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共同体:学风与共,研路同行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规划 ,作者点击关注 >
导读
学术共同体通常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在未来,学术共同体要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科技奖励监督、期刊发展、学研互动等方面加强建设,为进一步优化学术环境,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字数:2015字
阅读时间:6分钟
在这个数据量化高度发展、学术GDP引吭高歌的时代,为进一步优化学术环境,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要维护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科技工作者研究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在学术活动中的自主作用,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自治制度,健全激励创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中央深改组第3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坚持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科技奖励工作的核心,增强提名、评审的学术性,明晰政府部门和评审专家的职责分工,评奖过程公开透明,鼓励学术共同体发挥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科技奖励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可见,培养学术共同体已成为优化我国学术环境的头等大事, 也是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关键。
学术共同体通常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循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动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的群体,表现在对某种学科、价值、理念或范式的认同。
不明白不要急,吃个“栗子”暖暖胃~
2017年,4040这个话题在我们朋友圈异常火爆,大家一见面就问,“4040,你读了吗?”很多小伙伴会问,什么是4040?
“4040”是《城市规划》杂志在创刊40周年之际,策划的“40年40篇论文,影响中国城乡规划进程学术论文遴选”活动。从创刊已发表的7141篇论文中,通过读者参与、媒体推荐、学者评选、专家点评,遴选出40篇优秀论文。在评选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具有相同或相近价值取向的群体、具有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技能的群体、对某类问题研究或提出决策建议的群体、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而构成的学者群体参与其中,他们通过《城市规划》这个平台参与、关注、传播活动,就是我们所指的学术共同体啦。
有了基本认识,接下来小编将“学术共同体”分解一下,让你彻彻底底搞清楚它的庐山真面目。
主体同一
——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学术共同体就是为了共同的生活兴趣、学术理念和价值追求,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化生活、精神气质、行业规范和专业技能,能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的学者组成的一个临时性社会群体,也是以诚信为基础、以自律与他律为保障的科学活动群体。
比如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农学会等,都属于学术共同体的主体啦。再科普一下,是学会,学会的xüe,不是协会的xie,协会更多是代表行业利益,而学会是由一群具有相同学术价值认识的人组成的团体,因此学会组织的活动代表了该领域学术共同体的诉求。
目标一致
——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学术共同体成员以科学精神为旨趣,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学术研究为职业,以学术活动为纽带。他们“以学术为志业”,在这里学术研究成为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
每年举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为什么年年爆满?除了会议内容好、组织好之外,更主要的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目标一致的科技工作者,为了专业理想,追求学术精神而自发交流。
制度严格
—— 学术氛围轻松但不放纵
学术道德是学术共同体的生命。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组织的正常、有效运转都需要严格的制度做后盾,所有参与进来的人都必须有共同遵守的道德理论准绳。
比如,2018年初,中国城市规划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共同推出了“抵制学术不端联合声明”,就是学术共同体必须严格遵循规则的体现。
领域相同
—— 有一块自己的阵地
学术共同体是学术活动的责任主体,既是学术成果的创造者和评价者,也是学术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一个发展成熟的学术共同体,通常有成熟的思想理论和学术阵地,这就是学术期刊。它是构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环节,它的专业化和体系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学科发展相辅相成,学术期刊起到桥梁的作用。学科发展通过学术期刊促成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学术共同体通过学术期刊带动学科发展。
学术期刊是学术取向、学术方法、学术兴趣等学术精神方面的有效落脚点。
若没有学术期刊作为组织的公共平台,那么,共同体就难以聚合,其边界也难以清晰,学术交流则难以高效地展开,共同体在研究和评价中的作用势必难以发挥。
毫无疑问,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的核心,其扮演了学术评价的角色,对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发挥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像《城市规划学刊》、《北京规划建设》、《规划师》、《上海城市规划》、《凤凰品城市》、《国际城市规划》、《小城镇建设》、《城乡规划》、《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城市发展研究》、《江苏城市规划》、《规划评论》......
当然,《城市规划》杂志更少不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期刊群,为城乡规划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温床,让城市规划及其相关学科的各路大侠各显身手,相互切磋,贡献自己的学术情怀。
在未来,学术共同体要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科技奖励监督、期刊发展、学研互动等方面加强建设,为进一步优化学术环境,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术共同体这条路很长,
但在咱们脚下!
本文来源:城市规划
相关阅读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