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运生访谈——“写生与‘一画论’”

玉东临风 2019-12-12
点击「玉东临风」关注


汪楚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教授。后简称“汪”)袁先生您怎么理解石涛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古人也是走遍天下去写生,您觉得对于中国的雕塑、传统艺术,该怎么从写生、生活中提炼?还是说写生应该用到什么切入点?

 

袁运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后简称“袁”)这个事情每个人想法是可以有不同的。从构造、感觉、分析不同方面出发,它都会有不同的结果。石涛的“一画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讲清了画面需要,头两笔构建不起什么东西。但是如果有了第三笔,它就有大的构造方向,顺势而为,画下去,就可以画出有构造的画面。我觉得他是了不起的,这个是全世界独一份的思想方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觉得它既精炼,又直接。两笔以后,就可以知道大的构造怎么进行下去,受“三笔”的制约,同时也受“三笔”的启发,你可以构成什么?如果画的三笔都是不一样,画面肯定是不一样。他们就能勾起你对世界万物不同的感受,或者视觉、或者心理的,能促进各方面的资源再利用,而且发展下去,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思维,这有世界性意义。我们现在是缺少在这个方面做实践,缺少这种意识,也没有学会思想方法,怎么去完成一幅画。我觉得这可能是画画的人需要解决的。



李海林(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教授。后简称“李”)这是一个随机生发的概念,像国画,可以从这里起笔,也可以从中间起,别从一个角上起笔,反正无论怎么起,他随机生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然就起来了,两笔,它不存在关系,到第三笔的时候它就有关系了。

 

袁:它带有一定的构造性,或者具体的讲,不管多大一块,他的构图都会对你有很重要的启发。


汪:就像我们刷框子,有时候不匀,那框子或者是白的,先刷单色,然后用薄颜色再刷一点,然后就有那种感觉,在你画的时候就能启发你。

 

袁:包括一些其他的,你可以从更多角度去看他,你可以用颜色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用线条的角度,也可以从空间的阻隔来考虑,这样的启发面会更广。

 

李:你说的太好了。其实可以从线、从色、从构造都可以说。一生二生三是覆盖面非常大一个概念。


袁:而且它有极强的启发性。比如说你中国的所有地方你都跑遍了,但是什么时候能用得着,不一定。说不定在很多年以后又想起了这种构造,你会喜欢。我们并不是每一张画都是事先想象,往往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想法,当时想象它要有一个范围、一个角度或者一个构造性来启发你的思维。我觉得石涛“一画论”可以给你最高的影响和启发。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理论,它可能就像石涛“一画论”,全世界都没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这样的理论。



汪:他们没有老庄的哲学。

 

袁:对。因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像美国人他这么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中国人有,世界上也可能有某个小民族它历史很悠久,它可能也有,这你没法去判断。但是有智慧的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能有。石涛的出现,其实也挺晚的,但是他的影响非常的大。如果你能善用石涛的思维方式,引导下去,可以画出很多很多的画。



李:一个艺术家最困难的还是对自我的认知,因为自我本身也在不断生成中,昨天和今天就不一样,明天又不一样。怎么沉淀?怎么挖掘?这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有时候艺术家得不停地追问:你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得折腾,才能慢慢对自己有了解。对自己不了解,谈画面就乱扯,就是张三的头,李四的脚,王五的腰。

 

袁:一个人的画,他不能急于形成具体的风格。一旦看起来你很有风格的时候,你也就框在这里了。就开始重复此操作,自己制作。慢慢的就被pass掉了。所以,所谓风格形成一定不要操之过急,不要把自己看得有多重,这样子比较合情合理。


汪:比较健康。

李:老师说的真是肺腑之言,说得好。

袁:不是,因为有些人你看起来好像他形成风格了,其实那是一个很小的空间,把自己憋在里头了。以后就开始重复自己。这样很多人就坏掉了。既然因为你要画画,你就要有理念,某些认识是很重要,但是绝对不要重复自己。如果你同时注意到两个方面,你就会发展的更宽,就更有意义,也就能够走下去。

李:老师您这个要求很高,不能重复前人,不能重复自己。有些年轻人急于求成,急于卖画挣钱,急于扬名,形成风格,我们说这些话语重心长,但是孩子们听不进去。 

袁:因为好多事情并不是靠别人告诉你的,是靠你自己悟出来的,因为你真正悟到的道理,才是合适你的。会在实践当中去发展,去不断的去让它完满,然后再去发展变化,走这条路才正确。有不少人就想出奇制胜,搞出几张画,自鸣得意一段时间,他自己就开始编,再编。因为就这么几项,你说能够画多少画?要么就是自己模仿自己,各种可能性都是看你怎么对待。已经有了一些成绩,应该敢于放下。变,也要有勇气去变,这都不是容易的事。

李:这个变我认为他有两个方向:第一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挖掘;第二个,要有新东西灌进来。

 

袁:好像新风格很快就形成了的,他怎么也不肯舍了,完了就死了,这样的人不少。说因为绘画这个事情大家都可以看到,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喜欢画,欣赏的这种内涵,作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要求也不一样。


汪:每次和袁先生聊天都受益匪浅,非常感谢先生的谆谆教诲!


来源:写生啦

让艺术成为内心的投射

一幅耗费5年、1800个小时创作而成的国画!开眼了!

马云、马化腾、许家印等超级富豪如何投资艺术品?

画值几十亿,却“穷”极一生

蔡国强庞贝古城斗兽场撒野、国家考古博物馆个展

李可染的绿水青山,令人陶醉!

朱其:关于模仿、抄袭、挪用和临摹

一篇文章读懂西方艺术史,32位艺术大师让你认识艺术!

这位怪杰专画流丐、纤夫、渔民,被誉为草书入画第一人!

访王边溪谷艺术中心

王边溪谷民宿养生馆招商进行时

庞茂琨近 40 年艺术生涯中最大规模的个展开幕

王边溪谷艺术中心

盛世疼痛下,方力钧的光头王国



01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c18600848080)

02

邯郸文化网www.handanwenhua.net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