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击北上广深杭宁,优化营商环境中“获得用水”进行得怎么样了?

邓宇 毛茂乔 E20供水圈层 2021-04-17


导语:

导语

1自2018年起,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建设。在各级地方政府层面推进的政策中,供水行业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频频被点中。“获得用水”不仅仅涉及到接水申报环节,更加在于长期用水稳定。供水接入作为一个需要多部门联合审批的流程,不仅与项目建设进展有关,也侧面展现出了所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成熟度。因此,供水行业可为优化营商环境而作出的贡献有哪些?营商环境的优化下一步应该往哪走?本文将通过对北上广深杭宁六地就供水方面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措施来梳理当前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供水行业应该如何结合自身服务特性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做出长期的规划。


来源:E20供水圈层  作者:邓宇 毛茂乔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立足于国情,对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共35个大中城市的营商环境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将通过分析稳居营商环境排行中的第一梯队的北上广深在供水相关领域的优化行动来解读当下这几座示范城市在优化营商环境考试中交出的答卷。同时,新晋排行榜前列的杭州南京的优化措施也将作为案例展开对进阶梯队及整体发展趋势的分析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以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吸引企业投资发展为目的而展开的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则可以被看做是一场由国家发改委专门为各级政府组织的考试,市场企业则是这次考试的受益者之一。在综合分析供水服务的优化措施综合能力时,总让笔者联想到应试型选手和全方面发展的学生。本文将以分析试卷的方式来解读这场优化营商环境的中供水服务的工作建设成果,并梳理当前优化措施的关注重点。


“优化营商环境”的考试大纲

——以获得为主



首先,考核往往是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方式,在考核成果时,需要将考核标准与科目大纲相结合来看,任何功课都要从科目大纲来梳理框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试技巧之一:学好一门学科最佳途径是根据考试大纲抓要点。
在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中介绍到在打造营商环境时,外部期许各级政府在审批、监管、服务这三个工作方面做出提升,从而为市场营造一个更加有公平性的环境。回溯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出台之前的供水流程,报装申请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提交一系列审批材料,譬如填写完整的纸质申请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房产证明、接用水附近地形图等等。这些材料的准备和审批流程不仅增加了申报单位的人力时间负担,也同样分散了供水企业在其他服务方面的注意力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获得用水”这个流程中,需要紧紧把握接水工作流程中主要涉及到的建设规划、既有建筑质量、用水方案确定等环节。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8年组织研究提出的《中国营商环境试评价方案》可以为水司提供可参考的优化考察“大纲”。《试评价方案》中与供水行业紧密联系的指标为“获得用水”,由“用水报装程序”、“用水报装时间”、“用水报装成本”、“用水报装办理透明程度”及“企业用水支出”5个二级指标组成。具体指标要求参见下表:
表1. 《中国营商环境试评价方案》中“获得用水”指标细节(数据由官方公布信息整理所得)
不难看出,整个“获得用水”主要围绕着报装申请受理、确定用水方案、方案设计审查、竣工验收这四个环节如何帮助一个企业尽快投入运营,在保障项目合规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流程和压缩工作时间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和水司的工作重点。于是,在第一轮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出台前,各级政府优先梳理了当地政务的政策体系目录并关联到业务办理流程和所需审批材料,推动各部门间的协作流程,精简审批材料,意在实现业务全流程 “抓紧办、立马办”的信息流动平台和人员工作动力。

1. 北京和上海——不断进阶


首先,来着重回顾一下,在世界银行报告中作为我国的营商环境的样板城市:北京和上海。这两地水司在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措施及阶段任务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工作有示范意义。在一轮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中的一些具体成果见表2:
表2. 北京和上海供水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版成果(数据由官方公布信息整理所得)
北上两地推行的优化1.0政策主要在压缩全流程时长、简化申报材料方面效果显著,从而提升了企业的业务办理体验。其中,北京在《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中还提出为守信者提供“容缺受理”和“绿色通道”便利措施,以逐步完善信用黑名单制度。而上海市在前期打造的“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对其后续优化措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汇基础。通过近一年政策的推行成果和经验积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水务行业于2019年2月进行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经验总结交流后,并相继推进了优化营商环境的2.0水务的工作(见表.3)。
表3. 北京和上海供水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政策2.0措施(数据由官方公布信息整理所得)
在两地2.0措施的对比中,北京再次将用户按用水口径是否大于DN40进行分类,并相应的将服务流程简化为:受理报装、供水方案制定、施工设计图审核(大于DN40)、验收通水这2-3个环节,全流程压缩至4-15个动作日并安排专员负责。特别地,针对接入供水管线直径40毫米及以下、支户管线接入长度小于200米的新建、改建项目,给与了报装零投资的政策优惠。而上海的2.0优化措施,则体现出了其结合自身 “一网通办”平台的特色而给出的充满自动化的答案:通过“上海市工程联审共享平台”的信息共享,施工许可经过政府发放后,由“联审平台”直接推送其供排水接入申请。再由供水企业主动提供上门咨询服务。根据是否需建设专用外线管道工程,接入水工程环节可分为现场踏勘审核,完成(外线)供水接入通水,全流程可压缩至4-9个工作日。同时,与北京一样针对口径在DN40以下,非居民用户项目提供“免费接入”政策,免费实施外线接入,企业不需支付专用外线管道工程建设及相应路面修复等费用。
统一来看北京和上海两位“考生”的试卷,我们可以感受到,两座城市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是有相互交流经验,以促进彼此提升的良好沟通机制。通过北京市与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1.0到2.0的升级,可以明显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的1.0政策主要是基于对考试大纲的第一层解读围绕审批材料和报装流程方面做出的调整。其中,两地皆在“容缺受理”机制经验上,结合的自身业务平台基础,拓展了其2.0政策环境,对审批材料进行进一步简化。北京提出了专员全流程服务,而上海利用“联审共享”平台可以直接向水司推送报装申请,从而免去了用户自主申请的步骤。可以明显感受到,在1.0的经验基础上,水司的工作模式由等待申请转变为主动出击的上门服务,并实现指导申请报装再到实地踏勘审核的全流程推动。而这一切服务业务的实现离不开信息电子化交互。水司在报装环节的效率提升已经逐渐到达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2.广深兄弟的答卷——布局未来


在第一梯队中的广深两地也是长期相互学习促进进步,尤其是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于8月18日获得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支持。关于这两座有想法,有干劲的城市在“获得用水”方面的优化举措也值得长期关注与分析。表.4 整理了两地2019年最新的措施。
表4. 广州和深圳2019年供水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数据由官方公布信息整理所得)
从表.4可以清晰感受到广州于2019年实行的优化“获得用水”措施持续紧紧围绕着提升接入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用户成本展开。同时向用户提供多渠道咨询服务,由用户提出诉求后,水司委派客服专员对接并协助准备行政审批的技术资料,并对管径DN50及以下、长度200米(含)以内的外线工程,实行免费报装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在透明度上,广州还通过用户参与申报流程来提升用户感知,加深用户后续对于这些资产维护的社会责任感深圳水务于2019年发布了以“四免四化”为主题的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主要依托其完善的水务工作电子化服务系统,可将业务全流程压缩至4或7个工作日。此外推行的“四免”服务措施也紧紧围绕着其本职水务工作目标展开,对于常用水表口径不超过DN50的正式用水项目,实现水表免费送。推行远传水表这一行动体现了深圳水务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中能灵活思考并有意识的布局其智慧水务的建设。广深两地在措施方面都结合到了水司自身业务的规划,也展现了其通过地缘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扩大两座城市在供水大数据化方面的长板与决心。


3. 新晋“优秀考生”杭宁 ——服务从“头”做起



第二梯队的新晋城市中排名前列的杭州市与南京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展现出了水司站在客户角度出发的细心考量(见表.5 )。
表5. 杭州和南京供水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由官方公布信息整理所得)
杭州在2019年7月最新推行的优化措施则展现了其对于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协助)监管的思考,特色新颖点在于 “浙江省水气报装管理系统”,可以向水司提供非居民用户信息,供水企业可从用户拿地开始,以“参谋长”+“办事员”的身份主动对接,提早规划。在“三通一平”的建设规划中,为企业量身制定“前置服务”,不仅可以配比更加合理的水表安装方案,还有助于用户后续建设规划。此外,杭州还率先通过“容缺受理和承诺备案”建立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合理监督企业信用,探索小型零星项目不审批模式。南京则是在此次考试中,给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答案:其移动端“我的南京”APP于2018年率先打通企业服务实名认证、在线受理、电子证照共享等环节,优先推出水电气等过(立)户与不动产登记联动办理。不仅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方便了企业的创办,同时便利了二手不动产供水的过户,更加方便了供水公司对于用户信息的管理

总结



总体来看着这六座城市的“答卷”,在第一轮(2018-2019)的政策中,能够明确感受到世界银行的报告结果对前期优化方向的影响,各地政策集中关注到了审核流程清晰化,压缩办理时间,一切以不耽误企业时间为工作核心。在申报材料逐渐压缩过程中,“容缺受理”是技术支持关键。由水司全程为企业“保驾护航”,提供安心服务,这一切的时间缩减都是意在为企业减少负担。同时,企业能否感知到公共服务行业在提升服务,加快效率方面的努力也很重要。因此,营商环境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是优化企业感知和加强政企沟通互信的关键。与此同时,营商环境不仅仅是给企业公平经营的“沃土”,更指向一个管理和服务都更加规范和公平“生态圈”。从这六座城市的经验来看,办事流程的便捷化,材料的信息化都是既定的大趋势。“零见面”的政务服务以及审批流程随着“一网联动”是解题必备公式。在企业“长跑冲刺”中,公共服务的单位更要做好“赛道内的陪跑人”。而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在完善了陪伴企业建设的第一个生命阶段之后,又将需要哪些措施来提供长期的服务价值延伸呢?这几座城市也分别给出了自己相应的一些实践:广州与深圳水司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能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同期布局自身智能水务的业务发展,为整个社会减少二次返工资源的浪费杭州与南京在便捷用户体验上,通过项目开始介入,整体规划,再到移动端的联动过户正是体现了水司作为一座城市的供水专业部门,对城市整体用水的规划与把控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政府的工作模式升级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感知,也会加深居民的共情能力。企业、政府、居民这三方的情感交互能力也与整个社会群体息息相关。供水行业以水为媒,做好沟通鱼水情的桥梁,实现公共服务单位的社会价值,对于营商环境的持久优化是有深远意义的而更需要各界铭记于心的是,营商环境的优化发展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和谐发展之上。反过来看。培养一个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止需要服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也需要客户拥有良好的信誉。如何培养这些企业的良好信誉,从而担负起他们的社会生态价值也是至关重要的。


其他欢迎留言补充。
本文的最后,诚挚感谢上海城投水务、杭州水务、深圳水务、广州水司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营商环境工作经验的分享。更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误区,请持续关注后续系列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