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5月21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出席了“2018清华同衡学术周”,在开幕式致辞中,石楠秘书长指出,空间是容器,是协调的平台,是城市规划的核心抓手,但空间不是目的,它是不公平和不均质的。
本文字数:1454字
阅读时间:5分钟
空间是所有客观物质的集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的全部行为发生在空间,同时也塑造空间;我们不断认识空间,也期望以一己之力改善空间。我们过去的发展、当下的需求,都切实地依托于空间;我们对更好生活的期待、对未来世界的畅想,都正在创造前所未有的空间。
5月21日上午,“2018第六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以“空间 · 空间 · 空间”为主题,直面十九大和机构改革提出的新问题、新需求,共同回归行业的初心和本源--对空间的研究和营造,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造更加符合人民需要的城乡空间。
石楠秘书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对今年的主题“空间·空间·空间”特别感兴趣,他指出,空间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与其它的资源不一样,它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空间是非常重要的资本,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怎么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土地所有者角度,而不仅是从使用者的角度研究,同时妥善使用,这是新问题。另一方面,空间是资本,可以交易,可以通过某种形式进行让渡。但空间又不是简单的生产要素,它需要科技的支撑。
石楠秘书长着重阐释了空间的“三个是”和“三个不是”,他指出,空间是容器,它包容所有人及社会,而不是简单的物质形态问题;空间是协调的平台,我们在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经济活动非常密集的环境之下,必然会出现各种利益诉求。利益诉求如何进行很好的协调,需要空间平台进行沟通交流;空间是城市规划核心的抓手,政府推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空间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
石楠秘书长强调,空间可以是很多东西,但它不是目的,空间只是大家赖以生存的支撑,不能为了空间而存在;同时,空间不是公平的。各种空间不公平依然存在,甚至出现所谓空间驱逐感、剥夺感,这些都需要公共政策干预。这尤其显出在市场环境下,规划作为政策工具的价值重要性;空间也不是均质的,存在巨大的区域空间差别,如东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城乡之间巨大的空间差异。石楠秘书长指出,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很重要的一条是实现城市与乡村两种生产生活空间的交融以及均等的公共服务。同时,城市内部不均质的背后需要各种理论假设,需要各种理论模型,也需要大量学术研究支撑。
空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术领域。在新时代,为城乡规划学科重新审视空间,石楠秘书强调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和研究空间,还需要学术研究工作者更加深入地探索,希望更多像清华同衡这样有担当、有情怀的企业,在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中,承担起重要的角色,推进全国规划工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表示,研究探讨空间治理需求是城乡规划行业的责任;城乡建设与发展涉及广泛的民生领域,当今时代,应强调规划如何参与社会,而不是公众参与规划。城乡规划要形成清流走向协同服务社会发展洪流之中,在历史赋予我们更多机遇的新时代,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聂风华也分别作了致辞。
学会副理事长尹稚,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等多位业内业外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
随后,在巅峰讲坛上,多位城乡规划行业及跨界大咖,以“空间·空间·空间”为主线,立足新时代,畅谈对行业未来的认识和构想,对“空间”的研究和利用。
据悉,本届学术周共设立14场专题分论坛,立足清华同衡全产业链和跨专业协同的综合优势,强调跨界和融合,通过对“空间·空间·空间”主话题的延伸拓展,围绕城市更新、城市双修、乡村振兴、城乡遗产、城市品牌、地下空间、停车规划、住房金融、城市大数据、精细化管理等多个细分议题,广泛邀请城乡规划及相关行业专家展开深入交流。
相关阅读
觉得好,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