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保军、王军:山水人文智慧引领下的历史城市保护更新研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市规划学刊 Author 杨保军 王军

本文来源:城市规划学刊(ID:upforum),全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2期

导读

多山多水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因形就势、趋利避害、寄情山水等独特的营城智慧。但在工业化时期,传统智慧被埋没,大多数古城特色消失殆尽。迈向生态文明的今天,需要重新认识传统营城中的山水人文智慧,道器合途、透物见人,促进中华城市文明薪火相传。本文以典型山水小城——江西永新为例,通过挖掘传统营城法则,以古鉴今、因地制宜地制定古城山水格局修复、空间网络修补与功能活力提升的系统策略。希望能为新时代中国历史城市的保护更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字数:8049字

阅读时间:25分钟

 


作者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  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高级城市规划师


关键词

山水人文智慧;历史城市;营城法则;保护更新


中国是多山多水、地貌丰富的国度。在游牧和农耕文明时期,纵横交融的高山大河框定了人们的基本生存空间,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环境特色。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赖以生存的山山水水充满了敬畏、崇拜与感恩,外化的山水被赋予了内在的灵魂,甚至与天下兴亡关联。《史记·周本纪》载:“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司马迁,1982);《析津志》指出:“山则为根本,水则为血脉。自古建邦立国,先取地理之形势,生王脉络,以成大业”(熊梦祥,1983)。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中国的先民形成了山水神灵的顶礼膜拜、趋利避害的艺术创造、寄情山水的人居理想,这些智慧融入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之中,成为中华文明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图1)。


图1 中国三大干龙总览图


当前,中国逐步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和内生关系,是对中国传统山水人文智慧和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也为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笔者研究发现,中华文化对于自然山水有着多层次的理解与依凭。本文从空间治理的不同尺度,对中国传统山水人文智慧进行概括,进而从城市视角,以江西永新为例,对山水城市营建的基本法则和智慧进行总结,并以此为指引,提出山水特色鲜明的历史城市保护更新基本思路与策略。


1

传统山水人文智慧概述



1.1 国家治理中的山水秩序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中国大一统空间意识的高度概括。正是基于天下一体的整体观,中国自古就在辽阔的国土尺度上构建了以山水为坐标的宏大秩序,天下名山大川被赋予了等级次序,形成了整体有机的国家治理体系(吴良镛,2014)。体系中的重要山水要素包括纲纪天下的五岳四渎、划分南北的秦岭—淮河、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等。


望祭山川源自古人对自然山水的敬畏与崇拜,由此逐渐衍生出完善的山川祭祀等级制度,并成为纲纪天下的重要手段。禹定九州,以高山大川为界,确定了岳渎之尊及天下山川的等级秩序;孔子认为:“山川之灵,足以纲纪天下者,其守为神”;《礼记·王制》规定:“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候,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李学勤,1999);《全唐文》指出:“天有四序,星辰辨其分;地有五方,山岳镇其域”(董诰,1983)。虽然历代岳、镇、渎的具体对象不同,但祭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成为建构天下秩序、强化国家治理的纲纪所在(图2,图3)。


图2 《职方九州岛图》描绘的九州岛及镇山


图3 泰山寺庙图



1.2 城市营建中的山水参照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融入山水环境是中华传统城市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山水围合历来被视为理想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城市营建将周边山水环境要素作为重要参照,并与山水环境形成整体空间格局。中国古代城市选址、营建、更新、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结合山水的经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桂林、“襟江带湖,龙蟠虎踞”的南京、“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的阆中、“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等就是山水城市营建的杰出范例。


城市营建中对于山水要素的参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城市选址尽可能选择山环水绕的富饶、形胜之地,并因势利导地利用自然山水,即《管子·乘马篇》所提出的“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李山,2016);


其次,城市布局中寻找山水秩序参照,在城垣轮廓、空间形态、轴线、街巷、廊道、对景、节点等方面呼应山水形势,并将城外风景秀美之地一体化考虑,形成山——水——城互融互通的格局形态;


第三,借山水之势塑造人文教化与信仰空间,山水条件优越的城市,往往在自然山水与城市空间交融的网络节点处设置人文教化与信仰空间,提振城市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的山水人文智慧千百年来一脉相承。因此,大多数历史城市在遭遇多次兵灾水患后受到严重破坏,甚至被夷为平地,但是在共同的山水人文观引导下,后代建设的城市仍然会与山水环境浑然一体,也自然会与前代城市格局气脉相通、空间融合、文脉连续(图4)。


图4 南京依托山水形胜的历代都城格局变迁



1.3 建筑创造中的山水凭借


传统的山水人文智慧还体现在建筑设计层面,传统公共建筑、府衙、庙宇、园林以及普通民居,都有巧借自然山水的传统。具体而言,通常在建筑选址、建筑群组合、空间布局、园林庭院营建等方面通过依凭、朝对、引入等设计手法,巧妙地引入周边自然山水景观要素,建立建筑与城外山水环境之间良好的空间秩序,升华建筑的意境。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年间,历代持续修缮。司马迁祠西枕梁山,东朝黄河,建筑依崖就势层递而上,河岳深崇、气象雄浑。史书赞其曰:“青山巍巍,如公之人也;河水汤汤,如公之文也”。千百年来,历代对司马迁祠的修葺都充分尊重和延续了“山——祠——黄河”浑然一体的形胜(图5)。


图5 司马迁祠胜景


2

山水城市营建传统法则


笔者认为,新时代中国历史城市的保护更新,需要深入挖掘传统营城智慧,并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加以延续和传承。近年来,笔者带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团队,开展了大量历史城市保护更新实践与研究(图6)。研究发现,探寻周边山水环境与历史城市之间的内在关联,是破解中国传统营城密码的重要方法之一。经过大量案例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历史城市营建在结合山水环境方面,具有四个基本的法则,即山水定势、山水立形、山水补巧、山水兴文。这些法则与智慧在山水环境优越的城市体现的尤为突出。下文以山水古城——江西永新为例,对四大法则进行阐述。


图6 部分古城山水格局分析


江西永新处于我国东南部罗霄山脉中部,古称楚尾吴头,境内以高山丘陵为主,南部与井冈山相连接。永新历史悠久,东汉建安九年(204 年) 建县,唐显庆二年(657年) 县治改设在当今永新古城位置,此外城址再无变迁。近代,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和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在永新发生了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等革命史上的著名事件。永新古城山环水绕、形胜独特,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营城智慧。



2.1 山水定势


“山水定势”是指依据山水环境框定城市的基本方位、朝向和态势。山水格局是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的根本,是影响城市选址、整体方位、宏观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因素。“百尺为形,千尺为势”,在宏大的自然山水格局中,辨方正位、找寻秩序、因袭风水以框定城市的大势,是古代城市选址营建的首要任务。


永新县所在区域崇山峻岭环绕,群山耸峙,形成环山为障的基本态势。群山之间,赣江支流——禾水河穿过,形成条件优越的山间盆地。永新古城即选址于山环水绕的盆地之中。县志记载,古城“后枕重冈、前引列峰,负阴抱阳”,禾水河“环绕于城南而东注,风气完密,人文蔚起……科第之盛,视九邑称最焉”(刘永光,1997)(图7)。永新古城以山水环境为坐标,形成了“枕山环水面屏”城址格局,历代城市建设中始终依山形、顺水势,形成了形态自由、宛若花状的基本态势。


图7 山水环境引导下的永新古城形势示意



2.2 山水立形


“山水立形”是指结合山水环境建立城池的格局形态、空间布局、重要地标等。山水环境优越的城市,城池形态普遍依山就水进行布局,并区别于传统的方正城池形态和方格网道路,“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因地制宜地形成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传统礼制空间秩序有机融入自由形态之中,以营造山水之趣。永新古城充分体现了这一典型思想。


古城整体格局依山形顺水势而筑,城墙形态自由。城墙上辟四座城门,东、西、南、北各一,分别称为义山门、望岳门、禾川门、朝天门,四座城门开辟的位置十分考究,形成迎山接水之势,与秀美的山水对应,寓意吸纳山水之灵气。与城门对应的城内道路则接引其后,向内汇聚于县署,向外与城外集市相通。此外,永新古城内外呼应山水形胜设置了大量塔、阁、坛、楼等地理标识,成为古城的重要标志,至今留存北宋时期修建的南塔、观音阁等(图8)。


图8 永新古城结合山形水势的格局形态和标志物


古人认为水代表财源,商业集市应接水聚财,因此集市大多布局在聚水、接水之处,如码头、水口、渡口等位置。永新城——市分置,市在城外且跨江而设,北门、东门、南门均由主要道路经浮桥通往北门市、横江市、江边市、发关市。这些城外集市结合周边码头、渡口、津梁等空间,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物资交换节点,也由此奠定了古时永新商贸通衢的地位。



2.3 山水补巧


“山水补巧”是指城市营建中对自然山水缺憾的巧妙修补。管子认为:“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宋代蔡元定所撰《发微论》提出:“山川之融结在天,而山水裁成在人,或过焉,吾则裁其过。或不及焉,吾则益其不及,使适于中”(蔡元定,2010)。对于自然山水形势的不如意之处,古人往往以精巧的手法进行适度的修补与调适,从而达到自然与人工建设的理想融合状态。实践中,对山体缺憾往往通过建设楼、阁、塔、坛等标志性建筑以壮势;对于水系采用“理水”方式,优化城市水系水网,沟通江河,提供饮用、洗涤、运输、防火、娱乐、灌溉、造园、防御等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永新古城的历代营建中,十分注重因势利导的进行山水修补。禾水河是永新的母亲河,古人在禾水河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理水手法。上游禾水河入城的方位,北宋时期修筑了名为“袍陂”的水利工程,由“水堰——沟渠——堤防三大设施构成,其突出特征是“筑坝取水,导水入渠,自流灌溉”,以改善下游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条件;城中修建人工水系,并在低洼处修水塘,使得城市既享得水之利,又有效地提高了排涝能力(图9)。


图9 因势利导的永新古城理水方式


河水流出城市的位置,传统堪舆学谓之“地户”,古人认为地户宜锁闭以聚气。若地户之水直流而去,则需人工改善。古人一般采用水口分流、水口处建高大构筑物等方式以“关锁地户”。永新地户水口的改造可谓精妙绝伦,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县令“于漂布滩下流湍急处,垒石成洲,曰浮玉,又架阁其后,曰文星。前题小瀛洲,为禾川八景之一”(刘永光,1997)。浮玉洲和文星阁起到了分流急水、控扼波涛、锁钥气脉的作用,并形成了孤洲高阁的宏伟景象(图10)。


图10 永新古城地户水口改善示意



2.4 山水兴文


“山水兴文”是指城市营建中借助自然山水与城市格局网络营造人文教化空间,以洗涤、塑造城市的人文精神。如前文所述,中国人看待山水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认为山水有性、山水比德,古人善于从优美的山水环境中寻找精神的寄托与升华,正如《古文观止》收录的明代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一文中提出:“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吴楚材,吴调侯,2015)。对于古代城市而言,文庙、学宫、书院、庙宇、文笔塔等教化礼仪建筑是最重要功能,古人认为“捍卫礼义为无形之城郭”,这些建筑要占据城市最重要的空间。因此,城市人文教化空间的选址与营建十分注重对山水的关照与考量,通常会设置在山水网络的关键节点处,并从建筑选址、空间尺度、景观视线等多个方面加以统筹。


永新自古崇文尚学、书院文化尤盛,县志载:“崇奖师儒,栽培后学,家弦诵而户诗书,学之为功匪浅。而又有书院以广其造就,有膳产以资其日用,俾之优游学问,陶成德器,教化之行其由此致乎备。”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得永新历史上文星昌盛、贤才辈出。永新历代修建的文庙、考棚、学署、书院、庙宇、文峰塔、文昌阁等标志性人文建筑均位于山水融合的关键地段,并通过设计巧妙呼应、引入自然山水,形成城市山水人文空间的基本秩序(图11)。


图11 永新人文教化空间示意


秀水书院是永新古城依托山水营建人文教化之所的典范。永新从城外西南部禾水河引人工水系入城,巧妙利用自然地形高差,自城西南曲折流入城中并转北入江,因形若秀字而得名“秀水”。秀水在城内环绕学宫,清代中期依托秀水在城西北部建设秀水书院(图11),逐渐成为古城内最重要的文教建筑之一。据县志记载,秀水屡塞屡浚,“每浚科第辄倍他时”。


此外,怡情山水的景观艺术创造是永新的另一特征,奇秀的山水环境是永新人自古以来追慕的理想场所和文学艺术创造的重要源泉,因此形成了众多山水人文景观,包括巽岭云闲、石潭月皎、小桥流水、芳草残碑、江船渔唱、林屋书灯、丛祠暮鼓、道院晨钟等。明代以来的历版《永新县志》插图中,除舆图外,大多数为县境内以名山名水为主的人文胜迹(图12)。


图12 永新著名山水人文胜景


3

山水古城保护更新策略


当前,在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大量城市山——水——城有机融合的传统秩序逐渐被破坏、风貌特色丧失、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品质低下,亟待更新与提升。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应当深刻反思工业时代城市建设的弊端,重新认识和激活优秀的传统营城智慧,传承山水人文精神,延续历史文脉,唤醒古城灵魂。以古城营建中的山水人文智慧为引领,笔者提出山水古城保护更新的三大策略,包括山——水——城整体格局修复、空间网络与风貌修补、特色功能与活力提升。



3.1 山——水——城整体格局修复


永新古城历史上十分注重山——水——城的有机融合,当前古城山——水——城关系割裂严重,建筑和堤坝等阻碍通山、通水廊道。生态文明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将城市再次融入绿水青山是古城更新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传统营城智慧为指引,分别从山—— 城格局修复、水——城格局修复、山水廊道组织等方面制定山水格局融入的策略。


对于山——城格局修复,以永新传统山——城秩序和空间层次为参照,提出“远山目可览,近山行可达”的控制思路。远山作为生态屏障,控制周边建设强度和形态;近山营造可进、可游、可赏的郊野游憩空间,适当建设爬山步道和少量公共服务设施;对于水——城格局修复,建议疏浚历史水系并标识历史信息,修复自然驳岸、湿地、滩涂等,两岸一定区域内严格限制新建设行为,营造连贯的多层次亲水空间,再现渡口、码头、浮桥、阁塔等历史景观意向(图13)。


图13 永新山——城格局修复示意


对于滨水空间,笔者提出对现有的混凝土堤坝进行生态化改造,重塑滨水景观,缝合城——水关系。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治水防洪经验,据《汉书》记载,西汉贾让提出了治水三策,认为人不与水争地为上策;开渠引水以分洪、灌溉、改善土质和水运条件,此为中策;而修筑堤坝、堵水防洪实为下策(班固,2007)。笔者建议对堤坝进行生态化改造,同时将禾河北岸交通次干道降为生活性支路,并利用地形高差在滨水核心区段对道路进行局部下穿,上部盖板设置滨水步行活动空间,使古城与滨水区域有机缝合(图14)。


图14 永新古城滨水堤坝及道路改造示意


山水廊道组织引导是山——水——城格局修复的主要手段。经过现场调查分析,笔者建议打通12条望山通水的廊道和城中主要节点的望山视廊,并严格控制滨水建筑的高度与体量,改善滨水街巷的望山视线。此外,在北门、秀水书院、民主街、南塔、南门、滨江、东门、观音阁等重要历史节点处设计望山亲水空间、游憩体验路径等,对古城依山就水的自由城垣轮廓进行标识与提示,增强古城内重要空间节点和街巷对山水环境的感知度,强化山水城市意象(图15)。


图15 永新山——水——城格局修复示意



3.2 空间网络与风貌修补


永新古城虽历经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冲击,但所幸古城传统格局仍然部分保留,尤其是滨水区域的传统鱼骨状空间肌理保存较为完整。基于此,笔者提出永新古城空间网络与风貌修补具体策略,包括保护和延续不规则的古城传统格局、严控新建建筑高度和体量、优化道路结构和步行网络、完善公共微空间以及分类控制引导建筑风貌等。


从宏观视角对城市整体格局的研究可以看出,永新古城在山水形胜的框定下呈现出“一横三纵(禾川东大街、北门街、民主街、幸福路)为骨架,滨水沿线为特色,传统公共空间点缀其中”的传统格局和空间网络特征。这一空间网络当前仍基本留存,需要通过延续传统街巷系统、修复重要地标节点等方式加以保护、修补与继承(图16)。


图16 永新古城空间网络修补


山水古城空间网络的修补,需要关注建筑高度和风貌控制引导,要用“绣花”的功夫,采用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的有机更新模式进行修补与提升。建筑高度控制方面,以山水形胜为参照,制定符合理想空间形态的高度控制分区,对于现状超过高度控制上限的建筑,不建议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整体降层或拆除,而是因时因地进行逐步更新;古城风貌修复方面,在对每栋建筑详细调查评估的基础上,以微改造的方式分类制定风貌保护、修复和提升措施,并注重对永新古城传统元素的应用(图17)。


图17 永新古城特色风貌与公共空间修补


古城内原有道路街巷和公共空间是传统格局的重要载体。因此,交通系统的优化不能简单拓宽道路,而是应着眼于城市整体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避免过境交通引入和穿越古城。古城道路网络应实现通而不畅,在核心区域和景观资源丰富的滨水区域限制机动车通行,强调人的体验感。古城公共空间应结合重要历史建构筑和地标进行设置,并充分利用现状巷口、民居宅旁闲置地等空间设计口袋公园,巧妙引入自然山水和文化主题,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此外,笔者不建议无依据地复建城墙,而是鼓励对城墙遗址遗迹进行系统发掘,标识古城轮廓形态,因地制宜地形成特色文化场所(图17)。



3.3 特色功能与活力提升


永新历史上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商贸繁荣。古城内文庙、考棚、学署、秀水书院、文星阁等文化用地占比极大,并且处于山水网络与城市格局的焦点位置,地位极其显赫、城外码头渡口形成繁荣的集市,城——市跨河分置又紧密联系,直到1960年代古城依然保持特色功能和活力。


但是,由于近年来无序的城市建设和各类功能的聚集,古城传统特色功能逐步瓦解,浓厚的人文气息逐渐丧失。当前古城内文化休闲空间占比仅为1%左右,一般性的商业、办公、居住、医院等功能占据绝大部分空间,传统手工艺、老字号等未能融入古城生活和业态之中,加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导致古城人居环境品质差,缺乏活力。

 

特色功能与活力提升是新时代古城保护更新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对当前中国多个山水古城的功能特征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永新古城的功能定位提供借鉴(表1)。笔者研究为,永新古城应定位为特色综合型古城,着力改善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延续传统社会生活网络,并充分展示利用现有山水人文资源,抢救性地保护传统民俗、手工业、商业老字号等文化遗产,积极融入古城功能和空间网络,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将永新古城逐步发展成为集居住、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城市特色区域(图18)。此外,古城还应积极联动井冈山等周边资源,串接重点遗迹,形成体验山水、人文、红色、生态的立体化网络。


图18 永新古城特色功能构成建议



文化旅游线路和重要文化空间的塑造,对古城特色功能与活力提升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笔者建议,以永新古城山水人文资源为基础,以传统街巷、滨水绿道、山水通廊等线性空间为载体,组织设计若干文化体验路径,将古城及周边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人文资源有机串联,形成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有节奏、有故事的文化网络游线。对于传统格局肌理保存完好的滨水核心区域,笔者建议重点建设以幸福路为主体的民俗文化体验带、以民主街为主体的古城记忆展示带、以盛家坪为主体的红色文化展示带以及南岸滨水郊野游憩带。通过古城文化网络游线、特色文化带的建设,重塑古城文化空间特色和活力(图19)。


图19 永新古城文化展示体验路径示意


4

小    结


当前,中国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建设的理论方法与经验借鉴,基本都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治理模式的不同,导致中国历史城市的保护更新实践运用西方理论方法时,只能削足适履,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和困惑。随着历史城市保护更新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构建中国历史城市保护更新的本土化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因此,深刻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是构建中国历史城市保护更新本土化理论与方法的关键。笔者研究发现,“求真”的思维模式和二元的社会结构是西方文明的深层“原型”,由此产生了“人定胜天”思想;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原型是“群体”本位下的多元混沌、相生相融的有机系统,由此产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则成为中华文明的典型特征。


在“天人合一”文化意识中,自然山水是城市营建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参照,也寄托着是美好的人居理想。中国古代城市无论大小,都能从宏大的山水格局中建立特定的城市空间秩序。此外,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相对易损,具有“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特征。但是,城市山水格局相对恒定,当代人与古人基本生活在相同的山水环境之中,并在特定的山水人文环境下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城市空间特色。


因此,新时代中国历史城市的保护更新,需要深入认识传统的山水人文智慧,探寻中国历史城市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密码,并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加以延续和传承,道器合途、透物见人,从而使得历史城市保护更新不再是简单的城市建设行为,而是具有了中华城市文明薪火相传的历史意义。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专家视点 | 杨保军 董珂: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助力生态文明之路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大咖对话 | 王树声VS赵万民:传承中国城市规划智慧,建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大会报告 | 王树声:中国城市规划智慧的现代传承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