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尹稚:疫情、空间、人、规划

尹稚 中国城市规划 2021-01-21

导读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既需要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也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思考本次疫情的方方面面。对于规划师而言,从专业角度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反思,吸取疫情带来的教训,探索面向全面小康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开辟“规划师在行动”的专栏,诚邀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本文字数:1444字

阅读时间:5分钟

 


作者 | 尹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


疫情

疫情,成灾要素有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源头为本是为一;复杂社会,必有流,传播也,是为二;人,海量,差异化,类聚群居,也就可生万物了,疫情在,此万物不祥。从防疫免灾的代价看,显然源头控制小于传播途径控制,更小于易感人群控制,且每升一级防控成本呈几何级数上升,如棋盘赌米。源头控制应是公共政策的优先选择,举国体制如真抓实干,这是拿手好戏,可事半功倍。事态发展到要控流、控人时,疫已灾变,只好亡羊补牢。


空间

空间,器也。载人、载物、承流。与时俱进,因需求层级变化而更新换代,甚至涅槃重生。初求可用,规模、质量、区位、路由选对即可;再求好用,安全、便捷、高效、性价比高,凡此种种,升级不断;三求享用,被载者还能乐在其中,精神愉悦,不亦乐乎,已有牛棚无菌,可享音乐,产牛肉质鲜美,产奶营养丰富,牛且如此,况乎人居环境,改善何难?四求耐用,先讲“万年牢”,可传世,现更讲究承灾可伤而不毁,甚至毁可速生。需求层级越高,制器代价也随行就市,水涨船高,还需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国人制器,万难不难,已有国际美誉,规划之功在代价权衡,选址无误。


人,非物件,有主观能动性,理性有限,感性复杂,最难搞惦。空间本体无善恶,空间载人即成场所,善恶何从也就不由空间本体了,善恶因果常在人的一念之间而天差地别。所以当下记住与人相关的那张A、B、2B的关系图最可保住小命。当然,如果再能知道A、B、2B们的分布坐标和流动轨迹,保命的机会必定大增。洞察人的行为与空间地理信息的匹配关系确系规划师强项,但笃信空间可以改造人,远不如相信法规和道德教化可以改造人来得靠谱高效。



规划

规划,规划之于疫情最大的作用是防患于未然,即风险防控。未病先防,源头控制优先,情报掌控至关重要;控流、控人重在时效,防控预案在先,亡羊补牢重在以快制胜;临战保持规划活动与治理活动密切结合,这是实战,不是技术演习。


至于规划如何管用、好用、够用,建议重温一下规划的基本目标和达成途径。


规划的三个基本目标

 为决策者提供制定相应公共政策所需的信息和智能服务,契合精准是本事,宏观粗算,微观精算,长时重趋势,应急重要点是常态;


 提供实施公共政策的技术性或政策性预案,可操作性是核心,一题能多解的是学霸;


能随时参与公共政策的选择和执行,有应变能力,当好实战参谋,升任参谋长时,恭喜你。


达成规划目标的四个基本途径

 技术活动与治理活动的高度融合,价值观的深度磨合;科学家参政、议政也有个先当学生后当先生的学习过程,摆谱小则误事,大则祸国;


 对影响相关公共政策的关键系统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包括确定性的趋势判断和对不确定性的洞察,科研无止境,决策有时效,学会在有限的资源、时间内形成靠谱的“假说”更重要,进而能厘清“假说”成真的条件,理出轻重缓急,你是大咖了;


完成公共政策关键环节的时空呈现,这是行业内功,有技术硬核,也有学会“讲人话”的沟通与传播技巧,人神同在讲鬼话的是骗子;


☑ 为实施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清单,该码人的码人,该设庙的设庙,该立规矩的立规矩,反之亦然。


愿天下无疫,盼有疫无灾,宏愿哉。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

这场新冠肺炎与城市的关系?

欢迎大家投稿、讨论。


投稿邮箱:

www@planning.org.cn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建设安全的日常生活空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易感人群保护——结合社区治理的流动人口管控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SARS之后的香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变革:基于城市气候应用的十七年探索与实践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