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精选丨省域尺度的人居环境特色塑造——江苏案例

以下文章来源于人类居住 ,作者周岚 于春

编者按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美丽城镇,不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围绕城乡空间特色发展,近年来江苏进行了系列探索,致力通过城市规划、建筑和园林“三位一体”的联动推进,保护和彰显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特色。



江苏以编制《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为抓手,以保护乡愁、显山露水、营造特色、凸显地域文化、建设美好人居为目标,将省域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规划,从大地景观的角度,整合山水、田园、人居等综合要素。


在多维度分析省域本地特色和资源分布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城镇化发展布局要求,明确了省域特色风貌塑造的分区指引,构建了省域重点特色空间体系,同时提出,规划建设当代城乡魅力特色示范区,引导地方创新实践,展现诗情画意人居新空间的现实模样,塑造江苏大地景观和人居环境诗意共融的美丽图景,以此带动省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同发展。


1

议题的提出:全球特色危机下的特色探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地域景观特色,是民族文化和集体记忆的空间载体。土耳其著名诗人希克梅特说得好,“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这种对家乡故土的记忆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人类情感深处的心灵归属所在。对此,吴良镛院士指出,“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野,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有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此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吴良镛,2002)。


但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资本的全球流动,信息、价值观、建筑材料、承包商、设计师同样在全球流动传播,城市与建筑的地域特色遭受到来自标准化、工业化商品生产的巨大挑战,城市面貌和建筑文化的趋同几乎成为全球化的伴生物,“特色危机”(Identity Crisis)已成为一个全球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正因如此,早在1987年,亚洲建筑师协会的马尼拉会议即以“特色危机”为主题展开深入讨论。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大会更专门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对抗全球化下的文化特色趋同现象。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也未能置身事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广为学界和社会诟病,最后上升为国家的关注。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美丽城镇,不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更进一步明确: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2

探寻的发现:江苏从城市到区、省域的努力


2.1 人居愿景:可持续人居家园“HOME”的目标


江苏,一块富饶、美丽、宜居、令人向往的土地。南宋时就有“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秀美的自然山水、深厚的地域文化,为江苏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传承优良的人居文化传统、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魅力特色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联合国人居署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在大会上,江苏明确提出了建设21世纪可持续人居家园“HOME”的目标愿景。“HOME”既是英文的家园,也是社会和谐(Harmony)、经济繁荣(Opulence)、文化多元(Multi-culture)、生态友好(Eco-environment)首字母的组合。这一愿景,既传承了江苏文化传统中的人居价值观,也融合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内涵,体现了当代江苏建设美好家园的人居理想(图1)。


▲图1.可持续人居家园“HOME”


2 城市实践:规划、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联动塑造


城市空间和其中的建筑、风景园林,既是城市特色和文化精神的外在体现,也是人居环境品质内涵的重要表达,因此吴良镛院士提出以城市规划、建筑、园林为核心不断发展人居环境科学。


按照这一思想,近年来江苏通过城市规划、建筑、园林三个一级学科的联动研究,并从影响城市空间品质的三个关键方面——空间特色、建筑文化和风景园林艺术入手,三位一体联动推进实践(图2),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和提升,旨在彰显城市空间特色、创造时代建筑精品、营建宜人景观环境。


▲图2.江苏“三位一体”联动塑造城市空间特色


在鼓励建筑和园林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同时,江苏率先全面推进城市空间特色体系规划编制(图3),从设区市开始,并逐步推广至所有县以上城市。要求各地通过城市空间特色体系规划的编制,找准城市特色定位,明确特色发展方向,系统挖掘、梳理、整合和彰显城市各类自然、历史和当代建造特色景观资源,把它们“找出来、保下来、连起来、亮出来”;并以绿道、蓝道、慢行步道、特色街道串联、整合空间资源点和特色意图区,通过精心规划设计、整体艺术创造“织起来”,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特色空间体系;通过人性化的城市设计,优化空间环境,丰富文化功能,形成集中展示空间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公共空间网络体系,作为破解“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关键载体。


▲图3.南京主城特色空间规划

资源来源: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城市空间特色规划[R].2011


2.3 区域实践:区域绿道风景路的规划和实践


在推动城市空间特色体系规划实施的基础上,推动空间特色彰显和塑造的规划实践向区域延伸。近年来先后组织编制了环太湖、大运河、故黄河、沿长江等区域绿道风景路规划,在更大的尺度上搭建江苏重要特色空间的规划保护框架,并致力推动实施。


2011年会同浙江省联合编制了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绿道风景路规划——环太湖生态绿廊和风景路规划(图4)。规划构建了纵深的环湖生态湿地廊道,助推太湖水环境改善,以环湖绿道、亲水步道、慢行自行车道串联沿线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同时构建“一环多射”的区域绿道风景路体系,进一步联系周边197个自然景观和849个人文景观。


2012年江苏、浙江两省政府联合举办“环太湖生态绿廊和风景路规划实施启动仪式”,通过推动跨省合作,联动修复生态基底,提升环境质量,完善游憩和配套设施,在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传承江南水乡文化、推动地区发展转型。今天环太湖国际马拉松赛、自行车赛已成为广受市民、健身者、体育爱好者和游客喜爱的运动和文化品牌。


▲图4.环太湖风景路规划

资源来源: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环太湖地区风景路规划,2011


2.4 省域实践: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


2016年10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其中,“致力打造发展充满活力、环境美丽宜居、文化富有特色、社会和谐文明的现代化城市”的人居愿景,已经成为全省未来发展的共识目标。


为推动目标的实现,江苏在总结城市实践和区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以编制《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为抓手,将省域作为一个整体空间进行系统规划。


从大地景观的角度,整合山水、田园、人居等综合要素,以保护乡愁、显山露水、营造特色、凸显地域文化、建设美好人居为目标,在对全省城乡空间特色基因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基于不同本底特色的省域特色风貌塑造的分区指引;在对全省重要特色资源分布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省域重点特色空间体系,旨在通过有序的保护和管控,进一步强化并塑造江苏大地景观和人居环境诗意共融的美丽图景(图5)。


▲图5.宏观尺度的人居环境特色要素


《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的目标并不止于塑造特色风貌的审美考量,还旨在推动省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同发展(图6)。


从生态角度,规划推动美丽城乡建设与全省生态网架构建、生产方式转型的同步塑造,把特色空间作为生态文明时代“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重点打造载体,在保护自然本底、推动生态修复的同时,通过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配套完善,使青山、绿水、大自然能够和谐地融入百姓的生产生活;


从文化角度,城乡特色空间是承载地域发展变迁和文化记忆的载体,是满足当代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传承和发扬地域精神、营造当代文化高地的精品空间;从社会角度,特色鲜明的美好家园有助于增加居民的地域认同感和家园自豪感,是推动居民提升审美情趣和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乡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载体;


从经济角度,文化特色的塑造和宜居环境的创造,是吸引创新型经济和人才的重要手段,规划将特色空间作为推动创意经济、绿色产业、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的载体,作为提升和激发经济活力、推动城乡转型的策源地区重点打造。因此,规划以人居环境的特色塑造和特色发展为切入点,旨在推动“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人居理想的逐步实现。


▲图6.地域空间特色的价值和内涵


3

江苏省域尺度的特色认知和资源分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地域特色的形成发乎自然山水本底、见于地域历史人文,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在历史的长河中累积而成。因此城乡特色的塑造,必须基于对这块土地的深沉情感和对特色本底的深刻理解。


3.1 自然本色——平原水乡、四季景色


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的中部,地势低平,总体地貌呈现为“一山二水七分田”,其平原和水域面积的占比均居全国各省首位,具有“江河湖海汇聚”的典型平原水乡特色。


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穿越江苏境内,黄河也曾改道经过江苏,京杭大运河则纵贯江苏南北约690公里。江苏的海岸线有近1000公里,境内有河道2900余条,湖泊近300个,中国5大淡水湖中,江苏占有太湖和洪泽湖2个(图7)。


江苏的山,海拔不高却钟灵毓秀,主要有老山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云台山脉等,多分布在北部、西南与他省的交接地带。这些蜿蜒起伏的低山丘陵,往往同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兼具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价值。


▲图7.江苏自然地理分区示意


按照自然地理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江苏可分为7个自然地理分区,从南向北分别是:太湖水网平原区、宁镇扬丘陵岗地区、长江冲击平原区、里下河低洼平原区、苏北滨海平原区、淮宿黄泛平原区和徐海丘陵平原区(图8)。


▲图8.江苏自然山水资源分布示意


江苏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的多样性给江苏带来了鱼米之乡的稻麦桑蚕、菱藕茶竹、鱼蟹荷香的丰饶物产和动植物的多样性,也因此形成了了丰富的季相变化和四时景致,引来了历代无数文人墨客 “伤春悲秋”、“杏花春雨”、“梅雨煮酒”等的吟咏抒怀,在这块秀美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诸如“烟花三月下扬州”、“春来江水绿如蓝”、“月落乌啼霜满天”等赏景抒情和寄托乡思的诗词歌赋。


3.2 文化本底——南秀北雄、多元融合


江苏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南北过渡带,长江横跨东西,运河纵贯南北,中国两条最重要的水运航道在此交汇,使得江苏成为南方与北方文化、地域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汇聚与交融的地区。


从政治版图的角度,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每当中原遭遇外族入侵,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凭借着长江天堑的自然阻隔,总是扮演着中华文明守护者的角色,魏晋南北朝时的六朝建康、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南宋时期的江南皆是如此。


在近代化进程中,江苏也是中国被迫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地区所在。也正因着历史上多次的文化交融,今天的江苏形成了南秀北雄、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色,由此成为当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保存最多的地区(图9)。


▲图9.不同历史时期江苏代表性城镇及其全国影响


从亚文化分区特征看,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楚汉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等源流在此交汇,江苏不断吸收、融合、发展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徽州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精髓,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各具特色的5个亚文化分区(图10)。


▲图10.江苏五大亚文化分区示意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建筑文化特质及提升策略研究[R].2011


其中:苏锡常环太湖文化圈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圈内的城乡聚落布局注重与自然山水相融相生,建筑体量轻盈秀美,尺度宜人,形成了“粉墙黛瓦人家”的空间意象;


宁镇沿江文化圈内的南京和镇江历史上都是扼控南北的战略重地,都曾为都城所在,其传统宫殿式建筑布局和形制体现出大气恢弘的都城风范,民居建筑则兼具南方的秀美灵动和北方的硬朗大气;


苏中运河文化圈的淮安、扬州、泰州三市均因运河而兴、因盐而盛,拥有不胜枚举的精巧庭园、藏书楼、读书阁等,铸就了消费型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


苏鲁黄河文化圈呈现出刚劲雄浑的楚风汉韵文化特征,传统建筑风格硬朗,审美偏重古风,质朴率真,与江南建筑风格迥异;


沿海文化圈成陆晚,城镇移民多,故而文化上呈现出多元杂呈、开放包容的典型特征,建筑风格丰富多元。


3.3 发展格局——紧凑城镇、开敞区域


在农耕文明富庶之地基础上,江苏抓住了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的机遇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省份,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镇群的重要组成。今天的江苏以占全国1% 的土地,承载了全国约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的GDP和超过10%的财政收入。


作为中国人口密集、经济密集、城镇密集的地区所在,江苏致力探索高密度地区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道路。2016年国务院批准的《江苏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图11)在落实 “一带一路”、沿海、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江苏省情、生态基底、资源环境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需要,明确了“紧凑城镇、开敞区域”的空间战略,要求“城镇沿江、沿海、沿东陇海城镇轴集聚,以保护区域生态开放空间”,旨在通过大疏大密的城镇布局,引导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乡空间格局。


▲ 图11 | 江苏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空间结构图

图片来源: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


3.4 资源分布——重要特色资源梳理


如果说自然和文化特色本底决定了城乡特色塑造的传统基因、城镇化发展的布局要求决定了城乡特色塑造的未来格局,那么江苏重要空间特色资源的分布状况,则决定着省域重点特色空间体系的构建。


按照自然地景、城乡聚落、遗址遗迹、人文活动、传统产业等5个分类(图12),对省域重点特色资源的分布和集聚情况展开分析,并参考公众对江苏特色认知的大数据分析,形成对江苏城乡空间特色的重点资源和分布格局的综合研判(图13,14)。


▲图12.省域重点特色资源分析类型

▲图13.省域重点特色资源汇总分析

▲图14.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特色资源公众认知评价


4

省域表达:江苏省域空间特色体系塑造


4.1 面上引导——省域特色风貌塑造的分区指引


对江苏城乡空间特色的深度分析表明:所谓“江苏特色”不是一个抽象的均质概念,而是有着丰富多元的表达,其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本底特征、非均衡的资源布局基础,以及差异化的发展格局要求等,决定了不能也无法用一种秩序、一种规范、一种文化来对其引导、约束和管控。因此需要综合考量江苏地域特色的自然地理分区、亚文化分区和未来城镇化发展格局的不同要求,通过更加精细的分区引导塑造,使得江苏空间特色的表达更加精准、丰富、立体,同时兼顾传统文化根基和未来发展要求。


综合上述因素,规划将江苏城乡空间特色按照8个不同的风貌分区进行塑造引导(图15,表1)。其中以“开敞区域”为特征的4个风貌区分别是:以太湖为代表性景观的江南水乡田园景观风貌区,以宜溧金丘陵山区为代表性景观的江南丘陵田园景观风貌区,以里下河水乡湿地为代表性景观的里下河水乡田园景观风貌区,以洪泽湖和黄淮平原为代表性景观的黄淮平原田园景观风貌区;以“紧凑城镇”为特征的4个风貌区分别是:长江下游沿江平原和现代都市景观交织的沿江平原都市景观风貌区,丘陵地形、大江风貌和现代都市景观交织的沿江丘陵城市景观风貌区,滨海滩涂湿地和现代城市景观交织的滨海生态城市景观风貌区,以及低山丘陵和沿欧亚大陆桥城镇景观交织的徐海丘陵城市景观风貌区。


▲图15.江苏空间特色风貌分区图

表1.江苏省域特色风貌分区及引导策略要点


4.2 重点管控——省域重点特色空间的保护管控


基于对江苏特色的总体认知,以及对省域重点特色资源格局分布的分析、公众认知等,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要求、推动城乡特色发展、有序引导山水人文资源保护的综合角度,规划提出构建“8廊12片”的省域重点特色空间体系(图16),以确保最具江苏特色价值意义的地区可以通过强化的保护和管控实现永续发展。


▲图16.江苏省域重点特色空间体系结构


根据重点特色资源的不同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划定的12个重点特色风貌片分别代表了苏南、苏中、苏北最具典型意义的江苏大地特色景观,既构成江苏重要的生态基底,也是人们认知江苏、吟诵江苏、热爱江苏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重点特色风貌片的规划要求包括生态环境保育、景观风貌塑造、文化特色彰显、公共服务配套和特色产业发展等5个方面的综合管控要求(图17)。


▲图17.重点特色风貌片规划管控要点


重点特色景观廊道是省域重点特色空间体系的串联骨架,联系着12个省域重点特色风貌片。从彰显国家级干线廊道的江苏特色与风采、串联省域景观资源密集地区、带动省域绿色发展等方面综合考量,规划形成8条“沿江、沿河、沿海、沿重要交通走廊”的省域特色景观廊道。对特色景观廊道的规划要求包括:联系特色空间、形成整体网络效应;构建贯通绿道,多种交通方式联系;彰显多元文化、丰富特色文化内涵;完善配套服务、改善特色空间认知;带动绿色产业、提高协同发展水平(图18)。

▲图18.重点特色景观廊道规划管控要点


4.3 两点打造——当代魅力特色空间的城乡联动塑造


本次《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不仅旨在构建全省的特色风貌格局和重点特色空间体系,还旨在引导地方创新实践,规划建设当代城乡魅力特色空间(图19)。规划以特色片区、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景观资源联动发展为切入点,在城乡之间打破城乡边界优选空间完整度、资源集中度、要素复合度高以及景观可塑性强的48处地区(图20),整合山水、文化、地景、人居、田园、产业等综合要素,通过规划引导、建设示范、精心培育、联动塑造,形成展现诗情画意的人居新空间和百姓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通过“自上而下”示范引导和“自下而上”培育塑造,逐步放大省级魅力特色空间的示范效应。

▲图19.魅力特色空间规划原则和实施要求

▲图20.首批遴选的48处江苏省级魅力特色示范区


为有序推动省级魅力特色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起步阶段应从物质环境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塑造、公共服务改善入手,中期阶段要通过塑造地理标识品牌、丰富衍生产品品牌来提高认知度,后期阶段致力推动形成生态资源、绿色产业、个性文化、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相互支持、融合发展的良性运转生态系统,成为带动当地传统经典产业和创新经济、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绿色产品等新型业态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推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文化传承、品质提升、产业转型”一体化建设的创新动力,成为美丽中国当代规划建设实践的江苏生动范例(图21)。


▲图21.魅力特色示范区塑造路线图


5

结语


省域尺度的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是城市设计向区域尺度的拓展,是新型城镇化时期中国特色的景观建筑学、大地景观建筑学在中国的创新实践。


江苏案例的探索旨在保护自然山水、推动生态修复、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联动规划建设当代美丽城乡,为人民群众建设更加美丽宜居、更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人居环境,体现城乡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既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地域表达,也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中国城镇化转型升级的当代体现,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诗意人居篇章。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 吴良镛.城市特色美的探求[R].政协南京市委员会“先进文化与现代化”论坛,2002.

[3] 周岚,等. 江苏城市文化的空间表达——空间特色•建筑品质•园林艺术[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4] 周岚.江苏城市化转型期空间议题和提升策略[J].建筑学报, 2012(1):94-97.

[5]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R].2016.

[6]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区域景观特色塑造规划[R].2016.

[7]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等.江苏省域空间特色发展研究[R].2016.

[8] 叶兆言.江苏读本[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Z].2005.

[1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全球环境展望4:旨在发展的环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1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衡量生态投入与人类发展[Z].2016-12-8.

[12] 中国城市规划网.人居三新城市议程(New Urban Agenda)草案[EB/OL]. 2016-10-13.http://www.planning.org.cn/news/view?id=5270.


来源:微信公众号“人类居住”

作者:周岚,博士,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于春,硕士,高级规划师,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本文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重点任务《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基础上完成,该项目是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以及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多单位的合作成果。



相关阅读

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江苏“一把手”怎么说?

江苏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 拉开全省乡村复兴大幕

学者大咖齐聚一堂 建言江苏城乡空间特色塑造

看到这里,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