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未来城市,2018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规划师年会在武汉召开
导读
2018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规划师年会于6月8日至9日在武汉举办。本次年会以“未来城市”为主题,包括三大板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18年度工作会议、青年规划师学术论坛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七届青年规划师演讲比赛。
本次活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协办,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承办。
本文字数:5840字
阅读时间:18分钟
2018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规划师年会于6月8日至9日在武汉举办。本次年会以“未来城市”为主题,包括三大板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18年度工作会议、青年规划师学术论坛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七届青年规划师演讲比赛。本次活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下称“青工委”)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协办,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承办。
PART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18年度工作会议
2018年度青工委工作会议于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召开
6月8日晚19:30,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举办,青工委近40位新老委员出席。
孙娟 青工委秘书长、中规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孙娟秘书长主持了当晚工作会议,对过去一年青工委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18年工作开展进行介绍。
回望过去一年,青工委在学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托举青年,包括2017年度“城市网络与城市竞争力”主题青工委年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下称“学会”)第六届青年规划师演讲比赛、第九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论文奖(第十五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三十周年研讨会、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7场青年专场等。2018年上半年已开展2018年青年规划师年会、青年规划师国际工作坊的策划与组织工作,并成功协办2018年金经昌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参与深圳市第三届青年规划师演讲比赛评选、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中美联合设计工作坊等,并计划于7月在西安举办第三届ISOCARP国际青年规划师设计工作坊,继续协助学会承办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青年专场等工作。
郑德高 学会理事、青工委主任委员、中规院副总规划师、上海分院院长
而后,郑德高主任委员对青工委工作进行整体总结,并介绍了委员换届的总体情况,希望新老委员通过自我介绍加强交流,并对未来工作开展提出宝贵建议。
何兴华 学会副理事长、青工委原主任、住建部计划财务司原司长
何兴华副理事长作为资深委员肯定了青工委工作的热情与活力,饱含深情地指出青工委工作“站位要高,要有求贤若渴的胸怀,要有号令天下的豪情,对专业忠诚,有领导担当”,并提出包括开展青年规划师需求调查、发挥委员积极性、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搭建学术平台、做青年的服务者等具体建议。
李志刚 青工委委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李志刚委员代表承办单位首先对委员的到来表示欢迎,而后阐述了会议主题“未来城市”的意义,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的变化趋势,无论是城市本身还是规划行业都在面临转型,而未来终将属于青年。
青工委委员们对未来工作开展进行热烈讨论
在会谈中,新老委员进行了自我介绍,对未来工作开展热烈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黄建中常务副主任委员、石晓冬委员介绍了将以往“工作会议”更名为“青年规划师年会”的始末,肯定了青工委活动对青年学生与规划师的积极影响,并对当工作内容逐年增多的情况提出发挥委员积极性,分单双年明确重点活动内容等建议。资深委员们对过去的工作记忆犹新,新委员们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热情,共同表示青工委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高校为纽带,增加青年规划师和年轻学子们的交流机会。
会上委员对未来工作提出诸多建议,包括明确核心品牌活动,筛选并保留覆盖面较广的活动;在活动中发掘青年人才,建立人才库,树立青年榜样,并作为青工委后续工作强大的支援力量,并形成有效的青年人才推荐机制;多家单位共同承办活动,如将设计院与高校结合在一起,发挥不同委员单位、不同平台的力量优势;扩大青年工作组织,授权地方二级组织,冠名举办更加多样丰富的活动,以扩大影响力;加强地区平衡,向东北、西部地区倾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向世界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加强与媒体的平台搭接,运用更多的高新技术,加强跨界交流,让规划媒体上出现更多的青年人身影,发出青年人的声音;加强青工委公众号的宣传与运营,可采用委员单位轮流推送的方式加强信息共享与传递, 从运营运作模式、内容质量等方面寻求突破等。
青工委工作会议委员合影
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更好地搭建平台,托举青年,迎接新时期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助力青年规划师们的成长与成才。会上决定2019年度青年规划师年会定于南京举办,由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承办,至此2018年度青工委工作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闭幕。
PART 2:“未来城市”主题青年规划师学术论坛
6月9日上午,青年规划师学术论坛以“未来城市”为主题拉开帷幕。论坛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规划系主任魏伟,青工委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冷红担任主持。
“未来城市”——2018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规划师年会合影
嘉宾致辞哲思妙语
何兴华 学会副理事长
首先,何兴华副理事长代表学会致开幕辞,指出会议主题选择“未来城市”的重要意义,当城市发展进程从乡土文明到工业文明过半,到网络社会新技术等的运用,未来与城市结合成为重要前沿,而未来属于青年,值得深入思考与探讨。何副理事长提出了对青工委工作的殷切期待,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郑德高 学会理事、青工委主任委员、中规院副总规划师、上海分院院长
郑德高主任委员代表青工委致辞,从一个项目——武汉2049战略、一本书——《三体》、一部电影——《海角七号》谈起,讲述了对改变城市未来的力量的辨证思考,即: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技术理性与人文情怀、全球化与本土化。生动而富有哲理的讲述,被主持人幽默地评价为一篇满分高考作文范文。
李志刚 青工委委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而后,李志刚委员代表承办方致辞,对出席会议的嘉宾与青年规划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回顾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发展历程与成绩,并对“未来城市”主题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指出结合新时代的新命题,体现了规划人一贯的家国情怀,体现青年人敢于担当敢于探索的工匠精神,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期间提出的“青年是追梦人,更是圆梦人”的诠释。
学术报告精彩纷呈
围绕“未来城市”主题,会议邀请了沈体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黄卫东(青工委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石晓冬(青工委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周江评(青工委委员、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茅明睿(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CEO)、魏伟(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规划系系主任)等六位嘉宾做精彩报告。
报告1:
公共资源市场设计与中国特色空间规划体系
沈体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在自然资源部成立后,面临如何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治理,及以资源生态价值为中心,建立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等命题。以市场为基础,重点实现自然资源的资产管理,行使作为所有国家自然资源所有者的权限,提升资源的价值等问题。面对城市这样的复杂系统求解,规划失灵也常常存在:棘手抗解性问题、他人的事很难规划,需要在纯的市场和纯的规划中建立市场设计型规划,不给出资源配置的量,而是资源配置的机制轨道,让市场主体按这个轨道去选择最优的量和位置,进行资源配置的市场设计,或者制度设计。
“市场设计型规划”可以分为三类:媒婆型、匹配型规划,帮助市场找到最合适的轨道,到达最佳的位置;互联网模式下拍卖型的规划;很多开发商有定制式的规划。从合作博弈论角度,所有资源问题其实都可以理解成双边选择和匹配的机制问题,用这样的新思路去对传统的规划技术路径去做出调整。传统规划技术路线是总量预测与空间分配,未来转型的新规划技术路线则是机制设计与空间分配,形成一种嵌套的形态。伴随城市发展新时代的特征与需求,在互联网+不断渗透形成新生产力的背景下,这种更加公平正义的新价值观应得到贯彻,公共服务治理成为新政府形态的新使命,需要尝试设计新的市场机制,形成一个基于选择和匹配的面向空间经济工程和自然资源工程的规划道路。
报告2:
公共价值导向的空间供给模式思考与实践
黄卫东 青工委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报告从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观”出发,建设面向可持续未来的“人”的城市。面向未来,人是城市最重要的话题,城市是人的载体更是人类的家园,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呼唤城市空间供给侧改革,创新活力、公共服务与宜居环境成为城市发展新的驱动力。传统公共空间——常常面临“压缩”和“消减”,往往处在配套的角色有生产没有生活,对人的吸引力出现问题。未来公共空间——美好生活一定城市在公共空间供给上有所提升。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场景塑造的核心,具有生态化、健康化、个性化、艺术化、多样化等特征。
人性化尺度是广义公共空间的核心特征,采取去中心化和等级化的网络布局特征,以发展单元为单位来实现居住、就业、消费的相对平衡,我们也在实践中开始尝试以此为依据来梳理城市空间布局的脉络,从S、M、L、XL四种尺度来看一些引导迈向“人”的城市实践:
S—公共性设计创造活力使人愉悦,商店与城市空间融合在一起,与自然、公共空间融合在一起;
M—公共价值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
L—拥抱技术、利用大数据等对人的空间诉求进行集成;
XL—寻求公共价值的区域融通。
总之,美好生活需求vs公共服务供给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广义公共空间是一种公共价值导向的城市空间供给模式;广义公共空间提供了优化城市结构的空间组织方式和链接人与自然的桥梁纽带;广义公共空间是链接生产生活生态的“网络+节点式”公共服务体系。
报告3:新版北京总规的实施
石晓冬 青工委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从规划实施中四个现象说起:
现象1,指标未用完额外占用其它用地(吃着碗里看锅里),新城开发增长极过多,呈现“遍地开花”格局;
现象2,规划实施不统筹(吃了肉甩了骨头);
现象3,实际建设与规划要求不符(挂羊头卖狗肉);
现象4,虚报人口以调增规模(弄虚作假做花账),例如拆迁安置人群底数虚报、非农增长率偏高等。上版北京总规时,吴良镛先生曾说“一个规划的诞生,是另一方面新的问题的开始”。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是目前北京治国理政的三件大事之首。深层剖析问题,如何促进更好的实施是重要问题。北京新总规在编制阶段坚持实施导向,始终瞄准更好的实施规划去构建框架,设定目标撰写条文构建机制,如第15条有很多实施机制,多采用了国土的手段。建立“多规合一-任务分解-体检评估-督查问责-优化管理”的统筹实施机制,特别针对传统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建立了这五个环节。一个规划的执行不仅依靠政府力量,而要变成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努力;规划师的责任也慢慢地不仅有规划的研究、编制,还要更多地参与到实施流程的设计,实施制度的建立,并最终自己参与到实施制度的具体环节中去。
报告4:
熟悉的陌生人:一个研究和理解城市的新视角
周江评 青工委委员、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
从“熟悉的陌生人”这一社会学概念出发,进行虚拟空间的规划应用探索。社会学家认为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最大的区别是匿名性,这种不认识但合作,让城市生活更好,其背后是一种复杂但有意义的社会交往,陌生人间的交往代表着城市交往的特征。“熟悉的陌生人”会对规划空间形成影响,对城市交往形态重新塑造。
互联网时代下,“熟悉的陌生人”在虚拟世界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北京案例聚焦了地铁乘客,利用大数据手段将每周一定频次进入同一个地铁站的人群定义为“熟悉的陌生人”,做出其空间密度分布,发现这种分布与经济密度和活力的分布高度耦合;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北京的现有245个地铁站可分为7种类型等等。预测“熟悉的陌生人”的数量和频率,通过定量定性的结合,可以发现环境、网络、人口分布、人的活动节律四个方面的影响。“熟悉的陌生人”其实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理论,但真正的分析研究及对城市的应用才刚刚开始;相关研究可以跟城市创新生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设计等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与其他社会现象嫁接,有更多新的领域可以探索。
报告5:
从过去的未来,发现未来的未来
茅明睿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CEO
报告从科幻领域的未来流派来谈起。从白色乌托邦,白色的秩序化的看不到细节的未来社会;到50年代核工业发展,带来了原子朋克;80年代开始赛博朋克,人工智能的思考。在我们去畅想未来的时候,其实已出现了很多方向的思想分歧,在这些多元之中探索“通向未来的管道”,其中智能化可能带来我们走向未来的一个重要分界点。分界点在智能化这个时代,泛在感知、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出现,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借助之前的人怎么看现在,我们来预测未来,可以发现,对比我们真实的现在,可能在科技手段上存在超越,但领域仍然接近。最大的变化方向主要是动空间,即面向出行和链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但是静空间餐厅、客厅、卧室没有多大的区别。
碳基文明下未来高铁、空港等动空间一定会迭代掉;静空间则要为人性服务,未来城市更重要的是人居需求的明确,马斯洛分层无论怎么变都不会变,只要人类还是城市的主体,空间为人性服务就是不变的,静空间即是用智能化去理解人性。
社区之眼的北京实验中,针对交通状况的认知,通过随身的智能设备去匹配我们的智能基础设施,去了解社区里面老年人的活动、儿童过街、地面停车等不同行为的时空分布,从而集成为可视化的社区认知地图。构建社区感知认知地图,智能化可视化的方式反映出来,进一步指导智慧城市布局。这个实验充分说明空间的智能化不是目的是让我们去了解人的时空行为、人对空间的需求,进行以人为本的设计,最终达到人性社会。
报告6:
“城市人”视角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研究
魏伟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规划系系主任
报告从“城市人”理论视角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1)如何摸清武汉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家底?聚焦八大类基本服务设施,对所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两种评价,一是供给评价,二是需求评价,关注公众需求及管理建设部门资金管理的需求。
(2)如何寻求“城市人”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梁鹤年先生认为“以人为本”是以人的理性和物性出发实现二者的结合。
(3)如何面向公共服务设施构建“15分钟生活圈”?基于“城市人”理论的15分钟生活圈有四大要求,即安全、舒适、方便、美观,内涵是优良的空间基础、充足的基本公共服务、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边界的交通系统。从方法上,首先抽出居住空间进行总体评价,选取容积率、建筑密度两个核心要素,在“城市人”的视角下,替代了人口密度、生命阶段指标。据此评价,识别武汉七类典型生活空间,作为划分生活圈的依据。
相关阅读
觉得好,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