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坚守三十载!
“我们刚来那会儿,环境很苦,大家住车皮帐篷、喝苦咸水、吃沙枣骆驼刺,但是没有一个人埋怨,就是 党叫干啥就干啥 。”
接受采访的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最早的建设者、已经退休的铁路管理处技术员陈文汉和他的爱人王学陵。他们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 发射中心第一批大学生干部 。
大学毕业双双奔赴大漠
1958年,陈文汉和王学陵同一年从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机车专业和给水排水专门化专业毕业。
而这一年,祖国决定开创一项神秘而伟大的事业,开始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人才。1958年十月中旬的一天,部队到唐山铁道学院选拔铁路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此时,陈文汉已经留校,在金属工学教研组工作。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他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主动报名。王学陵的父母都在北京,留在父母身边工作合情合理,可当系里领导询问王学陵的分配意向时,她说: “我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经过层层审查,他们二人从上万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被一纸密令牵进了一段恢弘壮阔的历史。
几天后,他们被告知,他们是要到新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去。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都异常兴奋。11月初,陈文汉和王学陵一起穿上军装,向西北大漠挺进。
▲挺进戈壁滩
早上洗脸的时候,他们拿着铁榔头,把帐篷旁边一个水坑里的冰凿开,取水洗脸。这个水坑的水从祁连山上流下来,不仅用来洗脸刷牙,而且牛喝、羊喝,人也喝。但是恶劣的条件并没有浇灭他们心中似火的热情。
▲艰苦的生活环境
王学陵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当时处里的23辆机车,都因为水质问题停运了,也就是路局俗称的“趴窝”。于是她在严寒的天气里,把能穿的衣服都裹在了身上,坐着车前往石泉子、老进化、黑河等地采水样,很多时候到达取样点的时候已经半夜一两点了。通过化验,得出了机车趴窝是由于石泉子和黑河的水是咸苦水的结论,提出把给水站挪到老进化,也就是如今的上源,解决了蒸汽机车水质的问题。
▲陈文汉(左二)王学陵(左一)在河东里车站与战友合影留念
▲成家后,王学陵在戈壁滩开荒种菜
当时发射中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孩子不足两个月大的时候,王学陵就带上奶瓶尿布和一大堆化验设备,去线路上工作。基建任务很繁重,可蒸汽机车再也没有因为水质出现停运的问题。
▲铁路建设现场
▲王学陵(左一)和战友们在作业现场
▲1974年,王学陵在为点号寻找水源
▲1976年,王学陵带领电测组在勘察寻找水源
1959年12月,铁路交接,陈文汉参与验收工作。他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检查了线路的施工情况,果真发现了问题。146公里处的河东里和52公里处的石泉子各设有一个煤水站,中间距离太过遥远。而且从河东里到石泉子有大约70公里的上坡路,水是肯定不够的。但是口说无凭,如果贸然提出,验收委员必然不会采纳他的意见。于是陈文汉提出,用三辆列车,再加上三个最好的司机,拉上一定吨位的货物,进行牵引实验。果然,三列机车都没到石泉子就没水了。最后陈文汉经过周密的计算,提出把煤水站搬到上源,得到了验收委员会的一致同意。
▲陈文汉(中)在机车检修现场
于是陈文汉上前观察擦痕,他根据擦痕的颜色和亮度判断,列车出现擦痕后,至少已经安全行驶了800公里,而如今只剩下227公里路程。他在心中经过周密的计算,果断地下达了接车命令。最终,列车平安到达东风车站。
▲陈文汉(左二)王学陵(左一)与点号战士合影留念
1988年10月,恰逢发射中心成立三十周年,陈文汉被授予一等功。而他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铁管处这30年的工作,真正完成它的是基层的干部、战士、职工,为什么把这个一等功给我呢?因为我是最早来到东风的,这个一等功算是对我们铁管处30年工作的一个肯定。我干的再平常不过了,而且都是分内的事。”
作为发射中心的首批大学生干部,陈文汉和王学陵在戈壁滩上工作生活了30年。 作为建国初期“含金量”非常高的大学生,自愿放弃大城市的生活,远赴西北大漠投身刚刚起步的航天事业,足迹遍布发射中心几百公里的铁路线。支撑他们一路走下来的,除了吃苦奉献的工作精神,还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文汉和王学陵住在低矮简陋的砖瓦房里,自己在戈壁滩上开荒种菜。 他们将青春和智慧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亲身经历亲眼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发展壮大!
▲每次回东风,都要到烈士陵园看望看望老战友
▲也会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
▲最珍惜的是和东风老战友相聚在祖国的每一个地方
内容来源:”大漠问天“公众号
作者:王胜杰 曹朋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田雨彤
头图尾签设计:姜日琪 蒋硕匀
优秀原创
好男儿志在四方!
交大新闻
2021暑假生活说明书,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