com

一周热文推荐

【南亚观察】 印度突然向边境增派一支特殊军队!“SSB”!这是想干什么?

【中国力量】 35颗卫星,3重天网,中国这个全球定位系统厉害了!

细思恐极!不知不觉中你的隐私已泄露得精光!还好今天来这儿学了几招!

【知己知彼】 为什么河南能生产出iPhoneX,而美国依然造不出苹果手机?

【前事不忘】 九一八!岂能忘!忘则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