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的守护丨一位西南交大人和一台电镜的故事
今年,西南交大迎来了她的121周岁生日。在新甲子的起航年里,全体交大人为了“复兴交大”的信念,多做一点、做好一点,以辛勤的劳动、青春的汗水,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作出贡献。西南交大高级实验师张继红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担当,用36年的时间演绎着与一台电镜36年的故事,感人肺腑。
▲1981年张继红工作老照片,电镜初到交大峨眉校区
在九里校区的热分析测试中心,摆放着一台两米多高的电子显微镜。比起周围的新进设备,这台电镜略显陈旧,“别看它很老了,但是有些技术优势就算新设备也代替不了。”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室张继红老师说道。
1981年张继红从西南交大毕业后留校,便与这台电子显微镜结下了不解之缘。提起自己对电镜的感情,张继红说道,“我儿子今年31岁,它比我儿子在我心目中的牵挂还要多。”
作为当时西南地区最先进的设备,这台1981年购买的,被她心心念念的电镜36年来为交大乃至西南地区的许多材料研究做了无数基础性贡献。
“与电镜相伴,我从未后悔”
毕业后,张继红选择了留校与另外两个同学一起留在了研究所,负责电镜的操作。“那时我的工资也只有四十多元,可这一台日立H-700电子显微镜竟然要44万多人民币。”她回忆道,“如此天价的电镜就交到了我们的手里,无形中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压力。我也下定决心要好好呵护、使用这台电镜。”
在西南地区,它是当时唯一一台200KV的电镜,每天都有无数的样品被送来分析,张继红便是做着这样基础性的工作。她坐在电镜前面,取样、制样、观察、分析,几十年如一日。常年保持的工作习惯,给她的颈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
“从科研团队,到企业项目,我的工作就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为他们提供原创性的技术支持。” 张继红笑称自己的工作就像为科研打地基,“每座壮丽的高楼都需要一个打地基的人。”但张继红从来没有后悔做这样的基础工作。每当科研团队做出了成果,张继红也跟着一起高兴。
后来,当时留在实验室的三个人,慢慢地只剩下了张继红一个人。“虽然每天要处理很多样品,但一坐在电镜前面,工作再累,心里也很踏实。”
“这台电镜,比我的孩子还要令人牵挂”
1994年夏天,学校由峨眉校区迁至成都九里校区,“由于电镜体积大、放置条件复杂,我们是最后一批到达九里校区的人。”电子显微镜零件之复杂、线头之多,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张继红亲自将每个零件细致地包好、为每个线头做好标记,然后放在大箱子里、打好封条。
“怕零件被偷,我每天中午都守在峨眉的实验室中,请其他工作人员人帮忙带午饭。”就这样,拆分打包设备前前后后共花了一个星期左右,而在九里校区进行安装时,张继红也一件一件进行安装和设备调试。五天后,搬迁工作结束,张继红却一下子垮了,“闭着眼睛都觉得天昏地暗,吃饭、洗漱等一些行动都需要家里人的帮忙”。
张继红把自己定义为“在女人中我绝对是男人,但在男人堆里我不一定是女人”。但此次电镜搬家所带来的高度的紧张和劳累让她在床上整整睡了三天三夜,“当时还梦到安装好的电镜被人一下子推坏了,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醒来才松了一口气。”
前几年由于设备的老化,这台电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台电镜,就像自己的孩子,当它‘生病’的时候,恨不得给它找最好的医生,让它赶快好起来。”张继红先后请来了来自北京、四川的知名教授,花了几天时间才修复了电镜的大部分功能。
“想把一生的经验都教给学生”
张继红有一本满是历史的相册,里面筛选了这台电镜几十年来做过的实验照片,每一次上课前她都要拿出来给同学们细细讲解,“不只是实验情况,还会联系一些社会新闻、生活经验跟他们分享,无论是职业、家庭问题,还是待人问题,希望学生能少走弯路。”
在教学中,张继红告诉学生,“不要将书本的内容照抄到实验报告上,而是将自己上课的实际收获还有对课堂的建议写在上面。”这些同学们认真写的实验报告也被张继红收藏在了书柜里,“有很多人的报告,很深刻,很诚恳,让我深受感动。”
在一份2011年12月5日的实验报告里,2009级材料专业陈发桂这样写道:在张老师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她对这台机器付出的青春、汗水,她对工作的态度、爱护机器的细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实验的同时,她也为我们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要学会知足常乐……
“刚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我和现在许多交大学生一样大。眨眼间,三十多年过去,我也到了该退休的年纪。”张继红感慨道。
在这浮躁的社会中,张继红坚持了三十六年,只为做好这份默默无闻的工作。她几乎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电镜、献给了研究,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交大精神。
来源:西南交大报
作者:赵心宇 徐斐
摄影:李武坤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朱莹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 原来,你是这样的西南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