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动态 | 聚焦“人民城市,人民规划”,第三届三院联合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导读

2023年4月8日,以“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为主题举办的第三届三院联合技术交流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指导,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文字数:18408字

阅读时间:55分钟

 


上规院、中规院上海分院和同济规划院的十二位规划师在“落实国家战略”、“追求人民幸福”、“建设品质城市”和“规划转型创新”四组单元分享了最新研究和实践探索,并由十位业内权威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来自上海、无锡、宁波、苏州、南通、杭州、常州等地的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联盟单位的各方代表与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四千多名规划界同仁线上共享了这场学术盛宴。



点评嘉宾


嘉宾致辞


 

伍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伍江理事长代表上海城市规划学会致辞。伍江表示:交流活动有助于互学互鉴,三院作为上海最重要的三家设计单位,在国家大发展的时代里,既是同行又是竞争对手,三家单位可以通过联合技术交流活动,一起把上海最好的规划水平展示出来。三院联合技术交流会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比武或技术交流。每次大会各院都把本院当前最重要、最具挑战性、最能体现创新的成果拿出来,非常有意义;另外,线下互动的交流形式非常重要,相比于网络和期刊杂志等其他途径,专家现场点评、面对面的现场互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致辞最后,伍江理事长衷心祝愿此次三院联合技术交流活动圆满成功。


 

杨东援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


杨东援会长代表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致辞。杨东援认为:三院交流活动的持续举办体现了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传承。规划从描绘蓝图到实施落地的过程中,新问题会不断涌现,规划师需要不断学习。三院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和不同领域的积累,使得技术和思想交流充满了活力。三院在规划行业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仅在于三院的体量和强有力的技术力量,也在于三院各自在不同领域、各有特点的深耕。上规院对于规划传导、实施、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制度性安排和执行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前瞻性研究,有非常好的思考;中规院上海分院借助自身知识网络体系,在城市群、都市圈方面形成了非常重要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与丰富;同济院则兼容项目实践和前瞻性学术思考,不断产生新思想和新成果。三院的知识汇聚能够开创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知识创新进程。希望三院能够不断凝练成果,在推动规划行业技术进步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


第一组

落实国家战略


演讲人


空间价值营造与空间蓝图实施——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规划设计及实施服务

 

付朝伟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雄安智慧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


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第一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综合性功能片区,规划实践对空间设计的方法、规划管控的体系以及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管控服务均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注重空间价值的营造,从空间价值对应的空间逻辑出发,重点研究形态与规模、肌理与布局、高度与尺度,构建了一个具有理性规律的空间要素体系和布局体系,凸显城市空间的文化与绿色生态价值。强调“空间集成”系统的构建,在技术方法上对还原城市空间的复合集成特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联合多专业团队共同深化优化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对规划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管控和指导,深化细化规划设计阶段无法涉及的内容和要求,通过“责任规划师单位”服务工作开展,力求实现从管控到实施的最优转化,有效保障规划蓝图的落地。


容东片区规划设计总体鸟瞰图


容东片区航拍对比图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生态型地区建设规划实践探索——天津七里海两山转化实践与反思

 

朱慧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城市设计所 所长


进入城镇化后半场,传统依赖土地增量、基建拉动的城市“投资-收益”逻辑陷入困境,“如何应对新时期投资战略需求?”成为核心命题。报告以天津市七里海项目为例,在策划-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的反复螺旋式推进中,探索 “六个转变”应对新时代投资逻辑。


一是价值观回归,从服务建设到守住底线;二是跳脱出场地,从着眼基地到经营城市;三是重新发现价值,从注重基建到珍视每一寸土地;四是规划不是一张蓝图,从静态方案到过程协商;五是时间换空间:从交付思维到运营思维;六是投融资思维:关注全过程平衡。


最后通过三点反思,揭示促成上述思维转变的原因,即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投资导向及青年规划师的角色转变。


传统土地供应投资逻辑与新时期城市经营投资逻辑


由线性传导的土地规划向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建设规划转变


价值引领 体系支撑 面向实施——上海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准则编制研究

 

林华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规分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院长


为落实国家关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要求,强化 “上海2035”实施技术保障,启动了《上海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准则》的编制研究。《技术准则》以“系统条线/空间板块-各层次各类规划”为主线构建整体框架,以“价值导向-目标理念-指标策略”为主线串联内在逻辑,并强化四个方面的重点技术导向。一是强化分区指导的差异。基于“上海2035”确定的空间结构框架,对空间分区进行细化和完善,引导各条线各板块针对不同分区,提出差异化技术要求和指标策略。二是强化规划管控的适应性。重点聚焦详细规划层面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深化研究空间用途、开发强度、城市品质三个关键要素在各层次规划管控和传导的适应性。三是强化存量发展阶段空间治理的精细化。通过多种方式,以有限的空间资源供给应对多元的空间价值诉求。四是强化理念和技术方法的创新性。



学术主持


 

唐子来

上海市政府参事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规划师

同济大学教授


第一个报告的内容很具有同济传统,非常注重空间形态设计。回顾同济规划院有四个重要的类似的城市设计项目,第一个是胜利油田,第二个是成都的壹街区,第三个是上海世博会,第四个是雄安容东片区。这些项目周期较长,从规划设计到传导落地,都应尽量避免建成之后的效果与设计不相符。空间价值的传导、空间要素的集成、空间蓝图的实施是雄安容东片区项目很重要的三个方面,我们更期待能听到项目的规划评估内容,居民入住之后的反馈。第二个项目是一个很新的规划,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很多思路和传统思路不同,很多项目需要策划,要思考有没有这个需求,要顾及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同时也需要创造一些优质的、有特色的空间。


专家点评


 

张尚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长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主任


第一组报告的主题是国家重大战略,共有三个报告。一个是战略项目,两个是战略议题,都具鲜明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引领性。雄安容东规划项目具有特殊性,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从设计到落地是对传统规划设计的一个挑战,这个项目是规划设计原理的一次系统集成,今后能够从实际使用角度对设计结果进行评价非常必要。第二个报告探讨了存量时代城市的开发方式,探讨从运营视角如何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这一点接下来的行业转型是需要高度关注的,规划院面对的不单单是传统的规划设计,更要从项目初期一直到实施运营,开展全链条的规划研究。第三个报告研究了国土空间体系下规划技术准则的构建。现阶段最值得深入探讨的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之后,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如何有效衔接起来。以上三个项目也代表了规划业务面临的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个项目代表了规划设计向建设实施的转变,规划师需要具有全过程统筹的能力;第二个项目代表了传统规划思维向适应全生命周期运营的转变,尤其在存量时代,需要从财政、金融逻辑平衡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第三个项目代表了传统的规划研究向规划管理的拓展,面向管理的规划技术体系的构建以前是一个短板。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

研究所副所长


我认为第一组的三个报告可以比喻成今天技术交流的开胃菜,三个报告把我思想意义上的味蕾全部打开了。我最深的感受是三个报告分为两种思路,上规院的报告很‘上海’,守在空间规划师的位置,做深做细,这是守正的方式;同济院和中规院是创新的思维,包括规划全过程的考虑,责任规划师的考虑,这两个方案不单单是一张蓝图干到底,还代表了一个规划管到底,或者说一个责任规划师单位管到底。中规院的报告中有两到三处提到专项债,以前的规划师是要说服甲方领导,现在的规划是要说服资金,最终要说服的是人民,包括商业企业的投入也需要说服人民。



第二组

追求人民幸福


演讲人


传导 深化 实施——上海市闵行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编制思考

 

訾海波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综合交通规划分院  总工程师


综合交通规划是蓝图规划、是管控手段,也是治理举措。本研究从国土空间规划中专项规划的实施深化出发,探讨在战略明确、边界明确的前提下,区级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方法与实施路径。规划传导上,需要围绕战略目标和指标要求,突出空间规划传导、市级系统管控、区级发展诉求,并强化跨区整合力度,推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专项深化上,需要聚焦发展新格局,注重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实施导向,坚持“深入传导、区级补强、全面提升、突出实施”的总体思路以及“战略引领、全域统筹、系统谋划”的规划原则和导向。落地实施上,需要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提请市级相关部门审查认定,推动与其他重大规划的全过程衔接纳入,并围绕重点行动任务明确重点项目分类,强化向下传导。



蓝色珠链上的青滩岛站——盛泽高铁片区开发建设研究的工作体会

 

陆容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规划四所 主任工程师


盛泽镇借沪苏湖高铁设站契机,谋划高铁片区建设。针对这样小站链接大区域、小站遇见大风景的条件,项目组探索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蓝色珠链的深化实践,开展了从规划、落地、运营的三个阶段的持续服务工作。第一阶段,讲好“规划故事”,画好一张盛泽气质的空间蓝图,从历史基因和场地条件出发,提出江南首秀场、浪漫新水乡的定位,谋划了青滩上的车站空间场景。第二阶段,讲实“工程底盘”,搭建协调各专业条线的技术平台,衔接水利、交通、铁路等技术单位,稳定水利、交通、竖向等基本规划条件。第三阶段,讲清“运营思路”,理顺政府推进项目的工作抓手。保证2024年高铁站开通,市政配套同步完成,解决工作推进的关键问题。



基于共同目标的滨水社区更新规划实践——以浦东陆家嘴水环城市设计为例

 

曾舒怀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设计研究院城建所 所长


本研究探讨了基于共同目标,社区更新规划与水岸地区提升的规划方法。陆家嘴水环范围包括张家浜和洋泾港及其水岸腹地,作为中央活力区的延伸区,集聚了大量的老旧社区和衰败工业,亟需提升转型。


规划聚焦人的需求,凝聚“全龄友好”的共同目标,以滨水公共生活的回归为理念,营造具有认同感和识别性的“家园水岸”。突出从人出发的三层次策略:梳脉——顺水贯通,垂岸可达;理园——按龄按需,全龄共享;兴坊——价值转换,空间创生。


规划针对多元需求与局促空间,提出复合共享的空间设计工具箱;协调更新中空间的复杂权属,突出多方参与的协商式设计;聚焦线性地区的问题判别,运用计算机数据分析与驱动的全过程支持,通过由滨水向腹地层次延展的策略,构建一个集聚民心的幸福环。



学术主持


 

唐子来

上海市政府参事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规划师

同济大学教授


第一个报告把闵行区综合交通项目的重点讲的很清楚。区级的综合交通,需要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是怎么对外连接上海的整个交通系统;第二是如何串联闵行内部的不同功能板块;第三点要协调好多种交通方式,如慢行、轨交、道路等等。此外,闵行区在上海是很独特的一个区,一方面闵行区规模大,从上海的版图看,闵行占据了上海南部的很大的空间;其次,闵行与七个区交界,是上海唯一跨黄浦江的区。


第二个报告给我的感受是提出了三个问题:规划问题、工程问题、治理问题。我们往往基于工程的视角来解决问题,之后才发现其实是治理或体制的问题,而这些是我们所改变不了的。第二个感受是,我一直都坚持认为,有规划比没有规划要好,规划并不一定能全部实现,即使我们全力以赴,能做的是尽力争取到最好的结果。我们不能说有了规划就不糟糕,但没有规划还要糟糕。因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规划,不在于工程,而在于治理,这超出了我们规划师的能力范畴。第三个感受是,规划有一个阶段确实很重要,有些图纸尽管备受诟病,但也是必要的,也是地方政府需要的。因为一个地区就像一张白纸,我们必须赋予功能。一般来说,规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功能定位,没有功能定位就没有其他;第二是规划核心——空间布局,功能如何去布局是我们最核心的内容;第三是形态设计,这是与建筑学重叠的内容,也就是在已经确定的空间布局下对设计形态问题进行考量。这三个阶段都是规划师必须考虑的,其中空间布局是核心。


第三个报告很契合今天的主题,给我很大的感受是:城市需要重新发现滨水价值。我们曾经觉得滨水并非好事,例如曾经的苏州河很臭,黄浦江很闹,项目中的小河流既不如苏州河亦不如黄浦江。因此,大家都选择背水而居,如今我们重新发现了滨水的价值,转而选择面水而居。不仅如此,还提出更高要求,希望把每一段滨水岸线都规划建设好,提出了诸如可达性、贯通、提供驻留空间等要求,这是很有意思的转变。


专家点评


 

孙继伟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首席专家

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


在我的印象中,从交通区位、空间形态以及现状来讲,闵行区交通专项规划是一个非常难、具有挑战性和实验性的规划。我在浦东新区编制过综合交通规划,感觉浦东的交通自成一体,没有过多约束,而闵行区像一个大机器上的枢纽零件,或者是一个人身上类似颈椎的连接部位,在这样一个地区做交通规划,复杂性和难度非常高,但又很有意义。第一,闵行区交通专项规划是功能需求、产业需求和生活需求的传导,规划可以通过区的层面上下传导。第二,这是一个充分调动了市、区两级政府协调的积极性的规划,市级政府通过积极参与区的规划编制,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战略和各系统规划的实施,推动市、区在管理机制方面形成合力。


盛泽高铁片区和闵行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一样,都是难度很高的规划。听完报告,我为规划团队的专业能力感到骄傲,同时更能感受到规划师的无奈和善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规划实质上是在高铁的选线选址值得商榷的背景下的一个修补性规划。既要完善选线方面的遗憾,还要满足当地政府在房地产方面的期待,规划团队在规划过程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陆家嘴水环对浦东而言是锦上添花、提升品质的花环。我对其中的西半环印象深刻,曾经参与了黄浦江东岸的贯通谋划和实施。东半环和西半环是不同的,西半环是上海的客厅、脸面、门户,以展示性、公共性为主。东半环更加生活化,体现上海的市井生活,更为贴近生活、贴近市民。这方面我非常同意唐老师的意见,陆家嘴水环体现了城市更新的要义所在,在大部分是建成区,不能大动干戈的前提下,如何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我有三点想法和建议:第一、东半环应更多强调生活性和实用性,适当降低景观性和观赏性,如条件许可可以建设的优美一些,但不宜作为主要的追求;第二、不宜把东半环的全线硬性贯通作为目标,从人群来说,张家浜和洋泾港居住的人群,相互沟通的需求并不高,未必需要创造条件去贯通两地;第三、黄浦江沿线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三线)是有必要的,但未必所有地方都要落实三线,总体思路应是实事求是、贴近老百姓需求。


 

杨东援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


第一个报告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小站连接大区域”,为中心城市以外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中的高铁车站与区域开发的协同,提供了可贵的探索经验。对于城市群中的城乡二元空间而言,轨道系统对于提高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效率的贡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公共服务不仅有需求问题,还有自身的配置效率问题,通过轨道系统提供的空间连接服务,扩展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进而提高设施配置效率,是城市群轨道网络面对的重要课题。本项目中另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关注。承认不确定性,并认真思考直面不确定性的规划对策方法,是国土空间规划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二个报告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报告。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及规划传导过程中,如何处理专项规划和空间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是一个非常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层级结构,与综合交通系统的网络系统效应,形成了相互关联又具有相互牵制的复杂关系。在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下,以及规划传导机制基础上,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区域与网络、场所与线路之间的关系,合理界定不同层级规划工作的任务边界,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协同机制,仍然有很多有待探索的问题。


第三个报告对于拓展一江一河两条轴带向腹地的延伸,拓宽城市重要绿化景观资源的普惠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环境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和空间活动方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江一河轴带成网延伸,不仅让更多居民能够享受亲水空间,而且在引导居民转向绿色空间活动方式方面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实中已经出现年轻人体验到骑行的优点而转向非机动车出行的情况,在连续滨水空间接触中长大的下一代人,也必将更加倾向于健康且绿色的生活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从“轴”到“网”,不仅是一个量的增加过程,更是渗透了质变因素的转型过程。



第三组

建设品质城市


演讲人


新时期科技型产业园区更新的探索——以漕河泾开发区为例

 

陈海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规划三所 规划师


漕河泾开发区是上海高科技园区的标杆,如今面临城市更新的难题。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试图回答为谁更新、谁来更新以及如何更新的命题。


为谁更新,坚守以企业和人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面向大中小创新企业,更新提供差异化空间载体,为小微企业保留低成本空间、为中型企业提供创新平台、为头部企业提供拓展空间。从创新人群需求出发,为高密度人群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设施。


谁来更新,探索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治理模式。发挥有为政府,完善底线性设施保障。发动有效市场,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提供菜单式更新,形成自主更新、更新菜单和按需统筹三种更新模式。


如何更新,从注重短期开发收益到强调更新的综合收益。基于运营思维实现长周期的成本收益平衡,将创新产出、税收产出等纳入综合性效益。



人本视角、数字应用与实效导控——太原市总体城市设计的几点思考

 

陈亚斌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设计研究院 院长助理、城创所所长


本研究以太原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探讨新时期总体城市设计的方法、技术与管控体系。以价值重塑为导向,提出“连山水、续文脉、塑风貌和引活力”四项策略,建立太原市中心城区的总体设计框架,并聚焦人本视角、数字应用与实效导控三个方面展开探讨。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过程人本导向工作方法。针对中心区存量与增量交织的复杂性,运用多维度模型、多源大数据和多尺度模拟定量分析,实现从前期分析,到方案设计,再到实施管理的数字辅助技术全流程应用。同时充分考虑管控传导的实效性,建立“总体设计通则”、“分区设计导则”和“重点片区要素库”三级分层纵向传导的导控体系,并提出横向协同、纵向传导、分解细化三种实施方式解析,以便于规划管理人员理解和操作的导控语言体系,有效传导总体城市设计的管控意图,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地区总图——面向实施的规划协同工具创新

 

金山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详细规划分院 

总工程师


为确保落实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上海自2021年起面向一江一河、五大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展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平台管理工作,依托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创新,整合开发、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力量,通过规划实施平台协同服务,充分发挥实施主体能动性,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地区总图是规划实施平台管理工作的核心技术成果和规划协同工具,其任务是统筹编制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要求、设计任务、建设条件和管理要求,协调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和运行维护组织方案,支撑地区整体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建设实施与管理运营维护工作有序进行。报告对地区总图与规划实施平台管理其他工作的相互关系、地区总图的基本编制思路、主要内容和应用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



学术主持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当前城市规划正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其标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增量阶段到存量阶段,二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阶段。但“好不好”的标准很难制定,取决于不同阶段大家对价值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我们既要讲品质城市,又要讲转型创新。


第一个报告,工业用地更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有三个体会,一是与西方国家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更新不同,我国是再工业时代的更新,面对的是企业效益不好或发展转型两类问题,需要从企业、人和资金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补足短板;二是工业园区更新的方向应该是园区校区化,不仅要关注建筑本身的物理更新,也应该更加注重户外活动空间的更新;三是谁来更新和资金平衡的问题,要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同时解决好钱的问题和谁出钱的问题。这个报告思路非常清楚,可以启发我们思考。


第二个报告,太原总体城市设计从山水、文脉、活力和风貌几个方面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方案,思路清晰。我认为城市设计如何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城市设计要不要引入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在现有政策框架和法定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在哪个方面最能发挥作用;二是,城市设计在过程和结果呈现上都是很复杂的,城市设计到底走向何种方向,是不是要更加清晰和简洁,值得我们讨论;三是,城市设计的重点是问题的发现,核心是人本导向,找准问题,就能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第三个报告,通过地区总图的构建探讨了一种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的办法。从控规编制方案到“一书两证”再到项目竣工验收,地区总图的构建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力量支撑,对于北京上海这样技术力量很强的城市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在规划改革的过程中,规划专业还有很多发挥的空间,例如:统筹编制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要求、设计任务、建设条件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协调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和运行维护组织方案。


专家点评


 

司马晓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存量时代城市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的交流、碰撞,提高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水平,共同提升规划行业影响力。三个报告通过不同层面的方法、手段和规划工具,去实现城市化下半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第一个报告,漕河泾地区更新聚焦在“谁更新、谁来更新以及如何更新”三个核心问题,我认为非常准确。但我们也需要思考为什么主观上政策制定的目标是促进工业区转型发展、腾笼换鸟,但客观上为何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深圳的城市更新经历六轮,更新政策也在不断更新,非常注重政策、规划工具和资金等的综合运用。另外,为什么漕河泾有很多企业外迁,外资企业普遍缺乏更新意愿?除了报告中提到的“企业、人、钱和制度”,还需要对产业园区更新的底层逻辑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希望北京、上海的规划院多展开探讨。


第二个报告,太原城市设计是个非常优秀的城市设计项目。首先,总体城市设计怎么做是我们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存量规划背景下,总体城市设计首先应该深度营造空间环境场景。其次,全域全要素的城市设计的问题,比如深圳提出山海连城,捏合了之前割裂的空间要素。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设计如何更好融合值得我们思考。最后,存量阶段应该怎么发挥历史文化的优势,尤其是太原,从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是有很大文章可以做的。


第三个报告,我认为地区总图这已经是控规编制的3.0版。第一版是强制性的控规要求,服务于地方规划管理部门的土地批租,但并不延申到项目的实施阶段,对非强制性内容缺少引导,在控制项目开发质量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上海的城市设计附加图则管控方法是2.0版,提升了规划管控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现在,随着建设主体的变化,区域级平台或国有企业拿地后,控规和实施方案打包在一起做,可以更好地跟规划部门商讨质量、控制标准、交通对接和环境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地区总图项目也就有了需求。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方向,是探索品质发展和提升项目质量的很好的路径。


 

李晓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前两个项目从不同角度讨论城市更新:一个是从园区角度讨论存量更新,一个是从设计、风貌和人文的角度讨论人居环境改善。我提倡要做总体层面的更新,因为现在的问题是更新的碎片化、项目化,其中存在很大风险。城市更新项目单个看都不错,但是合在一起就有问题。反过来,城市更新和城市设计如果没有法定规划的支撑也是做不下去的。第三个项目做了很好的尝试,三个机构考虑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规划工作怎么在技术平台上把城市规划设计的事情搞清楚,真正把技术和优势整合起来,才能为地方创造最好的成果。


另外,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存量更新只是在讲故事,没有制度设计。我们的控规、税收、财政和金融制度都是只支持扩张,不支持更新。因此金融、财政、税收、货币制度以及利益怎么实现和平衡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存量更新的路还很远。没有制度设计的支撑,存量更新就是讲讲故事,实施路径还是不清楚。北京已经在存量更新上探索出自己的路,但是上海还在探索中。



第四组

规划转型创新


演讲人


大胆设想 小心求证——新时代古城保护复兴的绍兴探索

 

张恺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所所长


2022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设立40周年。绍兴作为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积累了大量经验,做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在高层降层、专项资金、数字大脑等方面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绍兴古城也在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要求下积极探索自身的创新发展之路。


演讲依托吴志强院士团队编制的绍兴古城智慧复兴规划设计,从战略抓手、行动计划、专业协同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时代古城保护复兴的实施路径。提出古城保护复兴要将规划转化为计划,建立长远的一体化战略目标,同时分解为可逐步递进的分期目标及关键措施。对每个阶段的战略抓手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做到保护效益明显、体现当代创新、达成社会共识、工程代价可控。通过逐级提升、逐次支撑的行动计划,依托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建构新时代古城可持续发展典范。



“规-建-治”一体——杭州规划建设评估的逻辑与思考

 

张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


面向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精细化治理的新要求,城市规划建设既要保持战略高度,更要系统理解并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在杭州规划建设评估项目中,从“多源数据+市民感知+生长脉络”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真问题的识别框架,同时秉承“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的思路,解析核心矛盾的成因并提出系统对策,紧密联动相关部门,共同提出可落实的行动方案。由此,建立一种坚持问题导向、面向近期、规建治一体、多部门协调的规划建设领域综合性战略行动方案,始终关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城市诉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内涵下的规划创新。



高密度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路径探索——上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编制

 

陈琳

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乡村规划设计分院

(生态绿色发展促进中心) 院长(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系统完整与稳定及生态和社会功能提升的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工作,旨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海国土生态修复规划作为市级专项规划,聚焦高密度超大城市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居环境特征,深化落实“上海2035”总规目标和空间结构,健全陆海一体全域生态格局。规划从生态系统科学、空间支撑和人类需求多角度,探索了适应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要求的问题识别框架和技术方法,聚焦生态要素和发展目标建立综合性、系统性修复任务矩阵,明确六个世界级示范引领区的生态修复方向。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探索建立“修复分区-任务指引-行动项目”的纵向传导和横向协调机制,保障规划有序实施。



学术主持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第一个项目是绍兴的城市复兴,我认为保护的难度不在历史文化街区,难点在于历史城区范围内、历史街区边上交界的地方该怎么办。分享中我们看到绍兴古城内有高层建筑和宽马路,而这与历史保护有一定冲突,这是规划建设的难点和改革创新的焦点。该项目在战略布局、行动计划上都做了一些探索。最近我们也在研究战略,当我们只讲管控的时候就没有战略,当我们讲发展的时候就要开始重新思考战略。所以各种尺度都需要思考,在不同时间的战略问题是什么,这个项目抓到了一些核心的战略,还做了小心求证。我很期待最后的成果,能够把这条传统上的、在历史城区内的宽马路、高建筑变成一个新的文化空间。


第二个项目非常有创新。我认为有两个要点,第一是发现真问题,第二是真解决问题。对于真问题,项目初期列了一百多个问题,例如历史保护方面建筑高度超限的问题,老百姓对交通拥堵的问题等,在众多的问题中明确哪些是真问题非常关键,这项目里归纳为六大问题。二是要回答怎么真解决问题?项目提出每个问题如何在规划、建设、治理三个环节中做好,我认为在城市更新时代,应当是三分规划、两分建设、五分治理,项目最后的对策也反映了这个差异。第三,在如何引起部门和区政府的重视方面有一个小技巧,去年疫情期间,由于无法向市委书记汇报,我们选择把规划做薄,浓缩成六页的专报,领导批示后各个部门和区认真研究问题,并提出对策,对有的项目来说规划过程比规划成果更重要。


第三个项目对市域层面的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做了很清楚的介绍。上海总规的规划管控不是靠一张图,而是靠一个规划体系。我认为不同的层面规划要做不同的事情,关注不同的重点。这个项目重点是生态修复,在市域层面讲的重点和逻辑非常好,按照上海的规划思路,下一步一定会落实到下一个层面的规划中,单独在一个规划里不太可能做的特别细、特别透。前段时间我做了一些关于生态方面的研究,生态学家认为,总体上我国在城市里的生态空间数量是够的,但质量不高。还有两点比较重要,第一是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不够,第二是城市里的生态关注人的需求不够,两样叠加才能解决好城市中的生态问题。


专家点评


 

张  菁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在上海这个前沿地区,三院展示了非常强的技术力量,项目研究体现了很强的前瞻性。


第一个项目使我们产生对这一类乃至更广泛类型项目的反思。规划师是研究空间供给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最难的问题在于如何回应当地居民的需求,老百姓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对我们非常重要。二十大提出的现代化实践路径中第二条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生活在老城的居民也有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权利,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要求下,面对老城居民的公民权和生活方式问题,规划师需要反思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下如何看待老城改造,如何体现和满足居民真正的需求,这也是社会治理方面很重要的话题。


第二个项目让我反思,发挥好规划的作用在于解决真的问题,回应真的需求,保证真的落地。这个项目的探索体现出规划的过程非常重要,要强调协调,我很同意项目最后总结的“规划过程比结果重要,结果能应用更重要”这一点,规划师在保障规划实施落地过程中承担协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规划师的角色也在改变,我总结为规划师应该是政府的助手、百姓的帮手、实施的推手,规划师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的身份将从方案制定者转变为多方利益协调员,在这个过程中要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尤其在治理层面,多元利益主体的综合协调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个项目是一个非常前瞻性的研究。今年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收官之年,但三区三线划定后,规划任务还没有完成。我认为这个项目研究是对生态空间的重新认识,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更重要的是识别生态价值,提供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例如报告提到的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型发展,通过生态设计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另一个重要的元素是自然资源的保值增值,如何把绿水青山真正化为金山银山,在制度设计等很多方面还需要探索。此外,如何激活静默的资产、创新投资的方向,使政府在土地之外还可以利用生态产生财政收入,提升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伍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三个项目都体现了很强的创新性,甚至部分项目的创新超越了以往的认知。


第一个项目的主题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当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普遍面临着老城逐渐衰落、平衡保护和发展的瓶颈。绍兴的发展呈现出两面性,老城的确在衰退,而城市整体经济发展良好,因此绍兴才有想法有能力对老城的保护复兴提出更加大胆的规划愿景。同时这个项目还做了小心求证,利用了大数据、视线分析等很多新手段新技术提供精细的求证依据,比传统研究方法更具有说服力。目前项目还在战略愿景研究阶段,下阶段策略是什么、如何实施还是需要继续思考。


第二个项目有三点感受。一、通过该项目对整个规划体制的反思,提出了“规-建-治”一体,这个思路超越了原有规划思维的界限。在转型发展时期,规划如果不与“建”“治”衔接,单一部门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但超越边界不意味着要无限扩大规划的工作内容,规划师要理解“建”“治”等后续工作并与之结合,而不是变成规划师、建筑师、政府管理师的结合体,是为了让规划具有更好的落地性。二、这个项目的系统性很强,由“规”到“建”已经很不容易,进一步理解后面的“治”更为困难。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如此丰富的城市,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做到整体保护,最大的难题不在规划和建设,而在于后续治理,这是一个全生命周期,值得持续的关注。三、规划是重要的、引领的,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越到后续治理阶段,越到今天的转型发展时期,规划起到的作用越小,但这不等于规划无用,而是规划必须和其它环节串联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值得所有规划师反思的问题。


第三个项目体现出目前某些规划的内容超出了传统规划专业知识范围,规划师在学习生态知识的同时做生态规划,由于规划师缺乏相应的生态知识储备,面临了一定的挑战。这个规划是需要不断迭代的,尽管项目已经获得了批复,但是这只是生态修复的第一步,而生态修复需要规划、建筑、工程的一体化。传统规划语境和当前认识的范围对生态的理解仍较为浅显,生态相关的课程虽然在高校课程中普遍开设,但重要性并不凸显。生态被重视是很好的事情,但如何通过规划对生态产生正向价值,还需要深入思考。



圆桌会议


主持人:张尚武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我认为规划“更好的时代”来了,因为规划工作越来越好玩、越来越非标准化了。从科学研究角度来说,一直“炒冷饭”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创新成果。当下规划整体趋势是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碎,考虑的维度越来越立体,约束条件越来越多,时间线越来越长,流程设计趋于延伸,总而言之就是越来越非标准化了,这意味着规划工作的挑战性更大了。因此,对于更优秀的规划师、更优秀的规划团队,在规划“更好的时代”,工作挑战也更大。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当前规划正经历从“有没有”进入到“好不好”的时代,规划方法面临三个改变。


第一,问题导向出发。规划建设好不好,规划师不下基层不一定知道,但老百姓是真知道。规划“好不好”的时代更多是从问题导向出发,从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出发,所以规划应基于问题导向展开研究。


第二,战略导向引导。当下对规划的管控条件越来越多,对于如何发展,规划师思考的较少,而规划一定是管控与发展的叠加和螺旋式上升,规划可能需要为发展找方向,而解决发展问题一定要有战略思维。


第三,规划认知突破。当前规划建设治理需要统筹考虑、一体化思维,这代表着规划行业的转变方向,需要全体规划工作者一同努力,不断突破自我的规划认知,从规划转向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


 

杨东援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


首先非常感谢参与相关工作的每一位规划师的付出。今天会议主题是“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为人民做规划,需要认识到“人民”不是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具象的、实实在在的个体与生活。因此规划中需要对城市居民需求具象化、人性化,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和需求类型,制定实实在在的公共政策安排,是人民规划的重要内涵。


在规划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如何设定相关的评价指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评价指标的背后是组织的价值观,人民城市理念指导下国土空间规划,一方面需要重视通过评价指标落实空间正义性和空间(相对)公平,另一方面也要合理设定指标的测算方法。需要避免滥用平均值概念掩盖问题与矛盾,例如孤立使用平均通勤时间,会掩盖实际通勤时间离散性所造成的极端通勤群体规模。人民城市概念的具象化,正是要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而不是掩盖问题寻求表象成绩。


 

李晓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结合上规院分享的高密度超大城市生态修复的项目,我来谈一下生态修复这个话题。过去,我们对生态修复的关注主要围绕着人,希望生态能够产生对人有用的价值。但从生态学和可持续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够的,应把生态修复的对象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将生物多样性、双碳和安全韧性等纳入生态修复的价值体系。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通过生态修复提高城市的安全韧性,要从宏观尺度去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整体协调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韧性,而不是各自为政。二是环境保护的标准应当更高、更精细化。比如香港对红树林的保护标准比深圳高很多,也更精细化,维多利亚湾小小的一个湾划成了几十个防控片区,差异化制定管控标准。现在深港两地开展合作,还成立了保护组织,这是一个很好开始。三是在高密度超大城市进行更高价值的生态修复探索。比如深圳在做的中国第一个暗夜社区是一个好的开端。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局部恢复荒野、恢复暗夜,以实现更高价值的生态修复。这是我们发达地区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情。


 

孙继伟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首席专家

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


今天在这里能听到青年规划师们怎么样来思考我们的城市,对待我们的城市,对于我这样的60后来说,我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我们平时游走在全国各地,有时候在帮助一些城市思考未来,为00后或者更未来的年轻人在做一些规划,做一些设想的时候,我想应该多关注你们青年规划师怎么样来看待城市,怎么样对待城市。今天听了你们的发言之后,我觉得很有启发。


 

伍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考虑到今天在座的有很多青年规划师和学生,所以我的点评不仅仅是谈几点体会,还给规划师、同学们做几点提醒。


第一点,当前城市规划专业面临巨大挑战。我们传统的专业、知识、格局系统都受到很大的冲击。比如刚才提到的生态、减碳等问题,很多都有点超出我们的认知范围。城市规划专业知识更新太快,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如果不掌握这些生态方面的知识,是很难去做生态修复规划的。


第二点,传统规划方法面临巨大挑战。早在几年前,规划行业就在谈规划方法的创新,讨论国家和城市的发展转型,今天还提到了规划转型,到底怎么理解以上问题是一个挑战。新的规划技术,比如大数据研究、人工智能的介入,对规划师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


第三点,我们的城市规划始终是服务“人”的。我们的规划特别强调技术理性,但规划师的直觉和价值判断也十分重要,需要规划师用心去体会。在快速的技术变化中过分强调技术,使许多规划忘记了是为人服务的,这需要及时纠正。


 

熊健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近三年的三院交流活动,我们一直谈到规划的转型和创新。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我们面临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第二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上海。其实不仅是上海,也包括国内所有城市。这里面映射出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规划师的角色如何转型,而这又与我们的站位与视野有关,因此有三个方面值得深入思考:


首先,我们是站在规划编制,还是站在规划管理上思考规划,这决定了我们思考解决办法的出发点。其次,我们特别强调的规划建设治理,也与我们是站在规划、建设还是治理哪个方面思考问题有关。需要思维逻辑方式的融合,以及一体化的统筹思考。最后,规划师需要思考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多规融合和一体化的问题,这才是技术上最核心的方向。为了解决城市的问题,规划师的角色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由于城市规划所面对的是多维的目标、多重的路径和多元的主体,所以规划师角色定位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问题。


 

张菁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第一,规划技术应该超越为部门服务而力争为国家服务。规划真正的作用是要直面城市的真问题,寻找真的解决方案,这才是规划真正的生命力,也是我们行业能够站立起来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二,回应今天的主题,我们三届技术交流一直是“人民城市·人民规划”的主题。从现代化治理的角度去看规划,规划已经不是技术精英的规划,也不是政治精英的规划。前一段热议的芝加哥新总规对我最大的触动不是它最后的结论,而是这个规划是数百名居民、艺术季、社区组织者、非盈利组织、商业和公民领袖以及100多名城市政府和机构工作人员三年持续合作,确立了新总规的总体结构、目标和宗旨。因此,在人民规划中,规划如何在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技术逻辑转变中明确角色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


 

李海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总规划师


今天各位同仁的报告都十分精彩,让我受益颇多;各位专家的发言高屋建瓴,站在项目外看项目,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给了我们非常好的点拨和提示。


上规院和同济院两家兄弟院的项目研究很扎实,项目积累深,项目技术内容和汇报也都非常成熟、沉稳、有深度和厚度。同济院的几个项目有很多创新的、成熟的技术方法集成应用,把多年规划研究和实践积累的技术用在新时代,解决新的问题。上规院围绕上海总体规划的落实在各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在城市长期的跟踪服务、城市治理和管理结合方面的研究,给我们很多启发。


希望三院技术交流能够持续高质量办下去,不断给大家新的启识。


 

吴烨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所长


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能够邀请长三角联盟单位参加三个国内最顶尖的规划院的联合技术交流会议,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一天12个报告听下来给了我两点最为明显的感受:


第一点最为直观的感受,三院在规划方向、规划思路、规划方法、规划成果上都具有极强的前瞻性,“看得远”、“走得前”、“想得深”。三院的过往规划成果、规划实践以及上海的城市建设经验历来是我们无锡规划院、无锡市学习对标的对象,通过这次高水平的技术交流,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迫切性。


第二点最为深刻的感受,这次主题交流重点是存量时代如何通过运营的思维、社会治理以及空间治理的方法推动规划的落地实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规划”的目标与理念。无锡作为开发强度较高的城市,近几年存量地区更新盘活利用的需求愈发强烈,例如以太湖湾科创带为战略引领的梁溪科技城的建设,响应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真正实现还河于民的大运河无锡段整治提升工程等等。无锡规划院作为地方院,在存量时代发挥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为市级战略提供技术支撑,与各规划大院配合重点地区的规划,充分发挥熟悉地情的优势,为重点地区国际招投标提供前期技术支撑、直接参与方案深化阶段并将深化结果转换至详细规划中,确保规划意图的衔接、传导与落地。另一方面,对于城市更大规模的非重点地区、非战略地区,在市级城市更新总体方案尚未正式出台之前,回归到本地规划师的职责,下沉基层社区,用心聆听百姓需求,并在历史城区及周边地区先行启动城市更新的体检评估工作。体检评估的工作内容除了系统性的问题剖析外,更关注每一个公共性设施与服务的末端畅通性,提出相应的更新对策,并通过地块指标、设施备注等方式落实于详细规划中,以期真正落实、解决人民所需所盼所想。


 

黄刚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在今天的报告中,我了解到了很多新的规划领域和规划类型,收获很大。常州是最后一个加入上海大都市圈联盟的城市。2019年底都市圈联盟单位交流时,探讨了“规划协同”这一理念,当时常州在这方面实践得还不多。但在过去四年,常州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在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向东是与无锡的协同发展,从最早的交通协同,到现在的产业、创新、生态和文化协同,并签署了锡常协同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合作;向西、向南分别强化与南京都市圈、环太湖科创带的协同发展;向北更与泰州、淮安共同推进长三角中轴枢纽战略。可以说近年来常州在区域协同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越来越多新的规划类型和规划理念不断涌现,刚才有专家提到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我们也正在编制,也是跟传统城市规划非常不一样的规划类型,都是跨专业、跨领域的新规划类型,对于我们都有更大的挑战。我特别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规划大咖,今后有机会能够来常州指导工作,能发现常州的真问题,帮常州真解决问题。


 

黄晓春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规划景观事业部总规划师


在存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不管是顶级的规划院还是地方院,都面临着很多挑战。我们的工作视野和工作对象范围都扩大了,同时还有一些新的领域和新的触角,大家遇到的问题与实际感知是基本相似的。今天三院技术交流的选题非常好,涵盖了目前遇到的一些难点、热点和共性的问题,通过编制单位的介绍和各位专家的点评,我们受益良多。


作为上海都市圈联盟的成员单位,我们苏州规划院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理念指导下参与了一些工作,包括推进沪苏同城化发展,与上海共建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持续发力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苏锡常通协同发展打造环太湖的世界级湖区等。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指导理念,对苏州城市建设也是很有启发的。最近苏州市在大力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使苏州组团式城市各板块间形成合力,打造“大苏州”发展态势,真正融入到我们上海大都市圈的进程中去。


 

李娜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兼上海分院总工


今天的交流让我收获颇丰,有如下几点想法:


第一,对“人民城市·人民规划”的理解。人民城市是我们规划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人民规划是指规划的目标、过程和评估等,都要围绕着人民需求去做。这八个字是我们规划师的初心,应当铭记。


第二,城市规划的价值导向。虽然大城市处于存量发展阶段,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永远是增量的。应当从社会公平性的角度,思考如何兼顾不同人群差异化的需求,来实现全社会规划价值的最大化。也要从服务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通过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要思考如何精明、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对“治理”的新认识。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是国土空间要素配置不断优化,逐步科学、适度、有序的过程,需要形成一套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有前瞻性思考、全局谋划,也要面对不同阶段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的整体推进。交通规划领域的交通白皮书和交通三年综合治理,也更需要跳出交通问题,上升到社会治理的高度,更注重通过完善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通过周期性滚动治理,最终实现整体的规划蓝图。


最后,规划师要永远秉承批判性思维,跳出固有思维的舒适圈,去深入思考到底人民城市需要什么,人民规划该如何去做。



交接仪式&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前,同济规划院院长张尚武向明年主办方上规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熊健转交了会旗。


熊书记表示:感谢三个规划院的通力合作,所有主讲人的倾力准备以及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明年是新一届而且是新一轮,我们一定要办得更加精彩、更高质量。接下来我们三个院还会对这一轮活动进行评估和反思,进一步听取各位专家、上海大都市圈联盟的各家单位以及三院的规划师们对这个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各位明年来上规院!


张尚武院长代表三院为本次活动做总结致辞。作为主办方代表,张院长首先感谢各位专家领导的精彩点评、十二位同仁的实践分享以及各位交流嘉宾的思想碰撞。


张院长同时指出:在存量时代,一方面城市规划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规划对象和社会需求都发生了变化,规划变得更难做了,更加需要突出问题导向。但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作为中国特色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政策工具,需要在新阶段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规划也变得更加重要了。面向高质量发展、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将是接下来规划行业面临的核心任务,其中有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规建治一体化。“什么是规建治一体化?”“治理内涵是什么?”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特别是城市面临的财政和金融方面的问题,如果寻找不到一套有效的应对方案,那么规划作用的发挥、规建治一体化的实现,以及人民城市人民规划的践行,都将遇到更大的挑战。


本文来源:同济规划TJUPDI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沪上三强共商“人民城市、人民规划”,首届三院联合技术交流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会议 | 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报告集锦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行业动态 | 中建西北院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学术交流会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