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 | 中国传统韧性智慧及其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市规划 Author 点击关注 >
导读
我国传统韧性思想与智慧主要体现在古代书著典籍、历史人物和城市建设实践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补充,构成了传统韧性智慧的系统认知框架。
本文字数:3631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未断,其存续发展蕴含着深刻的韧性智慧。纵观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及弥灾制度,无论是城市建设与自然协调、城市防灾设施建设,还是国家控灾制度的演进,其过程都体现着我国古代传统韧性智慧的思想底蕴,尽管传统城市规划韧性思想与制度错综复杂,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其典型的礼制规划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山水自然观在某些方面也已然不适应于当前城市发展,但其中也不乏值得借鉴的思想与技术智慧。
图1 | 我国传统韧性智慧系统认知框架
我国传统韧性思想与智慧主要体现在古代书著典籍、历史人物和城市建设实践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补充,构成了传统韧性智慧的系统认知框架(图1)。传统韧性智慧是人类抵御各类灾害的生存诉求,大多思想内涵通过书著典籍予以传承,是韧性智慧的系统集成;历史人物是传统韧性智慧的创作核心,是韧性智慧的直接来源;建设工程则是前二者的实践表达(图2)。该认知框架由感性的、主观的、抽象的书著典籍内容构成科学理论系统,该体系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较多;以及由理性的、客观的、实际的工程实践构成物质空间系统,该体系受自然条件、君王意志等因素的影响较多。
图2 | 作者跟随导师赵万民教授及团队考察嘉峪关城市建设
01
书著典籍:从“被动自然适应”到“系统主观追求”的韧性思想演进
经过初步梳理发现,我国古代书著典籍中大都蕴含了与城市韧性相关的典型内容与思想内涵,且这些韧性思想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演进,反映了各朝各代城市建设思想的变化(图3),即从被动自然适应到系统主观追求的演进历程。
图3 | 不同发展阶段书著典籍中韧性相关思想与典型内容
1.1 自然秩序影响下城市建设的被动适应
春秋至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建设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受“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神学思想的影响(表1),城市建设基本遵循自然法则,体现为城市建设始终被动地去融入自然、追求“人-城市-自然环境”的和谐相生,而这也孕育了我国传统的韧性智慧。这种“被动适应”的妥协实质都是我国古代早期灾害应对思想的初步显现,也都构成了这一时期韧性智慧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崇尚自然的思想意识与因势赋形的城市形制方面。
表1 | 春秋时期体现城市建设被动适应自然相关书著与韧性思想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绘制。
1.2 社会治理导向下灾荒动乱的主动预防
魏晋至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一个较为动荡的时代,自然灾害与社会灾害朋比为虐,灾荒与兵祸交相荐臻。在此社会背景下,各种针对灾荒动乱的防治思想不断涌现且进一步成熟,国家政府也从社会治理的角度逐步主动采取了一些维稳制度与救荒机制(表2)。从魏晋时期灾害防治思想的不断涌现,到唐宋时期飞速进步的防灾意识形态与行动力,以及由“被动适应”到“主动预防”的防灾思想转变,标志了我国传统韧性智慧思想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飞跃。
表2 | 魏晋至唐宋时期社会制度与赈灾政策相关书著与韧性思想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绘制。
1.3 系统主观追求下的韧性制度全面提升
元明清时期,古人对于防灾减灾越来越注重系统性与全面性,元代推行了更加系统的防灾制度,明清依靠社会力量构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救灾模式(表3),无论是在赈灾制度方面还是社会机制方面都取得了全面的进步,为当代强调公众参与的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相当的启示意义,同时,也代表着这一时期我国传统韧性智慧的发展已然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表3 | 元明清时期韧性安全相关书著与内容简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绘制。
02
历史人物:感性与理性交织的韧性诉求
如果说古代书著典籍是韧性思想的主要载体,那么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群则是从感性和理性角度发出了对城市韧性发展的诉求(图4)。
图4 | 不同阶层人群对于传统韧性智慧的贡献与诉求
2.1 文人墨客感性的韧性思维传承
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许多优美的诗词涌现,唐宋时期达到顶峰,很多诗词在自然灾害与防灾救灾方面都有所表述。在古人灾害诗的创作中,无论是对于灾民疾苦,还是对其荒政思想下的各种赈灾举措都有生动的体现(表4)。不同时期诗人受当局政治文化背景影响,其诗词中会蕴含着特殊的灾异思想与荒政举措,虽更多偏向于感性的认知或批判,但后世可以根据诗人的描述与见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当今韧性理论亦具积极意义。
表4 | 古代文学典型韧性思想内容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绘制。
2.2 士人阶层理性的韧性工程实践
相比文人墨客面对灾异的感性,士人阶层则更偏向理性的思考,或是政策机制,或是造城技术,他们从实际出发总结治国之方,解决城市安全隐患。如苏轼提出“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即发动民众开挖沟渠,做好抗洪准备,防患于未然,成为抗洪救灾的士大夫榜样。
03
建设实践:面向安全的韧性建设需求
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古人面对着不可抗拒的“灾害”影响,在建设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韧性智慧,主要体现在城市布局、建筑建造技术、水利基础设施、防火防洪设施等方面,不同阶段其内涵有所不同(图5)。
图5 | 古代城市韧性安全相关建设发展简图
3.1 多因素影响下城市选址韧性智慧
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在《周礼·考工记》所提供的城市基本“范式”下,同时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随时代发展大多城市选址在管子、周易思想等朴素山水自然观的引导下因势赋形、因地制宜,出现各种形态的城市(图6),同时受到“择中”“象天”等堪舆思想,以及自然、交通、政治、经济、历史人文、防灾安全等要素的综合影响。
图6 | 建城理念的逐渐转变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改绘。
3.2 防灾避患思想下的韧性城市建设手法
除整体的城市建设选址与形制外,古代城市功能要素布局中也体现了传统韧性城市建设手法与思想,在道路尺度、城市防御设施等方面皆有所体现。如防御设施是城市筑城技术智慧的产物,从原始的木栅栏、夯土等构筑物,到版筑、夯土技术的出现,以及后续出现的瓮城、箭楼、马面等防御设施,明代以后这些建设方式也更为普遍、成熟。
3.3 安全与发展视角下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利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有很多,在保障粮食安全、水利安全、提高地区水环境承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郑国渠利用渭北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自然地势,采用分水技术,引径灌溉,起到洗土放淤、改良盐碱土的功效,优化了关中生态环境(图7)。
图7 | 都江堰(左)与郑国渠(右)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资料绘制。
04
内涵启示:古代的传统韧性智慧的借鉴
4.1 传统韧性智慧的内涵
城市系统本身或系统外的“干扰因子”(如自然灾害、战乱、疫情等)会不断影响城市的发展进程,因此社会需要人为的智慧与力量去不断适应这些“干扰因子”,这种人为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城市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工程技术手段、灾害应对制度等方面予以体现,它能将城市发展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促使社会向更富有生命力、更安全的方向发展,笔者将这样面对“干扰因子”时城市能够“主动适应”并保持城市发展正向演替的过程统一概括为我国的传统韧性智慧,其背后也蕴含着人类不断追求更安全、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的向往。
4.2 对现代韧性城市建设的启示
4.2.1 建造技术方面——刚柔并济,智慧传承
宏观层面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建设空间格局予以刚性管控,坚守底线思维;中观层面在城市中预留、构建充足的弹性应急避难空间,并将其各点进行有机的线性联通,形成高效的避难空间系统,对抵御二次灾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微观层面预控应急基础设施,如布局应急医疗用地,保障重要基础设施通道接入条件,整体注重弹性、灵活性与保护性等。
4.2.2 组织管控方面——整体协同,高效传导
在区域层面建立协同联动的应急机制,完善各区域间的资源统筹、信息传导、风险预警与协调等工作;城市层面加强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监控能力,承上启下指导、落实城市生命线等韧性设施工程的建设;社区生活圈层面一方面要做到问题的及时申报,另一方面其作为较为独立的基本单元,还要具备单独抗击灾难、自救互助的能力。
4.2.3 社会机制方面——多维并重,韧性应对
在社会保障层面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应急阶段加强在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福利措施,保障社会公平与韧性;而群众层面,群众也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自下而上地参与应急管理决策,形成多元协同的决策体系,也能加强公众自身的自助、互助能力,提高凝聚力。
4.2.4 经济调控方面——上下共进,弹性止损
以政府为主体,一方面应急阶段采取宏观调控、拨款等措施,以确保充足的资金支持,保障灾后的重建与维护工作,另一方面要合理布局应急产业,如在某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易发的区域布置紧急救援、医疗服务等应急产业;以民间组织为媒介,即发挥社会力量,改变单一的拨款救灾模式,增加多条资金渠道进行保障,支撑韧性城市建设。
本文撰稿:李云燕 李正浩 王子轶 石灵
作者介绍
李云燕,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本文通信作者。
李正浩,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子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石 灵,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城市规划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吴晨:城市在更新与复兴中韧性发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谢映霞:韧性城市评价体系构建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全国防灾减灾日 | 气候变化之下,如何构建具有实操性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