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伟珏:多元治理与城市更新——以上海原法租界南昌路为案例

朱伟珏 中国城市规划 2022-04-24

导读

11月28日,“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在深圳召开。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伟珏应邀作了题为《多元治理与城市更新——以上海原法租界南昌路为案例》的专题报告。


本文字数:3365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报告人:朱伟珏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伟珏教授介绍了上海市南昌路街区的社会空间变化历程和多元治理实践。南昌路街区的社会空间经历了重构与分异、融合与排斥几个阶段,出现街区活力缺乏的问题。依托“环复-南昌路跨界自治会”,南昌路街区进行了多元治理实践:通过推动街区风貌和多样性保护,动员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治,形成议事协商平台。朱伟珏教授认为,应把城市更新视为社会治理的一个环节,政府、市场和社区(社会)三方应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到城市更新和治理中来,并建立一套长效的城市更新治理模式,以保证更新效率、公平与目标的有机统一。


01

南昌路街区的概貌


南昌路地处上海中心城区,位于衡山路-复兴中路历史文化保护区,属于上海原法租界。该路曾为一条乡村小河“蚂蚁浜”,河道被填后建成街道,宽仅14-15米,法租界时期被称作环龙路和陶而斐司路,1942年汪伪政府收归国有后,改名为南昌路。


南昌路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背靠上海传统最时尚的商业街区淮海中路;二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孙中山、蒋介石、巴金、徐志摩、徐悲鸿、傅雷等众多知名的革命家和文人都在这个街区留下过足迹,可以说“一条南昌路,半部民国史”;三是街道环境非常优雅,两旁有参天的梧桐树和三层的新里与老洋房,街道布局一百多年来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02

南昌路街区的社会空间变化历程


南昌路街区的社会空间变化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1900-1966年为中产阶级居住区,这段时期居民不断更替,但阶层基本没有变化;1966-2000年,随着大量平民的涌入,变成平民和中产阶级的混合居住区;2000年后随着个人资本的进入,变成商住混合街区,沿街商铺呈现绅士化特征。


1966-1968年南昌路街区开始平民化,但其成因与欧美国家由于郊区化导致的平民化完全不同。这一时期南昌路街区有大量平民迁入,这导致现在南昌路的居民成分非常复杂。


例如淮海坊,属于比利时天主教普爱堂的产权房,1927年建成时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社区,为三层砖木结构联排住宅,每栋房子120平米,共140栋,1966年以前大部分为一栋一户;1966年后大批居民搬入,户数剧增到458户,一栋楼常有3-4户人居住,最多的达到一栋6户,可以想见南昌路当时有非常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南昌路由于背靠上海最时尚的淮海中路,逐渐演变成高尚商业街区和平民社区混合的商住两用街区。其更新进程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0-2000年,建筑基本保留原状,一些欧美投资者和艺术家、设计师等文化精英看到了南昌路的价值,开始零星进入。此外,90年代为解决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市政府允许南昌路底层破墙开店,成为南昌路从纯居住区走向商业区的契机。

第二个阶段是2000-2010年,出现住房政策和绅士化共同推进的更新。随着上海商品房的大规模建设,和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公有住房买卖与转变性质,南昌路本地精英开始迁出,但大部分的户口仍留在原地。新的群体进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附近的拆迁户,由于不愿离开市中心而买入;另一种是本地和国外的个人投资者,多为整栋购入。同时,商业街渐渐从为本地居民服务,向绅士化、高尚化方向演变。

第三阶段是2010年-至今,南昌路沿街大幅改造,高尚商业街形成。近年政府开始整治街区环境,商业街区的更新进展顺利,众多中小资本进入,房地产买卖活跃,房价快速上涨,商业业态从精品服饰店和鞋店渐渐往休闲娱乐方向转变。



然而混合居住区的更新仍面临诸多挑战。虽然建筑外部得到整修,政府也花了很大力气进行内部改造,但由于人口高度老龄化和空心化,改造效果依然十分有限,中产阶级、年轻人并没有回归,社区缺乏活力。同时租户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经过修缮,高价租给了国内外精英;另一部分面积较小的房间则租给了附近从事服务行业的外来移民。



总体来看,南昌路的更新呈现绅士化、商业化、自下而上、本土性、全球性、多样性等特征。南昌路正是由于自下而上的更新,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同时其绅士化过程与历史文脉一脉相承,历史上就是中产阶级居住区,富有文化底蕴,自然而然吸引很多国内外精英到这里来,成为全球化的产物。


南昌路的社会空间,一是经历了重构与分异,从纯住宅区变成商住混合街区,沿街环境优雅,内部则空心化;二是经历了融合与排斥,上海居民(老年人居多)和外来租户(外地人、外国人),沿街商铺店主与本地居民相互混合;三是街区缺乏活力,商家经营困难。朱伟珏教授本人2017-2018年曾对南昌路部分商家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80%商户都在赔钱。


03

南昌路街区的多元治理实践


在城市社会学领域,多元治理主要是指城市更新过程中,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政府不是唯一的管理主体,公共机构、个人、社会组织等都可以参与到城市更新与治理中,共同负责维持秩序,参与政治、经济与城市事务的管理和调节。在多元治理过程中,提倡公众积极参与,政府和公众之间建立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关系,最根本的基础是提倡协调与合作。


针对南昌路街区,2018年在地方政府支持、朱伟珏教授牵头下,成立了环复-南昌路跨界自治会,希望以衡复风貌保留保护和多元治理为契机,动员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自治,建立协商和议事平台。自治会的人员构成包括在地居民、商户代表、专家学者、律师、社会组织等,组织架构上,设置理事会,垂直成立风貌保护保留自治小组、绿色生活小组、停车自治小组、商铺自治小组,横向成立了南昌路街区风貌振兴委员会,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南昌路的振兴与发展。


在环复-南昌路跨界自治会推动下,制定了《南昌路店招店牌导则》,作为南昌路景观社区营造的组成部分。2018年上海市部分地区开始统一店招店牌,引发很多争议,自治会为保护南昌路风貌,开始想办法拟定导则,从2018年5月到2019年3月召开五次研讨会。2019年初,自治会副会长冯松律师草拟了一份《南昌路店招店牌导则》初稿。朱伟珏教授本人则于2018年冬及2019年3月两次赴日本东京等地展开了近两个月的调研,回国后参考东京与京都的相关经验,组建科研团队,对南昌路街区开展科学研究,制定了包括《南昌路色彩指南》在内的一系列店招店牌规则。最终形成了《南昌路店招店牌导则(草案)》。导则的核心理念为协调性、多样性、整体性,即店招店牌应与历史街区的风貌和历史建筑相协调,保护街区多元主体的合理诉求和场所多样性,保持沿街整体风貌的和谐。



《南昌路店招店牌导则》的基本思路,一是对店招店牌的安全性、高度、面积等进行规范,保障商住两用街区居民的利益;二是对店招店牌创意的规范,主要是对色彩进行限制。通过采集色彩样本,发现南昌路的基调色244个,辅助色329个,点缀色403个,按照这个色彩对店招店牌进行规范,南昌路95%商户的店招店牌都符合规定,有效保护了街道风貌的协调性和多样性。2019年4月自治会召开“南昌路景观社区营造工作坊”推介导则,邀请了作家金宇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主持人秦畅以及街道主任、副主任等等。由于正巧遇上店招店牌引发市民很大争议的时期,工作坊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也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南昌路的多样性。



04

南昌路街区治理与更新仍面临的难点


一是如何继续保持街区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二是如何提升南昌路商街与社区的活力,使年轻人和精英重新回归社区;三是如何提升本地居民的获得感;四是如何从根本上保护历史建筑。


最后,朱伟珏教授指出,旧城更新和多元治理中人还是关键问题。旧城更新的目标不仅仅是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更是一种全方位的社区更新,具有深刻的社会与历史人文内涵。怎么善待人、怎么让街区活起来、让年轻人回来,始终是旧城更新或多元治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赵燕菁:旧城更新的财务平衡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伍江:城市有机更新与精细化管理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聚焦“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城市更新”,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在深圳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