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为邦:城市更新,大有可为

陈为邦 中国城市规划 2021-11-12

导读

本文为陈为邦在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委员会年会上的讲话。文章结合城市更新的背景、发展形势,分析了城市更新的目标,并提出城市更新应具有公共政策属性,把握生态环境规划标准,重视城市安全,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统筹城市更新体系,强化人居环境科学建设等具体思考。


本文字数:1562字

阅读时间:5分钟

 


作者 | 陈为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顾问,原建设部总规划师


一、认识城市更新

 

随着国家进入发展新时期,国际形势充满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家要求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商业服务,大力促进消费,积极扩大内需,于是城市肩负重任。国家规划体系改革任务宏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也刚起步,任务艰巨。2019年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5次会议明确指出:


“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


中央指出的是制度性缺陷,认真贯彻中央的这一指示关系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也关系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科学建立。


目前,城市发展呈现出诸多新态势。


城市商业、服务业设施有关建设加强。


城市居住老旧小区改造积极发展。


城市垃圾分类各地加快推进。


大城市交通和停车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城市养老设施建设任务繁重。


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欠账过多。


城市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加快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等等。


二、城市更新的有限目标


值得强调的是,城市更新不是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城市更新应当是:有限目标,突出重点。以人为本,突出建设,关注环境,提升品质。而城市更新的基本目的是安全和公平。


三、关于城市更新的思考


1、城市更新的公共政策属性


一方面,城市更新面临政府、市场、产权主体的多方面的利益博弈。老城区的房地产产权和市场情况异常复杂,城市更新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城市更新面对“市场和市长”,面对资本和政府,需要保持正确的角度和立场。因此,城市更新应当具有公共政策属性。


2、把握生态环境规划标准


我们需要坚持相对适当的高标准,面对过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情势,某些方面现在甚至需要一点矫枉过正;但是同时,我们又需要深刻认识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水平,有关标准切不可脱离国家和地方的实际承受能力。


对于老城区,既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要改善生态环境。如何科学进行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估?对于再开发的最大强度如何认识与把控?总体上应当采取什么思路?这是非常重大的战略问题和政策问题,必须认真探索。


3、重视城市安全


在城市中,大量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问题同时存在,并不断变化发展,形势错综复杂。而安全是城市更新的底线和基本目标。老城区的有关安全,城市更新需要未雨绸缪。日常的安全(包括消防、防震等)和“非常”的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都需要加强研究。


4、关注城市弱势群体


城市更新需要面对和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当前,我国城乡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65,城市中贫富悬殊仍在加剧。这些问题不是城市更新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应当关心,尽力去缓解矛盾而绝不是相反。我们需要解决低收入群体居住集中地的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平,是城市更新的基本目标。


5、城市更新是一个体系


城市更新的需求往往是分散的,但需要统筹规划规范,以保障城市的整体性。城市更新绝非是零敲碎打,而应当是一个包括规划、建设、管理在内的完整体系。


6、强化人居环境科学建设


我们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迫切要求认真建立和不断加强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区域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等等,都可以认为在人居环境科学的范畴之内。国家需要强化人居环境科学,同时坚持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这些基本学科的巩固和发展,成为人居环境科学的基础支撑。学科和学术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今年是新中国建立七十周年,我们要认真总结七十年来我国城市规划的伟大成就以及经验和教训。这是我们需要承担的重要历史任务。


*本文根据PPT整理,已经专家本人审阅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通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第三届东西部规划教学研讨会 | 城乡规划转型背景下,城市更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阳建强:基于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与修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