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群湛:不是我感动了交大,而是交大感动了我

※“做研究最重要的是把基本道理弄清楚,从细节和小处着手。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只有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和不断向前的动力。”

※“决不可把挣钱看得过重,看得过重可能会坏了人品,那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做科研和写诗词其实是相通的,最根本的都是‘真’和‘实’。”

※“你们成长中会遇到很多事情,不要太着急,慢慢来,功到自然成。”

※ 苏轼说得好:“诗酒趁年华”。你们所喜欢的、美好的事都要趁年轻去做。爱某件事就要真心地爱,全力投入,投入就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多大的问题,考验多大的能力。”

※“不是我感动了交大,而是交大感动了我!”

——李群湛教授


2018年6月19日19:30,夜幕逐渐降临,坐落于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的电气馆也从一整天的繁闹中安静下来。晚上,是电气工程学院开展的第三期“教授进寝室”活动,考虑到此次受邀嘉宾李群湛老师的身体原因,此次活动在李老师办公室举行。学院十余位本科三年级学生代表围坐在会议桌前,与李老师进行着热烈的交流。




李老师办公室生机盎然。窗台上立着一排各不相同的盆栽,中国戏曲脸谱的塑像端然陈列于窗台,常春藤爬到了用以装饰的灯笼上,小隔间中大书柜和小茶几错落有致……这种古朴和清雅,让人能够感受到老教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诗酒远方的生活意境。正坐在一张办公椅上亲切地说笑着的李群湛老师,与左右促膝围坐的同学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唯一让人不忍的,是李老师颈部那一抹跟了他8年之久的白色纱布......


1
育人之师,伤病无阻


2010年,李群湛老师不幸被检查出患有喉癌。“壮心高万丈,人病锦官城”,李老师用这样的诗句描述他当时的心境。然而,倔强的他却不顾病痛,仍然坚持在科研事业的一线战斗,哪怕是在手术后的病床上,他也坚持与团队联系,无时无刻不关注着科研难题和团队的研究进展。术后之后李老师的脖子上就一直缠着纱布,说话显得困难,很不方便,只能依靠耳语般的低音量进行交流。即便如此,在受邀参与这次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的活动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反而以十二分的热情对同学们表示欢迎。




交流伊始,考虑到李老师的身体因素,在场同学们表示短时间交流即可,但李老师却笑着摆手:“我不要紧的,关键是看同学们晚上回新校区的时间安排,怕大家错过校车了啊。”交流过程中,每每有同学为李老师的茶杯中添水时,李老师都会报以微笑,以示感谢。


2
缔造理论,献身科研


作为以同相供电为核心内容的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开拓者,李群湛老师为整个牵引供电系统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科研团队目前有70余项专利,完成了多个价值1000万以上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代表我国在该领域掌握了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这次交流会的前半部分,李群湛老师科研团队的解绍锋、陈民武、刘炜等老师,分别向同学们分享了团队的研究内容与成果。由于前来聆听的同学们大多为轨道交通供电及其自动化方向的学生,在听到所学专业相关知识时表现得格外认真。而当讲到团队研发出来的全线贯通式同相供电、牵引网分段保护与状态测控、三相牵引供电等在世界范围内均属前沿的科学技术时,现场爆发出一阵阵感叹,同学们纷纷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出心中的钦佩。




在科研团队的分享过程中,李老师不时进行着补充。作为一名资深研究者,他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向正处于摸索阶段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些理论学习上的诀窍,以及诸多宝贵的建议:“做研究最重要的是把基本道理弄清楚,从细节和小处着手……以后选择项目课题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学习以往,少走弯路。”同学们听后都不住地点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他立下的人生准则,“只有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和不断向前的动力。”


3传道三旬,授业育人


从1982年1月毕业留校担任助教开始,时至今日的36年中,李老师一直从事着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哪怕是在与病魔搏斗最为激烈之时,他也从来没有暂停过对教学和科研的关注,对学生的关心。


李老师在教育上认同“有教无类”、“英雄不问出处”的观念,对学生们都一视同仁。教学时,向来是倾囊相授,无以保留。甚至哪怕是生活上的事,他也往往会予以重视,对于任何能帮助到学生的地方,都尽心尽力。




除了能力和成就,李老师非常注重学者的道德品格。在谈到环境与技术的平衡问题时,李老师回忆起了自己多年前曾去日本的经历:“日本的大型企业公司,每个房间的门边都贴有随手关灯的告示。日本的核技术发展得那么好,却还是注重每一度电的节约。而一部分国人在这方面的观念还不够强。要知道,少用一度电,就少一度电的污染……。”在谈到未来工作时,李老师说:挣钱是工作于成果的回报,但决不可把挣钱看得过重,看得过重可能会坏了人品,那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人品坏了,就遗臭万年,就像北宋的那些大奸臣,他们空有才华,后人无法欣赏,而得到的只能是唾骂。”


4
工科权威,诗写人生


李老师除了作为工科教授,是牵引供电专家以外,还有另一个为人称道的身份——“工科诗人”。他的同事、学生们都知道,这位工科教授很是热爱钻研诗词。他的书柜中藏书数百,其中关于诗词的书籍就不在少数。他半开玩笑地说道:“其实我的书柜里讲牵引供电的书我都不怎么看,因为都是我写的(笑),但关于诗词的书我却看得很多,因为99.99%都是别人写的。”




李老师谦虚地说:“我的语文只有高中文化的程度,你们大学还在学语文,你们的语文是大学文化的程度,都比我高,但是我要笨鸟先飞,自己就要多看一点。”说着,他拿出了一本厚重的《汉语诗律学》,“格律诗最权威在这本书,近一千页,我估计工科生真看完的人不多,但是我硬着头皮看完了,并看懂了其中的道理。明了道理,终身受益。”


李老师有一本个人诗词选集(即将出版),内含400 余首诗,都是由他在日常生活、科研教学中的感受加工创作而成的。“做科研和写诗词其实是相通的,最根本的都是‘真’和‘实’。”李老师说,“这本书诗词选集我每年都会修改,新的、写得好的加进去,旧的、写的不好的继续修改,让它变得更完美。”


“我一直想着退休之后干什么,我还真准备从工科生的角度去谈谈古人格律诗词。”对一些知名诗句,李老师都追根溯源,认真考究,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像苏轼的‘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这一句,这个‘了’就应该在下一句:‘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了’是全然的意思,就像黄庭坚的‘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当谈到这个话题时,李老师像搞科研一样,显得格外地忘我投入。




5
“既然吓不死,就好好活着”


谈及李老师的病情时,气氛变得有几分沉重,但李老师对此却毫无忌讳:“得了癌症的人,没想到死那都是胡说八道,很多癌症患者都是吓死的。”李老师笑着说,“那我吓不死怎么办呢,吓不死就活着呗。”闻言,大家也都会心地笑了起来。李老师说:“至少在诗词创作上,病床给了我充裕的时间。在病床上,不着急,慢慢来,写出来的东西可以反复修改,有时候改出来的词里,最初的原稿一个字都不剩了,正所谓‘旧句时时改,不妨说性情(白居易语)’嘛!”




“在研究诗词学的时候就发现,有的东西很难,但扫清障碍,前面就一片光明了,颇有柳暗花明之感。你们学习也是这个道理,所以遇到困难是好事,积极想办法克服它,越过一个个障碍,才会有切实的提高。”


苏轼说得好:“诗酒趁年华”。你们所喜欢的、美好的事都要趁年轻去做。爱某件事就要真心地爱,全力投入,投入就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多大的问题,考验多大的能力。”李老师在讲到此处分外动情。


6
“不是我感动了交大,而是交大感动了我”


在谈话的过程,说起自己被当选为“感动交大十大人物”之一的时候,李老师言辞恳切:“我真的很不好意思,其实弄反了,不是我感动了交大,而是交大感动了我。”此言一出,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1982年1月,李群湛老师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大学时期的他,踏实、勤奋、聪颖,是专业第一名。李老师回忆道:“当年原本我是想走的,离开峨眉山沟。是曹老留住了我,所以我从一步步做起,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在中国,只要提到铁道电气化,想到的就是交大。我渐渐深刻地认识到:交大不仅是中国铁道电气化的摇篮,还是国家队的排头兵,所以我很感谢交大造就了我,成就了我,我要继续为排头兵增光添彩。”


交流进入尾声时,同学们拿出自拍杆,想与李老师一起合照,李老师欣然同意,并且亲切地将桌上放置的香蕉拿与同学们当夜宵。交流结束后,不少同学仍觉得意犹未尽,继续与李群湛教授科研团队成员们交谈着,良久,才在依依惜别中离开。




内容来源: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号

策划:电气工程学院媒体事务中心(EMC)

摄影:陈克华

文案:凌云轩 杨静文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王斯懿


往期聚“交”:


相期同造最高峰!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招生宣传片

权威发布!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欢迎报考西南交通大学,与62位院士做校友!

欢迎报考西南交通大学(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定了!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拟招收本科生7450人

全国第四!西南交通大学12个工科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西南交通大学校友李树深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

西南交通大学校友何华武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第一人!西南交大徐恭义校友荣获桥梁工程技术“诺贝尔奖”

实力圈粉!西南交大校友何华武院士做客央视畅谈高铁未来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看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