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芜湖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洪涝灾害(附98年珍贵视频)

2016-07-17 大江晚报

今年,芜湖境内普降大雨,洪水肆虐,长江、青弋江、漳河等水位不断上升,多地出现洪涝水灾。



芜湖位于长江下游,地势低洼,原多沼泽,地面标高海拔8—12米,占全市(市区)面积的80%以上。每当汛期,长江水位达9.7米时,部分地区外水即由下水道倒灌;雨季排水不畅,又易积涝成灾。


据史志记载,芜湖自公元323年(晋太宁元年)至1948年,遭受水患达70次,自1426年(明宣德元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五百多年间,芜湖遭受水患53次,平均每十年就要遭受水患一次。有时连年遭受,其大者就有14次。芜湖是水灾的易发地,著名的大禹治水中“导中江”的故事,就发生在芜湖附近。芜湖上世纪的主要洪涝灾害有以下几次。


1910、1911年水灾


宣统二年(1910年)和宣统三年(1911年),安徽淮河、长江流域连续遭受特大水灾。宣统二年,沿江地区“入夏以来,阴雨连绵,……山河蛟水齐发,田庐尽成泽国”。宣统三年,全省大部分地区又遭“洪水蹂躏”,淮河淤塞,江潮暴涨,淮河、长江圩堤“冲破殆尽”,淮河、长江流域形成特大洪涝灾害。

据宣统年间《申报》记载:宣统二年,“芜湖自五月二十日起,连日大雨,昼夜不休,山洪下注,内河水势甚大,高处距岸仅尺许,低处水已溢岸,市民至为恐慌,以致日来米价奇昂,甚至有恃洋而无处购米者”,“芜湖县凤林圩附近因上游山洪暴发,致濮家店、金上(荆山)湖等处于五月二十七日决口十余丈,无法抢堵……致一片汪洋,田庐房屋尽在水中”。


1920年繁忙的青弋江(来源天涯社区)


宣统二年,“繁昌县五月初旬大雨数日,而上游水势又涨,初十日连破十三圩,下旬又复大雨五六日,高低田禾尽淹,牲畜漂流无算。”宣统三年,繁昌县又遭水灾,“自四月初一日起,霪雨连绵,昼夜不息。刻值麦收时节,被水浸害,大半霉烂,倾又大雨兼旬,以致山洪江潮同时暴涨,洲池圩田破漫十数处,禾苗尽受淹没。而西、南、北三乡受灾尤甚,城内东西南三门街道已水深尺许,市上米价飞增,灾黎入城避水者途为之塞。”

宣统三年,“无为州自五里碑溃决后,灾民均麋集于临江大堤之东场圩上,搭棚暂栖候赈。不意十六七两昼夜,狂风暴雨,逃避不及风卷浪冲,计淹毙灾民二千数百口。张家荡等处共积浮尸五百余口,无人掩埋,臭气熏天。又北乡石涧埠亦同时发蛟,水高一丈有余,冲毙人命六百余口,卷去灾民庐棚不知凡几,哭声数百里不绝。”


1960年中山桥(来源天涯社区)


宣统二年,五月上旬南陵大水为灾,冲决下游数十圩,并且波及繁昌十五圩。这次“大水降落甚速,高处田禾无恙,低处亦可补种晚禾,所决之口已次第堵塞。不意十八日起至二十六日止,风雨交作,昼夜不休。上游泾、太山洪又发,水势建瓴而下,高低田禾重被淹没,城内水深二尺,城乡一带草房土墙倒塌甚多。”翌年,南陵又遭水灾。“南陵东、北两乡地势低洼,山洪暴发,江潮倒灌,各圩新筑埂堤极形危险。幸灾民挑土钉桩,不分昼夜,死力抢救,方无溃决之虞,惟圩水弥漫无从宣泄,淹没田禾十有其五”。


1931年水灾


进入民国以后,新旧军阀连年混战,民政不治,水利失修,频发洪涝灾害。沿江地区“连续的大雨下了将近整整3个月,从年中一直下到9月16日”,各县雨量在500毫米以上,加以江潮倒灌,山洪暴发,长江、淮河圩堤溃破,洪水横流,一片汪洋。据统计,长江干堤和主要支流堤防有254处溃缺。

据《安徽省赈务会汇刊》第一期(1931年9月)记载:“芜湖水位高达31.3英尺(约9.547米),为芜湖水位记录上所绝无仅有。芜湖市所有的街道和道路被水淹到4英尺深(约1.22米),交通只能靠舢板进行。


1931年,芜湖城区内水灾情景。


在芜湖约80%的稻田被毁,2000多所房屋在水中倒塌”“为四十年间最大的洪水”。皖南各县圩堤先后溃缺,人畜淹毙,房屋倒塌,栖止无所,哀鸿遍野,啼饥号寒,惨不忍闻。另据1931年8月18日的《民国日报》记载:芜湖水势,在最高度已涨至二丈九尺九寸(江潮),及至八月十二日止,因狂风大起,落数寸,人心已渐安定,各业咸希望能于最短期内全部落去,以恢复繁荣市场,使未破各圩得收获稻谷,稍资维持来年春荒,减少民生无限危机。

讵自十三日起,天虽酷热至九十二三度(华氏,摄氏34度左右),而水势突又回涨二三寸,不惟恢复原有高度,今日且益猛进无止,大河之水,直向街市浸灌不休,长街陡门巷口,水流至为湍急,一般商店居户,转又为之气沮,天益热,水益深,疫气流行,多数幼童患热症夭折者,日以十余人计,诸医生之门户限为穿。居家者日晒水蒸,如置身锅炉上,出外者涉水乘车,水之气四逼。乡间未溃各圩,又岌岌濒于绝境,如万春圩等地农民,咸偷割生稻头,以为不得已而思其次之谋,西河镇大雨三昼夜,全部陆沉,饥民尸骸到处漂流,惨不忍睹。无为入春以来,阴雨连绵,苦少晴霁,低田积水过深,无从疏泄。

1931年,在弋矶山医院山坡上站满了逃难的灾民。


讵复于6月18日大雨如注,风雷交作。一日一夜,倾盆倒泻,平落一尺多许,四野汪洋,禾苗淹没殆尽,似此荒象已成。其平坦田亩,固无望矣,仅余塌垅高田,惟望天日放晴,或设法车戽。不图7月5日夜分,复大雨倾盆,迄今先后4日,积水盈尺。而前江后河潮水,复同时涌起,四乡百余小圩,完全沉破。大圩积水,低坍之处,水深数尺。村舍屋宇,随水漂没,灾民扶老携幼,冒雨迁徙,流离颠沛悲惨情况,实属目不忍睹。无为县黄丝滩堤溃决,全县大小940余圩尽被淹没,人畜、房产被洪水冲走者无法计算,死尸如凫鸭漂浮水中,膨胀腐烂,臭气不堪。


1954年水灾


建国后的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当年的全年降水量比常年多四至七成,梅雨季节长达57天,大范围的雨区长期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之间徘徊。由于大面积持续降雨,地下积水和土壤吸收水分已达饱和,因此后来的雨水绝大部分流入江河之中,造成江河水位普遍猛涨,长江芜湖、安庆及淮河正阳关、蚌埠等地的水位都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且退水慢,历时长,长江、淮河超警戒水位达100多天。


1954年芜湖水灾情景(来源新华网)


由于水势过猛过大,江淮干堤溃决,内河堤防除极少数(如当涂大公圩、宣城金宝圩、庐江同大圩)幸存外,其余大小圩口全部漫堤决口。无为安定街处长江溃堤,冲断淮南铁路,江水波及合肥市。全省各地从江南到江淮直至淮北,除山、丘高地外,基本一片汪洋,损失惨重。据统计,全省水灾面积4945万亩,其中重灾2738万亩,粮食减产78亿斤,倒塌房屋402万间,损失牲畜20722头,受灾人口达1537万人,其中特重灾民505万人,死亡2674人。

具体到芜湖,是年梅雨57天,期间发生4场大暴雨,降水总量达959.6毫米,7月11日一天降水量达到219.1毫米。芜湖长江水位在警戒水位以上的时间达100多天,最高水位达到12.87米。比1931年最高水位还高出一米,市区水覆面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水深平均2米,主要街道如中山路、长街等,都可以行驶木船;郊区农田淹没百分之九十五点六,倒塌房屋4万余间,流入市区的外来灾民有四万人。芜湖全市仅有新芜路至大砻坊长约6000米及4600米护厂堤拦住了高出地面两米左右的洪水,其余堤埂全部溃决。面对这场特大洪灾,党和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抗洪救灾斗争。全市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街道都成立了防汛指挥部,组织了防洪抢险突击队,共出动二十七万多人次,新筑和加高圩堤九十余华里,转移了价值二、三千万元的物质,确保了新芜路、大砻坊一带的安全。


1954年芜湖水灾情景(来源新华网)


据《芜湖市政建设志》记载:芜湖市区沿江沿河原无堤防,仅郊区有农民历年挑修的圩堤。1954年市内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后,鉴于市区无堤防的教训,政府决定兴建工程浩大的防水墙和堤防。乃于1955年开始有组织的大规模修建河北地区(青弋江北岸)堤防。在中共芜湖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从1955年3月开始筹建、设计、动员拆迁,到11月动工修建,计拆迁房屋1099间34110平方米,挖填土方20万方,浇制砼(混凝土)0.89万方,砌筑块石1.7万方,于1956年5月,建成江岸路钢筋混凝土防水墙和青弋江北岸沿河路、大砻坊防洪土堤。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一座不亚于小赭山的薛家山被“搬走”。1970年市区河南地区(青弋江南岸),鉴于1969年洪水灾害,由芜湖市水利兴修指挥部河南地区指挥所负责组织新建青弋江南岸防水墙,历经二年,于1972年全部建成,有效地抵御了此后的历次大水。


1954年芜湖水灾——中山路“行船”(来源天涯社区)



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的共同影响,安徽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


1998年长江芜湖段,武警官兵搬运石头加固大堤。



长江九江段4号闸和5号闸之间决堤30米


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长江上游干流连续7次洪峰及中游支流汇流叠加影响,安徽大通站流量8月2日最大达82300立方米/秒,仅次于1954年洪峰流量,为历史第二位。这场洪水量极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但造成的损失比1931年和1954年要小得多。

灾后总结经验主要有:汛前准备充分;统一指挥、决策正确;军民联防,全力抢险;水库调度,科学抢险;依法防洪,严格执法。但是,也彻底暴露了水利上的问题。灾后反思,应抓紧做好:加高加固堤防,消除堤身隐患;加强河道整治,保持行洪畅通;建好分蓄洪区;做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抓紧建设防洪水库;加强长江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提高防洪现代化技术。


98年抗洪视频

(建议在WiFi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3111vn7ti&width=500&height=375&auto=0


到了新的世纪的今天,防汛抗洪的战斗远还没有结束,但是通过上面历史资料的记述,通过新旧社会水灾、灾区人民的不同遭遇的对比,可以令人信服的证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是依靠人民、动员人民战胜灾害的核心力量,党和政府的领导是坚强有力的,人民解放军不愧为人民子弟兵,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人民子弟兵在芜湖抗灾救援


来源 大江晚报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点击了解实时汛情信息

或者关注@大江晚报 新浪微博



转载原创文章请联系授权!

商务合作微信:szcs0300

★猜你喜欢

☞芜湖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划定,第一批次录取今天开始,你家孩子上哪所?

小龙虾又惹祸了?芜湖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

【送别英雄】濮阳圩,你一定懂芜湖的眼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