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古国画山水作品欣赏

2016-12-24 ☺触发精彩过往☞ 君和艺品

【君和艺品】轻触订阅

经典↑一触即发


【艺术家简介】


       陶勇,署,陶古,字,圆谋,号,恒馨,侃廬,鼒翁。上山下乡知青,大学文化,工程师。1959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墉桥人,现居北京。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美术创作院驻院书画师,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北京天开六祖禅院书画社社长,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签约书画家,中国杏花村书画院艺术顾问。

      陶古,幼承家教,亦书、亦画、亦诗文。书法以唐楷入手,后习汉隶《乙瑛碑》、《礼器碑》、《石门颂》、《张迁碑》等;其后研习草圣张旭《古诗四首》、怀素《自叙帖》,特别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争座位贴》,深入数载研究。  1985年就读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函授班,后师从刘文华先生。

绘画以国画山水为主,少年时期临写《芥子园》后临大量的古今山水。1999年北上京城师从王镛,对传统山水系统的学习,绘画定点在宋、元时代的文人画。此后,又深入的研究黄宾虹大师的山水画,以书入画,从笔法到墨法都有着长足的进步。2002年以来,绘画以焦墨为主,师从初中海先生。

     诗文,幼受家庭影响,研读古文学、古诗词。后拜黄振铎先生为师,长期与叶庆武先生、馨河先生、徐干等诸友研讨互进。

     陶古在长期的创作中,书自己的诗文,画自己的诗意。

     以鲜明的笔墨语言,诠译着诗情画意,传递着精神文明。

     书画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电视台,合肥博物馆,济南美术馆,南京美术馆等全国各地展出。作品书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新人新作展,并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十一届教学成果展中获一等奖。绘画作品在第二界中华之光全国书画作品展获优秀奖、杏花村月满中秋口子窖杯全球华人书画名家作品联展获优秀奖等。

       作品先后刊登在《美术教育研究》、《神州》、《安徽文学》、《安徽商报》、《中国书画报》、《人大》、《书法导报》、《书法教育》等等几十家专业媒体和主流杂志作专题发表,央视、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数字电视台、腾讯、优酷视频等,予以专题采访报道。2016年应邀出席中央电视台《泼墨中华情》猴年春晚。201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诗意丹青月满家园》诗书画歌咏中秋晚会。


【作品欣赏】












































【艺术评论】


(一)


初识陶古 

——陶古书画漫评

文/ 张成


今年是龙年,是个指路头见喜,吉祥如意的年份。


年初二的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推开滑盖,原来是书法家陶古先生打来的,邀我去“天下第一面”吃饭。说实话,我与陶先生曾经有过一面之识,不好意思叨扰,但不耐不过先生言深语重的诚恳与厚爱,只得“恭敬不如从命”于是便简装前往,从容赴约。


陶先生“修长八尺,形貌  丽”,斯文儒雅,倜傥风流,是个典型的豪情  爽之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席上的陶古先生谈笑风生,说古论今,心旷神怡,英姿卓然,颇有几分“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风骨。包厢的墙上有两幅字,一副是著名书法家郭大华先生所写,另一幅是毛体,只可惜落款处没有具名。陶先生酒到微酣处,脱帽露顶,借题发挥,金声玉振,字字  珠。完全是一派“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文人本色,放浪形骸,落拓不羁。先生放言:千年中国,没有书法家,我和在座的同仁,初听一惊,何言如斯?但扪心一想,确有几分道理。王羲之是右军将军,颜鲁公是平原太守,苏东坡是诸州通判,三大行书,尚且如此,其余诸生,情何以堪?所谓“书法家”,只不过是后人的尊奉。书法上,我也只是老生后学,并无多少自己的真知灼见,只有俯道执颐,附耳恭听。


平心而论,陶先生的许多观点算得上独具慧眼,自铸伟词,尤其是对书法的三大境界的论述,的确是有的放矢,击中肯綮,难怪欧阳中石教授早在陶先生于京华问学期间,就对其推重嘉许,青眼相向。中国书法向来注重传统文化,遵守“书学即是人学”的道德理念。由元入明雪楹道人,由明入清的烟谭渔叟,多受后人诟病,也就不足为奇了。书法是一个人见识学养的直接外化,除了具有高尚的个人情操之外,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断然不可或缺。


因此,陶先生在书法绘画之外余,多制他技,广闻约取,诸类旁通,对哲学、文学、历史、禅宗等,多有涉猎,且能自拔于流俗之外,堪称一位“集大成”的书法。


不待酒罢席散,饭店老板硬是急不可耐地接陶先生留下墨宝,人面如金,盛情难却,陶先生只好应命。以我对陶先生的印象,他一定会披襟岸帻,手舞足蹈,神龙飞驾,天马行空。其书法大作也应当是唳鹤巡天,不见端倪。谁知陶先生竟一改装容,慢条斯理,平心静气,聚精凝神,然后写出“怀抱观古今”五个大字,笔画酋劲,盘钢曲铁,墨色苍茫,赢来满堂喝彩。观陶先生书法,殊今异古,惊世骇俗,法高于意,意高于心。诚如唐张怀瓘《文字论》所言:“深识书者,惟观神彩,不见字形……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然须考其发意所由,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陶先生六上北京学艺,终得高师真传,其书法已入化境,纤尘不染。“早年比技,晚年比寿”是陶先生的书法心言,他所期待的,也许正是孙过庭“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书法绝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使我想起王国维的三大治学境界,这也是陶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终极追求!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陶先生正值人生壮年,挥斥方遒,繁花似锦。作为常年住会合肥的职业书法家,有很多机会接触翰墨能手,社会名流,其眼界,艺界,心界,自然是风物长宜,海阔天空。“居士寻诗墨未干,杏花消息雨声寒。谁言诗到苏黄尽,万里南行眼界宽”。原陶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推陈弃旧,淘古出新……



(二)


秋老苍山骨铮铮

——陶古山水印象

文 / 初中海

自古以来,绘画之事对于画家而言,不外乎天资、学力二者,而陶古则二者皆备。其山水绘画,有古法,有己意;有传统,有发展;有功力,有性灵;而呈现一种个性鲜明的“笔墨表现主义”风格。

上个世纪初,西学东渐,东学西传,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之于中国绘画,具有一种东西方文化之间之默契,以西方人之思维而鉴赏中国绘画其见解十分到位:“中国的画家,把种种自然的印象,经过一道灵魂的酝酿,自律的综合,再表现出一个新的整个的理想世界出来,这是真的艺术”。而黄宾虹先生以典型之东方人之思维,对于中国绘画之高度概括则更是一语中的,以为古人所言“造化入画,画夺造化”,一个“夺”最难,“造化天地,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画者能夺其神韵,才是真画”。

细细参悟两位大师所言,所谓“灵魂的酝酿”与一个“夺”字,其内在本质与特性是一致的。所以,“真画”即“真的艺术”必具备两点:一者,识得造化神韵,此乃对于画家之学养与艺术审美的要求;二者,表现造化神韵之技法与完美呈现造化之神韵内美,此为对于画家笔墨与笔墨精神的检验。

陶古喜读书,善思考,其学养厚;而又酷爱绘事,数十年孜孜不倦,究心斯道,功力颇深。陶古之山水,学宗宋元,大得津涯,尤其擅长焦墨作画,笔力雄健,墨气沉厚,笔墨之妙已然令我抚掌;而又能以学养滋润笔墨,气合书卷,故其笔下之山水经过“灵魂的酝酿”已然非复自然之山之水,而为胸中之丘壑也:山高水长,烟云出没,林壑杳然,亭台深藏,观之令人高旷、清迈、淡宕、超然,其“夺”造化之功夫确属不凡。纵观当代画坛,陶古之山水,苍茫厚重,浑朴空灵,艺术个性如此鲜明,实为难能可贵,其艺术未来不可限量也。


2015年10月13日 于北京一道画馆。



陶古先生在创作中


谢谢欣赏





【君和艺品☆鉴藏专线】

15628980715


---------------推 广---------------


风生水起融于艺

品鉴人生多坦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