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都市规划与空间治理”——第七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召开
编者按
2017年10月14-15日,第七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规划研究机构、湖北省内专业人员及高校师生近300人余人参会。
开幕式现场
2017年10月14-15日,第七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湖北城乡规划学会以及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
会议邀请了石楠、吴志强、叶嘉安、林坚、袁奇峰、张京祥等国内著名学者以及来自美国、意大利、波兰、葡萄牙等国外专家,共同探讨关于“大都市规划与空间治理”问题,来自全国高校、规划研究机构、湖北省内专业人员及高校师生近300人余人参会。
开幕式现场
会议于14日上午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教授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华中大正在全力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2020年学校部分学科将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学科, 2030年建筑与规划学科也应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学科。
随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童纯跃也分别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院士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致辞。
学会理事、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童纯跃致辞。
主会场——主题报告
主会场包括十个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一:规划走向生态理性
吴志强 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吴志强教授重点讲授了一种逻辑缜密的规划思想办法和技术体系——“理性规划”,即以不断挖掘并遵循城市规律为根本,以城市未来美好生活为目标,按照城市发展的环境特点、阶段特征和路径特色,合理配置要素。
针对严重忽视城市和场地特性的简单模仿造成的“千城一面”现象,吴教授提出必须找到城市环境特点,突破传统规划方法缺陷的破解思路。具体需要通过数字仿真模拟城市各自特有的流动特性,建立大规模城市数据库;通过卫星图、建成区提取,识别城市发展历程,绘制“城市树”,并总结出7 种城市发展类型(萌芽型、佝偻型、发育型、膨胀型、成熟型、区域型、衰退型)。
针对城市规划实践无法推演预知规划方案建成后的实际运营效果的技术难题,吴教授提出应建构规划方案的大规模动态模拟平台,通过方案模拟推演,诊断要素流动的阻流痛点,评价其对未来城市运行系统的影响,进而优化规划方案。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流定形”解决技术难题,推演方案未来人流运动状况,保障了超大人流压力下的安全运行。
另外,吴教授提岀“体力城镇化”和“智力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区别,指岀“体力城镇化将把国家推向长期陷阱,智力城镇化才能将国家带入现代创新社会”。
主题报告二:Structural Dynamics and Spatial Planning.A Message from Krakow,Poland(结构动力学和空间规划——来自波兰克 拉科夫市的信息)
Zbigniew Zuziak 波兰克拉科夫大学教授、克拉科夫市总规划师
Zbigniew Zuziak教授主要通过研究“克拉科夫市结构上的改变——战略形势(主要包括克拉科夫市人口、功能、空间的改变)”、“克拉科夫的结构性土地利用模型”、“城市结构的发展潜力”、“交通运输和城市形态的逻辑 -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交通导向发展原则”提出了“S.C.M(Strategic Connectors Model)战略连接器模型”。这个模型作为城市规划更新程序的主要假设,可以使城市规划的主要思想更加明确(特别是交通运输与城市形态的逻辑关系),以及在评估规划兼容性问题时,对各种规模的规划进行说明。
此外,在研究城市建设和空间秩序的概念时,他提出需要考虑自然、文化、政治、科技、生态、经济、社会、管理、法律等因素,建立框架进行研究。
主题报告三:空间规划与空间治理
林坚 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教授
林坚教授围绕建立空间治理体系、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的改革问题,主要从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改革的目标、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现状和演变、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改革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在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改革的目标方面,提出了化解冲突,提升行政效能;体现国家意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主要观点。
在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现状和演变方面,提出了现状具有规划多、内容有共性、立意鲜明、落地管理有差异、实施关键在两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五个主要特点;以及我国经历了基本空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土地用途管制、多头参与四个演变阶段。另外,他指出了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冲突的缘由主要在于土地发展权管控之争。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提升国家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林教授对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改革进行思考,提出了需要响应重大改革发展诉求、理清空间规划定位和体系、妥善处理政策协同问题三个主要观点。
主题报告四:Absorb & Clean:Urban Soft Porous and SoakerStrategies(吸收和清洁:海绵城市策略)
Pedro Ressano Garcia 葡萄牙里斯本卢索佛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
Pedro Ressano Garcia教授主要以“再生、港口和城市、历史和地理”为关键词,介绍了两个滨水项目,分别是2015年老挝万象的湄公河文化公园和葡萄牙里斯本的S.Paulo街道,最后通过建立项目模型的视频,详细讲述了多维度的街道可以拓宽城市空间,连接城市与河道,对于城市的再生与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报告五:超越现代性——城市文化保护的新趋势
袁奇峰 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袁奇峰教授以广州新旧城区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为例,阐述了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文化缺失的问题。
他指出,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前期阶段,历史环境的大拆大建导致许多城市的历史文化物质基础遭到破坏,城市文化特色受损;2000年后新的发展战略规划及以恩宁路为例的城市“后现代”的浮现,给予城市文化继承发展以新的希望,在文物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中,应更多的发动民间历史文化保护组织的的力量。历史空间不应成为资本增值的对象,城市特色根植于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特色。
袁奇峰教授的讲座告诉大家:城市是一个多元拼贴的空间,城市文化的认同是社区的共同价值,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推动创新应成为公众的共识。
主题报告六:Modular Technology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 :Redefining the Image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and its Impact onthe City
Ewelina Wozniak-Szpakiewicz 波兰克拉科夫技术大学建筑系教授
Ewenlina教授首先对模块化建筑进行了介绍,指出在上个世纪,人口的快速增长产生的住房需求发展出一批“集装箱”式建筑,导致人们对于模块化建筑形成了呆板、老旧的印象。同时,以万豪酒店为例,提出酒店服务业在近几年呈井喷式发展,模块化建筑在时间成本、投资回收效率、高控制率等方面的优势使模块化建筑的形象得到了新的定义,并将引领未来建筑的发展。
主题报告七:The Preservation Process of the Historic Centre ofPalermo :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Giuseppe Cina’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教授
Giuseppe Cina`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大量的实际研究案例,指出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修复过程中社会公众力量与公共资金的重要性。他强调了混合资金模式的必需性,在历史城区保护的经济因素上既要考虑到土地所有人,同时也要考虑到公共机构在市场中持有的大量资金对个人的影响。为了实现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目标,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结合政府政策与公共机构的努力,建立历史文化保护的基本框架。
主题报告八: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热的再解读:基于治理变迁的视角
张京祥 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京祥教授首先阐述了“尺度”的定义,尺度的重构即权力和控制力在不同尺度之间的变动,包括将权力上移至区域组织,或下移至地方政府,近年来连续推出的各种“国家战略区域规划”也使 “区域性规划”在重构国家—区域—城市尺度行动中的角色与作用变得日益直接和重要。
他指出,过热的区域战略规划的建设并没有实现中央政府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而是加剧了区域之间恶性竞争的乱局,造成了中央—省—地方城市之间事权与治权的混乱。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将保持尺度柔性调整与促进根本性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由此建立国家—区域之间协同治理关系。
主题报告九:Connecting the City Sean O’Malley
Sean O’Malley 美国SWA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设计师
Sean O`Malley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展示了连接城市、塑造城市空间的各种方法:如城市绿洲,塑造小型商业、住宅等混合性的多功能的玩乐空间;通过创造有机蜿蜒的空间加强人与城市空间的联系,唤醒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记忆;通过步行道的设置加强道路转折变化,将周围道路汇聚成核心,同时控制建筑层高,减少步行空间的压抑感,并借助空间展示故事。
SeanO`Malley强调“小即是大”,即通过小型城市空间塑造将人们与城市连接起来,以加强人与城市的联系。
主题报告十:智慧科技与未来城市发展
叶嘉安 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叶嘉安院士首先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定义,并对其来源与发展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智慧城市”实质是“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等概念的“新瓶装旧酒”,它包括智慧政府、智慧生活、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出行以及智慧人六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智能手机、无线网络(WiFi)等智慧科技在人居环境中改善、物质资源的优化分配等方面的作用,叶嘉安院士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还提到智慧科技在推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群的规划、管理,实现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基本逻辑是,智慧科技导致人的生活模式改変,从而引发城市空间需求的变化,规划也应转变适应。因此,智慧科技如何影响未来城市发展,是未来规划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分会场一
分会场一包括两个特邀报告,一是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李志刚教授的“城市社会空间的情感地理研究”,其二为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雷诚副教授的“绩效与能动:苏州大都市外围地区的空间演化”。
此外,20多位会议论文作者也做了交流发言。其中,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任洁以天津市主城区的住区为例,论述了大都市住区外部环境对居民体质指数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肖凡以广州的汽车产业集群为例,探讨了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机制;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韩华瑞基于新浪微博签到的数据,研究了京津冀居民的活动范围及规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王超深交流了通勤率指标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的郭祖源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生态弹性作了测度与比较。
分会场二
分会场二由武汉规划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胡晓玲“以节事活动带动城市更新的机制研究”的特邀报告开场。
接下来,也有多名会议论文获奖者做了精彩发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彭孟宏以广州大学城的八景为例,探讨了大学城“共享”的规划理念及设计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的朱海伦以武汉大智路历史片区为例,探究了基于共享单车数据的慢行系统规划;深圳大学建规学院的周东进以深圳坪山快捷线为例,研究了市郊铁路通勤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朱骁对微气候下的大都市滨水区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张李纯一通过对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探究了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的魏泽华探讨了低影响开发下生态新区水环境保护与修复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的屈佳慧基于统计分析对武汉“1+8”城市圈大气生态进行了安全评价研究。
第七届"21 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交流了国内外城乡规划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相关实践案例,对加强国内外城乡规划学术交流,促进我国城乡规划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觉得好,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