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详解:如何成为未来发展的全国样板
导读
在历经了长达20个月的编制后,“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规划终于落地。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外发布,标志着雄安新区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份《纲要》对雄安新区未来的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交通路网、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体系等各个方面都明确了规划方向。
就此,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剖析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有关问题。
本文字数:8245字
阅读时间:25分钟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4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雄安规划纲要》)的批复向社会公布,4月21日,《雄安规划纲要》全文公布,国内外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就此,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
1
《雄安规划纲要》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总体要求?
答: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明确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指导思想是,着眼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造“雄安质量”,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着力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最重要的定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具体而言,雄安新区的定位包括4个,即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这4个定位紧紧围绕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贯彻落实了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关于坚持把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把协调作为内生特点、坚持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的要求。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质量”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显著,为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
《雄安规划纲要》编制时间长达一两年,能介绍一下规划编制过程吗?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借鉴国际经验,高标准编制新区规划,组织国内一流规划人才进行城市设计,规划好再开工建设,绝不留历史遗憾。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河北省委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方面,把编制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雄安新区规划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小组,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深入研究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以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高质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雄安规划纲要》编制中,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贯穿到每一个篇章、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图片中,确保在《雄安规划纲要》中得以全面准确体现。为提升规划编制水平,我们始终秉持开门开放编规划的理念,从国内外279家规划机构中优选12家一流团队开展新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汇聚吴良镛、张锦秋、邬贺铨等60多位院士和规划建筑大师以及300多位知名专家,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和研究论证。深入开展22个专项规划编制和32个专题研究,对新区防洪抗震、水资源保障、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中轴线、天际线等重大问题形成稳定结论,为《雄安规划纲要》编制提供有力支撑。《雄安规划纲要》反复多轮征求了北京市、天津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专家咨询委员会意见,充分吸收听取了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企业单位特别是新区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
今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2月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了雄安新区相关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组织修改完善《雄安规划纲要》。今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雄安规划纲要》的批复向社会公布,4月21日,《雄安规划纲要》全文公布。
《雄安规划纲要》从总体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空间布局、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等方面擘画了雄安新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
3
空间布局对一个新区或者城市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雄安新区的空间布局是怎么样的?
答:空间布局是雄安新区功能定位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选择特定区域作为起步区先行开发,在起步区划出一定范围规划建设启动区,条件成熟后再有序稳步推进中期发展区建设,并划定远期控制区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现有自然条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逐步形成城乡统筹、功能完善的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布局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间。新区国土空间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左右,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和人口规模。
雄安新区空间布局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改变了以往单中心“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实行组团式发展,各组团之间既相对集中、特色鲜明,又紧密联系、功能互补,使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实现创业就业与居住功能均衡。按照这个思路,综合考虑新区定位、发展目标和现状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形态。“一主”即起步区,选择容城、安新两县交界区域作为起步区,是新区的主城区,先行启动建设。“五辅”即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及寨里、昝岗五个外围组团,全面提质扩容雄县、容城两个县城,优化调整安新县城,建设寨里、昝岗两个组团,与起步区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多节点”即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实行分类特色发展,构建一体化、网络化的城乡体系。
起步区坚持顺应自然、随形就势,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科学规划“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布局。“北城”即充分利用地势较高的北部区域,集中布局五个城市组团,各组团功能相对完整,组团间由绿廊、水系和湿地隔离;“中苑”即利用地势低洼的中部区域,恢复历史上的大溵古淀,营造湿地与城市和谐共融的特色景观;“南淀”即南部临淀区域,塑造传承文化特色、展现生态景观、保障防洪安全的白洋淀滨水岸线。在起步区适当区域先行规划建设启动区,面积20-30平方公里,重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突出创新特色,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集聚一批创新型、示范性重点项目,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4
《雄安规划纲要》提出雄安新区要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能给我们解读一下吗?
答:城市风貌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雄安新区城市设计坚持中西合璧、古今交融、以中为主,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彰显地区文化特色,依托白洋淀清新优美的生态环境,利用城镇周边开阔自然的田野风光,随形就势,平原建城,形成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镇空间,清新明亮的宜人环境,舒展起伏的天际线,形成体现历史传承、文明包容、时代创新的新区风貌,展现新时代城市形象。
起步区城市设计融合城水林田淀等特色要素,形成“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传承中华营城理念,构建布局规制对称、街坊尺度宜人的中心“方城”;按照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设计理念,塑造体现中华文明、凝聚城市精神、承载中心功能的城市轴线;按照功能相对完整、空间疏密有度的理念,布局五个尺度适宜、功能混合、职住均衡的紧凑组团;利用水文地貌和历史文化,塑造以大溵古淀为核心的生态苑囿;保留农耕记忆、营造花海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都市田园风光;大规模植树造林,形成起步区外围林带环绕、内部树木葱郁的良好生态;开展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展现碧波万顷、荷塘苇海的水域生态景观,实现城淀共生共荣。启动区充分利用区位条件,以淀泊景观为依托规划设计,形成城淀相望的格局。
南北中轴线展示历史文化生态特色,突出中轴对称、疏密有致、灵动均衡。东西轴线利用交通廊道串联城市组团,集聚创新要素、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等。城市天际线轮廓舒展、韵律起伏,广泛吸收借鉴全球优秀的城市设计成果,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新区将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特点,在新区特定范围规划建设高层建筑。精心设计建筑顶部,构建形态色彩整体和谐统一的城市空间界面和轮廓线。
塑造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新区建筑要传承中华建筑文化基因,吸收世界优秀建筑设计理念和手法,坚持开放、包容、创新、面向未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严谨细致做好建筑设计,塑造出既体现我国建筑特色又吸收国外建筑精华,既有古典神韵又具现代气息,融于自然、端正大气的优秀建筑,营造多样化、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结合城市组团布局以及城市各级中心、重要公共空间和标志性建筑,打造城市空间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体系。利用城市森林、组团隔离带,依托白洋淀、重要水系、湿地,再现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提高公共空间覆盖率、连续性,注重城市绿道、公园布局与开放空间的串联融合,实现5分钟步行可达。注重街区、邻里空间设计,形成尺度宜人、亲切自然、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注重人性化、艺术化设计,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文化品位,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的公共空间。
5
请问雄安新区如何打造智能、绿色、创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答:智能、绿色、创新是雄安新区重点打造的特有元素和亮丽名片。智能主要体现在雄安新区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整个新区的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将大于90%,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建设感知设施系统,形成集约化、多功能监测体系,打造城市全覆盖的数字化标识体系,构建城市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打造汇聚城市数据和统筹管理运营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推进城市智能治理和公共资源智能化配置。
绿色主要体现新区建设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建设环白洋淀绿化带、环起步区绿化带、环新区绿化带,在城市组团间和重要生态涵养区建设大型森林斑块,增强碳汇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沿新区主要河流和交通干线两侧建设多条绿色生态廊道,发挥护蓝、增绿、通风、降尘等作用,实现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生态湿地融入城市空间。做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以治污、清淤、补水、搬迁为主要措施,恢复“华北之肾”功能,使淀区恢复到360平方公里左右,水质达到3-4类,远期规划建设白洋淀国家公园,全面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采用先进技术和运营模式,布局建设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可以用几组数字指标来说明,新区森林覆盖率由现状11%提高到40%,起步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
创新主要体现在新区发展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按照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总体部署,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地。引进世界顶级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开展数字经济引领发展试点,推进数字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证券交易、金融监管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立法、政策改革创新,在土地、住房、人口、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建立人才特区,建设国际社区,打造开放发展先行区。
6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将如何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来增强对非首都功能和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答:雄安新区在规划设计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京津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增强新区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雄安新区将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城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城市中心地区,主要承担国际交往功能;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围绕绿地公园和公交枢纽布局,主要承担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社区中心,主要承担日常生活服务功能。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
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雄安新区将布局高质量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培育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学校,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高标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设集临床服务、医疗教育、医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医疗综合体,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区域卫生应急体系和专科医院,以及标准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数字网络环境下高标准布局建设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在街道、社区建设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服务中心,合理布局文化产业,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完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标准,建立劳动就业服务制度,提供多层次公共就业服务,等等。
对于大家高度关注的住房问题,雄安新区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重要指示精神,从制度设计和布局建设“软”“硬”两方面着手,建立具有雄安特色的新型住房保障体系。新区将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多层次住房供给政策和市场调控体制,严控房地产开发,建立严禁投机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在轨道车站、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节点周边,优先安排住宅用地;在城市核心区和就业岗位集聚、公共交通便捷、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地区,布局混合性居住空间,实现合理公交通勤圈内的职住均衡。
7
请问在新区的交通方面是如何规划的?
答:雄安新区将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要求,加快建立连接雄安新区与京津及周边其他城市、北京新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网络,完善雄安新区与外部连通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坚持公交优先,综合布局各类城市交通设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换乘和无缝衔接,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
雄安新区将构建“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加快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重点加强雄安新区和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的联系。“四纵”为京广高铁、京港台高铁京雄-雄商段、京雄-雄石城际、新区至北京新机场快线,“两横”为津保铁路、津雄城际-京昆高铁忻雄段,实现20分钟到北京新机场,30分钟到北京、天津,60分钟到石家庄。雄安新区内将建设雄安高铁站和城际站,高铁站枢纽布局在昝岗组团,依托国家高铁网,便捷联系全国,城际站枢纽布局在启动区,站城一体,实现与京津冀核心城市直连直通。目前,京雄城际已于2月底开工建设。
新区将完善公路网络,构建“四纵三横”的区域高速公路网,“四纵”为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京雄高速(含新机场北线高速支线)、新机场至德州高速,“三横”为荣乌高速新线、津雄高速、津石高速,实现新区60分钟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与此同时,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建立新区与北京新机场、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之间的快速高效联系,并加强新区与天津港、黄骅港交通联系,畅通新区出海通道。
新区内部将按照“窄路密网小街区、慢行优先”的理念布局道路网络,起步区路网密度达到10至15公里/平方公里,建设快速公交专用通道,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推广“公交+自行车+步行”的低碳出行模式,让喜欢骑行、步行的人们放松身心,开启城市“慢生活”。建设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基于智能驾驶汽车等新型载运工具,实现车车、车路智能协同,提供一体化智能交通服务。
8
下一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如何协调抓好《雄安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领导小组要求,与河北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方面一道,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完善规划体系。以《雄安规划纲要》作为编制新区各级各类规划的准则和指南,构建以《雄安规划纲要》为统领、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重点、以专项规划为支撑,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1+N”规划体系。按照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的要求,深化细化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为新区全面建设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二是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区开发建设。根据规划实施时序、相关阶段建设目标要求,制定各类规划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有序推进起步区土地预征、启动区征迁、重点片区安置房建设等工程。同时,对于符合规划方向、现实急需、具备条件的基础性重大项目先行启动,加快京雄城际铁路、京港台高铁京雄段和雄安站建设,尽快实现与北京、天津等直连直通,持续推进白洋淀治污、清淤及上游污染源清理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设施重点工程,改善新区生态环境。
三是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不忘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这个初心,与北京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加强对接,结合河北省需求,提出疏解建议。推动新区积极稳妥有序承接符合新区定位和发展需要的高校、医院、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严格产业准入标准,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中低端第三产业。
四是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总结吸收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成果,与《雄安规划纲要》相衔接,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加快制定支持新区改革开放的举措。在金融、财税、人口、土地、住房、生态文明、对外开放等方面,分领域、分阶段适时制定实施方案,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构建“1+N”的改革开放政策体系。
五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新区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融合发展,同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合理分工,实现错位发展。加强新区与保定、廊坊、沧州等周边地区相关规划的衔接,强化新区及毗邻地区土地、房地产等管控,统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安排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功能,统筹布局生态、产业、交通和基础设施,实行协同规划、产业联动,努力打造协调发展示范区。
雄安新区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坚持大历史观,保持历史耐心,既积极推进,又稳妥有序,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急于求成,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创造“雄安质量”,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本文来源:新华社
相关阅读
觉得好,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