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部思维益智的纪录片,教会孩子用理性思维明辨真伪,逻辑强大更聪明!
在成长过程中
一起分享专业、实用、有趣的亲子新知与体验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在家的日子,总有干货和惊喜的大手牵小手,认认真真精选了几部适合孩子们益智、锻炼思维的片子,全家一起看是极好不过了!
其实,之所以想到写“思维系列的假期荐片”,也源于一件小事。
昨天,一位朋友在圈里发了这么一件事。她跟孩子讨论这学期学过的数学知识,发现0这个数,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它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现在教科书改了,0已经被认定为偶数。
她很好奇数学家是经过怎样的思考(也许一块黑板都写不下的证明式)得出的这个结论。
孩子对此却一脸不屑,“想那么多干嘛,老师说它是偶数就一定是,记住就行了”。
好像觉得哪里不对。
他们这代人语数外学得比我们都要难,放在同一年龄段,刷题背书单词量样样都可以秒杀我们。
可是如果失去了对“0为什么是偶数”的好奇心,失去了对万事万物何以如此的探究欲,学得再多会不会离当初出发的那颗心越远?
手手君也深有同感。
所以,这个寒假,手手君决定找几部有关思维启迪的纪录片给孩子看。
趁着底层思维还没搭建完成,
趁着大脑回路还没彻底僵化,
让孩子们体会好奇和思考的魅力,
明白人能够掌握的知识永远是沧海一粟,
而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
却能涵容万象,永不枯竭。
本文推荐的思维益智片,幼儿到小学生甚至成人都适合。
知识性:★★★★
趣味性:★★★★★
启发性:★★★★★
精致度:★★★
乌鸦喝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日本的这部纪录片《像乌鸦一样思考》从2013年开播以来也已经成为儿童片的神作。要说适合给孩子看的思维类纪录片,它几乎是当之无愧的NO.1。
片子希望用乌鸦的形象提醒大家,如果不好好用脑子去思考,我们连一只乌鸦都不如。
它没有精美的画面,也没有宏大的叙事,镜头聚焦的都是平日里不被注意的生活琐事。
可是琐事里有大学问,鸡毛蒜皮里有大文章。
片子用一个个精短扎实的案例,启发观者的思考,引导大家掌握观察、假设、实验、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
非常神奇的是,它不仅抓住了儿童观众,而且吸引了许多成年人,一看进去就停不下来。豆瓣评分高达9.4!
取自伊索寓言的乌鸦喝水故事,到纪录片里变成了乌鸦吃东西。这倒也没什么,要喝水还是吃东西总得尊重乌鸦的选择。
只是每集不到10分钟的篇幅,乌鸦的片头就要用去将近一分半钟,大概是本片唯一的槽点——主角光环太重,哈哈。
主体部分又异常紧凑,每集四个案例,从观察到实践到最终证明,每个平均用时不到两分钟,半毛钱废话都没有。
以其中一集为例,看看这部片子有多好玩。
第一个案例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但你首先要学会观察。
比如家里养的乌龟,慢慢地从小长成大——问题来了,那么硬的龟甲,是怎么变大的呢?
是龟甲整体变大了呢,还是外侧一层层长出了新甲?
经过对比,龟甲的片数并没有增加,证明外圈长出新甲的假设不成立。
接下来,通过放大乌龟小时候的照片可见,现在每片龟甲的样子和小时候并不完全一样。
玄机也许就藏在长大的龟甲上面黑色的部分。很多细小的纹路很像是树干的年轮,有没有可能就是不断生长的部分?
经过比对,长大后的龟甲中间黄色的部分仍然和小时候的大小形状一样,变化的就是黑色部分。
BINGO,答案找到了!
乌龟的龟甲是这样生长的。
第二个环节叫德德尼翁,以动画的形式呈现。
冰面上出现一个圆洞,它是怎么来的?
鲸鱼的出气孔?
潜水艇瞭望口?
猜的都不对。
原来就是渔民的打渔洞啊。
第三个环节,苍井优的科学实验。
一根玻璃管堵住一头往里灌水。
水满之后将一只空塑料瓶放进管中,看到它浮在管子的上端。
提问:将玻璃管倒置后,塑料瓶会怎么样。上浮?不动?和水一起流出来?
答案揭晓。当玻璃管倒置之后,塑料瓶随着水的流出不断上升,一直升到了顶端!
为什么呢?因为水会从瓶子周围流下来,空气受到了水的阻碍后
……
怎么回事?屏幕忽然只剩一片空白,下有一行小字:“接下来请自己思考”。
抓耳挠腮了吧?极度不爽了吧?哪有说话说半拉的人,何况是这么节骨眼的地方!
但节目的制作者就是要让你难受,让你卡在知道和不知道中间浑身不舒服,然后,自己踏上寻找的路。
因为知不知道答案不重要,肯不肯自己去思考和探究才重要!
最后一个环节,生活中的小发现。
我们吃的栗子,为什么有些长得圆圆的,有些却是扁扁的?
因为长成不同形状的栗子,才能抱成团挤在一个壳里啊。
小小的栗子竟然也暗藏学问呢。带着发现的眼睛去看,我们的世界会有多好玩呢?
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发现问题,不以灌输答案为目的,而以启发思考为要旨。
那正是我们越来越缺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被保护的天性啊!
知识性:★★★★
趣味性:★★★★★
启发性:★★★★
精致度:★★★★
我们生活在感官经验的世界里,对自己真的足够了解吗?
记忆力是怎么一回事?眼睛会不会欺骗我们?大脑是否可以被锻炼得更加强大?
这部记录片会带领孩子们走出固有的认知,用互动实验和科学技巧,解释我们的大脑如何制造幻觉,我们的感官如何被骗,看起来非常有趣。
《眼见为凭》中展现了许多视错觉现象,比如,魔术师是怎么把酒瓶变没的?
因为大脑利用眼前的视觉线索,判断出酒瓶就在魔术师手边。事实却是——
酒瓶在魔术师身后半米的地方。我们的眼睛伙同他和他的助手一起骗过了我们。
灌篮高手们戴上特殊棱镜制作的眼罩,视线产生了30度角的偏移。
于是大家的投篮都偏移了30度。
等他们渐渐适应了这个偏角,再次能够投准后,又被要求摘下眼罩。
没有折射,也没有偏角,应该能投进了吧?
结果,球又向着反方向发生了偏移。
因为身体已经根据篮筐位置的移动作出了调整,而大脑必须向相反的方向调整,偏差就出现了。
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
盯着下面的圆圈看一会,再把手放到眼前,你会觉得手变大了。这就是“运动后效”。
下面图中的女人,你能看出她是在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吗?
其实这两种答案都对,因为能借鉴的线索有限无法作出判断,这叫做“双稳影像”。
这些生活中的哈哈镜般的现象,都能引发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进而想知道自己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更神奇的还有《大脑锻炼术》。
聪明和愚笨是不变的吗?不,我们的大脑拥有惊人的可塑性,对它加以训练,就能获得在健身房锻炼肌肉的效果。
老母亲们又兴奋了:学渣的大脑也能练得像学霸一样吗?试试看吧。
不代表任何确定意义的组多图,可以培养发散性思维。你能从以下图片中看出什么来?
西红柿三明治?红色信号灯?
有意思的是,儿童比成年人更擅长玩这类游戏,他们能给出各种匪夷所思的答案。因为他们头脑中的条框少,看到东西不会立刻做分类,所以能够给出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打破框框,或者一开始就少树立框框,让孩子像孩子那样去思考。
记忆力是另一类问题。
用什么办法能帮我们记住陌生人的名字?可以利用名字的发音来构建联想。
比如女孩的名字叫“Gia”,想象她是一个天才儿童,天才“genius”的发音“和”Gia"很相近,于是你就记住了她叫Gia。
或者也可以用旋律记忆法,把“雷切尔、德温、劳拉、安”四个名字用“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旋律唱几遍,你就能更轻松地记住它们。
这主意不错,要不把新概念课文也给娃谱成曲子来唱?
最后,是培养专注力,是的,专注使人聪明。
当有人问你:“洪水到来之前,上帝要求摩西每种动物各带几只上方舟?”
注意!如果你不够专注,多半只会注意“动物”、“方舟”这些词,却忽略了——“摩西”。上帝有叫摩西造船吗?不,他委托的明明是诺亚!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比起老母亲们每天碎碎念着“做作业要专心”,这些有趣又有料的纪录片或许更能让孩子们入脑入心吧。
知识性:★★★★
趣味性:★★★★★
启发性:★★★★★
精致度:★★★★
逻辑思维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但讲解起来却常常枯燥难懂。
BBC的这部《逻辑的乐趣》好就好在它并不堆砌术语,也不生硬灌输,而是用好玩的故事给你讲逻辑。
逻辑是什么呢?来看一个小故事。
三个逻辑学家走进一个酒馆。酒保问:“你们都要啤酒吗?”
第一个人说:“我不知道”。
第二个说:“我不知道”。
第三个听完前面的回答,果断答复:“是的我们都要啤酒”。
为什么呢?
因为问题是他们是否“都”要啤酒,只要有一个人不要,就不是“都”。
第一个人想要啤酒,但他不确定其他两个人要不要,所以答不知道。
第二个人听懂了第一个人想要,他自己也想要,但他不清楚第三个人的想法,所以他也说不知道。
最后第三个人听懂了前面两位的意思,加上他自己也想喝啤酒,才能确定地回答:“YES”。
故事巧妙地告诉孩子,逻辑不是知识,它是关于正确推理的规则,能帮助我们组织和运用知识,发现答案。
接着,开始介绍逻辑学的历史沿革和一些重要的逻辑学知识,包括三段论、布尔运算、逻辑计算过程的自动化、悖论、不确定性、不完全性等等。
首先是我们都熟悉的三段论。举个例子。
“人必有一死。”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必有一死”。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逻辑推理三段论。
看起来很简单对不对?只是无辜躺枪的苏格拉底老先生好像不大高兴。
看到苏老的表情,刚刚还在认真思考逻辑问题的我忍不住又笑了——搞逻辑的脑洞怎么也这么大?
好了认真脸!
三段论其实并不这么简单。亚里士多德早就发现了,在所有256种三段论中,有效的只有19种,其它都靠不住。
比如:
“猫都有四条腿。
我的狗有四条腿。
所以我的狗是猫。”
这就明显错了。
开动脑筋想想,还有哪些三段论是能够成立的?
悖论这个逻辑怪物曾经困扰了逻辑学家几个世纪,甚至一度威胁到数学的根基。
看看这句话,你认为它是对的还是错的?
对,这就是典型的悖论。如果你认为这句话是对的,它就是错的;你认为这句话是错的,它就是对的。
但这只是最浅显的一种悖论。
后面这个关于事物的集合和它本身关系的复杂悖论,即使画成了图形,解说员也说破了嘴巴,我还是没-看-懂。
但这丝毫不妨碍,这部片子整体的吸引力。因为它不仅讲解高深的逻辑难题,还用实例告诉我们,逻辑到底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
我们也许不知道什么是布尔运算,但它就是计算机的基本运算方式。它把数据转换成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按照与(and)、或(or)、非(not)三种逻辑关系进行运算。同时进行无数个布尔运算的,就是计算机。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能用上智能手机,能在家里刷抖音点外卖上网课,都有赖于科学家们发现的逻辑规律——伟大的逻辑!
片中还用一组孩子充当比特,玩了一场真人计算游戏,真实还原了计算机里面的布尔运算过程。
屏幕外的孩子们,是不是也蠢蠢欲动想钻进去做个小比特?那就好好学逻辑学编程吧。
此外片中还讲到了逻辑计算过程的自动化、不确定性、不完全性、注重实践的逻辑革命等等。
一个小时片子看下来,感觉自己的脑容量都被撑大了!
您可以发送关键词 逻辑 到大手牵小手公众号获得观看链接
《数学大迷思》
知识性:★★★★
趣味性:★★★★
启发性:★★★★
精致度:★★★★★
数学到底从何而来?又为何如此重要?
纪录片的前半段,为我们揭示出一个由数字主宰的大千世界。我们眼中司空见惯的一切,似乎都暗藏着数学的秘密。
美丽的花朵,花瓣各有3片、5片……34片、55片……
这些数字是偶然的吗?
它们的秘密在十三世纪被数学家斐波那奇发现。
花瓣片数组成的数列中,每两个数相加之和等于后面一个数。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奇数列。
河流的实际长度与它的直线距离的比率通常接近π的值。
数学与音乐的双生关系更是早已得到公认。在八度、五度、四度音阶中,两个音震动琴弦的长度都成特定的比例关系。
小到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2:1关系。
大到宇宙中星体的运转速度,都遵循着一定的数字比例关系。
好神奇对不对?
但这还只是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在精确科学的领域,物理学几乎整个就是架构在数学之上的科学。
几乎所有的物理现象,都遵循着数学规律。而数学计算的推进又常常准确地预测我们还没有发现的物理现象。
十九世纪苏格兰数学家Maxwel发表了一系列方程解释了电与磁的关系。
根据这一预测,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波。
这个世界从此有了电报、电话,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世界是用数学语言编写的吗?我们的生活都要严格遵循数学计算的结果吗?
纪录片没有一根筋地把数学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是实事求是告诉大家,数学模型在物理领域的成功,并不代表所有的领域都被它完全统治。
世界并不像数学那么精确无误。生物学、气象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系统,都很难用数学的方法来建模。工程师也需要牺牲一些数学的精确性来满足实用性。
最后,片子留下一个开放性问题:数学到底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还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一个并不完美的工具?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完全是。
看这样的片子,你能感受到制作者的客观、冷静、博学与谦卑,这才是人类对待自然科学应有的态度。
您可以发送关键词 迷思 到大手牵小手公众号获得观看链接
欢迎你关注 大手牵小手 这个宝藏级的公众号!很多名师、名校长以及鸡娃有道的家长,都源源不断地提供者各种好的方法和资源!记得把 大手牵小手 公众号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啦!
适合长假刷的片子,可以戳 大手牵小手 之前的精华推荐:
《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竟然有免费官方在线逛!不用翻墙,中文导览,对孩子太友好了!攻略!》
《敢用这两个字做题目的纪录片,是寒假最值得和孩子一起看的重磅好剧!》
《这么有喜感的纪录片,5分钟一集,给孩子做中国艺术启蒙挺好!》
《这些每集才5分钟的优秀纪录片,不伤眼又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推荐!》
《赞!这部新出神作,每集才5分钟,把东西方文化史为孩子串成气势恢宏的一条线!》
《差距是在放学后拉开的!资深班主任传授的陪读经验很有用,收藏!》《一定要抓住开学前两周的“黄金期”,这位教研组长的经验太实用!》《“手执戒尺、眼中有光”,这位名师的普娃育儿经值得一看!》,都是上海名校名师为 大手牵小手 专门写来的文章,手手君强烈推荐你复习一下。
关于兴趣爱好的培养,欢迎戳 大手牵小手 的精华:
《怎样理性规划学琴之路:什么时候开始,选择哪种乐器,时间如何安排……一文说清!》
《一个学围棋的孩子成长史:我用20年才明白,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更多好文章源源不断推出,记得关注 大手牵小手 后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啦!
大手牵小手
总有干货和惊喜
选择“设为星标”
就能一键找到,不会错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