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3夜,他们在交大建成24座房子!
72个小时
24座“房子”
在交大拔地而起
木材和纸板say hello
镜面纸和彩条握握手
建筑与游戏的匠心概念
就着光影穿梭于不同的空间
你不想来看个究竟嘛
那就是
2019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建造节
........
交大建造节始于2014年
由最初教学环节的“建造实习”
逐步发展成为跨学科合作
跨高校参与
跨课堂实践
跨国际交流的建造实践盛会
每届都有令人耳目一新
创意无限的建造作品产生
从当初“纸板空间”到湖畔“竹语”
从乡土地域材料到多种材料并举
从探索结构功能、体验建构魅力
到打造创客空间、实现空间梦想
从精益求精的推敲设计
到挥汗如雨的努力建造
一路走来建造节已有五年历程
建造节已成为面向全校
并向国际开放的集多专业设计基础教学
是全校通识美育等
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教学活动
2019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建造节
如期而至 盛大开幕
吸引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支参赛队伍
使用的材料从先前的纸板发展到竹木
建造难度更大
需要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
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
探索材料表现的种种可能
创新节点“力与美”的绝佳表达
还有对“包装托盘”再利用的可持续设计探索
以及对空间与光影关系的创意设计思考
这些造型新颖、设计独特
个性鲜明、做工精致的建造作品
与美丽犀湖交相呼应
与灵秀浙园相映成趣
展现了海内外青年学子们的
奇思妙想和心灵手巧
也为西南交通大学建校123周年
建筑学科办学90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献上了一份别样的厚礼
他们努力创造
他们
崇尚美
鉴赏美
创造美
做有温度
有情怀
有风骨的建造者
中外青年学子携起手来互学互鉴
成为中外人文交流和学术交流的使者
为推动实现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
看似分离却又彼此连动的“小圈圈”
界定了私密与开放的程度
在"小圈圈”之中面对面
彼此在游戏之间互动
不经意的心动
寂静的湖面
唯有在不同的空间中不停地探索
才能观赏到真正的美
时而聚拢时而发散的八根线
形成一条富有光影变化的带状面
整个连续面使三个空间具有连通性
探索三角形内空间的气息
同一时间,在长椅的引导下
出现了清晨和傍晚摇曳的阴影
当日常被放入画框
周遭生活就成为了风景
游目于框架结构与盒式空间的变幻
简洁的空间
也可以蕴藏无限“游戏“趣味
格致
内部迷宫、可推拉墙壁
这是一种探寻自我的转喻
八方
在四面八方的空间中回归儿时的行动模式
带着对世界初识的好奇
远近不同的三角板
以不同角度相互遮挡
虚实交错
步行其中能感受到不同的光影效果
小时候
我们沉迷一朵将要盛开的花朵
一只迷路的蚂蚁
我们不知疲倦
不怕伤痛
探索每一样平凡的事物
它们形态不同却相互羁绊
形成的空间富有层次
又与室外空间相互融合
这是空间体验的起点
参与者在楼梯游戏中
与外部有了更多的交流
阳光穿过建筑在地面上
形成各种有趣的阴影
在合适的时间点形成最美的翅膀图样
交大123年,无数学子展翅翱翔
虹和栖
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
经过折射和反折射
从而形成弧形彩带
彩虹是色彩斑斓的
驻足停栖是一种休息和寄托
从菠萝折纸中
提取出三角形进行变形和提炼
使用层叠的方法
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以三角形结构为主要连接方式
以渐变的方式
和阳光互动
形成富有韵律的投影
捕捉所有的坏心情
留下无限的美好
整体呈现“X”造型
上下两个“V”对接
寓意 vim and vigor
代表着建筑的活力与张力
以一个人的一生作为引子
通过模型来阐述人生长过程的骨骼发展状态
体验者从里面通过时
就像一个找寻自我
打开记忆之门的过程
像一朵开放的玫瑰花
在阳光下能产生丰富多彩的变化
光与色完美的结合
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
以悉尼歌剧院为灵感
三只展翅的大雁翅膀构成“雁”字
大雁象征着南归
是谓“雁归”
建造
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最好诠释
建造
是提升美育新高度的有效途径
为了一流人才教育
为了培养更全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建造节不断努力
为更好的明天而创造
头图尾签设计:蒋硕匀
校庆图标制作:邹清华
文案:白霖 安然 李汶芮
视频制作:鞠红伟 刘中慧 张思园
摄影:鞠红伟 孙士清 王威 张润璇
资料整理:交大新媒体 毛家兴 袁文林 程慧仪
倒计时设计:交大新媒体 陈炳硕 梁晓瑜 孙峻枫
策划编辑:交大新媒体 朱莹燕 安然
往期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