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年级到预初一,我们终于琢磨出最有效的积累单词方法,做到这几点,效果会有质的飞跃!
在成长过程中
一起分享专业、实用、有趣的亲子新知与体验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许多关注 大手牵小手 的老朋友,都记得有篇《朗读、写字、计算!这三件事拉开了入学后的差距,经验之谈!》,写得非常中肯,非常有用。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手手君的好朋友依依妈妈,她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非常注重双语启蒙、理性育儿。最初为 大手牵小手 写这篇文章时,女儿依依正读四年级,现在已经预初一(六年级)了。
最近,依依妈妈又把这两年和孩子一起琢磨背单词方法的心得贡献了出来,非常有参考性。依依妈妈发布在她的公众号 育儿修行记 上,手手君征得她的同意后,分享给大家,大家一起少走弯路!
文/ 依依妈妈
二代生词本,摘抄了包含生词的整句话。配合去年的ABC Reading 299天打卡,娃先后抄了两个笔记本,略有效果。
今年以来的是第三代,摘抄原句+造句,每天只记2个词,虽然没有了打卡奖励之类的激励措施,但是娃的阅读习惯反而坚持得更好了。
第三代生词本需要给个特写:
第一段是用荧光笔标记的生词。其实我只要求娃记单词拼写和词性就够了。音标和中文释义是她自己加的。她觉得自己的音标比较弱,所以顺便记记。中文释义,她是按照学校的抄写习惯给加上的。
实际上,我不建议写中文,因为中文释义的内涵未必跟英文单词的内涵完全一致,而且一个词有很多中文释义,娃很有可能选错。
第二段是包含生词的原句。
第三段是孩子的造句。每个段落之间空一行,这样看起来更清晰,方便复习。
孩子自己也觉得,现在的记生词方法明显比较有效。
在我家生词本的一二三代进化过程中,有几个深切的感受,值得拿出来重点说一说。
1
// 朗读不朗读差别很大
最早让孩子做生词摘抄时,是不要求她朗读的。随便看一看,随便摘一摘。
后来因为参加一个活动,孩子坚持朗读了一段时间,这才明显感受到朗读的优越性。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为一门语言,就是需要“说”的练习,不朗读就是没练到。你肯定有过这种时候,明明想到了某个单词,但就是说不出来,张口结舌半天。这就是因为缺乏“说”,所以舌头就不听话。
朗读,不仅练习了舌头,还练习了耳朵。这个单词的发音就会变得更熟悉,成为孩子听力词汇的一部分,以后做听力时就不会抓瞎。
2
// 查不查词典差别很大
查词典这么麻烦的事,孩子一般是不愿意做的。在一代生词本时代,我也“不敢”让孩子查,怕太过繁琐,影响娃的阅读积极性。
但是不查词典,是不能很好地掌握一个单词的。凡是英语高手,一定很习惯于查词典,而且一定是英英或者英汉双解词典。要理解吃透一个单词的意思,必须要看其英文释义。英文的定义更准确更严谨,而中文的内涵太广,太容易引起误解了。
孩子可以用纸质的英汉双解词典,或者网易有道或者百度翻译,然后选择其中的“牛津”词典,不要看“简明”,那个只有中文。
就是因为要查词典,所以每天只要求孩子查2个就够,孩子最多5分钟就能搞定,也就能慢慢接受这样的学习习惯。
3
// 造不造句差别很大
一个生词只有使用过,才有可能变成自己的词汇;只有使用过,才有可能正确掌握其用法;只有使用过,才能记得更牢。
而且造句越贴近自己的生活,记得越牢。有的时候,造了一个好句子,就再也不会忘记这个词了。
比如,依依对于tuck的造句:
I tucked the iphone under the pillow when mom came in. 当妈妈进来时,我把手机塞到了枕头底下。
这么符合现实情境的造句,使得她一下子就记住了tuck这个词。复习时再没有出现过遗忘。
此外,造句还对孩子的口语和写作都有帮助。
4
// 复不复习差别很大
要记住生词,光靠造句是不行的。还是得相信科学,相信记忆规律,进行定期复习。
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最好是每天复习。但是这个执行起来比较难,我们目前的做法是,周末复习。
让孩子把本周所学的10个单词及例句都朗读一遍。对于之前的单词进行浏览复习,如果发现记不起意思的,就用铅笔在单词前打钩,一并朗读复习。
其实,孩子的词汇积累过程,涉及到了听说读写各个环节:
“
素材选择
让孩子选择他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比如ABC reading中自己感兴趣的篇目,家里已购的绘本、桥梁书、章节书,Cricket等原版杂志,或者网站上的英语脱口秀,Ted talk等等。
“
听力录入
吃饭时就不建议听了,好不容易晚餐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应该好好聊聊天。
“
朗读录音
孩子一边朗读时可以一边划出不认识的单词。不要马上就查,因为很多时候读完整篇文章,往往就能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意思,而且中断阅读的过程也会破坏趣味性。
“
查词造句
因为动词的用法比较复杂,是不是及物动词,有哪些固定搭配,不查不知道,不查不会用。
名词是最不需要记录和查词典的,一般一本书看到后面自然会记住。
比如,上面gallop这个词的原文例句中hooves这个词。因为我不认识这个词,就问娃她是否知道,结果她在没有查过词典的情况下准确地说出是“马蹄”的意思,说是根据上下文猜的。
另外,ring这个词在这里也不是常见用法。娃猜是“响”的意思,她又猜对了。
“
周末复习
另外可以检查一下孩子的造句是否正确。比如下面gallop的造句中的drive这个动词就用得不合适。
“
正确激励
因此,我现在通过言语的赞赏来激励娃:
“哇,这个单词我都不知道,跟你学到了。”“你学了这么多生词,词汇量增长好快”“一周学10个,一年学500,到了初三,你的词汇量都要达到高考水平了”
其实,我说的也都是实话。如果孩子能继续坚持这样的阅读习惯,那么一年增加1000个(算上阅读中实际掌握的没记录下来的词汇),中学七年就是7000,加上初始词汇量3000,就可以妥妥地达到1万了,考托福雅思都没问题了。
其实,扩大词汇量,归根结底还是阅读习惯的养成问题。
家长们不要太雄心勃勃,也不要操之过急。阅读剂量上得太多太猛,往往落得一个虎头蛇尾。
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于,可操作、可坚持!最好能融入听、读、写、说+复习!
每天坚持15分钟,每天记录2个单词,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学习的成效,她自己也会变得更有动力。
最后说明一下,这种单词积累方法,适合大童或者词汇量在1000以上的孩子。
期待你们跟我一样,欣喜地看到孩子的慢~慢~进~步!
最后,用我此前为 大手牵小手 写过的一篇文章内容,作为本文的结尾:只要我们播下“认真”的种子,多浇水勤施肥,就真的可以静待花开。
和我喜欢的 大手牵小手 公众号的家长们共勉!
欢迎阅读依依妈妈为 大手牵小手 写的另外几篇干货好文:
《朗读、写字、计算!这三件事拉开了入学后的差距,经验之谈!》
《放学后的陪读怎么做,才能帮孩子进入良性循环?这位法律系妈妈的经验理性又实用!》
《读公办有点不甘心?但这位过来人说,有些事情要换个角度看……》
现在的形势下
没有了外教,没有了机构
纯看网盘视频录播课坐不住
要靠家长自鸡,心有余力不足
英语怎么保持学习力
接下来应该怎么适当安排?
……
大手牵小手
英语干货讲座预告
现在开始征集问题
请在本文下方写下你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问题敏感,请备注不要公开显示)
客服姐姐会收集好你们的问题
问题越细致,讲座就越有料!
【讲座嘉宾】
魔都家长熟悉的S老师
在公办名校有近20年教龄
也担任过大型机构教研总监
自己孩子马上要高考
对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这一路的英语校内校外学校都了如指掌
她之前的一系列讲座句句在理
好评无数
快留言写下你关心的问题
讲座会以群内语音形式进行
也会有精华版文字整理
记得把 大手牵小手 设为星标置顶
这样就不会错过啦!
此前,我们邀请了多位中小学名师,推出了小学到初中全年级的干货讲座。近期会密集推出文章精华整理版,尤其是在“双减”细则出台后,孩子的学习怎么规划,老师们都说得非常详细清楚,超赞!大家记得把 大手牵小手 公众号设为星标置顶,就不会错过啦!
最近,家长怒赞的其他好文,可以戳:《初中老母亲回头看:如果再读一遍小学,各个年级要狠抓的就是这几条!》《幸好在小学时,听到初中老师的这几条建议……》《为什么一个做国际教育的老师,却坚定地给孩子选择了体制内路线?》《语数外三门到底怎么分配时间?现在花那么多精力在英语上到底值不值?》《先了解考试难度是什么,才能知道该给孩子买什么书、报什么班!》《如果走体制内路线,原版阅读的方向是什么?力气要花在刀刃上!》《民办小学英语真的比公办要难很多吗?》
独家书单可以戳这里:《适合7-14岁的人文通识精选书单,孩子能读懂的历史/哲学/经济/社科好书,有趣又有益!》《买过十几套历史启蒙书,我来说说哪些特别好!》《小古文鸡血书单来啦!选对鸡饲料,学习才有效!》《有哪些适合孩子读的文学名著?》《终于有内行来说说入学后的教辅书怎么选!信息量好大!》《干货!小学数学教辅书怎么选?这篇经验贴思路相当清楚!》
大手牵小手 这个宝藏公众号还有更多好文,理性实用又容易上手,可以戳图进入专题,从语数英荤鸡到音体美素鸡,你要的干货都有!
更多好资源密集推出进入“大手牵小手”微信公众号
选择“设为星标”就能一键找到,不会错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