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子来:对于“社区”和“韧性”的概念探讨 | 学术季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规划上海SUPDRI Author 唐子来

导读

9月23日下午,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重要活动之一“社区生活圈的韧性营造”主题论坛在上海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活动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从理论学术、规划实践和管理实施等角度畅谈后疫情背景下的社区营造。本期带来了唐子来教授的主题报告——《对于“社区”和“韧性”的概念探讨》。


本文字数:2141字

阅读时间:7分钟

 


 

唐子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政府参事/同济大学教授


唐子来教授指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的最有影响力的概念之一,通过对“社区”和“韧性”等概念展开探讨,打造应对经济变化、社会变化、环境变化和安全变化的社区生活圈。“社区”和“韧性”的概念很关键、很重要,以下谈一些感想。


01

社区:实体社区vs虚拟社区


学术界很早就有“社区”概念,现在的“社区”概念包含了“实体社区”和“虚拟社区”。“韧性”更多地是针对实体社区。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两个概念(社区生活圈和街道设计导则)之一。国内许多其他城市在研究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时,会学习上海的经验。


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并非我们的原创概念。早年的相关规范就已经规定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如初中1000 m、小学500 m、幼儿园300 m的步行距离。其实规划的原则没有变过,但是由于近年来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大家越来越不在乎这个原则。比如在有些地方,小学规模越办越大,服务半径也相应变大,许多学生只能通过小汽车接送,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所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概念始终是很重要的,这次“上海2035”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概念。来自新加坡的规划大师认为,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基本生活圈是永恒的(timeless)。他说新加坡成为世界城市的最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基本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是最基本的规划原则,需要坚持和遵循,否则无法实现创建宜居的“世界城市”的目标。


以前的上海“里弄”就是实体社区,在里弄空间中发生很多社会交往。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陈运帷老师曾经说过,里弄就是“公共起居室”。


住区里的社区(1980年)


现代社区不一定限于住区,还可能在公园里。社区就是一个社交网络,有的是因为地理邻近,有的则是因为大家的兴趣爱好相同。老龄化是城市规划面临的许多社会挑战之一,比如老人跳广场舞,居民会有意见,可能产生矛盾。公园里的“社区”就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社交和健身场所。


上海公园里的“社区”(2020年)


以前我来上海设计中心开会,看到城市最佳实践区成为附近居民的社区活动空间,老人在跳舞,小孩在玩耍。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也是社区活动场所。当年在做设计方案时,并没有想到它现在会成为附近居民的社交和健身场地。所以,社区活动场所的形成有时仅靠设计者的主观意愿是不够的,社区是一个场所(place),并不只是一个空间(space)。只有发生社群活动,空间才能成为场所,由此促进社区发展。


UBPA作为“社区”活动场所(2020年)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概念很早就有,指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通过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用微信或其他社交软件形成的各类朋友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虚拟社区。当然,我们今天讨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关注实体的居住社区。



02

韧性:城市韧性 vs 社区韧性


需要考虑两个层面的韧性,包括城市韧性和社区韧性。现在我们所说的“韧性城市”、“海绵城市”等,最初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所提出的。原来主要关注减缓气候变暖,后来人们发现还需要适应气候变化。疫情也是如此,或许会成为一个新常态,我们不得不适应它。


联合国气候委员会(IPCC)最早提出和界定的“韧性”:用来描述一个系统能够吸收干扰,同时维持同样基础结构和功能的能力,也是自组织、适应压力和变化的能力。如何理解“韧性”(Resilience)这个词意?我曾请教一位英国专家。他说“韧性”有两种含义:一是弹性,即受到压力以后会反弹并恢复常态;二是受到压力以后不再反弹回去,受损失了但没有断裂。所以,韧性包含对于外界变化的“抵御和吸收能力、适应和恢复能力、转换和学习能力”。2013年版的纽约规划就提出,“更强大、更有韧性的纽约”,期望纽约能够在变化和灾难面前变得更有韧性,具有为各种困境做出相应的准备、反应和从中复苏的能力。


纽约总体规划(PLANYC 2013年版):

“更强大、更有韧性的纽约”


狭义的韧性是从防灾角度出发的,广义的城市韧性至少包含四个维度。

1.应对经济变化的韧性,如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产业结构转型等;

2.应对社会变化的韧性,如应对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等;

3.应对环境变化的韧性,如极端气候越来越常态化,如原来几十年一遇的洪水,现在可能是十年一遇;

4.应对安全变化的韧性,如应对恐怖活动、疫情传播等。


照片是上海陆家嘴滨江地带,设置了台阶式的防汛岸线,低的部位强调亲水性,是几年一遇标准的设防标高,可以经常被淹掉,但高的部位则是千年一遇的设防标准,这就体现了城市防汛的韧性所在。


陆家嘴地区滨水地带的防讯岸线


社区一般不是一个经济单元,社区韧性更多地聚焦社会、环境和安全维度的韧性营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更多是指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而不是指社区层面的就业岗位。


社区防疫


其一是应对社会变化,营造老龄友好社区,如应对老龄化社会所产生的新需求。现在社区服务设施的最主要使用者就是老龄群体,上海的不少社区都设有“市民驿站”,方便老龄群体就餐和其他服务。


其二是应对环境变化,主要涉及各类设防标准等。


其三是应对安全变化。原来城市安全更多地是指社会治安,如地铁安检和城市道路上的监控设备等,现在防疫成为城市和社区安全的新议题。


我认为,“疫”也是“灾”,在防灾规划中应当增加防疫篇章。武汉的经验表明,城市和社区都需要强化防疫的韧性。


本文来源:规划上海SUPDRI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追踪学术季热词金句,看看规划师们都关注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聚焦社区生活圈的韧性营造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会组织全国顶尖专家为武汉疫后提供咨询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