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守三十载!


“我们刚来那会儿,环境很苦,大家住车皮帐篷、喝苦咸水、吃沙枣骆驼刺,但是没有一个人埋怨,就是 党叫干啥就干啥 



接受采访的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最早的建设者、已经退休的铁路管理处技术员陈文汉和他的爱人王学陵。他们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 发射中心第一批大学生干部 


大学毕业双双奔赴大漠




1958年,陈文汉和王学陵同一年从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机车专业和给水排水专门化专业毕业。


而这一年,祖国决定开创一项神秘而伟大的事业,开始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人才。1958年十月中旬的一天,部队到唐山铁道学院选拔铁路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此时,陈文汉已经留校,在金属工学教研组工作。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他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主动报名。王学陵的父母都在北京,留在父母身边工作合情合理,可当系里领导询问王学陵的分配意向时,她说: “我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经过层层审查,他们二人从上万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被一纸密令牵进了一段恢弘壮阔的历史。
几天后,他们被告知,他们是要到新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去。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都异常兴奋。11月初,陈文汉和王学陵一起穿上军装,向西北大漠挺进。


▲挺进戈壁滩


到达目的地,陈文汉连同其他几名男同志,被安排住进了几顶单帐篷里。11月的戈壁滩,气温达到零下20摄氏度,晚上睡觉的时候,陈文汉把皮大衣和棉衣盖在身上,连帽子都戴在头上。而王学陵作为女同志,受到了特殊的关照,被安排住在老百姓家一个废弃的厨房,门上挂了一块布,搭了扇门板当床,屋里弥漫着骆驼粪的味道。
早上洗脸的时候,他们拿着铁榔头,把帐篷旁边一个水坑里的冰凿开,取水洗脸。这个水坑的水从祁连山上流下来,不仅用来洗脸刷牙,而且牛喝、羊喝,人也喝。但是恶劣的条件并没有浇灭他们心中似火的热情。


▲艰苦的生活环境



女大学生干部成了“活水图”

王学陵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当时处里的23辆机车,都因为水质问题停运了,也就是路局俗称的“趴窝”。于是她在严寒的天气里,把能穿的衣服都裹在了身上,坐着车前往石泉子、老进化、黑河等地采水样,很多时候到达取样点的时候已经半夜一两点了。通过化验,得出了机车趴窝是由于石泉子和黑河的水是咸苦水的结论,提出把给水站挪到老进化,也就是如今的上源,解决了蒸汽机车水质的问题。


▲陈文汉(左二)王学陵(左一)在河东里车站与战友合影留念


共同的事业让陈文汉和王学陵走到了一起,他们开始相知相爱,在西北大漠定下了终身。1962年,他们的孩子出生了,两人开始憧憬着这个小家庭的美好未来。


▲成家后,王学陵在戈壁滩开荒种菜


当时发射中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孩子不足两个月大的时候,王学陵就带上奶瓶尿布和一大堆化验设备,去线路上工作。基建任务很繁重,可蒸汽机车再也没有因为水质出现停运的问题。


▲铁路建设现场


▲王学陵(左一)和战友们在作业现场


在严重缺水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点号官兵的用水成了一大难题。一天,单位领导拿着一份《人民日报》,找到王学陵,让她看一篇关于勘测水源仪器的报道,希望她能牵头来做为点号寻找水源这个事情。虽然这项任务与她的实际专业相差甚远,但是她还是承担起了这项任务。她翻阅大量书籍,找相关单位培训学习,辗转多地采购设备,1974年,电测组终于成立了。王学陵带着电测组,先后给铁管处点号,给发射中心其他单位、给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部分点号寻找水源,成了赫赫有名的“活水图”。


▲1974年,王学陵在为点号寻找水源


▲1976年,王学陵带领电测组在勘察寻找水源


1959年,上级第一次为王学陵申请三等功,但是她却一脸难为情地说:“我哥哥在朝鲜战场上差点牺牲才立了三等功,我都没干什么。”在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因为工作中的杰出贡献,王学陵先后荣立6次三等功。
铁路线上最早的大学生技术员

1959年12月,铁路交接,陈文汉参与验收工作。他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检查了线路的施工情况,果真发现了问题。146公里处的河东里和52公里处的石泉子各设有一个煤水站,中间距离太过遥远。而且从河东里到石泉子有大约70公里的上坡路,水是肯定不够的。但是口说无凭,如果贸然提出,验收委员必然不会采纳他的意见。于是陈文汉提出,用三辆列车,再加上三个最好的司机,拉上一定吨位的货物,进行牵引实验。果然,三列机车都没到石泉子就没水了。最后陈文汉经过周密的计算,提出把煤水站搬到上源,得到了验收委员会的一致同意。


▲陈文汉(中)在机车检修现场


1984年,炮兵部队前来驻训,陈文汉在清水西站接专列进场,列车驶过时,他听到车轮发出细微异常的“咯噔”声。他心想:情况不妙。列车停下后,他带领一群人跑过去检查,发现一节车厢的8个车轮擦伤了7个,深度1.5-2毫米,按照车辆使用,客车的擦伤深度不能超过1mm。车轮是专列在路局上行驶时擦伤的,作为进场专列指挥长的他有权拒接。但是,这辆列车上装的是弹,如果拒接,这节车就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唯一的办法是把擦伤列车上的弹药转移到另一节车上,对于小小的清水车站来说,工作难度十分巨大,所有人都一筹莫展。
于是陈文汉上前观察擦痕,他根据擦痕的颜色和亮度判断,列车出现擦痕后,至少已经安全行驶了800公里,而如今只剩下227公里路程。他在心中经过周密的计算,果断地下达了接车命令。最终,列车平安到达东风车站。


▲陈文汉(左二)王学陵(左一)与点号战士合影留念


1988年10月,恰逢发射中心成立三十周年,陈文汉被授予一等功。而他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铁管处这30年的工作,真正完成它的是基层的干部、战士、职工,为什么把这个一等功给我呢?因为我是最早来到东风的,这个一等功算是对我们铁管处30年工作的一个肯定。我干的再平常不过了,而且都是分内的事。”



坚守30载,最爱是东风

作为发射中心的首批大学生干部,陈文汉和王学陵在戈壁滩上工作生活了30年。  作为建国初期“含金量”非常高的大学生,自愿放弃大城市的生活,远赴西北大漠投身刚刚起步的航天事业,足迹遍布发射中心几百公里的铁路线。支撑他们一路走下来的,除了吃苦奉献的工作精神,还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文汉和王学陵住在低矮简陋的砖瓦房里,自己在戈壁滩上开荒种菜。 他们将青春和智慧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亲身经历亲眼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发展壮大!


▲每次回东风,都要到烈士陵园看望看望老战友


▲也会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


▲最珍惜的是和东风老战友相聚在祖国的每一个地方


退休后随子女迁居内地的陈文汉王学陵在采访中曾动情地说:“作为发射中心最早的一批大学生技术人员,我们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现在虽然老了,但是心底最挂念的还是东风,现在航天城树绿了,花多了,环境越来越好,对我们来说也是最大的欣慰!”


内容来源:”大漠问天“公众号

作者:王胜杰 曹朋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田雨彤

头图尾签设计:姜日琪 蒋硕匀


 优秀原创 

交大限定版“雪糕”上新!

好男儿志在四方!

他的方向,是音乐的海洋!

欢迎报考西南交通大学!


 交大新闻 

国际轨道交通学术会议开幕!近4000名专家学者参会!

群贤毕至,面向未来!

西南交大邀您来校选聘英才

2021暑假生活说明书,请查收!

为”爱“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