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生子女移民了 父母养老怎么办?

2017-05-18 综合自孟小洁 汉加风


编者按

汉加风连着刊登了几篇关于父母海外养老的文章,引发不少讨论。


今天刊登孟小洁律师的此篇原创文章,希望可以从理论方面,帮助各位父母在移民前,思考更充分。尽管文章中提到的是美国,但相信加拿大的情况也一样。


身在海外的留学生或者新移民,到了某个时候,都会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双亲日渐老去,如何解决身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养老问题?


到底该坚守自己的“美国梦”,还是坚守“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

到底是让父母在家乡养老,还是把父母接到美国养老?


作为中国空前绝后一代的独生子女,80、90后的我们, 从小就和父母建立了更深的情感联系。在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中国一大难题的今天,许多留学生思考自己在美国的去留问题上,都把父母养老问题列入到重要的考虑层面。我们今天就借这篇文章,来探索一下独生子女移民后,父母的养老问题。


这个问题有点大,笔者把这个问题拆解成三个方面来跟大家探讨下:

 

•  移民美国后要不要把父母接来同住?

•  接父母来美国后不同住,还有必要接父母过来吗?

•  什么样的父母适合来美国长期居住?


了解你的父母

看四型父母移民匹配指数,你的父母是哪一型?

 每个人的父母都是不同的。我们一些人的父母,相较于另一些人的父母,能够较快地适应美国的环境,并且爱上这里。笔者并非专家,纯粹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总结了以下几种父母类型,尝试讨论下,什么样的父母更容易适应美式养老。

1. “岁月静好型”:他们的幸福哲学是随遇而安

适应指数:★★★★★

 这样的父母,追求简单的人际关系,朴素的生活方式。他们或许也会因疏远了国内的亲朋好友,而感到孤独与失落,但仍会以平和,感恩的心来面对现在的生活。

这些父母中,或许一些人已经到过美国很多次,对美国的社会生活有了客观的评价,并且对将来退休后国外生活中将会碰到的困难,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要么有较好的英文基础,要么愿意活到老,学到老。他们通过学习和思考让自己获得能量,收获内心的平静。他们的人生志趣,是通过自我关注而实现的。

总而言之,他们是上一辈人中视野最开阔的,以及思想最西化的。虽然这一切都不能保证,他们在美国不会因文化隔阂而孤独,但他们本身就是享受孤独的人

任何对生活的改变都会带来阵痛,甚至持久的痛苦。对尚年轻的我们尚且如此,对年过五旬的父母们而言,更会是如此。但是你可以欣慰的是,生活环境的巨变对这类父母的冲击相对而言要小很多。

 2. “社会老司机型”:人际互动是生活的意义

难度系数:★★★

这样的父母们喜欢社交生活。他们可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拥有比大部分同龄人更多的社会资源与人际关系,上了年纪以后依然发挥余热,跑东跑西,门庭若市;亦或者,他们喜欢街里街坊,家长里短,会带着一群老姐妹去公园跳广场舞,会带着一群老哥们儿下棋打牌。

在同龄人眼中,他们是让人羡慕的对象,因为他们健康而活力,热情而积极,身边总有朋友环绕。

如果你的父母是这样的,那么你让他们来美国养老,就要格外慎重慎重再慎重了。 失去了这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价值的社会关系,可能会让他们本来活力四射的晚年生活,变得压抑与沉闷。

不过,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华裔老人比较多,亦或许你的父母也能凭借出色的社交技巧,在这里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3. “世界很大型”:他们想看看世界的精彩

适应指数:★★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突然间就席卷全中国,一些爸爸妈妈们,似乎也受到了这种风潮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很大型”父母马不停蹄地周游世界的生活,和彻头彻尾在美国安家的生活,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走走停停的生活可以说结束就结束,而移民的生活,却是一种固定而持续生活方式的选择。一旦做出决定,所牵涉到的房产,退休金,社会关系以及身份的改变,让大部分人很难说回头就回头。

对于这类父母,要提醒的是,移民不是旅游你做好把景点当新家的准备了吗?

对这些想要放飞自我的父母,还是应该为他们高兴。至于移民,先等他们玩够了再说。

4.  “子女本位型”:中国式养老的信奉者

适应指数:

如果父母并没有上面这些父母的热情或者洒脱,感觉子女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怎么办?

也许,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类父母最需要和子女在一起才对,子女最应该把这类父母接过来才对。但是,这类父母移民美国后的心理落差可能会最大,原因参见上面的两节。

除非子女也接受,父母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否则矛盾不可避免。中国式养老观和美国式养老观,原本就有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在。不建议这样的父母投奔子女,听起来有点残忍,但或许是避免进一步悲剧的唯一方式。



悲催的和父母同住的结局

把父母接到美国同住,猜得到开头猜不到结局

 我愿意相信,所有把父母接到美国的子女,以及奔赴美国投奔子女的父母,在筹划这一切的时候,理想的画面想必是这样的:


父母在美国的蓝天白云下,白天踱踱步、散散心、参加些社区活动,晚上和子女及孙辈共处一室、其乐融融,孙辈还能跟祖父母练练中文。


但是现实中,这样的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是非常罕见,尤其是孙辈稍大了些以后。

为什么?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是在国内,你是否会跟父母同住?

如果不会,那么个中原因换了个国度并不会消失;如果会,那么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换了个国度会被放大,会让这件同住这件事情比原来更难。这些跨文化的因素包括:与外界语言不通导致父母的受挫感与对子女的依赖感、在异国土地上对下一代教育的更大分歧等。



寂寞入骨



60多岁的陈文栋是南京某医院的退休外科医生,每每遇到中国人必定要说南京如何好,他的医疗技术有多么优秀,“现在倒好,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出门就要开车,一到街上就成了聋子和哑巴。我还是想回国”。


因为独生女儿在美国联邦政府工作,王月娟现在每年在美国待半年,回中国待半年。每次到女儿家都是为女儿帮忙——女儿买了房子要装修,她就在家帮忙看门,帮忙做些小事情;女儿女婿白天上班,她就在家做饭打扫卫生;女儿生了孩子,她就过来照顾坐月子。

“我在家里觉得闷,就围着小区到处转,这里风景特别好,”王月娟说,“有一次不知不觉走得太远,忘记了怎么回家,又没带手机,也不记得女儿家的地址,最后遇到一位好心的年轻人,把我送到警察局,警察找了个说汉语的人才把我送回家。”

“我在国内有一帮打桥牌的朋友,我很想他们,”王月娟说。女儿想留她,但她不愿意在这里待,“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该享受自己的生活了。我在这里算什么?保姆还是老妈子?”


换个国家养老的意义


 换个国家待养老院,有意义吗?

如果接父母来美国不同住,那么剩下的选择,要么就是父母自己居住,要么就是父母在养老院养老

问题是,接父母移民后在养老院养老,这样的移民有意义吗?

身在海外的子女,放心不下远在家乡的父母,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国度,原本是为了增加相聚的时间。但是结果父母却住上了养老院?

也许古板些的父母听到这个建议,都要被气坏了。

即使父母对养老院的主意不排斥,甚至对于美国的养老院印象不错的时候,是否这就真的是个好主意呢?


 一起起现实的悲剧,浮出两道现实的难题:当儿女亟须父母“倾家荡产”支援创业,父母怎么办?当父母把生活连根拔起,赴异国养老,他们传统的养老期望和儿女“中西合璧”的思维怎么磨合?


其实,在中国有很多独居老人,他们宁肯独居,也不愿来到海外与子女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老人们认为在国外,即使是自己的儿女,同在一个屋檐下,每天朝夕相处也难免会有隔代的分歧和生活观念上的矛盾。独立的生活这么些年已经开始享受清静日子,距离产生美, 彼此还可以多一份念想。


在国内,老人有自己的住房和收入,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自己独立的朋友圈子。如果到海外,全家老少三代要挤在一起,一切都要依赖子女,感觉会非常不好。与其那样,倒不如让子女一两年回国探亲,大家彼此还开心。

年纪轻轻的留学生都要不少时间适应“美式孤独”,更别说上了年纪的父母了。

任何对于故土的别离,都难免会引发人们长久的思乡情结。当一个人上了年纪的时候,因为脱离了先前的工作社交环境,原本就更容易觉得孤单,更需要时间调整自己来适应新生活。这个时候,换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语言不通、文化不同,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美留学的学子,常常调侃在美国是好山好水好无聊。老年人何尝不是这么觉得呢?在国内的朋友、亲人都不在身边了,在美国的子女又有自己的事业和小家庭要忙碌,即使有心,也未必能分出很多时间来看望老人

那么,对于老人而言,好山好水的利,是否真的大于好无聊的弊

到底在一个人的老年时光里,是好山好水好身体重要,还是亲朋好友常走动的热闹重要?



独居是老人的宿命

结语:美国老人早看透了独居的宿命,中国老人是否能适应?

也许有人好奇,美国人强调小家庭,那么美国老人是怎么养老的呢?

很简单,就是自己管好自己。

在美国常住的人,如果有个美国老人邻居,常常会发现,她就是独居老人。感恩节等时候,子女会从全国各地回来看望老人,来个家庭聚餐,随后又各自散去。有一天,这位独居老人突然就不见了,一般是发生了一些身体上的情况后,去到养老院了。这就是美国中产老人的典型养老模式,独居或养老院。

作为中国的新移民,或许会觉得美国人的养老生活很凄惨,但是,对于他们来讲这就是常态

对于生长在美国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一个人终老,算不得凄凉的事情,因为,他们早已知道人生的历程本来就是这样

但是,抱着中国式养老观的老人,或者子女,是否能够坦然面对且适应这样的真相呢?

移民伴随着的是对过去文化环境的割裂,对所依赖的社会关系的丧失,与对陌生环境的未知。所以,无论是我们留学生自己,还是我们的父母,在面对移民这个人生重大选择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让父母孤注一掷地来到美国养老,尤其是还未了解清楚美国大环境,以及自身和美国社会的契合程度时,就贸然舍弃在中国拥有的一切。

千万不要等到父母真的老了,才去思考,你的父母,适合如何养老。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们

汉加风平台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草根创业。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闲闲聊时事》为一周新闻综述;《加国职场》关注留学生就业;《汉加财经》为北美和中国每日财经简讯及《温哥华创业故事》系列、《加国养老》专题。

新闻线索:vanwestca@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