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会发布的“减少冠状病毒扩散的规划建议”,你可能还想知道这些
导读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既需要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也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思考本次疫情的方方面面。对于规划师而言,从专业角度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反思,吸取疫情带来的教训,探索面向全面小康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开辟“规划师在行动”的专栏,诚邀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本文字数:4396字
阅读时间:13分钟
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入了更复杂严峻的关键时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需要举全国之合力、以史无前例的措施,动员全民参与。
作为我国规划领域的高端智库,面对疫情的发生,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保持清醒敏锐的头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主战场,调动学会的组织资源和专家资源,积极配合武汉等重点地区的需求,并针对如何科学防控疫情的问题,向全国发出科学理性的声音。
1月27日,学会专家组负责起草完成了“分区接诊、集中诊治——一个减少冠状病毒扩散的规划建议”(👈点击标题查看详情),并报送有关部门。中国科协十分重视这份“建议“,将其分送国家卫健委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和国家疾控中心负责人审阅,并得到他们的专业认可。随即,中国科协官方微博“科界”和”学习强国“全文发布了这份建议,学会公众号和官微也随后发布,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应诸多媒体的采访需求,针对媒体提出的共性问题,专家组2月2日作出进一步解答。
现将采访稿分享给大家,期待全国规划同行积极行动起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特别是传统的城市规划领域的优势,配合各级政府及其医疗卫生主管部门,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1、为什么说切断交叉传染渠道十分重要?
根据近期披露的相关医学信息,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性、相对低的死亡率、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或肺炎区分度不高等特点,大规模100%完全“收治”的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也会是成本极其巨大的。因此,有限的资源应当首先投入“隔离”,而不仅仅是“收治”。延长假期、停止公共集会、停驶公交、强调少出门和戴口罩、甚至“封城”等,都属于切断病毒携带者有意或无意扩散病毒的具体举措,属于“隔离”。
如何切断传染路径必须抓主要矛盾。在病毒传播路径上,眼下最大的汇聚点就在“医院”,医院门诊是短期内人流最为汇集、病毒携带者密度最高的地方。由于符合高水平防病毒条件并有能力甄别冠状病毒的医院数量有限,瞬时集聚的疑似感染者、普通肺炎与感冒患者、以及大量基础疾病患者会短时间内消耗掉这些医院接诊能力,导致大量潜在感染者“堰塞”在候诊环节。就诊人数远超确诊人数,背后其实是易感人群、高风险人群。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高传播率,按照密度呈指数增长的传染机会,使医院无形中成为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地点。因此,在“隔离”环节上,其他环节,如公交、地铁、商场、飞机、高铁……都不如医院来得重要和紧迫,医院是关键的关键。
2、 “分区接诊、集中诊治“设想主要解决疫情防控中的哪些问题?”
任何公共卫生规划设防标准都不可能对小概率的超常未知事件进行配置,这就决定了这一道大坝往往难以完全阻遏突发的高传染病毒的爆发。因此,我们现在需要主要解决的是首诊环节“瞬时过载”和传染概率“人为放大”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初期恐慌性就医阶段最为突出。
首诊“过载”是“瞬时”引起的,用空间对冲时间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城市规划方法在抵御新型冠状病毒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个主要领域。
假设100平方米门诊每天接诊100人,和一天突然涌入1000个就诊者相比,密度增加10倍,算术级数增加的背后隐含着被传染概率可能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把首诊分散到10个50平米的社区门诊,每个门诊的就诊密度就只增加2倍,就诊者之间传染的机率随之下降。如果算上社区医院医生的加入,抵御第一波冲击的大坝“厚度”就可以大大增强。
“分布式”首诊和“集中式”收治的规划原理,就在于用“空间换时间”——在“瞬时”加厚“首诊”这一大坝最薄弱的环节。为后续的“集中式”诊疗赢得时间。在作为主要矛盾的医院环节中,矛盾主要方面,乃是“候诊”环节。这里是聚集潜在(疑似)病人最多,防护挑战最大的一个环节。解决这一环节的问题,因资源饱和带来的“隔离”难题也就解决了大半。
3、“社区医院能替代大医院门诊吗?
社区医院不能代替大医院门诊,转变为应急门诊并不是大医院门诊功能的简单转移。两者的任务不同:大医院门诊,面对的是危重患者和不确定的病情,对于后者,检测和诊断必须在一起;应急首诊则目标很明确——只需“筛查”是不是病毒携带者。这就使得检测和诊断可以在空间上分离。
社区医院替代的仅仅是大医院门诊中“筛查”病毒携带者、劝退普通肺炎或感冒患者的功能。现代网络技术和交通手段,使得原来门诊必须集中诊治的程序在空间上可以细化和分解。分工后的社区首诊只须重点负责“取样”一道工序,然后送往有检测条件的大医院,确诊后,再由专门的救护车运往定点大医院进行更全面的检测和隔离治疗。这样首诊可以变得非常快捷——只需将病毒携带者和其他患者分开,就算完成任务。同时,正如“建议”中指出的,要“提升社区基层医疗点的帆布标准”。这一构想事实上已经一定程度上在一些地方得到实践。
随着新型检测设备和试剂盒的推出(中南医院发热门诊表示2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核酸检测),首诊工作还可以进一步前移——简易的移动检测车甚至可以深入到有条件的单位和家庭,都可以代替“首诊”这项传染性最大的环节。“筛查”结果如果“是”,就直接通过网络“无接触”地报告给社区医院对口的定点医院;如果“不是”,就转移给非定点的常规医院或开药后回家休息。
社区医院任务简化后,防护标准就可以按照冠状病毒特殊的防护要求快速改造。其时间和经济成本应当会低于建设大规模集中收治的大型医院的投入。与此相适应,体制也要快速切换:
1)社区医院必须由定点大医院统筹管理,将其作为其发热门诊的延伸,确保后继服务无缝衔接。
2)与此相配套,大医院发热门诊适当限号,一旦超过防疫上限,就要适时取消大医院发热门诊,代之以分布式门诊(或采用网上挂号排队的办法分流人数),并通过短信、微信等公布社区医院挂号指标,及时引导、反复提醒就诊者首选社区医院,否则,涌向大医院仍会是发热病人的首选。
3)补充或改装足够的机动设备,应对空间分散后运输需求的增加。
4、“分区接诊、集中诊治”设想主要适用于什么样的城市?
这一建议针对所有城市。“分区接诊”应当是处于防控阶段城市的重点;“集中诊治”应当是疫情已经较大规模扩散的城市的重点。
“分区接诊”的核心是隔离。城市进入防控阶段,就要尽快做好限流和取消大医院集中式发热门诊,并将所有社区门诊临时改为定点大医院发热门诊的准备。同时,针对病毒传播特点,完善检测设备配置、提升病毒防护水平。在疫情紧急的情况下,社区医院可以停止其他门诊,只接收发热病人。在社区医疗点不足的地区,可以用临时房屋或配备必要设备和防护的移动车辆代替。同时在手机地图app上公布门诊地址或呼叫车辆的程序,通过医院的空间移动减少病毒携带者的移动。
“集中诊治”的核心是收治。疫情失控的城市在短时间内成倍扩大诊治能力是必须的,其中与规划关系比较大的就是空间。除建设集中式的“小汤山”医院外,也可在主要定点医院周围紧急征用民用资源如招待所、学校、酒店等。如果说“分区接诊”是向前加深防疫战线,“集中诊治”就是向后加深防疫战线。“分区接诊”是优先,“集中接诊”是保底。两者共同构成防疫的纵深。
5、外地务工者较多的城市,面对返城高峰,在城市规划上可以采取哪些临时措施减少病毒在人际间传播?
除了上述的建议外,返城高峰后,社区医院的“筛查”应当进一步前移至“单位”和“住区”,单位要逐日筛查疑似(如发热)的员工,住区要重点对易感人群(如老人)防护提出建议和督查,有条件(便携式检测设备)的还上门排查。
6、应对突发式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面对此类重大疫情防控,在城市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还有什么建议?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自然灾害有相似之处,城市规划不能完全阻止公共卫生事件的的发生。如何在事件发生后进行反思、加以总结,将其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小,城市规划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和城市防洪规划的原理类似。洪水发生有其规律,城市规划通过设定城市防洪标准可以减轻洪涝灾害。因此,规划只能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为不确定的风险(比如百年一遇的洪水)做准备。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按照所有潜在风险配置完全足够的医疗卫生设施。因此,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十分重要,只有那些成本最低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规划,才是现实且“可持续”的规划。
建议一:“平战结合”。
社区医院(医疗点)就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储备”,平时可以像普通医院那样接诊,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可以迅速改造为大医院的特殊门诊,承接“瞬时”暴增的首诊。每个社区还可配备特殊车辆,平时作为公交,紧急情况下召回改为应急流动门诊。社区内的退休医生、私人医疗从业者甚至医学院的学生,可登记为“预备役”医生,接受防传染培训。
建议二:精确定位。
国外大学曾经有一个研究项目,通过在污水井里安放试剂和传感器,及时发现污水中的病毒。由于污水收集有明确的分区,通过污水井就可以准确知道城市中那些街区存在传染病毒。这样就可以避免将整个城市都拖入高等级的应急状态,将封锁的区域限制在最小范围。
这一思路应用到规划上,就是要想法尽快将传染范围在空间上定位。定位的越准确,突发事件影响的范围就越小,恐慌也就越容易得到控制。通过应急响应分级,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减少到最小。相比集中的定点综合医院,社区诊所发现的病例,可以通过大数据更清楚地在空间上刻画出不同烈度的传染范围。从而在特定的点上最大限度地集中有限的医疗资源。
建议三:“小汤山”备用地。
社区医院的作用只能用来最大程度减少集中传染,缓解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第一时间给核心医院带来的冲击,并不能用来承载源源不断涌来的感染者。如果说“北京抗击SARS的一个成功做法,就是快速建立“小汤山”医院。“小汤山”的选址既要便于隔离(水源下游、远离人口密集地区),又要便于利用城市既有设施(医院、道路)和外部支援(靠近物流、机场)。与城市的接口(电力电讯、给水排水、煤气供热)要预先留下接口。施工图设计甚至施工方案都要完成各项手续,要保持随时可以冷启动状态,短时间内转为“小汤山”。以核心医院为依托,向前迅速建立多个社区门诊,向后,建立庞大的病床资源,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构筑起抵御突发事件冲击波的大纵深防线。
建议四:网络技术。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虚拟空间也应纳入未来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规划。像“双十一”考验阿里的能力一样,紧急公共卫生事件为网络技术创新提供了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确诊病人近期手机移动轨迹,了解其可能的扩散途径与范围,甚至向社会公布使其他人能查询自己与该病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否有交集(如同一时间使用交通工具)。社区医院发现的病例第一时间直接上网,可以避免社会对通过行政传递信息失真怀疑带来的恐慌,第一时间将疫情的分布和进展向社会公开。捐赠物资通过现代物流系统追踪其流向,增强社会对慈善捐助系统的信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1月27日学会建议”专家组)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
这场新冠肺炎与城市的关系?
欢迎大家投稿、讨论。
投稿邮箱:
www@planning.org.cn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分区接诊、集中诊治——一个减少冠状病毒扩散的规划建议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建设安全的日常生活空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易感人群保护——结合社区治理的流动人口管控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