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 | 石楠:智慧城市须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在《城市规划》2018年第9期的“编者絮语”中表示,时下流行的智慧城市概念,强调的是信息化这条主线,但这并不是智慧城市的本质。所谓的智慧城市,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本文字数:1392字
阅读时间:5分钟
这些年,出现了不少标榜“智慧”的东西,常常占据媒体头条,吸引大家的眼光,也引起决策者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模糊的东西,可以变得很精准;二是不少这些辞藻属于舶来品,翻译得准确与否?是否容易让人望文生义,甚至曲解,也很难说。
规划师们最熟悉的一个词就是智慧城市。虽然没人给出公认的、通俗易懂的定义,但丝毫不影响它横行于规划方案的文本和说明书里,也不妨碍几百座城市把它祭为拯救城市化世界、破解城市病的圣灵。
仔细研究发现,时下流行的智慧城市概念,强调的是信息化这条主线,从信息采集、分析、模拟到监测,对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了解、精准判断、综合管控,以达到理想的发展效果。与此相关,就出现了所谓的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就有了时空信息云平台、创新2.0、信息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等无比炫酷的说法。
不过笔者认为,这些并不是智慧城市的本质,至多只是城市管理的智能化。这就好比医生采用了最智能的检查设备、最先进的计算分析和模拟技术,对病人的体征进行了十分系统的研究,并且基于成千上万相关病例的数据,开出了治疗疾病的最佳处方,并不能保证病人按期康复,更不能让病人由此变得智慧,成为楷模、翘楚、精英、达人。
其实,所谓的智慧城市,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别干蠢事。比如,城市发展讲求功能合理,不仅是生产、生活功能和谐,表现为产业结构、用地结构、职住比、带眷系数等诸多指标和数值在合理区间内;也表现在城市的生态功能较为健康,表现为绿化覆盖率、各种污染指标不能出问题。信息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无需像老中医那样望闻问切,靠传统技艺收集信息,可以非常便利地采集数据,分析这些“城市体征”是否正常。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拥有数据只是为了反映城市的状态,并不意味着城市由此就智慧了,就好比早在体温计问世前,人类已经进化成恒温动物了;体温计的发明,没有带来头痛脑热的消失。
遵循规律还有一点就是要重视对于城市发展阶段的判断,正如青春期的少年不能削足适履,对那些正处于城镇化快速上升阶段的城镇,如何准确定位、抓住机遇十分重要,简单地限制发展,不仅难以达到预想效果,而且会丧失经济发展、品质提升的机遇。眼下不少城市正面临这类“智慧”选择难题,发展方式要转型,不计生态环境代价谋求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不是不发展,而是要“智慧地”发展。从重视资源环境承载力,到提出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都是智慧城市原本应该遵循的原则。
同时,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技术专家习惯于把城市分解为条条块块,其实不明白城市不仅是物理结构,也是化学过程。一加一不等于二的现象在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解决结构性矛盾,不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那样简单,需要理念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比如,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提出多年,但客观现实中,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里,甚至一座城市的不同区位,公共服务的数量和品质可谓天壤之别,关键就在于体制机制没有跟上,于是才有北漂、天价学区房等现象。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选择、逐步优化的过程,由此提出让城市学会思考,依托信息技术的红利,提高决策选择的科学性、适用性是十分“智慧的”,但这远不是智慧城市的原本内涵,也不意味着信息技术由此可以替代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决策。技术进步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创新,改善了大家的生活,但创新不是夸大其词的技术至上和不计成本的技术作秀,也不是利益驱动的技术营销和侵犯隐私的技术监控。建设智慧城市,重要的是循规律、练内功,是对粗放式城市发展的纠偏与修正。
本文来源:城市规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