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会动态 | 聚焦城市设计教学的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第二届东西部教学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导读

6月2日,第二届东西部规划教学研讨会“面向新需求的城市设计教学”在北京大学深圳校区C栋105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本届研讨会聚焦城市设计,主题为“面向新需求的城市设计教学”,由“城市设计教学的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和“城市设计教学方法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两个议题组成,邀请了来自东西部四十余所高校的城乡规划教学一线教师参加,旨在通过共同研讨促进各校城乡规划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



 

经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入“新常态”,城市空间发展从扩张式外延拓展向更新式内涵生长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需要及时更新,城乡规划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既包括新常态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也包括新型城镇化对人才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新的形势同时也为城乡规划教学改革带来机遇,各大规划院校先后对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需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第二届东西部规划教学研讨会“面向新需求的城市设计教学”现场


为推进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促进各校的规划教学交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深圳举办了第二届东西部规划教学研讨会。本届研讨会聚焦城市设计,主题为“面向新需求的城市设计教学”,由“城市设计教学的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城市设计教学方法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两个议题组成,邀请了来自东西部四十余所高校的城乡规划教学一线教师参加,旨在通过共同研讨促进各校城乡规划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

 

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吕斌教授主持第一场报告


议题“城市设计教学的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由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吕斌教授主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教授讲解“城市设计作为教育的工具”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教授以“城市设计作为教育的工具”为题,回顾了自己学习建筑学和参加工作后的历程,指出城市设计一直是学习和工作中隐藏的主线。孙一民教授以库哈斯的珠三角研究为例,提出城市研究可以作为探索社会本质的重要方式和有效工具。在目前阶段,城市设计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共同语言,所以更要注重培养体系和课程的建设。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宋峰副教授讲解“北京大学城市设计教学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宋峰副教授以“北京大学城市设计教学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为题,从北大城市设计课程历史、课程特色、教学实践以及部分课程作业等四个方面展示了对于城市设计教学的思考。宋峰副教授指出,城市设计既与空间有关、也与历史过程有关,它的构成不但在空间中分布,而且在不同时间内由不同人完成,北大的城市设计课程特色正是在于多学科的支撑和滋养,同时强调理论性、重视理论思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陈超讲师介绍“场所与行为——面向城市设计方向的规划设计基础教学探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陈超讲师以“场所与行为——面向城市设计方向的规划设计基础教学探索”为题对城市设计教学问题进行了交流。他从“城市设计教学概况”、“优化城市设计方向教学体系优化”、“城市规划基础教学改革”三个方面介绍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在城市设计教学方面的实践和探索。陈超老师介绍了课程从城市中心区规划、城市公共中心设计到城市设计的演变历程,同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同时要回归空间。面向新时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在以“基于人文关怀背景,加强城市设计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议题“城市设计教学的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的点评环节


第一环节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和汇报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杨军宴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田宝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赵渺希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刘堃副教授等进行点评与交流。

 

石楠秘书长认为城市设计作为“品质优先”的抓手,需要特色化和多元化,面对不同背景的院校各有侧重,有针对性解决现实问题。田宝江教授总结之前的汇报从不同维度对城市设计进行解读,并体现了从规范和形态两个视角出发的城市设计正在逐步走向融合。刘堃副教授对大类培养的方式进行反思,同时提出将城市研究沉淀到低年级的理念。杨军宴教授指出城市设计应该是百花齐放的,从跑现场、通国际、管历史、顾创新四个方面对城市设计师提出要求。其他嘉宾随后也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

 

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第二场报告


议题“城市设计教学方法创新与新技术应用”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

 

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杨俊宴教授讲解“数字化城市设计的一点思考”


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杨俊宴教授以“数字化城市设计的一点思考”为题做了分享和交流。杨俊宴教授以常州某地块为案例,通过大数据和新技术的分析,指出RBD(休闲商务区)的定位相对原CBD(中央商务区)的定位更符合该地块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这一研究成果最终被采纳,从而使得该地块的发展更为准确。通过案例剖析,杨俊宴教授提出数字化新技术在探索城市问题、辅助科学决策、减少判断偏差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田宝江教授讲解“定量分析方法在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田宝江教授以“定量分析方法在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题,回顾了城市设计定量化研究的历程,同时介绍了基于具体实践的教学理念和内容安排。田宝江教授指出,结合城市设计课程题目,可以在现状分析、设计构思与方案生成、成果评价和优化等阶段都引导同学应用相应的定量分析方法,从而实现定量方法对城市设计全过程的介入。田宝江教授特别指出,不要把定量技术只是作为一种“数据可视化”手段,而应对城市设计提供全过程支持。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刘堃副教授讲解“城市设计教学中的创新与坚守”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刘堃副教授以“城市设计教学中的创新与坚守”为题对数字化城市设计的新潮流提出了具体的思考。刘堃副教授介绍,在哈工大(深圳)的城市设计教学中,坚守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以构建人与场所、自然与建成环境之间和谐关系为目的,以创造新型城市空间为落脚点。与此同时,城市设计以城市研究和技术支持为创新点,注重科学、新技术以及循证设计,通过可信、严谨的城市研究推导形成最优的设计方案、城市问题解决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赵渺希教授讲解“大都市边缘区步行计划新技术应用的教学探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赵渺希教授以“大都市边缘区步行计划新技术应用的教学探索”为题,介绍了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应用新技术的具体案例。在现状评估阶段,基于谷歌图片的资源判别、基于谷歌搜索词频分析、基于网络游记的景点关联度分析、GPS轨迹数据分析等新技术都用于辅助决策,这些分析最终又都落实到具体的连通路劲和节点规划。赵渺希教授指出,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主动式的探索学习,教学呈现的结果也是过程中的形式。

 

第二届东西部规划教学研讨会“面向新需求的城市设计教学”现场


第二环节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和汇报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吕斌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孙一民教授,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宋峰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陈超老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曹新宇教授等进行点评与交流。


议题“城市设计教学方法创新与新技术应用”的点评环节,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杨俊宴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孙一民教授,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陈超老师

议题“城市设计教学方法创新与新技术应用”的点评环节,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田宝江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曹新宇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宋峰副教授

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教授在现场交流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张天新副教授在现场交流


吕斌教授认为随着对行为研究的深入,行为模式的变化越来越剧烈,对于新技术和大数据的需求更大,同时对各位汇报者从不同的层面对于新技术如何应用于城市设计进行的解读表示了肯定。孙一民教授则强调了新技术在教学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指出我国的城市设计研究还需要弥补,新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是锦上添花。王世福教授肯定了汇报者对于大数据应用的去炫酷化,强调了城市设计方法不应单一化,而应是多种方法的叠加。其他嘉宾随后也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


第二届东西部规划教学研讨会“面向新需求的城市设计教学”现场


在热烈的交流讨论氛围中,第二届东西部规划教学研讨会圆满落幕。


图片提供: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王宇 徐可

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孙诗桐


相关阅读

 

西部之光 | 聚焦“古街巷·城中村·新都市”,年轻学子激情碰撞老城更新

刚刚,第五届“西部之光”竞赛结果出炉

吕斌:产城融合新城构建的多尺度空间策略

觉得好,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