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五分钟生活圈,上海的“体检结果”如何?

2017-12-26 中国城市规划

导读

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个与每个上海市民息息相关的全新概念:“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总体规划将“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将生活圈作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那么,“15分钟社区生活圈”,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2016年8月发布的《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明确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为了从市民角度切实改善上海市居民生活品质,实现以家为中心的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都有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相当美好的愿景,那么,上海的十五分钟生活圈现实情况究竟如何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对上海市的社区进行了一次相对全面的“15分钟生活圈”的大体检。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市民的出行便利半径(以步行15分钟为便利范围)。


因此,我们随机选取了上海市的10000个小区作为样本,画出了从每个小区的地理中心点出发,步行可达的“15分钟生活圈”范围。总体来看,“15分钟生活圈”的平均面积为3.1平方公里,平均半径1公里左右。以下是两个小区的示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由于道路系统的不规则,以及河道、绿地、建筑等城市要素的分隔作用,每个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是一个完全不规则的形状,为了方便区分计算,我们还设定了5分钟和10分钟两个慢行半径。


就这样,我们写了个程序,用这种方法给全市1万个小区建立了3万组“生活圈”范围。


第二步,我们需要关注社区周边的服务设施。


我们从上海市约10万个各类POI中整理出6个大类21个小类的生活服务类设施的POI,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我们把这些服务设施的POI落在地图上,并初步确定了以下评估标准:


假如某小区的十五分钟生活圈内,卫生类ABC设施各有至少一个,称该小区的卫生指标“达标”,否则为“不达标”;若该小区养老、卫生、教育、商业为“达标”,文体、交通为“不达标”,则达标项数为4项。(注:为了简化计算,我们未考虑5分钟、10分钟可达设施的差异化,均以15分钟可达作为标准)


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很快地对全市小区进行统计,情况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标准下,上海市各小区的现状达标情况不算太理想:


在上海的1万个样本小区中,六项全部达标的小区仅占12%,而有44%的小区达标类型甚至不足三项。


具体是哪些小区达标呢?看图便知: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 越靠近市中心的小区达标项数越多,六项全部达标的小区几乎全部位于中环以内区域;


☑ 越往外达标指标越少;但在外环线周边和新城地区,则交错分布着从0项达标到5项达标的多类小区。


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各个地区小区的达标情况,我们按照行政区和上海的几条重要环线,将上海市划分为数十个区域,并统计了区域的平均达标项数:


(注:静安、闸北现已合并为新静安区,但由于原静安区和原闸北区的地理空间跨度差异较大,在本文中仍沿袭原有提法并分开讨论。下同。)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


☑ 从15分钟生活圈的角度看,静安可能是全上海最宜居的区,排在第二位的则是闸北(现在它们已经合并了)。闸北区跨越三个圈层,在每个圈层的达标率都居全市的第一或第二位。


☑ 闵行可能是相对最宜居的郊区。虽然总体郊区的达标项数并不高,但在中环以外,闵行的平均达标项数却是郊区中最高的。


☑ 城市副中心和新城的达标程度相比较高。如杨浦的五角场地区,虽然位处中环外,但其达标情况甚至好于同区内环内的地区,而嘉定的嘉定新城虽然在郊环以外,但其达标情况甚至好于同区的外环区域。


☑ 而浦东的情况则像上海全市情况的投影,各个圈层的平均达标项数都与全市平均水平接近。


看完总体指标,我们不妨再分项来看看六项指标各自的达标情况。



可以看到,上海的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达标率严重失衡:


☑ 达标情况最好的是商业、交通及教育设施,有70%以上的小区在这三项设施的15分钟生活圈标准达标;


☑ 养老设施达标的小区占总抽样小区的比例为55%。基本上两个小区中就有一个在养老服务设施上存在缺失;


☑ 相比最差的则是文体和医疗设施。达标的小区不足30%。


总体而言,在15分钟便利生活的角度上看,上海在商业、交通、教育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覆盖标准,但医疗、文体和养老设施则严重不足。


这种失衡在空间上的分化更加明显,请看下图: 



以上是上海17个区的住宅小区的六项达标情况。可以看到:


☑ 静安(不包含原闸北区)的各项达标情况最高,均在90%以上。


☑ 黄浦、徐汇、长宁、虹口、杨浦、闸北、普陀等七个城区的教育、养老、商业、交通的达标率都比较高,医疗和文体则有所欠缺。


☑ 浦东的达标率优于其他郊区。


☑ 郊区中闵行、宝山的达标情况相对较好。郊区住宅小区的教育和商业两项达标率相对较高,其他四项均较差。


以上就是全市的总体情况,就此来看,上海距离真正每个市民都能够在15分钟内便捷地获得公共服务,的确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


毕竟这些设施从养老到教育,针对的市民阶层也是多样化的,某类设施的缺失对不同人的影响并不相同。那么,我们似乎不应该一刀切地采用一个标准,而是更聚焦地针对不同类型的市民分别讨论。

 

比如,我们把小区居民按照年龄结构细化,来看看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是否能够在15分钟内享受到自己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吧。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小区人口的情况进行细化的分类工作。基于政府口径的人口普查和抽查数据、运营商移动设备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等,我们对上海市在250m*250m空间尺度上的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进行了计算。然后我们再将人口数据与小区数据相关联,从而支持我们分年龄段的15分钟生活圈研究。


我们选出了三类典型人群,并对他们的15分钟宜居小区做了定义:


☑ 青年人:20-29岁、无子女的上班族,偏好交通、文体、商业达标的小区。


☑ 中年人:30-49岁、有学龄子女的上班族,偏好教育、交通、商业达标的小区。


☑ 老年人:60岁以上,偏好养老、医疗、文体达标的小区。


那么,这三类小区的规模,是否与对应年龄段的人口相匹配?我们以三类小区占所有小区的比例与该类市民占全体市民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上图的左半部分为图例,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小区;同一个小区可能同时适宜多类市民居住,如以绿色标示的小区同时适宜青年人和中年人居住。图的右半部分为小区和人口的比例,颜色标示与左图相同。)


很明显:


☑ 对中年人而言,可供选择的房子是非常充裕的(小区占比63%远远大于人口占比35%)。


☑ 然而,青年人的情况就没有那么好了。虽然青年人宜居小区占比高于青年人的人口占比,但这些房子却同时也适合其他人。这意味着,青年人与他们的长辈之间存在着对宜居小区的潜在竞争。


☑ 那么老年人呢?总体而言,境况不容乐观。不仅适宜老年便利生活的小区比例远远低于人口比例,而且在这些养老设施相对便利的小区中,还面临着来自中年人和青年人的全面竞争。


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比例差异,还体现在空间分布。各类适应不同人群的小区的落在地图上是这样的:



图上主要有四类小区(四种颜色):对三类人群都比较适宜的小区(黑色)几乎全部分布在内环线以内,环绕它们的是同时适合中年人和年轻人的小区(绿色),更外围是只适合中年人的小区(黄色)。


☑ 适合中年人的小区(包括黑色、绿色、黄色)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外环以内地区,并在外环以外沿地铁线路呈串珠状分布,在浦东尤其之多。浦东似乎是一个特别适合居家养娃的地方。


☑ 适合青年人的小区(主要是黑色和绿色)主要分布在浦西的中环线以内和浦东的地铁6号线沿线,也零零散散地分布在闵行的莘庄、颛桥,以及浦东的川沙。


☑ 适合老年人的小区(主要是黑色和红色)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市中心,市中心以外的宜居选择将非常少,仅在杨浦控江和远郊的嘉定新城、青浦新城、宝山宝钢等地区有零星分布。


以上,就是我们对上海15分钟生活圈的体检结果。


对于我们每个市民而言,我们不妨自己关注一下:你家小区的达标了吗?你家小区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符合你的需求吗?你家作为一个青年人小区,达标了吗?作为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小区呢?


而对于想要真正建成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相关部门,你们是不是也已经选好了你们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呢?


P.S.附送一张上海小区实际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得到的上海各个住宅小区的优势人群。(计算方法:若该小区居住的某年龄段人口占全小区人口比例,高于其在全市的占比,则称之为“优势人群”。)这张图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各类人群对宜居小区的竞争结果。


说明:

1.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团原创并首发。

2.以上研究的人口数据来自于脉策数据;15分钟生活圈范围来自于实时导航数据;设施类数据来自互联网地图(互联网数据对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的获取有所遗漏,与现实情况不完全相符,对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以上数据均由城市数据团进行了加工、整理与清洗。

觉得好,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