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冬奥 | 李昂民:我与校友舅舅“共赴”奥运
李昂民:用心传递的爱意永远闪耀!
李昂民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本科2019级学生
中共预备党员
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名城市志愿者
“兴奋至极,荣幸之至”
在志愿这条道路上
一直尽心竭力
他用热血书写青春
以行动诠释“志愿者”的名字
言传身教,埋下奥运种
李昂民一直以来都非常热爱体育,爱好打篮球,乒乓球,过去读中小学时候还入选过校田径队,因此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对他这样的体育迷来说是一场极度期盼的盛宴。
在他小学时,便听闻舅舅彼时作为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2009届毕业生),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服务,时常听舅舅讲起那年“与奥运会零距离”的故事:当年,舅舅主要负责奥运支线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是北京高校志愿者团队中唯一能直接进入奥运支线服务的志愿者团队,也是能近距离接触到观众的志愿者团队之一。
舅舅08年志愿者留念
“蓝色的制服配上白色的帽子着实显的精神十足,那是一段热血青春投入奥运志愿服务的青葱岁月。”舅舅这样回忆到。
谈及舅舅的言传身教,李昂民也十分赞同:“做志愿者需要的是极大的热情和积极的能量,是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与此同时,对于北科,对于奥运,对于志愿者,都在他心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憧憬。
全力以赴,踏上志愿路
2019年李昂民如愿以偿考入了北科大,也自此开启了丰富的志愿之旅。
刚读大一的寒假,时逢新冠疫情爆发,接到学校的紧急通知,家在北京的李昂民积极加入北科抗疫突击队,参与新国展的翻译等志愿工作。正值2020年3月,疫情还比较严重,虽然家人也有一些顾虑,但最终也还是选择支持,希望李昂民到抗疫一线为乘坐飞机进京的外籍旅客提供必要的翻译服务。
在李昂民看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们更应该勇敢发挥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担当。
之后,李昂民更是积极地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当中,现总工时达180小时,用热血书写青春,以行动诠释“志愿者”的名字。
勤恳热心,永怀冰雪梦
在得到招募城市志愿者的消息后,他便毫不犹豫地报名,迫切地希望被能够在冬奥会这一世界竞技体育的大舞台上,和同学们一道,热心于微末但同样重要的服务,展现北科人,中国青年的志愿服务精神!
每一次志愿任务的成功达成,每一个优秀志愿者的顺利出发,都需要上岗前认真做好岗前培训。李昂民和同学们一起,按时按要求严格完成了连续三天共14节的线上培训课程,学到了志愿服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有针对此次特殊疫情防控下的应急注意事项,对具体的服务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近几日的观众通道服务岗位上,他和同学们一起,团结协作,一丝不苟。乘着凛冽的寒风,偶尔也会有冬日暖阳相伴,有时快凌晨才上岗,不论怎样,都会精神抖索奔赴五棵松体育馆。上岗后,按照轮值的区域划定,有序耐心地引导观众,提醒督促履行入场程序,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
他说,“我们来到五棵松体育馆的首都群众都还是非常配合防疫和入场秩序工作的,而我们的职责就是把引导的细节做到完美,让观众收获一个安全,愉快的观赛之旅,给冬奥志愿者,给北科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看到观众一一入场或散场后,他与其他志愿者们的内心总会平添几分温暖。
他说:“我们生逢其时,成为冬奥会志愿者是我最宝贵的人生经历之一,我定将全身心投入冬奥会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理念,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贡献青春力量。”
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
永不服输的短道速滑队
愈挫愈勇的冰壶混双
逆风翻盘的中国女冰队
这些奋战在赛场前线
为祖国荣誉争金夺银的冬奥健儿
也激励着我们志愿者
任何付出都不会白费
用心传递的爱意永远闪耀
北科加油,中国加油!
精彩回顾
拒虽然迟到!521贝壳er的渡“节”指南绝上头,要走心:我爱你,中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体工作室
素材来源 | 李昂民
编辑丨士缘
审核 | 戈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