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论坛有点特别,穿越西部千年城市规划史,聚焦西部城市规划70年
导读
11月30日-12月1日,2019城市规划·长安论坛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围绕“西部城市规划70年”这一主题,重点讨论“新中国西部城市规划史、西部地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规划策略、西部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探索、西部地区生态城市规划方法、西部地区城市规划经验启示、西部地区城乡规划科学研究、新时期西部城乡规划教育变革”等议题。
本文字数:4666字
阅读时间:14分钟
“城市规划·长安论坛”旨在推动西部地区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交流,推动学界、业界的相互促进发展、规划教育理念与方法应对等,实现“分享经验、共享成果”,会议已被列为中国科协“全国重要学术会议”。
“2019城市规划·长安论坛” 于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联合承办,来自西部10余省份50余家单位130多位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西部城市规划70年”这一主题,重点讨论“新中国西部城市规划史、西部地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规划策略、西部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探索、西部地区生态城市规划方法、西部地区城市规划经验启示、西部地区城乡规划科学研究、新时期西部城乡规划教育变革”等议题。
从左至右依次为:石楠、苏三庆、刘浩、王学超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开幕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苏三庆教授、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刘浩、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学超分别致辞。
主旨报告(上半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雷振东教授主持上半场主旨报告。
杨秋宝: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方位、战略构想与城市规划
中央党校教授
杨秋宝教授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方位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现代化进程正进入、处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阶段。
杨秋宝教授分析了中国现代化新的战略构想中的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体系: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支撑引领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
杨秋宝教授指出,新方位、新战略、新体系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战略机遇和作用机遇;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宏观战略和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条件,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中长期社会稳定与进步条件,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拓展空间、提升作用功能的条件;同时,新方位、新战略、新体系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领域、重要保障、重要内容、重要载体,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要求。
王凯:实践视角下的中国城市规划七十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王凯副院长从实践角度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规划发展史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前30年的初创期(1949-1957年)、波动期(1958-1965年)、停滞期(1966-1977年)和后40年的恢复期(1978-1989年)、重构期(1990-2007年)、转型期(2008-2019年),并从历史背景、规划类型、实践案例等方面来系统梳理了6个时期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王凯副院长指出,70年的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波澜壮阔,几代规划人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了大量艰苦的努力和大量艰辛的探索,为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王凯副院长强调,规划历史也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读出经验与教训,只有认识规律、顺应规律、把握规划,规划事业才能欣欣向荣。
王凯副院长指出,处在历史转折点的中国规划事业发展,只有在总结历史、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创新思维,革新方法,勇于实践,规划事业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王树声:新中国70年西部城市规划建设脉络及启示
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委会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
王树声教授从西部地理人文环境入手,简要梳理了西部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他指出,纵观西部发展的历史,国家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在人文国家融合凝铸中的重要作用。凡国家强盛之时,必重视西部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必然兴盛,人文繁荣。
王树声教授以时间为顺序重点分析了新中国70年来西部城市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即挺进大西部、改革促发展、西部大开发、奋进新时代,展示70年来西部在人居环境营建、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王树声教授指出,西部发展与国家战略密切相关,西部城市规划建设离不开国家和东部的支持,西部规划建设70年造就了一批富有西部地域特点和时代特色的经典案例,西部规划建设70年孕育了根植于西部的规划学术思想,弥足珍贵,这些研究都需要深入的挖掘和总结。
最后,王树声教授从五个方面对新中国70年西部城市规划建设进行总结:
第一,城市规划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结合山水形势的城镇布局事关西部治理和国家安全。在地域宽广的西部,现代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布局要在一般城镇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能忽略国家安全这一重要因素,要重视国家安全导向下的城镇发展模式。
第二,人乃守土之本,留得住人是西部地区长治久安的关键,新中国在工业兴城、科教兴城、人才输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变了西部近代以来“渐枯渐竭“的痹症,从“以人实边”的历史思维和新中国的建设经验中,思考西部城市规划建设在如何留得住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西部地区城市特色要重视个性与融合、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在保护古迹的同时,更要从以“以文凝边”的历史思维重视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西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空间尺度的文化空间体系建设,是国家凝聚的重要手段。未来西部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要有新的创造和发展。
第四,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探索适宜西部城市的绿色发展模式。
第五,“一带一路"为西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等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大大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自由讨论
王树声教授主持了关于西部城市规划发展的自由讨论环节,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原副会长任致远,中国建设报原总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周干峙院士工作室”顾问冯利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陈志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任致远老先生指出
西部城市规划在国家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作用,绝不落后。他从5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兰州规划的亮点:一是兰州两次编制总体规划、两次都是国家最先批准的;二是公众参与,兰州早在编制第二版总体规划时就提出开门搞规划,这可以说是国内最早提倡公众参与的规划思想、方式和实践;三是兰州的地貌特征是“两山夹一川”,因地制宜地最早探索带状组团式城市规划;四是在城市规划中比较早地重视环境保护,研究城市气象问题,即兰州的逆温气象、大气污染和工业调整;五是任震英大师让兰州白塔山从古塔孤寺变成了古典公园,让白塔层峦、中山铁桥和黃河风情线的规划成为带有西北风韵的兰州城市形象。
冯利芳老先生
回忆了任震英大师、周干峙院士等前辈对新中国城市规划的贡献。他指出西部是新中国城市规划开路先锋、建设事业是个万岁事业。他从任震英大师的家国情怀谈起,分享了任震英大师在工作、学习、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冯利芳老先生还分享了周干峙院士参与西安首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的一些大事以及任震英、周干峙与深圳经济特区规划的渊源。冯利芳老先生指出,任震英、周干峙两位前辈的人生,是两部大书。两位前辈对中国城市规划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好好收集、整理、研究、学习、借鉴。
陈志强指出
西部城市规划编制并不落后,落后主要表现在实施和监督环节,这与方方面面的制约因素相关。他强调西部规划从业者一要守初心,二要担使命,担负起规划改革的使命,解决科学发展问题,科学编制规划,打牢基础工作;三要找差距,四要抓落实,这是最关键的,这需要一代代规划从业者好好干、努力干,使编制的城市规划变得好用、管用、实用。
王凯强调
规划事业是传承和发展的事业,任老先生、冯老先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传承者,任震英大师曾说,年轻人不但要到东部沿海去,还要到中国后院西部来。王凯指出,一方面西部的地位太重要,战略地位不可替代;另一方面西部资源丰富,搞好西部规划,挖掘西部价值,发展好西部是一代规划人的责任。
石楠指出
学会一直把西部地区作为工作重点。他提出要从西部地区规划实践、规划理念的全国价值的角度,系统总结西部地区的规划经验。他从四个方面阐释道:
第一,西部地区多元化的特征使得寻找其规划身份的认同,成为西部规划的要义,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人口构成等方面的多元化特征,使得其规划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有助于寻找西部学术思想的学术站位,也更加适应多元化选择的当代需求。
第二,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环境承载力相对比较脆弱,自古以来就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在生态文明下,强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西部地区规划不仅要研究愿景,更要了解需求发展趋势,强调需求管理,引导需求,不能无节制扩张,是西部地区规划传统的必然选择。
第三,西部地区地域宽广,尺度差异大、地形高差起伏大,这些特征注定西部人居环境营造必须强调因地制宜,规划必须是多尺度、精准施策的,与东部相比要求更加严格,不能简单化的设计处理。
第四,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中国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像西方社会具有强烈的城乡对立色彩,而行政职能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提升治理能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就需要吸取中国传统的治理理念,这对于破解当今城乡治理中的矛盾很有借鉴意义。
他提出,艺术界有长安画派,为什么不可以基于若干年努力,形成规划领域的长安学派?加强基于地域文化的学术研究,对学术思想进行总结提升,可以借助西安、关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形成自己的学术流派、学术思想,推动全国规划学术思想发展。
主旨报告(下半场)
学会理事李亮、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武联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任云英教授分别主持了下午的主旨报告。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亮、武联、任云英
12位决策型规划师、职业型规划师、学者型规划师围绕“新中国西部城市规划史、西部地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规划策略、西部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探索、西部地区生态城市规划方法、西部地区城市规划经验启示”等议题从不同视角作报告。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志强、张佳、陈文、王学超
从左至右依次为:卢涛、史怀昱、李岩、吴左宾
从左至右依次为:杨宇振、冷红、周剑云、雷振东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陈志强介绍了建国七十周年兰州市城市规划史志,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佳介绍了成都市乡村规划探索和实践,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敖梅(由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文代讲)介绍了昆明城市规划史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实践,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学超介绍了西安规划建设七十年,重庆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卢涛分享了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庆实践和探索,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史怀昱分享了小城镇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银川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李岩对银川城市变迁及规划进行了回顾,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吴左宾介绍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城市规划实践探索,重庆大学杨宇振教授对城乡空间生产机制与地区差异进行了探讨,哈尔滨工业大学冷红教授分析了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周剑云教授与参会者探讨了空间规划是否是综合规划的终极形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雷振东教授分析了长安都市乡村的当代入市。
29日晚上,在长安论坛圆桌会议上,来自西部高校的规划教育者、一线工作者围绕“规划行业VS规划教育”这一主题,探讨了规划转型与行业发展、规划教育与人才需求等话题。
12月1日,来自西部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众位专家学子围绕西部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探索、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规划策略、西部地区生态城市规划方法与城市规划经验启示、西部地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西部地区城乡规划科学研究5个议题展开平行论坛,总结西部地区城市规划发展经验,探讨新时期城市规划发展方向与科学研究重点。
论坛期间,“西部城市规划70年成就展”在该校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同期举办。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已经专家审阅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火爆!2018中国城市规划·长安论坛探讨丝绸之路文化传承与本土城市营造智慧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第三届东西部规划教学研讨会 | 城乡规划转型背景下,城市更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第七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在西安启动!促进西安老住区焕发新活力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