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五届“西部之光”丨段进:城市设计与城市双修——两个认知与三个案例

2017-06-18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

编者按


6月3日上午,第五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在南京东南大学正式启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学城乡规划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进在题为《城市设计与城市双修——两个认知与三个案例》的报告中指出城市双修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追求怎样的目标和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最终形成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成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学城乡规划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段进


段进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城市双修和城市设计,阐述了对这个问题的两个认知,并给同学们讲了三个典型案例。


规划落脚点应在城市空间上


段进教授表示,城市规划学科与社会、经济、文化、管理等密切相关,在教学当中碰到有些学生非常困惑,在短短的五年中要把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等内容完全学好,最后才能落到城市规划当中,学习内容繁多,学生觉得压力非常大。需要学那么多的学问,最后还要把它落到城市规划当中并协调起来,是很困难的。就这些困惑段进教授谈到了一个是对城市的认知,第二个是对于城乡规划学科的认知。

 

段进教授有20多年在研究城市空间,他认为城市不是某一个单体建筑或者是一个人工产品,所以它不是一个设计图和某一个规划师的理念建造起来的。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城市空间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


“有一位教授写了本书叫《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它说的非常有道理。空间、城市都是一个人造物,是我们一点点把它造起来的,但是一旦造起来以后,所有的零件是合在一起运转的,所以一旦这个城市形成以后,这个大的系统形成以后,就没有办法说任意造一个零件,这个零件造的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在城市里面运作。”段进说。


段进认为,对于学科教育的问题,大家已经认为城市空间是整个规划学科的主体,但现在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个不好的或者不完整的趋向。我们都在研究其他学科或者跟我们相关的学科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很少有以空间为主体去研究空间本身。


“有些同学讲,这个有什么意义呢?是不是也符合国际上的学术潮流呢?国际上是不是走过了这么一个过程呢?因为我长期做空间研究,知道在国外70年代的时候,社会与人文学界经历了一个大的运动叫‘空间转向’,以往过多地讲时间和事件,把空间变成了一个标注,而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个地点,这个地点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发展,论述的比较少。‘空间转向’很快地在各种学科发展方向上产生了很多以空间为主体的研究,在世界上形成了很有影响的一些学派或者一些很有影响的著作。如“空间的权利”就是以空间为主体的,“空间的生产”、还有“空间的消费”、“空间的资本”、“空间的社会逻辑”等等都是从空间出发,来研究对其他学科的反馈,以及空间本身的重要性。”段进说。


回到规划学科来说,就是要强调在做具体规划的时候,我们把落脚点放在研究这个城市空间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空间对社会、经济反馈的作用,要研究社会的需求,经济的需求,要研究空间对其他的反馈,去考虑空间的能动性。“关于空间本身的研究,我们知道空间不是某一个人决定的,它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够决定的。同样一个空间形成了以后,也是对所有这些相关领域都是有反馈的。”段进说。


段进表示,现在规划行业还是这样,进行大量的建筑设计的培训和教育。建筑和城市规划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的对象不同,一个是微观的,一个是中观的。二是价值取向不同,建筑设计是特定利益,城市是公共利益。三是建筑设计是设计产品,城乡规划是导控。


城市双修对于生态来说就是

拓展生境,合而为一


段进教授表示,对待城市和自然的态度有一个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开发利用,对城市来说是快速扩展,对自然来说是充分的利用和征服自然。第二阶段就是旧城更新,保护利用,对自然来说是敬畏,是积极保护。


“现在大家所理解的也就是第二阶段,没有真正进入到第三个阶段,什么叫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要有机织补,系统再生,对于生态来说就是拓展生境,合而为一。有机织补,系统再生,拓展生境,合而为一的时候虽然是生态修补,但是这个生态修补不只是为了生态而生态修补,是说生态和城市两者怎么能够创造一个新的生境。”段进教授说。


城市双修的三个案例


段进教授在报告中讲了三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苏州环古城水系,这是一个典型的双修案例。


“当时苏州古城和新城之间的环城河很臭,要在这个地方进行更新。而怎么更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时还没有城市织补的概念,政府提出来这个地方总共花20亿,我们就建议不进行大拆大建,基本上都是改造修补。”段进教授说。


段进教授指出,这个水系是外部自然环境和古城的重要联系带,设计成古城风貌的协调过渡区现在到苏州可以围绕这个环城水系去旅游,水已经变得很清了,沿着这个水系走,可以随时到附近的各个历史街区,沟通了所有的历史地段和景区。


“做的过程中,调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每一栋房子都做了方案。它不是观光的织补问题,是要把生态恢复与城市织补形成新的生境,我们要拆某个地方一定是系统的需要。为什么环境水系变成了非常好的旅游景点呢?这都是经过非常好的系统规划的结果。”段进教授说。

 

第二个案例,是一个旧废矿的利用。这个铜矿在琅邪山边上,是污染很大的地块,这块地怎么进行生态修复,怎么进行再利用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这个地方叫尾砂洼,在挖铜矿的时候要不断地往外吹土,它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矿区废弃地。要把这个地方激活,还是要从创造空间来满足社会要求,只有先了解社会的需求,才能把这个地方重新做活起来。规划设计将尾砂洼变成自然景观的一部分,重新组织成三条流线,给予了不同的功能,这样就把这个地方重新激活了。地下矿井空间做了一个地质博物馆,同时根据采矿的小铁路做了一个时空长廊。总的来说,把原来废矿的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空间环境。”段进教授说。


第三个案例,段进教授介绍的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校生的一个作品,这个在校生提出来的理念是线上线下微更新。


“城市织补到城市再生实际上有很多细致工作要做,不再是以前更新的模式,以他们正在做的沈阳老工业区为例,这个老工业区里面有废旧的工业和衰退的居住区,怎么进行更新?他们首先进行了调研,就是线上调研,用手机采访现场的所有人,通过调研,他们发现这个地方最主要的区域虽然还是住宅,但这个区域已经衰落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达到28%的老龄化比率,然后是下岗工人和低收入户,这些人身体都比较好。他们认为在这个地方孩子和老人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密的共同体。更新的目标应该实现老人的价值,既能够陪伴孩童,也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对孩童来说也是一样,他们既能够很好的生活和学习,也能够很好的游玩。”段进教授说。


“怎么形成触媒?怎么提供空间达到这些目标?这个就是微更新。触媒方面希望有陪护、有室内室外的,希望有可见的、有活动的,需要有组织,但是这个地方应该是双修、微更新的项目。花钱不多就把这个地方进行了更新,然后让这个地方激活,改变了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方式。” 段进教授说。


图1


段进教授认为,微更新和设计要慢慢地激活空间,或者更好地利用空间,实际上要做更细的工作。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二层平台上面,把楼顶进行了改造,做成小饭桌、图书室、老人休息室,还有一个坡道可以游戏或跑步,同时将原有的宅间的消极空间激活,加入儿童与老人的活动场地。可以说很少的投入就可以取得很大的效果,改变整个区域的生活方式。老人和孩子一起走出了窄小的室内空间,走入了公共空间,增加了交往,注入了活力,改变了生活状态。

 

“城市双修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追求怎样的目标和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最终形成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成果。”段进教授说。



相关阅读

双修与再生——第五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正式启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