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博|制度压力会提高政府的回应型透明吗?
本篇内容为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樊博在2023年6月17日“数字政府40人论坛”首次会议上作的“制度压力会提高政府的回应型透明吗”主题报告。
樊博,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整个报告包括五个部分:引言、理论与假设、研究设计、分析结果、结论与讨论。
首先在引言中,樊博院长指出,政府透明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之一,截至2020年,全球已经有129个国家通过了信息自由法。信息自由法赋予了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包括政府主动公开信息和公众通过发送申请来获取信息。其中,政府自愿或义务地主动披露信息可以概括为主动型透明(Proactive transparency);相对应的,政府在回应信息公开申请时产生的信息披露(依申请公开)可概括为回应型透明(Reactive transparency)。既有研究关注了个体和组织因素对政府回应型透明的影响,但缺乏对主动披露信息的内部动机的考察。而制度环境中的外部行动者在推动政府透明方面有可能发挥关键作用。由此,樊院长认为制度压力对政府回应型透明的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包括制度压力如何影响政府对信息公开申请的遵循程度(Compliance),以及在制度压力的影响下,政府如何策略性回应信息公开申请?
接着,樊院长分享了他与合作者为解决上述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引入新制度理论,强调组织通过遵循外部制度环境中被广为接受的规范或价值来维持自身合法性,尤其关注来自外部的规制性压力(Regulative pressure)和模仿性压力(Mimetic pressure);(2)形成可供检验的假设和命题;(3)采用实地实验(Field experiment)方法,在上海市在线申请平台背景下,以“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为实验内容,实施了包含198个街道(控制组n=61;实验组1#规制性压力n=71);实验组2 #模仿性压力n=66)的实地实验。
最后,樊院长报告了实验和分析结果:(1)规制性压力能够显著提高政府对信息公开申请的遵循程度;(2)模仿性压力对政府遵循信息公开申请的正向影响不显著;(3)政府在回应信息公开申请过程中会使用选择性提供、讨价还价和回避三种回应策略。
樊院长同时指出以上发现可能具有以下学术贡献,一是将新制度理论扩展到政府回应型透明领域,来分析制度压力对政府遵循信息公开申请的影响;二是通过分析政府在回应申请过程中使用的回应策略,进一步探索政府回应行为的差异,为理解回应型透明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提供依据;三是将回应型透明的研究扩展到亚洲背景中,并为理解基层政府的回应型透明提供证据。
《2022年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发布,孟天广教授作要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