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科普 | 王缉宪:高密度下的宜居,可能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TEDxGuangzhou Author 王缉宪
导读
你常常觉得你所在的城市很拥挤吗?拥挤并不是每个城市都特有的属性,它是可以被优化被改变的,可以让我们生活在其中更加舒适和幸福,但我们究竟可以如何处理与拥挤的城市的关系呢?
本文字数:5387字
阅读时间:17分钟
这个演讲在 TEDxGuangzhou 2020 大会中作出,并由 TEDxGuangzhou 团队挑选整理之后发布。以下是演讲视频和内容。
人为推动下的高密度城市
广州和香港都是高密度的都市。尤其在这次传播如此之快的新冠疫情中,大家可以体会到高密度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困扰。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国家发改委在 2019 年正式地向全国发了一个很重要的通知,这个文件希望中国未来的发展更加集中在三个大都市圈 —— 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居住的密度,我们工作的密度,我们整个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密度在这三个地区,甚至成渝地区,会进一步提高。这个情况实际上在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
为什么这么说?在其他的国家,从来没有由中央政府的推动,来使得一个地方的人口和密度增加。比如说东京,它的人口密度增加、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大都市圈,都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或者可以说是相对自然的过程。而我们现在人为去推动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挑战。
怎么面对这样的挑战,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解释的 —— 在多层次上看高密度发展的问题和可能性,以及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应该怎么参与。
高密度城市
首先我从香港讲这个事情。
大家知道香港是最著名的一个由高密度带来问题的地方,比如说照片上的笼屋。
所谓笼屋,也就是在十平方米不到的地方住着一家人。但是香港有让人感到很惊奇的地方,就是你不管住在香港什么地方,不管坐出租车还是小汽车,30 分钟你就可以到郊野,一些很漂亮、没有人的地方。
这说明什么?高密度发展是有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达到宜居也是有可能的。香港已经有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当我们在谈论高密度的时候,这个密度到底是多高,其实大家并不是太清楚。
4,500 人/ 平方公里
比如说这张照片上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被认为是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但是它的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人口达到了 4,500 人/ 平方公里,大家脑子里记住这 4,500 人/ 平方公里是一个什么样子。就是我们看到这幅画上的样子。
有人说这个密度比中国的上海和北京还高,其实完全是误解。
298 人/ 平方公里
我们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密度呢?国土面积 960 万平方公里,如果按现在 14 亿人口算下来,只有 100 多人一平方公里。但是咱们 92% 的人口,只居住在 44% 的土地上,也就是我们的东南这一侧,胡焕庸线的东南这一部分。
这一情况过去几十年都没有变过,我们一直都居住在这边。这边的密度是多少?这边的密度达到 298 人/ 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现在整个国土平均下来的标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说我们要跟日本一样去实现一个高密度人口的宜居环境,才能够把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不过别忘了我们说的是平均。再看看我下边这张自己做的图。
70,000 人/ 平方公里
这张图里告诉大家,实际上我们每一个区,比如说广州的海珠区,香港的官塘区,北京的西城区等等,很多区的人口密度高达 30,000 到 50,000 ,甚至 70,000 人一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你们刚才看到的斯德哥尔摩那张图的十倍。在这种十倍于斯德哥尔摩的地方,能不能做到宜居?怎么做到宜居?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高密度的优势
虽然低密度理想,但是我们也有很多非常好的方面是高密度带来的。
比如说多样性。
我们身边会有很多各式各样的东西,从电影院到球场,到各式各样的商品,各式各样的消费,各式各样的餐厅。如果密度不高,他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种类。
另外密度高给我们带来很多效率方面的优势,比如说在中国,特别像在深圳,为什么最早可以推出 5G 呢?因为 5G 实际上是很贵的一种通讯方式,要求基站需要非常密。我们密度高的话,可以使得人均的消费价格大大下降,这样在美国这样的低密度的国家就很难实现。
我们还有很多例子。
除此之外,密度高还表明了有很多不同的活动可以在同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空间里发生,这样就有各式各样的上下游工作机会,也使得很多不同的人可以在同一个小范围内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性格比较另类的人,你也可以在高密度环境里边比较容易地找到你的同类。
所有这些都是高密度带来的好处。
宜居城市是什么样的?
在这张图表上我们看到新加坡一家公司把宜居和密度放在同一个表上,隔出了四个框。
其中最理想的一堆城市,宜居非常好,又密度不高的城市,温哥华是领先的。在高密度的宜居这一块只有三个城市,那就是伦敦、东京和新加坡。新加坡是最领先的,香港是挨在这个边上。
那么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了,宜居的定义是什么?或者标准是什么?我们看宜居的标准大概覆盖这五个方面。
第一是安全。这个城市的犯罪率要低。
第二是好的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很重要,就是我们有思想自由行动自由的空间,不同的信仰等等。自然环境方面要清新,低碳排放是很重要的指标。
第三是医疗。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床位和足够的医生,人均多少个医生,或者人均多少床位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第四是基础设施。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设施非常重要。我们不是说要修多少高速公路,而是我们需要有非常好的公共交通体系。
第五是教育。我们的教育需要的是普及性的教育。我们要有足够的小学、幼儿园,距离和质量都需要最优,或者是各式各样的中学、专业教育等等。人人都获得教育的这种公平性,也体现在宜居城市的内容当中。
高密度城市的宜居挑战
我们已经很习惯住在这种高密度的地区了。
虽然外国专家有时候说房屋居住到八到十层已经是高密度宜居的水平,好像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再想想我们周边住的房子是多少层?
我们现在说的是三十几层,四十几层甚至六十几层。住在这些地方,我们有没有宜居的可能?
在高密度发展的城市里边,有一种可能性叫做“公交导向城市”,TOD。有三个 “D”,一个是密度(density),一个是设计(design),还有一个是多样性(diversity)。
中国很多城市密度超高,但是多样性有没有做到呢?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因为我们在“设计”这个 “D” 上没有做到最好。
比如说这张图是非常出名的中国贵阳的花果园小区。
这个小区有多大?这个小区十个平方公里。
有多少人?住了 30 到 40 万人。
有多少楼?有超过 200 栋高度 42 层的楼都堆在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交通堵塞的问题。
在这个地方住,你要有多少公共交通线路才可以支持大家到其他地方?如果没有,结果是什么?大家都买车,都买车的结果就是堵死。如果车超过了车位的数量,堵在路边、停在路边就会带来行人的不方便。很多车停在不规范的地方或者说违规停车,造成对老人小孩步行的不方便。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样的小区,可能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会不停得装修,不停的各式各样的叮叮咚咚的敲打,白天晚上,地上挖来挖去,房屋里边修来修去,这个噪音可能会长达十年。
所有这些都是高密度需要特别小心的地方。而我们的很多城市已经到了这个阶段。
我们,可以让城市更宜居
所以我们必须要克服这些。克服这种问题有两个路径。
一个路径,就是我们俗话说叫“摊大饼”,就是把城市往外延。向外摊开的好处当然就是大家都住大房子,美国式的那种。
但是在我们这个大湾区,还有刚才提到的几个大都市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没有这么多的地去做这样的事。这样做也有另外一个很明显的坏处,就是通勤距离增加,环境污染增加。
我们还有没有另外一个方式?有。看另外这张图上的新加坡,虽然是多层或者高层,但是它要把它的环境设计得非常优美,而且在刚才说的这几个方面,安全、医疗、环境、多元,还有就业机会、教育等等都要做到好,做到极致。
这不是不可能的。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要这个地方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量更大的话,我们有六个方面,六个层次要考虑。
看下面这张图,从建筑,到小区,到街区,到城市规划,然后再到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控制,最后到国家比如说户籍政策等等,都会影响地方,最终你所居住的城市,和你所在的小区的环境究竟是不是宜居。
从这个角度考虑,其实我们最容易参与,作为一般百姓,就是中间我用蓝色标出的这三个方面,也就是小区、街区和城市规划。
到现在为止,咱们国家做的最好的应该说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在采取大数据对事实做详细的分析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像我给大家展示的,广州有 3,000 多个小区,不同的密度,不同的居住环境,不同的人口,不同的经济背景都有分析。中间这两张图,低密度的豪宅还是旧区重建的时候装了电梯的这种楼宇,他们的环境都被大数据记录下来,是完全可以做进一步分析的。
第二个方面,我们觉得有长足进步的就是法规方面。
在过去十年当中,在建设部提出的法规方面有明确的进展,也就是说有很多方面变成强制性的,而原来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比如说刚才说到的像花果园这样的大规模大密度、每个楼都是几十层的这种情况就会避免。因为我们在规范方面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当然我们要强调这些规范,这些要求恐怕需要我们参与监督,才能使发展商不走邪路。
第三方面做的有进步的,就是我们城市政府的官员、领导人和我们的城市规划人员在可持续这方面的觉悟提高了。
所谓可持续应该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公平,一个是效率,还有一个就是环保。如果你有这样三个底线的可持续的概念,这个城市不会差到哪去。
不过我在这个图,这个三角的底部用红色标出来强调一样事情,就是我们自己的参与。我们作为百姓怎么能够在城市化过程中,使得我们自己居住的环境更好。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一类的城市是旧区在城建或者是旧城在改造,另外一类是新区、新城。这两方面都会给我们作为普通居民带来巨大的影响。
我个人觉得,最值得注意或者需要改进的有三个方面。
对房地产商行为的监督
我给大家讲一个香港的例子。
大家可能到过铜锣湾的时代广场,这个时代广场商店前面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我们到那去的时候常常看见各式各样的展示,广告的展示,还有各式各样的活动。
如果你在那儿坐下来就会有人把你赶走,说这个是私人空间。然而十几年的时间大家都没有发现,原来这个地方不是私人空间,而是公共空间。换句话说,他作为房地产发展商和业主,根本没有权力向做演出的人收费,更没有权力赶一般的群众离开这个地方,不许在那坐、停留。
这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因为站在地产商的角度,他可能是利益为先。
除此以外,除了居住区,在商业区,像香港的 CBD 中环,大家看到这里边彩色的这张图上有步行的通道是四通八达的。
这是曾经受到过政府压力的部分,当你翻盖楼宇把它变成更高层的时候,政府要求你要在楼和楼之间建立通道,空中通道,使得人车分流。在这样的空间里虽然密度很高,但是你仍然可以实现我们在密度低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实现的工作环境,同时有更高的效率。
参与,参与,参与
另外两个我更想强调的,一个是我们身体力行的参与,另外一个就是如何通过媒体把很多正面的关于什么是宜居高密度的环境的信息带出来。
我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这是香港的一个小区叫海怡半岛。
海怡半岛这个小区,曾经是世界密度最高的小区,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像花果园这样的地方之前。这个小区住着 30,000 多人,有 9,000 多户,一共有 34 栋楼宇,都是三十几层的楼宇。那么这个小区里边怎么是一个更适合我们居住的高密度环境呢?
这个小区里边有 13 条巴士路线,后来还新加了地铁,直接伸进到小区当中,这个小区里边的车站离每一个人家都不超过 100 米,共有五个车站,车站又分上车区、下车区,使得在最繁忙的时刻大家也不会拥在一起。
所有这些设计,再加上它有各式各样的服务。
这里边有三所小学,六个幼儿园,三个球场,一个会所俱乐部,两个游泳池,几十个补习班,菜市、超市等等。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边,它可以使得你放弃开车和拥有小汽车,你完全可以用公共交通去完成你的通勤,或者去到这个城市的任何地方。
01 用脚投票
如果你有机会,你身边有这样的小区去住的话,你会不会选择住这样的小区?
同时如果你放弃开车,甚至放弃拥有小汽车呢?你会不会同意?这个很重要。你向公交转一步,就有更多的人搭乘公交,公交(系统)就更容易成长,成为这个城市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设施。
02 发声支持更开放、多样的空间
这样的小区本身还有另外一个要求,可能你们已经注意到了,那就是它不是一个门禁小区,也就是说你不是把自己关在一个有警卫的地方。打开了才可能让各式各样的服务进去,才能使这个小区有丰富的文化,丰富的生活和各式各样的服务。
如果你是业主委员会,或者是你在什么地方可以出声来提出或者改变你的小区多样性的时候,你会不会站在这一边呢?
03 资源与服务共享
另外,你可能有专长,比如说你是医生,你会不会通过发展某种手机的 APP,让你的小区中的其他人可以共享信息与服务,比如在关键的时候,你的邻居需要你的紧急救援的服务。当然不只是医生,可能还有各式各样的人才都在这个小区里边,大家需要进一步思考怎么使得这个小区在没有其他资源的情况下过得更好。
比如说我们在小区的路口等等很多地方,我们现在叫滴滴,叫各式各样的(软件)打车,非常习惯地停让这些车停在路口。在那些地方停,实际上你让很多车都不得不因为你停下来,然后再走,造成大量的更高的碳排放。你会不会放弃在这些位置上叫车和等车呢?
最 后
说到底,其实应该有两样东西是我今天想强调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不可能把刚才说的一些事情,直接从外国的经验学来。因为国外没有这么高的密度,只有咱们中国,可能还有像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孟加拉这样的地方才有这么高的人口密度。而我们是领先的,我们必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找到解决方案。
第二,我最后想强调的就是,各位才是这个社会,特别是你居住环境向前发展的动力,只有你们的参与才能够把你们自己所住的环境改善。
谢谢!
王缉宪 James Wang
地理学者,城市规划专家
王缉宪,1954 年北京出生,16 岁到砖瓦厂当壮工八年后,1978 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士。到中国科学院院工作后再到香港大学获地理学硕士,多伦多大学获地理学博士。返香港大学任教 24 年,曾任地理系主任。现任「一带一路」香港国际中心暨大湾区香港中心的研究总监,专注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的区域发展问题。专长为中国港口城市的演变及运输枢纽地理。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近百篇论文,参与了超过 40 个国内外港口、机场及港口城市、城市群规划战略研究项目的咨询工作。
本文来源:TEDxGuangzhou,文章原始链接为https://mp.weixin.qq.com/s/pcjaMBYzRThK3gCjPYLEwA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李昊:北京离宜居还有多远?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李晓江:没有疫情,规划师也应该深刻反思的问题——容积率、“大城市病”、公共开敞空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密度、公交、开放小区与疫情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