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温考枪牌学习班 报名都满了

2015-11-23 章天天 汉加风

据加西网友小饼干奥利奥介绍

”刚刚瞄了一眼枪牌学习班的网站 12月的班已经full了

要等2016了 具体日期还没出来

生意很不错呀 “在她提及的那家网站上,写着致歉的话:


We apologize for the reduced training schedule. We will only be running a few courses in 2016. Dates have not yet been finalized and will not be available until December 2015.


记者电话采访了在大温地区教授猎牌、枪牌及户外运动多年的余大想教练(Sandy Yu)。余教练自1996年起,在加拿大根据政府标准用中文和英文教授枪支安全课程。多年来余教练训练了超过1600名学生。据余教练介绍,目前枪牌学习班的确报名踊跃,有专门前来要求加开小班的学员。可能是巴黎发生恐怖袭击后,大家想多了解一点枪支方面的知识。



延伸阅读:城市猎人余大想的故事

人类的历史,依着狩猎这条珠珞,能完整地串缀起来,就象春天的柳条,随风摇曳出一串串的靓丽和风韵,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人类作为狩猎者的历史要比作为开始定居下来的农耕者的历史长上40倍。在农业社会产生前,人类的天性就已经形成,并一直存留到今天,随时露出峥嵘,穿插在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中国的狩猎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吴越春秋》中有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形象地描写出了包括制造工具在内的狩猎全过程。而把狩猎上升到一定的文化地位乃至政治地位,大概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要求恢复的周礼里,六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礼、乐、射、御、书、数。这当中的“射”便是从狩猎行为中演化而来。所谓“逐鹿中原”,《史记》有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就把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比喻为追逐猎物的行为,可见那时候狩猎在日常生活中的频繁和重要。

什么是狩猎?百度这样对“狩猎”进行释义:“捕杀或猎取野生动物”。同时也指出,打猎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应用技术。狩猎是狩猎业的一个重要过程,狩猎这个生产过程,除猎捕野生动物,开发国家野生动物资源以外,还起到控制野生动物种群,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



(一)发明家的追求
有人喜欢玩麻将,有人喜欢去赌场,但如何更好的去玩,玩出高雅、玩出水准、玩出境界、玩出智慧来需要动脑。玩分许多种:浪漫、时尚、乐趣、冒险、娱乐------在平静庸懒的寻常日子里,能随心所欲地畅快玩,把玩和事业、发明、科研、生意很好的揉合在一起,把消遣休闲与健康运动相对接更是不容易

余大想喜欢潜水、航海、打猎、射箭、骑马、射击。他的人生被华丽地划分为两个阶段:
他曾经是一名特许土地测量师。当他在香港政府部门服务期间,因为活跃好动,利用工余时间,参加了各种户外活动:如骑马、射箭、射击等。在潜水方面,他拥有英国潜水总会最高资格的一级潜水员证水,也考获了BS-AC,CMAS,NAUI及PADI潜水组织的潜水教练员牌照。此外他编写的有关潜水书籍,更被香港皇家警察纳为教科书.于此同时,他还教授救生员潜水

1978年,由于玩潜水的朋友中有人玩枪,他也一同去香港的枪会玩枪。后来加入亚洲枪会,成为终身会员,并开始教导新人。
在香港,玩真枪射击是个高消费的爱好且不普及。他告诉我许多大佬收藏的枪支昂贵雕花,只为追求场面上的漂亮有型,但枪法却银枪腊头--拿起枪来架式十足,好看却打靶不准的故事

1989年,他携家带口移民登陆温哥华。并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在本地一间土地测量公司找到一份工程师的职位。

安定下来以后,余大想捡拾起过往的爱好

亚洲国家对枪械的管制,一般都比加拿大来的严格。大部分来自亚洲的移民,对枪械也比较陌生。但他却不同,新的环境让他更加觉得如鱼得水。

他发觉本地法例容许枪械拥有者将手枪带回家的规例,可能会造成危险。当不法分子闯进家门,偷或夺去家中收藏的手枪,后果将十分严重。他产生制造一个手枪安全制的想法。这个安全锁只容许手枪的所有者才能开动手枪。平时安全锁会将枪锁紧,其他人即使牵动手枪板柄,也不能开动手枪

他踏上了从一名发烧友到发明家到商家转型的征程。

但开始时侯,他是绝不会料到接下来的日子将过的如此步履艰难。在悠悠岁月里,怀着金色的期待启航,却一路有风暴随行。

他先设计了一个样本,又去UBC做了一番专利搜索。那时的电脑技术还不象今天这样发达,图书管理员用的是胶片检索法。同时,他把盘旋在脑海里的概念每天不停地改良。常常在车库里磨着零件,他会疲倦的拿着工具睡去,半夜醒来,揉揉眼睛继续接着干。就如门捷列夫在梦中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有天在梦境里他得到启发,固定下他的发明原理。

1993年他成功制造出聪明锁的草案:
他的发明原理是利用火车头拉动火车卡的原理,透过磁力来连紧出一条机械轨道来。当带着磁力戒子的持枪者手握枪柄时,才能将手枪开动,就是当手枪落入其他人的手里,也能立即将枪锁紧,不能开枪,无法使子弹射出,使枪主有足够的时间脱险,大大降低了受枪击的危险。

样品出来了,开始专利申请

初初他凭着英文不错,想自己写专利报告。绘图纸、写文案弄出厚厚的一叠文件。寄出后,美国专利局给了他一封回信,说他不符合要求,打回炉,要他重新写。
走了一些弯路,最后他还是找到一家开在Downtown的专利律师事务所,花了$1.5万来帮助准备材料。他在这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他拿给我看律师行写的专利申请报告。的确,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写的角度和理解要求会很不同。这家律师行专门替人办理申请专利手续,术业有专攻,这钱省不得

1995年3月,他拿到美国专利局的批准,获得一份有效期为20年的专利牌照。

他辞去了土地测量师的工作,全情投入发明工作中。他以为从此踏上光明之路,可更泥泞的乱石路在前方等着他


开模具

刚开始时找的是西人公司。他打小生活的环境和朋友全是和西人打交道,找西人公司是一种思维习惯
他们非常地刻板,一定要求很具体的尺寸,按照固定行动程序进行。一次次的实验和磨合都不能成功,前后他共赔进去5万元

最后他找到了一家从多伦多过来的香港厂的老板,才实验成功。这家香港工厂的师傅,平日打多了样,只要看一眼一个泥巴捏成的玩具,就能把成品仿出来

时间已到了1998年,他固定了模板,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了

创业道路是如此的艰难。世界上每天有大把的专利诞生,但真正能投入到实际运用中去并转化为商品的却没有几个。

获得专利后他曾经与多家大型制枪厂联络,得来的反馈全是冷冰冰。枪厂担心一旦安装“指环锁”后,将影响到手枪在二手市场上的销售。
于是他又奔波在各大展会上。从南到北,"SHOT" show,NRA show, Van Gun show,还聘请了一个金发碧眼的销售员Steven.摊位费,差旅费、广告费、促销费、员工工资、每天就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出去


整整7年,每年每天他都在赔钱,这时他陆续有了三个孩子,最小的才刚刚出世.到美国、加拿大各地搞展览,家里的事他一点也顾不上。

他的太太,一名香港的辅警,在加拿大找到份文员的工作,支撑起家庭的经济。当年她在潜水考试时偶而结识了他。那时他作为青年才俊,出的潜水著作一版、二版脱销而空,她是他的Fan,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靠父亲、兄弟姐妹的资助、太太的支持他熬了下来。有点象李安穷困潦倒时的历程。


期间,他遇到过各色人等。

第一次在SHOT Show 就有个白人来踢馆。跑来横加指责。说他的发明是剽窃别人的思想。他拿出他的专利批文和别人据理力争,对方才悻悻离去

有些枪杂志社的评论员,尽管当着他的面他们好评不断,但没有人真正去花时间写些点评文章。他至今还记得他成长路上第一个伯乐:R.K. CAM PBELL(From S.W.A.T. Magazine, January 1999)他是一名退役警察,后来在一家枪杂志上为他的发明写了篇专栏文章。

他的竞争对手之一是美国最大的枪厂。他们有大笔的金钱、雇得起最优秀的技术人员,投入巨额的广告费来开拓市场。但他们想的是如何将利润最大化,捆绑式销售他们的产品。于是就有人约他到酒店谈判,想出几十万钱把他的发明买下来,然后锁进保险箱内,束之高阁

还有些人想用他的发明作为炒作题材,通过股票市场上融资。而不是真正想提高枪的安全性。而的确有些其他的枪械发明者,通过此途径发了笔财的

打压他的、抹黑他的、收买他的、利用他的、----作为一名单纯的工程师、发明家,过往他可从没经历过如此多的商海诡道、沉浮波澜

他还走过许多的弯路:

2000年,他想降低生产成本,试着把生产移去中国。可产品总也不能达到北美市场质量要求。可厂商扣着他的模具不放。最后他只得赔了一大笔钱,把模具赎回;

针对美国的一款产品,他作了改良。但没去作专利检索,没想到第二年该产品20年的专利保护权到期,市场打破垄断,大量仿照品出笼,价格大跌了300%,他的心血白费;

一路慢慢行来,数着深深浅浅的脚印,理想、信念、诚实、坚定……有过许多辛酸,回转头来却很是欣慰:

他先后发明了指环锁、板机锁、防跳装制、枪的配件等系列产品;

2000年美国消费安全局对美国市场上75种不同的安全枪锁产品进行鉴定,他的产品是经过多环严格检验后合格的两种之一,美国消费安全局给他出具了证书;

加拿大国家枪支中心的管理主任有次在美国展会上遇到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展商,在美国的枪市场上站稳脚跟,主任和他同时为自己是加拿大人感到无比的自豪;


好的产品、好的口碑为他赢来了许多的顾客。他的消费群中有警察、消防员、文化界、教育界、政界、商界和艺术界的诸多名人;

目前他的产品通过邮购、网络销售,主要的客路市场是美国、欧洲。丹麦国家军队也慕名而来定购他的发明的产品。这么多年过去了,到2008年他才刚刚把过去投入的钱收回,略有盈余。

脑子里闪现有个设想,从一名工程师到发明家到规模经营,就如连环套,一环紧扣一环,如果其间有一步略微气馁、妥协,就会夭折。我问他,有没有后悔,有没有害怕,有没有想放弃,当前后投下去亏了几十万加币,困难重重,有人向他伸出橄榄枝,出$50万买断他专利,让他退场,他想不想就此金盆洗手?

他回答说每当他想放弃时,来自朋友的鼓励和市场实际需求的呼声,来自顾客的反馈让他重新充满了勇气,出场迎接挑战。每一次发明的过程总是那么的饶有兴趣,一个个困难去克服,一个个问题去解决,结果就象诞生了一个全新生命般的过瘾。 

追求卓越并实现最佳并非只是一种结果而已,它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他作为一名追求者应有的生命和灵魂


(二)城市猎人的自我考验

在野生的世界里,土壤、水文、植物和动物间构成一种微妙而平衡的完整,所有生态体系都彼此相互依存,维持著动态的关系。通过弱肉强食,保障了各种生物的繁殖和生存,猎人也得遵守这样一条无形的规律

耐心地等待,长徒地跋涉,细心地寻找,努力地坚忍,绝不是为了追求一秒半秒猎杀动物的刺激和快感,而是感悟整个过程的本身:当我们攀越于青藤覆盖的崇山峻岭,放歌于汹涌澎湃的汪洋怒海,跋涉于莽蛮苍凉的戈壁大漠,穿行于葳蕤繁茂的旷野密林之时,面对苍茫博大、寂静空灵、浩渺无垠的自然界,我们对生命会有些许的感动,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渺小如一粒微尘。只有在此时,我们会减少一些轻狂和孤傲,减少一点虚浮和无知,消退几分乖戾和狂躁。重新审视自我、审视人生。保持清醒,耳聪目明。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蝼蚁弱虫、虎狼悍兽,生生不息,绵延无尽。在这个时以亿万年运行计的小小行星上,众生永远平等

在野外,没有其他人在一起,更容易暴露人类的劣根性。你需要自律,就算一头你朝思暮想的糜鹿出现在眼前,但只要超过捕猎的时间,猎人也要遵守约束,不能捕杀,这是考验个人的修为和诚实,也是给其他生物公平的生存机会。



作为一名城市猎人,狩猎者向来有一套共存的方式,互相尊重,打猎会使人心情愉悦,思维更加活跃,情绪更加热忱,目光更加敏锐,斗志更加旺盛。只是有些新加入的人,修为不够,有意或无意的破坏,滥捕滥杀,罔顾安全,他给我举了以下的几个例子:

每年在温哥华岛上打马鹿(ELK),需要抽签等候,抽到猎票才可以去打。但在来自亚洲的新猎人中偷猎行为发生的比率较高;

有一过去在大陆当过兵的猎人用56式枪打熊时,熊胸口受伤流血倒地。该人不上前补枪,用刺刀捅死熊,这也是不对的。猎人选用开花子弹的目的是为了让动物无痛感的快速死去。开枪时要从动物的肺或心脏部位准确射入,不能枪法不准,打到动物的肚皮或其地方,让动物受苦。猎人需要平日多去靶场,苦练枪法。要怀着慈爱心肠遵重动物;

打熊时熊的身体和生殖器不可分离。不能打带着小熊的母熊,不能挥舞着动物的残肢扰民;对于死去的动物也要人道;

在猎区不能坐在车后厢里一边开车一边射击,任何狩猎行为都需要严格守法。看到违规者要向西人学习,记下当事人车牌,立即打电话举报;

有些华人自作聪明,被森林警察告上法庭后,立即将枪换名过户转给朋友,以为这就可以逃避枪支充公。但法庭会以违法10次被捉到只有1次的概率来推断,会处以高额的罚款。若枪支充不了公,法庭将处以等额的枪款处罚;还有些小留仗着家里有钱,偷猎被抓后蛮不在乎。当森林警察看到罚钱对你不起作用时,就会控告让你去坐牢;

一班东印裔人士狩猎,一行十来人,却只有一两张狩猎许可证,而非一人一张;

有些亚裔人士只为取熊胆而偷偷猎熊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只有确定了你会带走所有的猎物,你才去猎杀;

1996年他鉴于温哥华教学市场上良莠混杂的状况,考取了教练牌,开始把他的经验传给学生.他成了一名枪械教练和主考官;

2003年他荣获IPSC(实战射击)B系列BC省第一名;

同年在PPC(警察射击比赛)中获得第四名;

同时他还作为童子军的教练,教孩子们观察水、草、掩体,懂得自然的生态,学会野外生存,感恩造物主给我们食物。打猎是对人的本性、规范和自律的训练,能培养人的性格。

爱好户外运动的狩猎者,要想合法地在BC省狩猎,必须要参加枪牌班学习,切实地了解枪械的基本常识。老师会在学习中讲解枪械的历史及种类、枪械安全使用,弹药知识,射击方法及必要程序,枪械的维护和收藏,枪械拥有和使用者责任及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完成课程将统一考试,学员必须通过《加拿大枪械安全使用》考试,要取得80分以上成绩才可申请持枪证。申请需要填写一份枪证申请表,并且附上无犯罪证明、亲属同意签字以及两位证明人签字,然后寄给政府。等待政府审查,将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会在不同的时间段把持枪证寄给申请人

有了持枪证后,再参加猎牌的“CORE”课程及考试,一般合格分数为75分,内容包括:野外生存及安全,各种动物的识别,狩猎法规及规则,做为猎人的狩猎道德,爱护生态及熟知野生动物管理等。

在打猎时,最初级的猎人往往会拿打熊来练手。只能到了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打到山羊。它意味着你有好的追踪体能、有精湛的枪法,能在200 -400米以外瞄准目标开枪、能在山里过夜、有体力把一头开了膛的山羊从山道的小径上背下来、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

在加拿大,每年都会对全世界开放猎杀大角羊的额度,在各国竞投标。去年一美国人以25万美元才投得能打一头羊。收取的款额,以一定的比例拨给国家公园的保护野生动物基金会,还有相应的数额给当地的社区来维护生态。科学的狩猎保护了更多的野生珍稀动物。

捕鱼和狩猎,是加拿大人传统的户外活动,每年8月到来年三月底的狩猎季节,每个时段,每个猎区,都规定不同的野生动物可供捕猎。这些数据和管理条律来源于长期的科学研究。


谈及未来,他的目标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他独创的GODI体系。让全世界的狩猎爱好者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证标准。任何一个成员和教练的资格可在全球不同的地方登录网站迅速查阅。这个资格认证对成员在各个国家和地方参加某种运动如狩猎, 野外露营, 射击等非常有用。无任你是到南非、到欧州打猎别人都能知道你的水平程度。

他想象力丰富,是个多才多艺的发明家;枪械工作给他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挑战感和满足感;教书育人,让他不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尽管在香港时他的收入是加拿大的五倍,年轻的他那时就名声雀起,收入丰厚,回首走过的路,他说他不悔,他永远懂得自己要的是什麼,自己在追求什麼。

“只有懂得打猎的人,会对自然有深厚的感情。因为热爱自然,才能融入自然,才能够亲身体验到自然与人的关系,千锤百炼,是城市猎人的追求”最后余大想强调说。



此文刊登于2009年6月大华商报


关于我们

汉加风平台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草根创业。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闲闲聊时事》为一周新闻综述;《加国职场》关注留学生就业;《汉加财经》为北美和中国每日财经简讯及《温哥华创业故事》系列、《加国养老》专题。

新闻线索:vanwestca@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