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规划与人本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2018年年会

导读

2018年5月26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2018年年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办,主题为“创新规划与人本发展”。


年会中,国内外各界专家学者和高校学生结合城市和区域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充分讨论和分析中国城市发展在新的阶段面临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探讨如何借鉴国外理论、经验以及实践,为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以及城市和区域“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视野和路径。



2018年5月26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下简称“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2018年年会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主题为“创新规划与人本发展”。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联合承办。就中国城市发展在新阶段面临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探讨如何借鉴国外理论、经验以及实践,为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以及城市和区域“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视野和路径。



上午的全体大会由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谭纵波主持。学会副理事长何兴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

 

从左至右依次为:谭纵波、何兴华、张悦、方煜

 

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香港大学建筑学院院长Chris Webster,北京大学“千人计划”教授 John Zacharias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下午同步举行了主题分别为“全球趋势下的城乡发展”、“以人为本的规划和设计”和“规划管理与管治创新”的三个平行分论坛,入选本次年会的论文作者进行了宣讲,并与参会嘉宾和现场听众开展了充分的交流。


年会现场


以下为主旨演讲的主要内容:

 

主旨演讲一:

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报告回顾了联合国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关注与推进历程以及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及实践,并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关注焦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毛其智教授首先回顾了从“人居一”到“人居三”的发展历程。他介绍道,联合国于1976年在温哥华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住区会议(UN Habitat Conference,简称“人居一”)并通过了《温哥华宣言》。“人居一”是使全世界开始关注人类住区问题的历史性会议。

 

“人居二”大会于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主题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的《人居议程》是各国建设人类住区的指导性文件。

 

2002年,联合国人居署成立。2016年,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会议通过《新城市议程》,提出“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确保可持续和包容型的城市经济”、“确保环境可持续性”

 

毛其智教授分析了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他指出,中国政府一直积极推进人居环境建设,组织撰写了《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中国人居报告》,并于2000年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

 

吴良镛先生于1993年提出建立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即“以人为核心,拓展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主导学科群,与相关学科有关部分交叉,形成学科体系和科学共同体”。

 

最后,毛其智教授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关注焦点进行了总结。他总结道,国际上最重视的是城乡居民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政府应有计划逐步推动城乡的社区建设,不断增强居民对属于自己社区的人居环境的建设和维护的能力;城市住区与住宅要能够保障居住者广泛意义上的健康,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社会的和人文的,近期的和长期的多层次的身心健康,舒适宜人,精神愉悦。

 

主旨演讲二:

为新时代再思考,再学习—营建人民的美好家园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从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主体的变化、发展模式的变化、发展逻辑的变化三方面剖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后的逻辑。 

 

李晓江教授对新时代我过社会发展主体的变化进行了剖析,他指出,新时代我国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等收入群体快速成长,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群体消费需求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增就业主体从农民工转向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选择能力提高。人们选择生活与选择就业的优先顺序改变,先择城,后择业,并以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选择居住空间。

 

李晓江教授对我国城市建设问题及财税制度进行了反思,他指出我国的发展模式已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驱动,转向供给侧改革,供给要素的优化配置,转向创新驱动。城市的发展动力改变,功能分野。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上半场”的主要工具和制度设计,包括土地政策、财税制度、行政体制、城乡二元结构等已不能适应“下半场”的发展诉求。

 

李晓江教授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发展逻辑的变化,分析了城市空间价值与设计理念的回归

 

他指出,城市空间价值从追求直接经济效益与利益最大化转向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从满足增长的物质主义转向文化和生态价值的守护与制造;空间组织方式和规划设计的创新也在发生,从重视宏观规划的功能性转向中观、微观空间的合理性,从传统的增量、等级的空间组织模式转向存量的、网络化的空间组织模式,从单一的要素供给转向多元要素的混合供给,从关注物理空间的效率转向人对空间的使用便利和心理体验。用城市设计作为规划方法,关注从开发效率到人的需求,从功能碎片到多元融合,从宏大形象到人的尺度,从开发效率到场所精神……

 

主旨演讲三:

健康城市研究



Chris Webster院长分析了人地关系对城市规律及规划引领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在全球变化的整体背景下,城市环境遭遇重大变故的几率持续增加(诸如冰川溶解等),在挑战城市韧性的同时,也对城市中的人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对城市环境变革产生的人口、城市社会和犯罪率等问题已有全球性的研究,掌握这些研究结论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提前找到应对和解决的方案(如:提前设定医院的大小、人口的规模等)。

 

健康城市是当今城市居民的公共利益。Chris Webster院长指出,相比其他因城市居民利益权属不同而产生的规划落地障碍,健康城市普遍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在健康的公共利益认同下,健康城镇理论研究及健康城镇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Chris Webster院长指出,从开始的宗教哲学(鬼神、风水等)发展到微生物(生理实验)视角,当今健康城市理论研究普遍重视社会及心理对健康的影响。大量的动物模拟实验论证了这一结论(如:利用老鼠群体的空间活动,发现在随着空间内老鼠群体密度的增加,整个群体因为社会结构和心理压力而最终走向绝迹)。

 

人类社会虽然可通过法律、道德及技术等缓解城市群体的精神压力,但由于目前仍有相当多的人口居住在相对较差的环境中(如:北京的鼠族),Chris Webster院长强调,其社会心理及健康城市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这对城市规划有着切实的研究价值。

 

主旨演讲四: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中的自发秩序

 


John Zacharias教授介绍了城市自发秩序的定义与在中国的重要性,并以六个案例探讨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自发秩序对城市带来的影响


首先,John Zacharias教授阐释了城市自发秩序的涵义,他指出,自发秩序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一些元素细胞无规律运动,并没有太大的秩序。当今,城市发展与自然界自发形成的秩序有一定的相似性,是人类自发行为累积的结果。

John Zacharias教授分析了自发秩序对中国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对于城市再开发的规则研究较少,而研究城市发展的自发秩序,可以更好的理解人们怎样有效地自我组织,来解决当地的问题。包括:支持地方文化和人文环境发展;弥补自上而下的规划思维的不足;抵御市场的垄断性活动;规划可以有效适应城市的动态发展;通过规划建立的框架,鼓励人们使用和改善周边环境。

 

John Zacharias教授通过对中国的六个实例,即广州石牌村的自我构建——混乱、失控还是自律;深圳华强北——一个在城市核心区不断发展的区域;天津和平区步行街——行人流量与街区活力的正循环;香港中心区的中层自动扶梯——从交通目的到片区活力激活;广州江南新村和广园新村——非机动交通社区;广州CBD的流云小区——自我发展的活力与价值,来阐释在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下如何形成的自发秩序

 

John Zacharias教授指出,人是自发秩序的主要动因,人们会通过自发组织或模仿,进而一起行动,由此产生的系统比理性计划所能产生的系统要复杂得多。自发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是局部规模的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自己来进行设计的。所以要不断进行融合,把自发秩序和一些政策层面上的计划结合起来。


John Zacharias教授鼓励学者们要深入思考在公共利益面前,如何协调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和自组织倾向的利益?如果不是违背市场,规划设计往往被认为是市场的调节器,但这一观点是否适用于今天的形势?我们应该允许多少自由的自发发展?

 

*供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

*本篇内容根据报告人的发言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


相关阅读

所有以人为本的需求都要回归物质空间

年会精选丨学术对话:“湾区的善治与创新”

觉得好,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