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超2.2万亿之后,10个关键词解读深圳2018-2035全球“蓝图”
导读
1月14日,中共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和《市委常委会抓党建工作情况报告》,讨论了《深圳经济特区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规划纲要(2018-2035年)(讨论稿)》。
本次全会,明确了深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本文的10个关键词,可以一览深圳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高质发展之策。
本文字数:4431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全会明确了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目标任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
深圳将如何打造成为全球城市版图中的“璀璨明珠”?以下是十个关键词。
关键词1
“三大攻坚战”
完成62条河流黑臭水体综合治理
深圳要在决胜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这“三大攻坚战”中,前两者主要是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加快喀什“一城一园一区一校一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对口帮扶河源、汕尾323条村脱贫任务等。
最难的可谓“污染防治攻坚战”。陈如桂直言,深圳生态环境治理任务很艰巨,比如深圳310条河流中仍有80条为黑臭水体,污水收集率不足80%;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25万辆,密度大、排放多,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难度较大。
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河长制,2018年深圳将对约4000家重点在管企业、3万多家小散乱污企业等工业污染源实施严格排放监管,对5500个以上小区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完成2350公里以上污水管网铺设,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0%以上,完成62条河流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同时,淘汰老旧车5万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万辆,确保空气质量位于全国城市前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2018年还将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率先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用最严格的制度、最刚性的执法守好绿水青山。
关键词2
营商环境改革
全年为企业减负1300亿元以上
深圳营商环境在全国有口皆碑,2017年深圳又新增商事主体40万户、总量增长15.2%,新增世界500强企业2家,民间投资增长20%。2018年,深圳继续将此放在首要位置,将深入推进“自贸区改革、通关改革、建筑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以及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更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发展环境。
而在企业最为关心的“产业用地、成本、人才”这三个问题上,分别将这样做:
一是继续实施“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出台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推广“工业上楼”,鼓励采取先租后让、产权入股、异地置换、厂房联建等方式推进旧工业区连片改造升级。
二是全面清理规范行业协会收费、行政审批中介收费。实现制造业用电成本下降10%,全年为企业减负1300亿元以上。
三是制定鼓励海外人才来深创业就业政策,争取试点外籍人才多次往返签证。探索建立人才住房先租后买、以租抵购制度,高水平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和国际化社区,并推动建立国际医保结算服务体系。
关键词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2017年,深圳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耀眼成绩。比如国企改革上,完成5家国企混改,市属国企利润增长150%。政府“放管服”和强区放权改革,取消、下放175项市级行政职权。
2018年,深圳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除了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外,还将重点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包括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生物产业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3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3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推动珠宝、眼镜、钟表、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向都市时尚产业转型,创建知名品牌示范区。
另一方面,加快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将新引进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0个以上、总部经济项目10个以上。
此外,做强做优金融支柱产业,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和金融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引进持牌金融机构25家以上。
关键词4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
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产业、研发、市场、资本、人才等全要素协同,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2018年,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创新发展更有质量。
但与硅谷、特拉维夫等世界创新中心相比,目前深圳的科技创新发展基础明显薄弱,缺乏国家布局的行业性大院大所和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并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能还不足。
2018年,深圳将加快补齐这一短板,继续实施创新“十大行动计划”,新启动2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和2家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全年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100家以上,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出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建1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新引进全职院士10名、“孔雀计划”团队30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00名以上。
与此同时,还要培育新动能。出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规划建设石墨烯产业基地,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等创新型产业。
关键词5
构建开放新格局
前海将新增港企2000家
报告提出,以大湾区发展规划建设为契机,争取推动深圳更多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专项实施方案,推进深港澳在经贸、金融、教育、科技、人才等各领域更紧密合作,对标国际化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发展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
深圳毗邻香港,在构建开放新格局,有两个地标式的区域极为重要,一个是前海,另一个是河套。2017年,前海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1项,其中42项全国领先;新引进汇丰前海证券等港企2400多家,新孵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团队81个。2018年,深圳将建设前海城市新中心,推动前海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构建“大前海”发展格局,推动自贸片区加快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全年将新引进一批总部企业,新增港企2000家。
而对于与香港共同开发的河套地区,深圳将加快这一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的土地整备和更新改造。此外,报告还表示,将积极参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出台深圳实施方案,构建高新区、坂雪岗科技城、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等多节点创新空间格局。
在“一带一路”交流合作上,2018年深圳将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启动总规模100亿元的丝路发展基金,推动深越海防合作区、中白物流园的建设。同时,开拓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新领域,发展壮大海洋航运、海洋生物、海工装备、邮轮游艇等产业。
除了对外,深圳也重视区域协同发展,报告特别提及,要高起点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动深汕高铁、新深汕高速等规划建设,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小漠国际物流港等重大项目建设。
关键词6
城市品质
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编制新一轮城市总规
深圳正值转型的关键期,需要新的规划指引城市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示范性的均衡发展道路。目前深圳正在进行新一轮“2035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从报告透露出的信息上看,深圳希望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系统提升城市品质。
对于这一轮编制,报告要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围绕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交通枢纽和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等建设,来调整优化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加强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特别是高起点规划建设前海、深圳湾、香蜜湖、大空港、大运新城等“城市新客厅”。
报告还特别强调,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目前深圳还是存在“西密东疏、西强东弱”的问题,东部地区的罗湖、盐田、龙岗、坪山、大鹏土地面积约占深圳面积一半,而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市约1/3,整体发展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就在前天,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消息,这犹如一记神助攻,将促进深圳更快实现特区一体化。
此外,报告还提出,2018年深圳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以建设枢纽城市为目标,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枢纽、世界级集装箱航运枢纽和区域城际轨道交通枢纽。
关键词7
城市治理
年内完成600个以上城中村综合治理
陈如桂指出,深圳的城市管理还比较粗放,城中村“脏乱差”和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亟需依法处置和全面纳管,垃圾处理能力存在较大缺口,施工扰民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应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对标国际先进城市,注重运用法规制度标准管理城市,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规范、执法严明的城市管理体系。
因此,2018年深圳将首先细化城市管理的法规规章,修改和完善包括“房建、物业、地下空间、垃圾处理、食品安全、共享单车、动静态交通、外卖送货、工地围蔽、文明施工”等管理办法,深化街道设计导则和道路配套、广告招牌、交通指引等标准化建设,推动各项标准规范向细处延伸、向基层拓展。
同时,计划到2020年完成1600个城中村综合治理,其中今年要完成600个以上,努力打造最安全城市。
关键词8
美丽深圳
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典范城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报告提出深圳要实施“绿化提质、美化提升、亮化提标”等一系列环境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美丽深圳,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典范城市。
其中,将新建20条花卉景观大道、10个花卉特色公园,新增50个花漾街区、100个街心花园。改扩建百花园、竹文化公园、前海紫荆园等60个公园,推进坝光银叶树等湿地公园建设。
推进标识标牌等“多杆合一”;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今年要建成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700个;新建和升级改造公厕1000座以上。
加强城市夜景整体设计,建成深南大道等3条主干道路灯光长廊,提升福田等4个核心区灯光夜景,以及实施活力海岸工程,规划建设一批亲水平台、休闲通道和服务设施,提高近海亲海空间的可达性。
关键词9
文化强市
高水平规划建设改革开放博物馆
报告提出,2018年深圳要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主要的目标主要有五个:
一是加快文化设施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改革开放博物馆、国际交流中心、深圳湾文化设施带、新科技馆、美术馆新馆、第二图书馆等标志性设施,组建深圳歌舞剧院。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成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把深圳打造成为设计师的乐园和时尚创意中心。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主题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并加强大鹏所城等重点文物保护。
四是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改造提升深圳体育中心,新建100个以上便民利民健身场所,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市民开放。
五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覆盖全域旅游、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线上线下游客中心,打造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推进大鹏半岛旅游开发。
关键词10
补齐短板
教育、医疗财政支出分别增长25%和23%
深圳市长陈如桂在不同场合都曾多次提及深圳的基本公共服务,认为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有很多短板,特别是教育和医疗这两个领域。前者存在“学前教育总体水平偏低、监管不到位,中小学优质学位紧、班额大”,后者存在“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医生缺、床位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千人床位数仅为3.6张,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甲医院只有16家,远低于北上广”等问题。
报告此次专门把“集中力量补齐民生短板”放到10大工作之一,透露出政府决心提升深圳民生发展水平的信号。“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持续开展发展成果惠民行动,出台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供给,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率先构建全面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陈如桂说。
报告表态,2018年深圳将办好九大类40项民生实事和一批民生微实事,安排教育、医疗财政支出分别增长25%和23%。此外,出台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着力破解中低收入、“夹心层”、专业人才等群体住房难问题,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来源:图片来自网络,内容来自南方网
相关阅读
觉得好,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